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东北之行随拍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35
标题: 东北之行随拍
一、长春

    到达长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第二天早上,我们打车来到位于光复北路5号的“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皇宫原来是吉黑榷运局的办公楼,后来为爱新觉罗.溥仪的住所,并将此楼改名为“缉熙楼”,从1932年到1945年,溥仪在这里度过了近十四年的傀儡生涯。

    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导演下,溥仪第三次登基“称帝”(满洲帝国),并命其住所为帝宫。伪满皇宫占地13.7万平方米,其中帝宫分内廷、外廷。内廷是溥仪及其后妃日常生活起居的区域,有东、西两院,西院有缉熙楼,东院有1936年开始修建的同德殿。内廷中和门之外称外廷,外廷是溥仪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等。

    伪满皇宫所有正房都是二层青砖小楼,有中式的硫璃瓦、翘屋檐,也有西式的坡屋顶、尖尖阁。主要建筑缉熙楼是溥仪及皇后、皇妃生活及办公的地方,勤民楼是是溥仪登基、接受朝贺、为宫吏颁布委任状的场所。这些建筑装饰豪华,设施完善。皇宫的外面还有御花园,有游泳池、假山、水池、亭子,以及林间小路。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37
勿忘九一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39
    参观中得知,溥仪的婚姻并不愉快。因为溥仪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有一种说法,溥仪是同性恋),造成皇后婉容与人私通,最终被溥仪打入冷宫后疯了,悲惨地死在了皇室大逃难的路上。妃子文秀则与溥仪离了婚(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妃子与皇帝打离婚)。溥仪作为“皇帝”,却没有后代。所有这些“家务事”曾使溥仪感到非常屈辱,但更应使他感到屈辱的是他的卖国求荣。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4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1:07 编辑

皇妃寝室: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4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1:07 编辑

皇妃寝室: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43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09:44 编辑

    伪满皇宫以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翔实地介绍那段可耻的历史。溥仪为了再当皇帝,到东北不久,就在1932年9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将东北所有的主权和广袤的山河都出让给了日本,并以此为资本,于1934年3月,他二十八岁时,当上了伪满州国的儿皇帝。他不仅将东三省的主权拱手出让给了日本,还颁布了1000多部反动法令,帮着日本侵略者奴役东北人民、推行殖民统治、掠夺我国的资源和财富。

    更有甚者,溥仪冒着抛弃祖宗、不肖子孙的骂名,前往日本将“天照大神”迎了回来,在伪皇宫旁修起了一座“建国神庙”供奉,并专门颁布了《国本奠定诏书》,将天照大神奉为国教,规定每逢初一、十五,由他带领满洲国官员前去拜祭。日本人还强令在东北各地都建起这种神庙,按时祭祀。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46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09:48 编辑

    尽管如此,溥仪表面是皇帝,却什么事都不能作主,不过是一个签字划圈的工具而已,是个窝囊、憋气的皇帝。关东军还派出特工人员吉冈安直参谋充当溥仪的“御用挂”,隔绝溥仪对外一切联系,使溥仪成为失去自由的傀儡。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49
伪满皇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50
伪满皇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50
伪满皇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51
伪满皇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51
伪满皇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51
伪满皇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09:51
    如烟往事俱远去,此地空余伪皇宫。这座充满民族屈辱的伪皇宫,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提醒着我们:日本侵略军早已作古,但军国主义的幽魂并没有消亡。国弱被人欺,要防止屈辱悲剧的重演,我们必须走强国之路。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01
二、乌拉街满族镇

    从长春乘火车来到吉林市,为的是游览一个古老、久远、神秘的古镇: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乌拉街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为海西女贞扈伦四部(乌拉、叶赫、哈达、辉发)之一的乌拉部。明代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诸部。1562年(明嘉靖四十年),乌拉部主纳齐布禄第六世孙布颜,建立了乌拉王国,以乌拉街为都城。

    建州女真的贵族努尔哈赤曾借乌拉国而起兵,灭乌拉国(1613年)而得到大发展,进而挥师南下而得天下。清顺治皇帝曾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为“本朝发祥之圣地”。乌拉街,在古老中华边远的松花江畔,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孕育了一个民族的崛起。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03
    从吉林市的汽车总站到乌拉街,正常行程是四十分钟左右,因为在市区一路拉客,一个半小时才到达。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热闹、忙乱的小镇。时间已近傍晚,先找旅馆安顿下来,然后去一家私人澡堂,洗净一身风尘。

