北斗六星网

标题: 音乐与文学(交流帖)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4 21:32
标题: 音乐与文学(交流帖)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7-18 12:34 编辑

   

音乐与文学





    今天想谈谈自己对音乐与文学的一些认识与想法。

  
  首先,音乐与文学都是一门艺术。一种靠听觉触发开启其他感官,一种靠视觉触发开启其他感官。
  
  为了公平起见,我放弃了听力,而去读谱(指对音乐的记录方式。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谱与五线谱。简谱又分为字母与数字)——这样,文学与音乐就站在了同个起跑线上。
  
        ㈠ 关于谱中的简谱记法。
         

        [attach]525819[/attach]


       ㈡ 关于谱中的“五线谱”记法。


      [attach]525820[/attach]


      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两个点,各有各的特色。
  
  在读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音乐是由音符与调性这两部分构成的。在读文学作品时,我了解到文学作品是由文字这一内在要素与标点符号一起构成的。那么问题出来了,而且是基础知识问题。现在先来说说音乐,什么叫音符,什么叫调性?音符是用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在谱表上的位置表示一定音高(即音阶)。(这在简谱记谱表上,表示为1234567)音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符干,符尾。音符的种类是用节拍来划分的。而节拍的长短则取决于符尾。调性指的是一首音乐的调门。按我自己通俗的理解即一首或一个乐章的起调,比如有人说“这首歌你起调太高了,遇到高音部分我唱不上去”说的就是调性。
  
  由此可见,调性决定音高,符尾决定一个音高的长短。(在简谱上符尾则表现为节拍。)
  
  现在我们来看音符的形状与调性的形状。

    这是音符在简谱与五线谱上的不同形状。

    [attach]525821[/attach]


    (重申,如同曲的叠唱:音符是由符头、符干、符尾组成的。这个,是针对五线谱的。)


    符头是蝌蚪的小黑头,符干是蝌蚪的细长身体,符尾则是符干的外延部分。音符的符尾越多则表示节拍越短。它们在五线谱与简谱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表达方式)
  
  接着,咱们来说说调性,即谱号。望文生意,就是曲谱中表示音调区位(一首曲由很多个音组成,称为区;而它们所在的位置称为位)高低的符号。它分为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
     

[attach]525822[/attach]


    这是高音谱号。


    [attach]525823[/attach]
   
    这是低音谱号。
  
  当然,任何一首曲子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调门,也就是说可以用任何一个音来定自己这首曲子的调门。
  
  那么一首音乐是先立意还是先定调性呢?个人觉得应该先有其意,才有基调(也就是调门)。一首曲子它的调门是高亢激昂,还是低沉委婉,这完全取决于曲作者本身,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或者表现手法,在这里他就会调用各种各样的音符与调门。那么,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一首乐曲的内容的形成与它的表达方式的使用。
  
  说到这,我觉得关于音乐的话题可以刹住,转而做文学的攻略。
  
  任何一部或者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文字与标点符号组合而成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丰富多彩又多姿的情感,在文字上附加了许多东西——把字组成词,把词再加长成句子。另外还有就是,他们还在这些的基础上使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于是字们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面貌。再加上标点符号的语气强调,一篇文章或者一部文学作品就这么出现在你我的面前了。
  

      攻略这个功课做完了,那么现在剩下的就是欣赏,窃以为欣赏是个宽泛的审美意识(或者范畴)问题,我只能蜻蜓点水,只能浅尝即止地把它转换成自己的味觉,说说滋味。就象味蕾尝一道汤,舌头的感知能力是这样的:你往小肠清汤里加莲子与往小肠清汤里加川山子,味道肯定不同,是绝对不同的。


  说到这,我又觉得自己可以刹尾了。因为对文字的理解、使用与欣赏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同样,对音乐亦然)。也就是说我已经把你引到河边,已经把打鱼的工具交给了你,剩下的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更简单地说,能不能捕到鱼,会捕到怎样的鱼,各听天命吧。
  
  对于音乐与文学的理解,我的这些林林总总难免显得粗陋,还请诸君勿怪才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21:47
欢迎老虎与小鱼莅临杂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21:55
音乐与文学,本来都属于艺术范畴,是可以归类,也可以对比的。

但楼主的角度十分的新奇,用记音符号来与文字对比。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22:04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14 22:22 编辑

五线谱和简谱,都是外来的,中国古代的记音符号是宫、商、角、徵、羽,加上变宫、变徵。

但是;这是两个概念。

无论五线谱的蝌蚪,还是简谱的1/2/3/4/5/6/7,还是宫、商、角、徵、羽。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音符,不等同于音乐。

