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后母戊鼎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18
标题: 后母戊鼎
据说,能解读一个甲骨文,就可以晋升博士。殷墟甲骨文几千个字,解读出来的很少很少。这个和时空有关,谁能穿越到几千年前,即便你穿越去了,谁敢保证他们说的就是河南话?你能听懂吗?开始的甲骨不是牛骨马骨羊骨的,是一种河龟的甲,异常坚硬。即便就算当时有了青铜器,其硬度也不是甲骨的对手,那么刻在甲骨上细细的刻痕,是用什么工具呢?现在也没有破解到底古人用的什么工具。

而后母戊鼎使用的大量的青铜合金,也是让人非常奇怪,谁第一个或某些人是如何发现青铜,又是如何炼制的,那时可是没有火山喷发,烧水放进去了几块铜矿石?这个貌似也不对。就算做梦会冶炼铜矿,炼出青铜合金(还得去找锡矿炼制出锡),那又如何会筑范的,现在所说的模范,那可是几千年前的实际东西。那么多精巧的花纹是如何保证没有变形,而且器型完全合乎审美要求,看上去就是威严端庄神圣。

后母戊鼎的不解之谜太多了,真想搬家里仔细琢磨琢磨。哪怕一辈子!!!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19

[attach]529275[/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19

[attach]52927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19

[attach]52927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2

[attach]529278[/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2

[attach]529279[/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2

[attach]52928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3

[attach]529281[/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3

[attach]529282[/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4

[attach]529283[/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6 19:27
上面的坑坑洼洼,是被一个文物贩子要求砸的,太重了,又没有叉车起重机,要求砸成20块,给20万大洋。

一群精悍强壮的中原汉子轮动了铁锤,砸了好几天,只砸下一个鼎耳。

没有玻璃镜框,不能顶在玻璃上,只能端着,还不能用闪光灯,难度还是有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8-7 08:38
就是原来称呼的司母戊鼎了。在国家博物馆拍的?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8-7 10:06
司母戊鼎是中国古文代的象征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8-7 10:07
思归兄这几片拍出司母戊鼎的精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8-7 10:19
我看过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鼑,是仿制的。这个才是真品,非常壮观。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8-7 11:33
原来叫做司母戊鼎据说是郭沫若定的,无人敢提出异议,一直叫了这么多年。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8-7 11:38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确实是个迷,后母戊鼎的铸造放到现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越王勾践剑,出土后光亮如新,异常锋利。
远古时期的科技水平绝不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这样,肯定有很多不知道的秘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8-7 11:43
我在国博也拍过这个鼎,说实话,挺有难度。
光线太暗,还不让带架子,更别提闪光灯了。
只能用高感,很考验相机的高感水平。
愿言能把细部花纹拍的如此清晰,噪点控制也相当不错,殊为不易!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7 11:54
从容 发表于 2018-8-7 10:07
思归兄这几片拍出司母戊鼎的精华


能得轩版肯定,有些得意感。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7 11:56
井冈 发表于 2018-8-7 10:19
我看过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鼑,是仿制的。这个才是真品,非常壮观。


嗯,安阳殷墟那里是有一个,不过是仿品。

前几年,保护后母戊鼎的那个河南老人,被破例允许用手抚摸了后母戊鼎。

老人看着这个鼎就和自己孩子一样,内心肯定是百感交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7 11:57
季风 发表于 2018-8-7 11:33
原来叫做司母戊鼎据说是郭沫若定的,无人敢提出异议,一直叫了这么多年。


判断一个金文,或甲骨文,真是太难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7 11:58
季风 发表于 2018-8-7 11:38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确实是个迷,后母戊鼎的铸造放到现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越王勾践剑,出土后光亮如新 ...


剑上那层铬盐防腐的,德国37年才发现这个用途。

古人有大智慧。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8-7 11:59
季风 发表于 2018-8-7 11:43
我在国博也拍过这个鼎,说实话,挺有难度。
光线太暗,还不让带架子,更别提闪光灯了。
只能用高感,很考 ...


谢谢季版,我也是拍了很多次。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8-7 12:34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8-7 11:56
嗯,安阳殷墟那里是有一个,不过是仿品。

前几年,保护后母戊鼎的那个河南老人,被破例允许用手抚摸 ...

是的是的,理解。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8-8-8 21:16
镇国之宝至今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8-8-8 21:17
喜欢10楼那张,镇国之宝以其雄姿,屹立于国家博物馆。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8-8-11 05:10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8-6 19:27
上面的坑坑洼洼,是被一个文物贩子要求砸的,太重了,又没有叉车起重机,要求砸成20块,给20万大洋。

一 ...

  那还拍得如此精细!厉害!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