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晋东南古村:郭壁、窦庄,郭峪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1:41
标题: 晋东南古村:郭壁、窦庄,郭峪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56 编辑

一、窦庄
   
    乘上沁水县城到嘉峰(加丰)镇的公交车,告诉售票员,到了窦庄提醒我们。路上经过一段高山峡谷,景色非常迷人。沁水向东大约50公里,过了大镇端氏镇不远,就是窦庄。在路口下车,沿土路径直走过去,便看到了两个村落,北为窦庄,南为郭北。乍看窦庄,不见有古建筑。继续向北进入村子,便可看到大片的明清古居。

    窦庄与南面的郭壁,并称“金郭壁、银窦庄”,是形容这两个村子在古时的殷富。北宋年间,左屯卫大将军窦璘由陕西扶风迁居至此,窦庄因此而得名。传说窦庄人张烈功,官至明朝宰相,其母亲非常想亲眼看一看北京城。张烈功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不便赴京,于是参考北京格局,在家乡建造了一座“北京城”,窦庄也就获得了“小北京”的美誉。传说中的“小北京”,有九门九关,丁字街形,还有牌坊,5层高楼,“四大四小”建筑风格的民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1:4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1:49 编辑

    现在看到的窦庄,是个不太大的村子,尽管因为缺乏保护,显得有些破旧,城墙尽失,只剩下了少数城门、角楼。不过,当穿行于这些古街古巷、明清古居时,完全可以让我们想象出窦庄当年的规模与鼎盛。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1:52
古老的院落: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1:53
过街骑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2:24
重檐木门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2:25
在那些至今住着村民的老宅院里,遍留古迹。我们在一户人家的院落里,见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的高大牌匾,密密麻麻的字样依稀可辨。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2:2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21 编辑

    二、郭璧

    窦庄向南,紧邻的是郭北。以前这里叫做郭壁,后来分为郭北、郭南两个村落。郭壁(郭南、郭北)的出名还在于她是个“挂壁村庄”,整个村落的民居、楼阁、庙宇等建筑,长约四、五里,沿着沁河的堤岸挂壁筑成。我们来的季节水少,如果沁河水满时,可以想象,山间城郭与河中倒影彼此相望,当是风光无限。

    郭北:进士第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2:32
郭北:古老的门洞、民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22
郭北:乡村戏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25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27 编辑

    走过郭北长长的古街,两边有许多高大的古院落、精美的古照壁。我们在郭北重点要看的是“青缃里”。“青缃里”俗称“王家圪洞”,处于村中西侧,有高大的墙体、门楼、街道,王氏家族的宅院就集中在堡内及其周边。穿过“三槐里”高大的门楼,走过古街,再绕过曲折小巷,眼前豁然开朗。

    经过山坡上平整的长石条铺就的巷道,登上几十级台阶,就到了“王家圪洞”高大的城墙前,城门的石匾上镌刻着“青缃里”三个大字。青,意为青史;缃,浅黄色,书卷的代称。“青缃”二字,指的是世传的家学,这里显然是个书香门第。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26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28 编辑

攀上高耸的城门石阶,便进入了尚有人居住的深宅大院中。徘徊于这些楼宇庭院,屏气凝神间,可以感受到来自古代的气息。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30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32 编辑

    出郭北村向南,紧挨着的是郭南村,村里也有大片的古民居。在晋城地区有几座“崔府君庙”,“崔府君庙”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清官崔钰而建的,郭南村就有一座。郭南的崔府君庙最早建于元代。庙不算大,但是直觉上和通常看到的庙有所不同,有它自己的建筑风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30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32 编辑

庙中的乐楼则建于明代天启七年,现在是市级文保单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31
    我们在郭南村正巧遇上有一户人家娶媳妇。好象戏台一样的会堂(晋东南农村常见的)前的广场上,人声鼎沸,鼓乐齐鸣,村民们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我们匆忙挤进人群,凑这份难得的热闹。一个汉子背着艳丽打扮的新娘,在人们的推攘中,进三步,退两步,有时还得转着圈,起初象是风头出尽,后来就变得气喘吁吁了。我们本以为这位汉子是新郎家里来迎亲的人,后来才知道这位就是新郎大人。呵!这里娶亲还真的不容易,时间长了还不把新郎给累趴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41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44 编辑

