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冬至日的拍摄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19 12:11
标题: 冬至日的拍摄
本帖最后由 老鸵鸟 于 2018-11-19 12:12 编辑

这几年,随着摄影爱好者的增多,摄影本身更多的具有了娱乐属性。

比如,这几年,每到冬至日,因为太阳已经运动到南回归线,这个时候的日照角度,很有魅力,于是不知道从谁那里兴起,拍“大红桥”,这几年改了一个有点文气的名字“金光穿洞”,到那天,在颐和园湖心岛,人群密集,长枪短炮。拥挤不堪。几乎成了广场舞的摄影版。

实际上,所谓摄影,和照相不同的,就是拍摄者需要在作品中加进自己对画面的解读。很多人,看到别人拍的好,于是想自己也试试。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取巧:复制别人的成功。

2014年的冬至日,拍摄于门头沟爨底下


[attach]544033[/attach]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19 12:47
也算是对角线吧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11-19 18:16
好光影!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20 07:36
季风 发表于 2018-11-19 18:16
好光影!

多谢点评!

作者: 风池    时间: 2018-11-20 08:34
从老鸟的片子里,我读到了险峻,读到了沧桑,更读到了温暖,甚至有一点温馨,淡然,安然......
也许我读错了,想多了,但片子本身至少给了我想象的空间~~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20 08:53
我在书房介绍古村古镇,第一个就是爨底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20 08:54
古色古香,美丽的山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11-20 08:54
好摄!欣赏!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20 09:01
风池 发表于 2018-11-20 08:34
从老鸟的片子里,我读到了险峻,读到了沧桑,更读到了温暖,甚至有一点温馨,淡然,安然......
也许我读错 ...

多谢解读。

每一扇窗内,都有一个温暖的小世界。

作者: 亿米    时间: 2018-11-20 09:59
太赞了!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20 10:07
亿米 发表于 2018-11-20 09:59
太赞了!

谢谢!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11-20 22:10
这种光影一直是我追求的,有时路上看到一个清晨或傍晚的阳光照在建筑或树木上,给人心动的感觉,但坐在车上一瞬而过,无缘得拍。

老鸵鸟这个拍摄,真见功力。如何解读,全凭自己的积淀和领悟。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21 04:49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11-20 22:10
这种光影一直是我追求的,有时路上看到一个清晨或傍晚的阳光照在建筑或树木上,给人心动的感觉,但坐在车上 ...

看了半天这个回复,说真的不知道如何回复,但是不回复又显得不礼貌,我们神交已久了。


为难之处,就是对我这张片子的评价,太高,不能承受。


有人讲过,摄影爱好者,分几种境界:手中有镜心中无镜,手中有镜心中有镜,手中无镜心中有镜。


不外乎就是平时多观察吧。


还是要说一声,谢谢!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18-11-22 15:41
用心稳健的好片子!
下面两顶戴着光的树冠十分的讨巧,赞!
片里片外都透着诚挚
这一个摄影的人须有的品质吧。
向您学习!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22 21:49
六指为挠痒 发表于 2018-11-22 15:41
用心稳健的好片子!
下面两顶戴着光的树冠十分的讨巧,赞!
片里片外都透着诚挚

谢谢点评!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8-11-23 18:13
漂亮!可以说是大片!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8-11-23 19:11
这幅图片,确实动了一番心思。


首先,这种高光比画面很容易“拍死”,于是需要等候,在树冠部分被阳光达到的时候,但是又不能太强,影响构图。其次,为了在黄金分割点突出主体,时机就要掌握在背后的山体只有一点微光。第三,测光和对焦,都在主体的高光部分,保证主体有充分的细节。


这就是全部的拍摄体会,和大家分享、交流。
再次感谢大家的点评和欣赏。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8-11-24 07:17
宁谧的美。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