文字,不等同于文学。

在没有音符和文字的时候,音乐和文学作为艺术样式,早就诞生了。早就存在。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22:08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14 22:23 编辑

所以,把音乐解析为音符,把文学拆分为文字,就与艺术无关了。

文字与音符,都只是记录符号。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22:12
还有。音乐是抽象艺术。文学是形象艺术。

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是“诗(文学)、歌(音乐)、舞(舞蹈)”一体的。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后来才各自独立,成为不同的艺术门类。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22:23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批判。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7-14 22:26
欢迎老虎和小鱼,我对音乐完全门外汉,从这个帖子里学习了。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14 22:54
这种比较还是有点新颖的。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4 23:18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7-14 23:21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4 22:23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批判。

        嗯,首先,我要感谢榆园书话版主细心,认真的阅读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义。这让我很感动。本来已经躺下。但因为习惯性地会用手机浏览。所以又起来回复。   
      其次您的跟帖我也已经全部细心地阅读过了。

      最后我要说的和您要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我这篇讲的是文学与音乐的构成要素。

     从这些要素上进行分析,最后实现一个目的,让大家了解文学与音乐最基本的东西。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4 23:21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7-14 22:26
欢迎老虎和小鱼,我对音乐完全门外汉,从这个帖子里学习了。

谢谢您的跟帖,每个人都是从不会不懂到会,到懂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4 23:22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2:54
这种比较还是有点新颖的。

谢谢。我尝试着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文学与音乐的构成,可能大家会比较容易接受些。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14 23:23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4 23:18
嗯,首先,我要感谢榆园书话版主细心,认真的阅读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义。这让我很感动。本来已经躺 ...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4 23:25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他也没错,只是与我的不是同个范畴。他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讲。谢谢。初来乍到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与声响,实在不好意思啊。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0:1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4 22:04
五线谱和简谱,都是外来的,中国古代的记音符号是宫、商、角、徵、羽,加上变宫、变徵。

但是;这是两个 ...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补充一句,音符与字符,都是工具。而不是音乐和文学本身。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0:18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不仅严苛,还有点固执。爱钻牛角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0:23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我给你留站短了,看到了么?
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是“站短”吧。
{:4_135:}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0:4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23
我给你留站短了,看到了么?
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是“站短”吧。

咦?你还有什么话题是不能在这儿公开交流的吗?我很好奇耶。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4:2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12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补充一句,音符与字符,都是工具。而不是音乐和文 ...

个人认为语言与文字是同个概念,只是表达方式方法不同。一个是靠说,一个是靠记。在这里,我撇开语言而用文字这个概念,也是撇开了听力这个器官,而调动了视觉。拼音字母才是记录文字与语言的工具呢。一点浅见。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4:3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12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补充一句,音符与字符,都是工具。而不是音乐和文 ...

现在说音乐。想对榆园说你千万别把要素与工具混淆起来。音符是要素,工具指介质。譬如磁带,LP等等。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18-7-15 04:46
真正高大上的学术帖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7:37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7-15 04:46
真正高大上的学术帖

问好信以为真,谢谢您的到访。请多指教!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15 07:4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23
我给你留站短了,看到了么?
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是“站短”吧。

没留意啊,看到提醒才看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8:54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15 08:58 编辑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4:24
个人认为语言与文字是同个概念,只是表达方式方法不同。一个是靠说,一个是靠记。在这里,我撇开语言而用 ...

文字,就是记录语言和思想的工具。
这个我可以确定。
音符也是。是一种符号介质。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0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8:54
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这个我可以确定。
音符也是。


。好吧。那我们来探讨一下“语言”指的是什么?“文字”又指的是什么?

     按照字面理解语言是由语和言两部分构成的。“语”和“言”。汉典上是这样解释这个词的:指用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引用汉典中的解释: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由此,我才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文字是语言构成的一个要素”。

   很高兴能与你从最基础的常识进行交流。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06
“彙”这个字是“汇”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07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0:45
咦?你还有什么话题是不能在这儿公开交流的吗?我很好奇耶。

是这样的。我给她站短是请她加微信,留给她微信号就是电话号。这个不便公开。
我怕有人把我的手机号码喷墙上,前面写“办证”或者“征婚”。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0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07
是这样的。我给她站短是请她加微信,留给她微信号就是电话号。这个不便公开。
我怕有人把我的手机号码喷 ...

。原来如此。我忽然想到一部片子用来形容我的好奇心真是再妙不过了。那就是《树婴》。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10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04
。好吧。那我们来探讨一下“语言”指的是什么?“文字”又指的是什么?