    街上有许多朝鲜族风味的饭馆,我们晚餐吃的是烧烤,味道不错。饭后走进一家商店,几位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在演奏着各种乐器,优美的乐曲声吸引着我们,一直听到散场。乌拉街小镇的这个普通的夜晚,却让我们久久难忘。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05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06 编辑

    第二天早上开始游览。

    首先看到的是最容易找的“魁府",它位于镇子的中心、大十字街东约半华里,乌拉街镇政府西侧。魁府是迄今保存较好的清代两进四合院,始建于1875年,是晚清地方显臣王魁福的私宅。

    王魁福曾在光绪年间出征伊犁,在战场上其颈后受重伤,幸未断喉咙,经调治伤愈,受到光绪帝的“觐见”和褒奖,晋为副都统,赏赐金银,衣锦还乡,修建府邸。王魁福府邸的院门和房屋的建筑风格朴实大方,正合其身份和性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0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08 编辑

    在乌拉街中学院内的运动场边上,我们找到了“萨府”。萨府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1年),系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十三任总管索柱的私宅。仅从外面看,这座保存完好的大院,仍不失当年的富丽华贵。

    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女教师站在萨府的前门厅里,低头附身,在小课桌上聚精会神地创作她的美术作品。在她的身后,通向院子的的铁门紧锁着。我们与她商量,让我们进去瞧一瞧。她犹豫了一下,打开了锁让我们进入院内。萨府的正房和两边的厢房里,堆满了破旧的课桌、凳子等杂物。询问这位女教师,知道院内的房子已经废弃不用了。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担心没有受到保护的萨府,不久会变得破败不堪。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09
萨府: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1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14 编辑

    与“萨府”不同,“后府”仍在被人保护。天上下起了小雨,我们冒雨寻找到了位置比较偏僻的后府。后府位于乌拉街镇东北隅,建于清光绪年间(始建于1868年,历时12年建成完工),是管理打牲乌拉地方总管、三品翼领赵云生的私人府邸。

    当时,赵云生备受慈禧太后恩宠,被封为三品大员,负责东三省的贡品,地位和权势显赫一时。后府是清末东北满族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原主体建筑为二进四合院,此外还设有西花园。据说,后府刚建成时,正房的屋脊上面有两颗夜明珠,晚间的时候在院子里面都不用点灯。现仅存正房与西厢房。在当地现存的古建筑中,后府在历史上最为“尊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14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17 编辑

    来后府不仅是要参观古建筑,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拜访一位老人。后府的院子里,绿叶滴翠,百花争艳,映衬之中古老的建筑也似充满了生机。我们从花间小径走过,来到了正房。正是有缘千里相会,我们要拜访的老人——王安全和他的老伴都在家里。

    在来访之前,通过查阅资料,对王安全老人十分的敬佩。上世纪80年代之前,后府曾遭到3次最严重的破坏,但因缺乏资金,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修缮。1983年,45岁的王安全(满族)时任乌拉街满族镇文化馆馆长一职。在从事研究满族文化和历史的工作中,王安全对满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尽心看护后府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本是吉林市户口的王安全,不顾子女的反对,毅然拉着老伴一头住进了破烂不堪的后府,成了替政府守护文物的看房人。经过老两口多年的不懈努力,后府仍基本保持着上世纪80年代时的面貌。

    可以说,王安全老人是一部满族文化历史的“活字典”,中央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等国内众多媒体在录制有关满族文化的节目时都曾采访过他,吉林地区举行的许多满族文化活动也都来向他请教。所有这些,使乌拉街小镇提高了知名度,成为国内闻名、具有浓郁满族风情的特色古镇。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1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18 编辑

    见途隔数千公里之遥的我们专程前来拜访,王安全老人异常高兴。攀谈了几句之后,老人双手搬出几个大箱子,里面全是已经发黄了的书本,有的密密麻麻的写着文字,有的贴满了照片资料。这些由老人亲手以笔记形式记录的长达6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以及亲手收集的大量图片,都是有关满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衣着服饰、狩猎活动等全方位的珍贵资料。

    老人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着这些资料,讲解着满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我们大开了眼界。随后,老人又给我们仔细介绍了后府现存的正房与西厢房的建筑特色。不知不觉中,我们在这里呆了两个多小时,才依依不舍地向老人告别,老伴俩一直将我们送到院外。

