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开聊】太平天国 之 火烧圆明园(7月7日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6 02:43
标题: 【开聊】太平天国 之 火烧圆明园(7月7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7 09:34 编辑

太平天国 之 火烧圆明园。

这个标题,看上去有没有一阵懵逼。
这两件事,挨着吗?挨着,有关系吗?有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天京事变”,发生了重大转折,洪秀全重新洗牌,下一局即将开始。我们趁洪秀全发牌这功夫,来个插叙。

我们把目光从天京事变的血雨腥风中移开,远望中华大地,多灾多难的中国又发生一系列改变历史走向和中国命运的大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咸丰驾崩,宫廷政变,垂帘听政。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同一时期,互相影响,互为背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6 03:03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6-30 20:34 编辑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趁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之机,为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在俄、美支持下,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

看看,有联系吧。

这次战争。国外称“第二次中英战争”或“英法联军之战”,只有中国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因为清政府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的英国武装入侵。

我们的历史学家们认为,这次战争是上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是20年后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侵略中国。

现在,我们政府拼了命地招商引资,欢迎外国到中国来投资办企业,做生意,谁能招来外国人谈生意,政府给你发红包,这叫“改革开放”。

清朝的时候不行,闭关锁国。那时候的中国,就已经比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落后200年了。四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还处于农耕社会,贫穷落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眼里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外国人就是想到中国做生意,把工业产品卖到中国来,而且关税由他们自己定(5%)。清政府就是不让。外国就动用武力,强迫中国打开国门。打了六七十年,直到清朝灭亡。

这不特么强买强卖么,那时候就这么不讲理。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除了割地赔款,还开放青岛、厦门、宁波、上海和广州,允许英国人在这五个城市设立领事馆,从事贸易活动。

美国、法国闻讯而来,蹭热度,要求给他们与英国同样的待遇,也要在这五个城市设立领事馆,而法国主要是要求允许他们在中国设立教堂,进行传教活动。这就是《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望厦条约》还规定,十二年后,可以修改条约。

这些条约中,还有一条叫“最惠国待遇”,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约定,如果以后你给别的国家什么优惠政策,我可以直接就享受这个优惠,就不用再谈了。

我就是你家VIP,以后你家再做什么好吃的,都得给我带一份。

到了1854年,南京条约满十二年。应该援引《望厦条约》和最惠国待遇,要求修改条约,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利益,而后法国、美国也陆续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还有一件事,不是五口通商么,英国在青岛厦门宁波上海都开设了领事馆,唯独广州,没开成,为什么呢?广州老百姓不让外国人进城。

广州民众排外很厉害。“三元里抗英”知道吧?就在广州郊区发生的。

英国官方几次要进广州,甚至把军舰都开进珠江口内,广州老百姓组织“民团”,长矛大刀队,把老外轰出去了。英国找清政府交涉,历任两广总督嬉皮笑脸,双手一摊:这些老百姓,我们也管不了哇,再等等吧。

一等就是十几年。1853年—1856年,欧洲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俄忙于打仗,无暇顾及广州的事,广州军民以及清政府受到英国人退让的鼓舞,更加肆无忌惮,老百姓开始袭击港口的英国商人,而时任两广总督的,就是晚清名臣叶名琛。

叶名琛因为屠杀两广抗清民众和强势排外,深受咸丰爱戴。叶名琛挟民众情绪以自重,对英国人的投诉置之不理。

到了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也结束了,英法帝国主义腾出手来,一看中国又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手忙脚乱,于是趁火打劫,又开始琢磨对中国动武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6 14:45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6 14:54 编辑

1、【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货船,船主是香港的华人,雇了一个英国人肯尼迪当船长,船员都是中国人。因为经常有海盗骚扰,船主曾在港英当局注册过,挂上英国国旗,海盗一般不敢劫。

1856年10月,亚罗号货船从澳门运了100吨大米到广州,停靠在黄埔港。

广州水师官佐梁国定带着几十名士兵突然登船检查,称有人举报,亚罗号上有海盗,当时抓了12名水手,并把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给扯掉了。