     按照字面理解 ...

没错,就是工具。
关键词。
是概念的本质。
语言,文字,是什么什么的工具。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13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06
“彙”这个字是“汇”字。

认识的。谢谢。
你好可爱。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在是语文教师。
跟你介绍这些,不是卖弄。是表示我不是在胡说八道。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1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10
没错,就是工具。
关键词。
是概念的本质。

只是殊途同归。我认为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就是文字。那么现在要说的是语言的构成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1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13
认识的。谢谢。
你好可爱。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在是语文教师。

知道,虽然我不是汉语言专业的,但我喜欢读字典,各种各样的。哈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20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04
。好吧。那我们来探讨一下“语言”指的是什么?“文字”又指的是什么?

     按照字面理解 ...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由此,我才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文字是语言构成的一个要素”。
===================================================================
同意,但文字和语言,都不等同于“文学”。
语言和文字的研究,是另外的两个学科:语言学和文字学。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2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4 22:04
五线谱和简谱,都是外来的,中国古代的记音符号是宫、商、角、徵、羽,加上变宫、变徵。

但是;这是两个 ...

音符的确不等于音乐;但它是音乐的构成部件(也就是构成要素)。文字不等于文学,但它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元素(也就是构成要素。)我在文中并没有说音符就是等于音乐,文字就是等于文学。这一点我还是很明确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22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15
只是殊途同归。我认为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就是文字。那么现在要说的是语言的构成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

但你混淆了“文字”与“文学”。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2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20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由此,我才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文字是语言构成的一个要素”。[ ...

嗯。这个问题我已经回复你了。我在此文中强调的是音乐与文学的构成要素。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2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22
但你混淆了“文字”与“文学”。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这样?请详细指出。我再去读读。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2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22
但你混淆了“文字”与“文学”。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写文学的,只有两段文字。我再去看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25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4:24
个人认为语言与文字是同个概念,只是表达方式方法不同。一个是靠说,一个是靠记。在这里,我撇开语言而用 ...

拼音字母,只是给“汉字”注音的——仅仅是汉字。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不表音。

而我们讨论的“语言和文字”,是形而上的,包括所有语言和文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27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08
。原来如此。我忽然想到一部片子用来形容我的好奇心真是再妙不过了。那就是《树婴》。

没看过《树婴》,谁拍的?好看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28
感谢脑福与小鱼的到来。

给杂谈,给六星带来一股新的气息和活力。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2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27
没看过《树婴》,谁拍的?好看么?

忘记了谁拍的。好象是个艺术家。挺好看的。有寓意。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3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28
感谢脑福与小鱼的到来。、

给杂谈,给六星带来一股新的气息和活力。

脑福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33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23
嗯。这个问题我已经回复你了。我在此文中强调的是音乐与文学的构成要素。

音乐我不是很懂,只是个音乐爱好者。
文学,文学的构成要素中,没有“文字”。

文学的要素有四种,世界,还有个什么,然后是作品和读者。

语言和文字,只是“承载作品的符号”,不能看作是文学的构成要素。

文学是水,语言文字只是杯子。水的基本要素,不会有杯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38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30
脑福是……?

哦,我应该写“脑斧”,也许你就懂了。



前一段时间,有个小美眉给快递小哥留言:我失恋了,小哥可以给我画一只小脑斧吗?

[attach]525835[/attach]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4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33
音乐我不是很懂,只是个音乐爱好者。
文学,文学的构成要素中,没有“文字”。

在理查德·泰勒的《理解文学要素》这部书中有提到文学的内在要素之一就是语言特色(我理解为文字特色)。不知道这本书你读过没有?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4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38
哦,我应该写“脑斧”,也许你就懂了。

哈哈哈,真可爱。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45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29
忘记了谁拍的。好象是个艺术家。挺好看的。有寓意。

问了问度娘,度娘如是说:《树婴》一对不孕的夫妇,渴望著生育小孩。一开始,丈夫为了抚慰妻子伤痛的心,挖出稍具人形的树根,权充妻子的娃儿。故事像所有美好的童话,彷佛幻想也有成真的时候,然而当假戏真作时,充满血腥情节的黑色童话才正式开演------奥图山尼克树精宝宝真的活起来了!嗷嗷待哺的树精宝宝有著惊人的胃口,让初次为人父母的夫妻,没有拥有多久喜获麟儿的喜悦,取而代之的只是惊惧与惶恐,因为公寓里的访客与邻居一天一天的失踪了!故事的结局或许跟著童话走,但是人性中的执著与阴暗面,却被赤裸裸的刻画在影片中。
================


没看出跟我的站短有关系啊。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09:5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33
音乐我不是很懂,只是个音乐爱好者。
文学,文学的构成要素中,没有“文字”。

我要阐述的是文字、音符与文学、音乐的关系,而不是要阐述它们是什么。不知道文中表达清楚了没有。一会儿我再去看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55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44
在理查德·泰勒的《理解文学要素》这部书中有提到文学的内在要素之一就是语言特色(我理解为文字特色)。 ...