    后府,王安全老人: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20
    在乌拉街古镇的旧街村附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拉古城(1962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步行了半个小时左右,来到了这里。乌拉古城原有外、中、内三城,如今,外城尽毁;中城(洪尼罗城)尚有大段的城墙清晰可辨,为形似巨龙的土堆,上面芳草凄凄;内城(紫禁城)门楼、角楼、箭垛等都已不存,但大部分城墙基本完好。

    中城(洪尼罗城)尚有大段的城墙清晰可辨,为形似巨龙的土堆,上面芳草凄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2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23 编辑

    在乌拉街满族学校院内,有一个土筑的高台,这就是有名的“白花公主点将台”。关于白花公主的身世,传说不一,有的说是金国的兀术(完颜宗弼)的三妹妹,有的说是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的女儿,还有的说是唐渤海国海郡王三公主,等等。这些传说,究竟孰是孰非,无法考究,但是,点将台却是现实存在的。台上原有一座“三宵娘娘”庙,已经在1947年的战火中焚毁;如今,台上屹立着的是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白花公主点将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24
乌拉街满族学校: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42
三、哈尔滨

    上午,从吉林市乘火车赴哈尔滨。“十一”长假,从东北回到遥远的家乡,返程的交通是个大问题。幸好有朋友在哈尔滨工作,为我们预定了火车票,哈尔滨也因此成了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整个上午,我们基本上是在中央大街和附近的几条大街上溜达,休闲,随意。

    晚上逛街,随拍的模特: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44
从宾馆的窗户,远眺哈尔滨著名的太阳岛: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4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0:55 编辑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北起高大雄伟的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长约1400米,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其路面仍保持原来的方块花岗石,被行人磨得非常光滑。

    松花江防洪纪念塔: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58
    中央大街“洋味”十足,整条街上有很多的欧式和仿欧式的建筑。走在街上,就仿佛是到了欧洲的某个城市。还有许多经营俄罗斯商品的商店,各种俄罗斯工艺品琳琅满目,特别惹人喜爱。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0:59
众多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趣味盎然的人物雕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1:00
节日的中央大街人流如潮,打扮时尚的红男绿女更是靓丽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1:0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1:04 编辑

    最引人入胜的是圣.索非亚教堂。我们晚上、白天两次前往观赏,教堂在晚上看来显得神秘莫测,白天看来则是富丽辉煌。矗立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91号的圣.索非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沙俄的随军教堂,当时是砖木结构,后于1923年重建。现名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为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据说,全世界类似的建筑只有2座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1:0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1:04 编辑

    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顶部是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金色的十字架与红砖绿瓦相辉映。整个教堂气势雄伟,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也是外强侵略中国的见证。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1:03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9 11:05 编辑

教堂前是一个广场,建筑上、广场前,鸽子飞来飞去,让人联想起受外强凌辱的过去,更加珍惜和平美好的今天。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1:03
欢迎浏览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9 12:40
一篇非常精彩的游记!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9 12:41
文字精彩,照片拍的也相当不错,尤其是室内弱光拍摄,很不容易。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9 12:43
吉林和黑龙江我都没去过,对这两地的了解是一个小白,通过这个帖子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9 12:43
好片加精!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4:35
季风 发表于 2018-11-9 12:40
一篇非常精彩的游记!

谢谢鼓励!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4:35
季风 发表于 2018-11-9 12:41
文字精彩,照片拍的也相当不错,尤其是室内弱光拍摄,很不容易。

谢谢鼓励!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4:36
季风 发表于 2018-11-9 12:43
吉林和黑龙江我都没去过,对这两地的了解是一个小白,通过这个帖子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9 14:36
季风 发表于 2018-11-9 12:43
好片加精!

谢谢鼓励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11-10 09:31
井冈 发表于 2018-11-9 10:14
来后府不仅是要参观古建筑,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拜访一位老人。后府的院子里,绿叶滴翠,百花争艳,映衬 ...


佩服这个老人,有些人总是会站出来,做些让人不解的事情。

这种奉献这种精神才是真的人。

第一次看见伪满皇宫内景,东北四合院也是第一次看到。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11-10 10:49
看皇妃住的地方也不是很好呵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1 14:34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11-10 09:31
佩服这个老人,有些人总是会站出来,做些让人不解的事情。

这种奉献这种精神才是真的人。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1 14:35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18-11-10 10:49
看皇妃住的地方也不是很好呵呵~

也是,呵呵。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