此事后来经过英国法院审理,亚罗号确实被举报与海盗有关系。一个葡萄牙水手向澳门当局举报亚罗号上藏有海盗,澳门当局派人去码头时,亚罗号已经离开澳门了,于是通知了广州水师。

广州水师登船检查及抓人,属于正当执行公务。“扯旗”一节,水师说根本没挂英国国旗,英国船长肯尼迪说挂了。

结果这件事,被英国人大做文章,说亚罗号是英国货船,清兵胡乱抓人,还侮辱了英国国旗。英国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巴夏礼,要求清军立刻放人,并由两江总督亲自道歉。

叶名琛一开始坚决不放人,不道歉。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跟你们英国无关。

而亚罗号在港英当局的登记,刚好在前一天过期了。英国领事馆故意隐瞒这件事,并扣押了一艘中国商船作为抵押,要求中国放人道歉加上赔偿损失。

叶名琛答应放人,但拒不道歉。巴夏礼到总督府谈判过程中,因为态度蛮横,给一个水手抽了一嘴巴。

这事就严重了。10月23日,英国军舰炮击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6 15:28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6 15:58 编辑

2、【西林教案】
鸦片战争以后,法国人也来到中国,除了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主要是建天主教堂,在中国传教。把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

如果说,通商是经济侵略,那么传教就是文化侵略。

清政府非常保守,不愿意基督教“自由、平等”之类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

在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强调:不允许传教士到中国内地传教。在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私自进入我国广西地区传教。

当时国内比较乱,打着拜上帝会旗号的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清政府很怕外国教会渗透到中国,勾结乱党,所以防范很严。

1856年,西林县县令张鸣凤根据群众举报,逮捕了法国神甫马赖和26名抢劫奸淫为非作歹的教众。

张鸣凤无知,把马赖和两个罪大恶极的教徒的脑袋给砍了。

砍两个中国罪犯的脑壳可以,砍了外国人的脑壳,可就捅了篓子了。

《南京条约》的补充协议又称《穿鼻条约》规定,外国公民在中国内地,涉及民事、刑事诉讼,由外国领事馆按本国法律裁决。——这叫领事裁判权。

法国公使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咸丰也扛不住,派人到西林县令张凤鸣审查,张凤鸣来了个死不承认:谁呀?咋地啦?

张凤鸣说:西林县又不是通商口岸,哪里来的法国神甫?没见过,也没杀过。

咸丰打个圆场说:就算有,也是马赖非法进入中国内地。

法国以此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6 16:01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6-30 20:37 编辑

这两件事,属于外交事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英国人什么时候这么热情关心中国的船员?
杀神甫的确是知县太莽撞,但给知县治个罪也就算了,何至于兵戎相见?
这就是居心不良,欺负中国落后。

正常两国之间,比这再大的事,也都是协商解决,但英法两国,根本就不是来协商的。他们的目的不是解决这两件事,就是找个借口开战。以武力胁迫清政府就范,以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


作者: 肺话蛮多    时间: 2019-1-26 22:51
马赖是站笼中站死的。没砍脑壳。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6 23:03
肺话蛮多 发表于 2019-1-26 22:51
马赖是站笼中站死的。没砍脑壳。

哦?我看资料,只说是处决了。

还真没看到时如何处决的。

站笼是什么?如何站死?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9-1-27 17:32
醉姐的历史底蕴,令我等高山仰止。。。。。。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28 10:37
昨天给儿子买手机,逛街,没更。


作者: 暖春    时间: 2019-2-2 15:55
已阅 就是字小了
作者: 刘创驾到    时间: 2019-2-4 08:04
不好意思,刚回来,疯了一大圈。
看来太平天国活动结束了。哈哈,主题现在是新联欢。嗯嗯。
各位吉祥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2-4 14:30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9-2-4 08:04
不好意思,刚回来,疯了一大圈。
看来太平天国活动结束了。哈哈,主题现在是新联欢。嗯嗯。
各位吉祥

现在的主题是“过年大晒”,创爷晒点啥?