没有看过,孤陋寡闻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09:58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53
我要阐述的是文字、音符与文学、音乐的关系,而不是要阐述它们是什么。不知道文中表达清楚了没有。一会儿 ...

我读这篇的感觉,你要说的是音乐,但说的音符。你要说的是文学,而实际说的是文字。

所以我以为你把音符与音乐,文字与文学等同了起来。


七宝楼台,碎拆不成片段。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0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45
问了问度娘,度娘如是说:《树婴》一对不孕的夫妇,渴望著生育小孩。一开始,丈夫为了抚慰妻子伤痛的心, ...

是的。这部片子的表现手法很吸引我。简直是艺术创作。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0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58
我读这篇的感觉,你要说的是音乐,但说的音符。你要说的是文学,而实际说的是文字。

所以我以为你把音 ...

我一会儿再看看是哪些句段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05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22
音符的确不等于音乐;但它是音乐的构成部件(也就是构成要素)。文字不等于文学,但它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元 ...

音符的确不等于音乐;但它是音乐的构成部件(也就是构成要素)。文字不等于文学,但它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元素==================================================================
反对。



所谓“要素”,必须是不可或缺的,对吧?


但对于音乐来说,音符不是不和或缺的“要素”。证据是:远古没有文字,没有音符,但有歌,也有诗。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1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05
音符的确不等于音乐;但它是音乐的构成部件(也就是构成要素)。文字不等于文学,但它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元 ...

你说得对。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1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05
音符的确不等于音乐;但它是音乐的构成部件(也就是构成要素)。文字不等于文学,但它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元 ...

另外,我想说明的是自从有了造纸术后,人们就有了记载音乐的工具。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1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05
音符的确不等于音乐;但它是音乐的构成部件(也就是构成要素)。文字不等于文学,但它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元 ...

远古歌谣的记载最早的就是诗经了。我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24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16
远古歌谣的记载最早的就是诗经了。我是这样认为的。

是的,目前已知的,可信的最早的上古诗歌就是《诗经》。

但《诗经》肯定不是最早的诗歌,因为《诗经》里的作品,赋比兴手法已经很成熟了。

最原始的诗歌什么样,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

后世记载,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曾经唱出“候人兮猗”,这应该是最早的诗歌样式,但不足信,涂山氏是青丘的一只狐狸,这本身就是传说。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2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24
是的,目前已知的,可信的最早的上古诗歌就是《诗经》。

但《诗经》肯定不是最早的诗歌,因为《诗经》 ...

当人还是猿的时候,就有“歌”产生了,这是我看人与自然时看到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27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03
我一会儿再看看是哪些句段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在读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音乐是由音符与调性这两部分组合而成。文学作品是由文字与标点符号组合而成的。


=================
这里,换了概念。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2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27

在读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音乐是由音符与调性这两部分组合而成。文学作 ...

嗯。我再细琢磨一下。刚才有个朋友说我这篇文把范围放得太大了,应该缩小范围。如坐井观天就可以了。哈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29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26
当人还是猿的时候,就有“歌”产生了,这是我看人与自然时看到的。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阶段,还不能算文学。
艺术的产生,必须包含作者的审美和情感。

你吃了么?——这句不能算文学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3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27

在读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音乐是由音符与调性这两部分组合而成。文学作 ...

应该把组合改成构成。可能会更贴切些。我这就去改。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3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29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阶段,还不能算文学。
艺术的产生,必须包含作者的审美和情感。

我想知道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别?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34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29
嗯。我再细琢磨一下。刚才有个朋友说我这篇文把范围放得太大了,应该缩小范围。如坐井观天就可以了。哈哈 ...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没有结论,那你的问题是什么?
从“音乐和文学”都是符号的角度,探寻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有些勉强。


尽管这个视角非常新奇。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3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34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没有结论,那你的问题是什么?
从“音乐和文学”都是符号的角度,探寻音乐与文学的 ...

