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人文始祖太昊陵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2:50
标题: 人文始祖太昊陵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

    太昊陵前的万亩龙湖: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2:52
    太昊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

    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在2008年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2:54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后,陵与庙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今淮阳),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视陵寝。九年,复置守陵户。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顺六年),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公元1576年(万历四年),输币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定成格局。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2:56
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

    此门建于明代。通高10.3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2:58
过了午朝门,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0
先天门:

    上悬一石匾,名为"先天门",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筑,是为歌颂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一砖砌拱门。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3
过先天门为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3
    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此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7.6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6
统天殿:

    与太极门相对应,迎面为"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0-24 13:10 编辑

统天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0-24 13:10 编辑

统天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08
    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11
显仁殿:

    下得统天殿后门台阶36.2米,便是等级仅次于统天殿的"显仁殿",俗称"二殿"。该殿通高16.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高台走廊,周围巨柱林立,结构朴实、端庄、严谨。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13
太始门:

    与显仁殿相距7米是太始门,又称"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通高16.66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灰筒瓦覆顶。该殿下为古城门式门洞,门洞上方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整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分三次垒砌而成。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16
先天八卦坛:

    太始门后面是"先天八卦坛"。该坛青砖垒砌,为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径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19
    先天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8市尺)。方座边长1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3:20
欢迎浏览
作者: 一起神回复    时间: 2018-10-24 17:03
厉害了,你们把老祖宗的家底全搬到论坛来了。
作者: 一起神回复    时间: 2018-10-24 17:09
延安黄帝陵旅游区.这里我去过。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0-24 17:27
第一次见到伏羲陵,挺震撼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0-24 17:29
中华民族的发原地就是河南。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0-24 17:29
每张图都有说明文字,井冈辛苦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7:50
一起神回复 发表于 2018-10-24 17:03
厉害了,你们把老祖宗的家底全搬到论坛来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7:51
一起神回复 发表于 2018-10-24 17:09
延安黄帝陵旅游区.这里我去过。

是的。我也去过黄帝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7:51
季风 发表于 2018-10-24 17:27
第一次见到伏羲陵,挺震撼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7:51
季风 发表于 2018-10-24 17:29
中华民族的发原地就是河南。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4 17:52
季风 发表于 2018-10-24 17:29
每张图都有说明文字,井冈辛苦了!

问好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8-10-25 16:31
  没想到伏羲陵建筑群保存如此完整!感谢井冈兄分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0-25 16:33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8-10-25 16:31
没想到伏羲陵建筑群保存如此完整!感谢井冈兄分享!

问好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