作者: 刘创驾到    时间: 2019-2-15 14:4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2-4 14:3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系统提示你回复了我。
打开,作者被禁止。
哥你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人啊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9-2-16 06:05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9-2-4 08:04
不好意思,刚回来,疯了一大圈。
看来太平天国活动结束了。哈哈,主题现在是新联欢。嗯嗯。
各位吉祥

  刘作家过年好!我也疯了半圈。现在准备3月份去西藏,有兴趣不?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2-17 00:11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9-2-15 14:49
系统提示你回复了我。
打开,作者被禁止。
哥你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人啊


你说来聊太平天国,好久也没来。

等你来了,哥已不在了。

多么伤感的一个故事。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2-17 00:12
没时间写这个太平天国了。

3月9号笔试,笔试之后还要准备面试,普通话,说课。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2-17 00:14
看看开学以后,工作忙不忙吧。

不忙就写,忙就暑假再写。

这件事一定要完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6-30 20:12
把这个顶起来,下周继续。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6-30 20:51
清末忠臣叶名琛。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9-6-30 22:09
静待更新。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6-30 22:11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9-6-30 22:09
静待更新。

翰林爷,帮我贴个歌啊?

在我的帖子《慢生活》里。

贴一首陈瑞的《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可好?

作者: 兰羽    时间: 2019-7-1 20:22
弱国无外交,弱国如同粘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所以有人把圆明园被抢烧的缘故归于清政府杀了西方外交官(其实就是强盗一伙)的说法是荒唐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2 23:00
我得把《太平天国》的帖子从头看一遍。

再沉浸一下。找找语感。


作者: 嘉人    时间: 2019-7-3 18:22
记得上次谁写了个帖子了,说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我偷笑了好一会儿。本想给纠个错,但考虑到和醉笑关系不错,给人纠错别让人认为是故意找茬来着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3 19:42
嘉人 发表于 2019-7-3 18:22
记得上次谁写了个帖子了,说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我偷笑了好一会儿。本想给纠个错,但考虑到和醉笑关 ...



内孩子实诚,这话也敢说出来。

其实不能完全怪他,好多人都这么以为的。

那段历史比较乱,不专门用心去了解,很容易张冠李戴。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3 19:44
本帖最后由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于 2019-7-3 19:45 编辑

期末了,学生要实习就业了,工作纷乱。

倒不是没时间,下了班就没啥事,但心不整。

不能总不动笔啊,其实还没找到感觉。
这两天我把之前写的《太平天国》看了看,第二篇写的好一点。

用烟云的话说,渐入佳境。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3 22:42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8 21:25 编辑

   4、【清末重臣叶名琛】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很多人都认为,是两广总督叶名琛处理不当,才引发了这次战争。

  近代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被英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武力入侵中国,以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由此开始。

  可以说,是林则徐引发了鸦片战争,那么,林则徐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叶名琛此时跟二十年前的林则徐站在同一个位置上,其身份地位甚至超过林则徐。

  同样坚定地抗拒外敌入侵,同样提出“民心可用”,同样为国家为民族而战,历史给了林则徐很高的评价。林则徐被推崇为“民族英雄”,以“冷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名垂青史。

  林则徐的雕像,伫立在广东,在福建,甚至在纽约东百老汇大街上。

  而叶名琛呢?

  叶名琛的下场比林则徐要惨烈得多,但后世对叶名琛评价很低,甚至是恶名昭彰。从没有人想到,为叶名琛塑个雕像。

  叶名琛(1807—1859)是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一年进士,而后一路仕途通畅,道光二十三年,38岁的叶名琛出任广州巡抚,以镇压两广农民起义手段凶残而深受道光皇帝的赏识。

  这段时期,时局动荡,起义频发,各地总督巡抚因平叛不利,不断被撤换,唯独叶名琛,官越做越大。咸丰二年(1852年),实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咸丰五年,授协办大学生,不久升任体仁阁大学士,钦差大臣专办夷务。再封男爵,赐三眼花翎,黄马褂。名副其实的“封疆拜相”,时称“叶相”、“叶中堂”。