我的结论在最后一段。就是摆出这些要素,让大家知道我把这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明白该如何巧妙地去创作。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37
举个栗子,也许不恰当。

把化学元素分解到“粒子”甚至“夸克”,就已经失去元素的特性了。

比如铁元素与氢元素,区别在于,铁原子和氢原子携带的质子数量的不同,已经没有“质”的区别。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3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34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没有结论,那你的问题是什么?
从“音乐和文学”都是符号的角度,探寻音乐与文学的 ...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是并行的一种艺术。共性是韵律美。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38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31
我想知道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别?

这个,你可以另起一帖,一起讨论。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3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37
举个栗子,也许不恰当。

把化学元素分解到“粒子”甚至“夸克”,就已经失去元素的特性了。

可能我还要再写一段,在最末尾结束的那一段上面再写一段音乐与文学的共同点。这样整体上感觉可能会完整一些。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42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38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是并行的一种艺术。共性是韵律美。

诗与音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共性比较多一点。比如你说的韵律。
但散文小说,特别是小说,与音乐相去甚远。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4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42
诗与音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共性比较多一点。比如你说的韵律。
但散文小说,特别是小说,与音乐相去甚远 ...

我知道。但我在这里指的是交响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44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36
我的结论在最后一段。就是摆出这些要素,让大家知道我把这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明白该如何巧妙地 ...

就说文学吧,写作知识和技巧,对文学创作的用途不大,没有必然联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0:4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44
就说文学吧,写作知识和技巧,对文学创作的用途不大,没有必然联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也许。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55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43
我知道。但我在这里指的是交响乐。

嗯嗯,这个比较形象。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55
艺术是相通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57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0:47
。也许。

我就是例证: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文教师。

我可以讲写作,但不会写。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0:57
我要出去溜溜了,回来再聊。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1:03
小脑斧白白。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1:0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0:57
我就是例证: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文教师。

我可以讲写作,但不会写。

啊?!不会吧?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5 11:0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1:03
小脑斧白白。

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5 11:11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11:08
啊?!不会吧?

就是那种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8-7-16 15:06
所有艺术,本质上都是人类的情感。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8-7-16 17:03
这是个宝贴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8-7-16 17:04
音乐是听觉的美,文学是视觉的美,但同样打动灵魂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8 05:5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11:11
就是那种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

哦……表示我已经深思过你这个答案。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8 05:52
王小虎的老虎 发表于 2018-7-16 15:06
所有艺术,本质上都是人类的情感。

这句话没错。个人情怀创造了艺术。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8 05:53
离离 发表于 2018-7-16 17:03
这是个宝贴

谢谢离离姐姐夸奖。实在感觉惭愧。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8 06:00
离离 发表于 2018-7-16 17:04
音乐是听觉的美,文学是视觉的美,但同样打动灵魂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共通点就是他们都具有视觉与听觉的美。

关于都具备听觉的美,是因为他们都是有声的。文学作品的赏析分为默读与朗读两种。一种靠视觉与记忆;一种靠声音;音乐作品也有通过介质工具(磁带、LP等)刻录下声音。

关于都具备视觉的美,那是因为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而音乐作品同样也具有语言艺术的美,那就是作曲者写下的曲谱。在此文中,我想通过摆出文学与音乐各自的构成要素,来让大家明白它们的同与不同以及构成它们最基本的东西。通过这些最基本的,来认识它们,以便对日后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


  问好离离姐,祝夏安。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8-7-18 10:39
主帖音乐与文学要素对比,所出观点浅显了些。跟帖补充更涨姿势。学习了。另楼主喜欢读字典,会读辞海吗?家有一本,奈何我读之毅力不足,没有持续深入。。。。。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8 10:44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7-18 10:39
主帖音乐与文学要素对比,所出观点浅显了些。跟帖补充更涨姿势。学习了。另楼主喜欢读字典,会读辞海吗?家 ...

弱弱地问一下,您的头像是不是《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啊?兄所言极是。喜欢。有读过。但只略翻了一二页。就把书留在单位没带回家里来。所以读也就停了。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8-7-18 10:56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8 10:44
弱弱地问一下,您的头像是不是《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啊?兄所言极是。喜欢。有读过。但只略翻了一二页。 ...

我的头像是琅琊榜里胡歌扮演的的江左梅郎啊。。。。。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7-18 12:12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7-18 10:56
我的头像是琅琊榜里胡歌扮演的的江左梅郎啊。。。。。

哦,没看过琅琊榜,难怪我会认错你的侧面。我又修改了一下主帖的最后三段,确切地说我添加了一段内容。最末的三段变成了四段。请兄台指正。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