三、郭峪

    阳城县郭峪村,至今仍保留着“老狮院”、“小狮院”、“陈氏十二宅”、“王家十三院”等明代民居一千余间。明清两朝,郭峪村一共产生了15位进士、18位举人,也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和担任侍郎等职的官宦人家。

    郭峪村的城墙,尽管只剩下一段,却仍是巍然耸立、气势不凡: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4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44 编辑

郭峪村的城墙: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43
    首先游览了老狮院,建于明代的老狮院是皇城相府之“相”陈廷敬的祖居。皇城相府陈氏家族的祖籍就是郭峪村,在中道庄另辟新居之前,陈氏先辈就居住在这里。老狮院门楣上多达三层的木制匾额,青青的石条台阶,黑灰色门柱、斗拱,历经岁月冲刷,书写着陈氏家族的辉煌,记载着陈氏家族的沧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47
郭峪村古老的巷道,石条铺就的小巷或笔直向前,或曲径通幽,两边大多是两层楼的明代古居,灰白色的墙砖。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4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50 编辑

    郭峪古村最值得一看的是始建于明崇祯13年(1640年)的豫楼。“豫”与“预”通,预先准备之意。修筑豫楼就是预先作好准备,防御兵、匪骚扰,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进入院落,举目望去,豫楼象一个饱经风霜的卫士,巍然高耸,雄伟壮观。一个正在院里玩耍的儿童领着我们游览了豫楼。

    豫楼高30米,共有七层,墙厚两米,顶层设有垛口和堞楼,底层设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楼体上开设有四个火炮射口,是以加强防御和进攻能力。豫楼的底层下面,有条开挖于明朝末年的古地道,为郭峪城的附属防御工事,战乱时代是重要的隐蔽、转移通道。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51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55 编辑

    郭峪古村西门内有筑于高台之上的创建于元代的汤帝庙,现存的建筑为清初拆旧整修。汤帝庙规模宏大,庄重肃穆,气势非凡,是村中的社庙,以前村内的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定办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52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54 编辑

建筑雄伟的汤帝庙: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53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11-15 14:54 编辑

郭峪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4:53
欢迎浏览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11-15 15:38
多是有年头的老建筑了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11-15 15:39
5楼房子上的装饰,肯定是花功夫的老物件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11-15 15:40
井冈辛苦了,感谢分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6:25
从容 发表于 2018-11-15 15:38
多是有年头的老建筑了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6:26
从容 发表于 2018-11-15 15:39
5楼房子上的装饰,肯定是花功夫的老物件

对对。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6:26
从容 发表于 2018-11-15 15:40
井冈辛苦了,感谢分享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15 18:28
除了郭南,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郭北只是短暂停留了一下,拍了进士第,拍照的时候把车停在了戏楼前面。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15 18:29
这几个地方都是晋东南古民居的精华,非常值得看。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15 18:31
当时只顾着拍照,对古村落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不多,今天在井冈的帖子里补补课。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9:27
季风 发表于 2018-11-15 18:28
除了郭南,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郭北只是短暂停留了一下,拍了进士第,拍照的时候把车停在了戏楼前面。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9:27
季风 发表于 2018-11-15 18:29
这几个地方都是晋东南古民居的精华,非常值得看。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5 19:28
季风 发表于 2018-11-15 18:31
当时只顾着拍照,对古村落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不多,今天在井冈的帖子里补补课。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8-11-16 11:20
谢谢井冈的美图!你辛苦了!这些古建筑大概在山西省吧?我没有去过,非常向往!但是这辈子不可能去那里旅游了。真可惜!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16 11:50
碧天 发表于 2018-11-16 11:20
谢谢井冈的美图!你辛苦了!这些古建筑大概在山西省吧?我没有去过,非常向往!但是这辈子不可能去那里旅游 ...

是的,在山西。祝您健康快乐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