  广州,两次鸦片战争的发源地,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火药桶。

  叶名琛不幸,一屁股坐在火药桶上了。

  叶名琛接徐广缙出任两广总督,坚决反对英国人入广州城,发动群众捕杀进入广州的洋人,每杀一个洋鬼子,赏三十块大洋。

  1856年10月,“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生后,  英法联军炮轰广州,随即武装入侵广州城。

  朝廷因为忙于扑灭太平天国运动,无暇顾及广东,指示叶名琛“息兵为要”

  叶名琛也深知,无论八旗军还是绿营兵,根本打不过洋鬼子的杨枪洋炮,而且,打仗时要钱的,而为了对付太平天国,各地粮饷吃紧。

  但叶名琛不愿意求和,更不肯投降。

  于是上书咸丰皇帝,以洋人忌惮粤民鸷悍,而洋人最终不过想通商做生意为目的,不至于过于放纵,“不如听彼所为”。

  一方面想借重广东民众的力量,一方面寄希望于洋人的“尺度”“理性”。

  此中,既有对敌我形势的错误判断,也有对帝国主义本性的盲目无知,更是家国贫弱的辛酸无奈。

  时有民谣称叶名琛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1857年1月,英法联军再次攻入广州城。

  打到总督府,其实不是打过去的,是走过去的,总督府大小官员卫兵早就跑光光了。

  英法联军官兵走进总督府,见人去楼空,只有一个人,身穿总督官服,头戴官帽,官帽上是一品顶戴,三眼花翎,端坐在总督府大堂之上。

  此乃“六不总督”叶名琛是也。

  英国人把叶名琛掠至印度加尔各答。

  叶名琛一直以为,英国人要把他带回英国,交给英王审问。叶名琛准备跟大英国王“当面理论”,准备在法庭上舌战英国法官。

  于是他以“海上苏武”自居,自比范仲淹、文天祥,从容不迫地写诗,作画,见客,始终保持着大清中堂大人的威仪。

  直到有一天,英国人让他穿戴整齐,把他关在玻璃房里,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供人观赏。

  叶名琛终于明白,他以为英国人都是绅士,“闻其国王素称明理”,只不过是他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叶名琛开始绝食。

  在被俘辗转海上,又被拘禁在印度,两年零三个月之后,1859年4月9日,叶名琛饿死在印度加尔各答。

  现代人看来,叶名琛的“六不总督”也许有些迂腐,但以当时的背景下,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呢?

  如果是你,你是1856年的两广总督,你还能比叶名琛做的更好吗?

  记得《三国演义》有这么一段:

  三国时,我们辽阳老乡,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派司马懿征讨。

  司马懿大军围困襄平城,公孙渊自知不敌,让相国和御史二人 缒城而出,来见司马懿说,请太尉退二十里,我君臣自来投降。司马懿令武士砍了二人脑壳,公孙渊又派侍中求告司马懿:先送世子为人质,与太尉约个日子投降。

  司马懿说:两军打仗的事吧,不外乎有这五个要点,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不能守就跑,跑不了就投降,不能投降,那就自杀。送儿子当人质干嘛?

      【见《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懿曰:“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何必送子为质当?”】

  叶名琛一个人,做到了“六不”,最终饿死在异国他乡。

  我觉得,国人应当给叶名琛也立个塑像。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3 22:42
好歹,终于开笔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9-7-4 09:16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7-3 22:42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很多人都认为,是两广总督叶名琛处理不当,才引发了这次战争。

  近代 ...

说的好。

有人说李鸿章如何卖国,试问在当时的国情下,你又能如何?让一群八旗子弟去搞?估计早没现在的中国了,记不得慈禧一句话:量中华之物力,皆与国之欢心。

即便是我们现在,不照样有银河号被美军强查,轰炸你大使馆吗?

国家强大才有尊严和发言权,否则一切皆是空洞无力。

10岁的孩子当美国总统,也没人敢主动挑衅他,让希特勒当海地总统,也得让人虐个够。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4 09:24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9-7-4 09:16
说的好。

有人说李鸿章如何卖国,试问在当时的国情下,你又能如何?让一群八旗子弟去搞?估计早没现在 ...

深以为然。

三昧老驴嗯那篇《李鸿章》非常经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兰羽    时间: 2019-7-4 18:57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9-7-4 09:16
说的好。

有人说李鸿章如何卖国,试问在当时的国情下,你又能如何?让一群八旗子弟去搞?估计早没现在 ...


这个说得较客观~
作者: 兰羽    时间: 2019-7-4 19:01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7-3 22:42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很多人都认为,是两广总督叶名琛处理不当,才引发了这次战争。

  近代 ...


算条好汉,是该立像~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9-7-5 16:31
起灶了,跟读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9-7-6 12:30
以“海上苏武”自居,自比范仲淹、文天祥的叶名琛有傲骨、有气节。。。。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6 23:11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5 16:31
起灶了,跟读

谢谢。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6 23:12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9-7-6 12:30
以“海上苏武”自居,自比范仲淹、文天祥的叶名琛有傲骨、有气节。。。。

这两天忙,明天更新。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6 23:17
兰羽 发表于 2019-7-4 19:01
算条好汉,是该立像~

谢谢兰羽。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6 23:33
5、【大沽口之战与八里桥之战】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6 23:59
本帖最后由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于 2019-7-7 00:15 编辑

大沽口,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地理名词,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痛点,清政府的麻穴。
大沽口位于天津东南五十公里处的海河入海口处,与塘沽隔河相望,是明清两代防守要塞。素有“京津门户、陆海咽喉”之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把军舰开到大沽口,道光朝廷立刻求和。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联军三战大沽口,一胜两败,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从这里登陆,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北京条约》。

四十年后的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从这里登陆,占领北京达一年之久。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大沽口这个地名频繁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上,给我的印象是,外国人想要在中国取得什么利益,只要把军舰开到大沽口,放几炮,清政府马上妥协,要什么给什么。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7 06:46
一图看懂第二次鸦片战争。

[attach]563436[/attach]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7 07:33
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碰上个滚刀肉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跑不死不降,最后学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印度。

英法联军在广州折腾了两年,遭到广州民众的奋起抗击。

其实英国人和法国人,并不想占领广州。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列强多次对中国发动战争,但是,除了日本一直觊觎中国的国土,其他帝国主义并不想占领全中国,把中国彻底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也并不想推翻清政府。

不是不想,是不能。

中国太大,人太多。他们管不过来。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亿5千万人口,想想都头疼。

他们是一群强盗,他们的目的,是掠夺,抢完了就走,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1858年,英法联军把军舰开到大沽口。

此后两年内,清军与英法侵略者三战大沽口。

第一战,清军战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清政府连忙求和。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

有美俄什么事?


英法入侵广州的时候,曾邀请美俄参战,美俄均表示不愿出兵,但可以出面调停。

以调停人的身份出面,比参战更能捞到好处。

清政府给英法什么好处,同样也得给美俄一份。

条约签订了,洋人退兵了,但清政府仍然不愿意开放自由贸易。于是条约始终无法落实。在换约手续上,洋人提出了很苛刻的条件。

清政府一边拖延,一边积极备战。

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口。僧格林沁率部坚守炮台。就是击溃太平天国北伐的僧格林沁。

由于僧格林沁准备充分,僧军作战勇敢,也因为英法联军大意轻敌,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打了个打胜仗。

击沉英法联军军舰四艘,重创六艘,缴获两艘。

这次战役的胜利,意义非凡,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抗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首场胜利。

马克思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英国人预先就决意要在规定的交换批准书日期以前就向中国寻衅了,中国人抵抗英国人的武装远征队,毫无疑义地也是有理的。中国人这种行动,并没有破坏条约,而只是挫败了英国人的入侵。

[attach]563438[/attach]


[attach]563437[/attach]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7 07:41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军舰再次开进大沽口。

第三战,北炮台将士全部战死,咸丰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僧格林沁放弃抵抗,退至通州,保护北京。

随即大沽口失守。天津失守。

9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与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展开一场血战。

八里桥之战。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7 08:32
本帖最后由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于 2019-7-7 08:36 编辑

八里桥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次经典战役。

经典在哪里呢?

枪炮与大刀,近代武器装备与冷兵器的一次惨烈对决。

这一战,僧格林沁的三万骑兵,两万多步兵,全军覆没。

八千多英法联军,死12人。伤数十人。
[attach]563441[/attach]

学习近代史,我们一直痛恨清政府,为什么如此软弱?为什么投降?为什么议和?为什么割地赔款,为什么不打?!

不是不打,真的打了,真的打不过。

1900年,慈禧太后向十五国宣战,又一次战败。

后来是真的打怕了。慈禧太后在北京,一听见大沽口炮响,立即派李鸿章议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代差】

80后成长过程中,中国开始流行一个新的心理学名词,叫代沟。(英文generation gap)

代沟不用解释了,我们都懂。

这个词在社会学上,特别是军事装备上,更准确的表述是,代差。

武器代差,坦克代差,飞机代差,航母代差。

参照一下代沟,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叫代差。

如果还不理解,就参照一下八里桥之战。

“代差”在现代战争中的经典案例是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中的“贝卡谷地空战”。

此战,以色列出动92架战斗机,以及空中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对叙利亚设在黎巴嫩中部贝卡山谷中的防空导弹基地发动空袭,同时引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空战。

在这场空战中,以色列空军的四代机F15/F16,对阵叙利亚空军82架三代机,米格21/米格23。

结果是,82架三代机被以军四代机全歼,而以空军无一伤亡。

82:0。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7 08:34
【火烧圆明园】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7 09:33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26 23:10 编辑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攻破僧格林沁的八里桥防线,进军北京。

9月22日,咸丰皇帝出逃。留下恭亲王奕欣议和。

10月,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英法联军从大沽口登陆,占领天津,准备攻打北京的时候,咸丰曾经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代表,跟英法联军在通州城谈判。

英法联军谈判代表巴夏礼提出要面见大清皇帝。怡亲王载垣要求洋人见皇帝得跪地上磕头。

巴夏礼拒不接受,没谈成。

没谈成就算了呗,咸丰皇帝居然下令把巴夏礼等39名英法谈判代表和士兵扣押为人质。关在圆明园里。

等到英法联军进了北京,奕䜣奉命放还扣押的英法联军谈判代表,这时才发现这39名谈判代表,只剩下巴夏礼等18人还活着,也是奄奄一息,一身烂肉都生蛆了。死了21人,甚至尸体都是零散的。

英法联军急眼了。

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照会清政府,谴责清廷“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誓必毁为平地”。

“火烧圆明园”只是个简约的提法,英军烧的不仅是圆明园。

10月18、19两日,英军将北京西北郊的五园(即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园林焚为灰烬。

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说,英法联军觊觎圆明园里的珍宝,于是去攫夺,而后为了掩盖丑行,防火烧了圆明园。
其实,不是为了掠夺圆明园的财物,也不仅仅是为了报复清廷虐杀谈判代表,那都只是借口。

英法联军真正的目的,是要“辱我家邦,辱我门楣”,借此摧毁清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逼迫清政府就范。

不然为什么不火烧紫禁城。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9-7-8 16:37
好,继续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9-7-8 16:38
有个问题老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总合伙欺负咱?
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合伙”,一个是“咱”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9-7-8 17:54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7-7 08:32
八里桥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次经典战役。

经典在哪里呢?

这一战,僧格林沁的三万骑兵,两万多步兵,全军覆没。
八千多英法联军,死12人。伤数十人。还有叙以82:0,代差二字,真是触目惊心,令人警醒!!!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9-7-8 17:58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7-7 09:33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攻破僧格林沁的八里桥防线,进军北京。

9月22日,咸丰皇帝出逃。留下恭亲王奕欣 ...

英法联军真正的目的,是要“辱我家邦,辱我门楣”,借此摧毁清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

不然为什么不火烧紫禁城。-------------------嗯,吊足了咱胃口,为毛紫禁城能在八国联军的铁蹄下幸免于难?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8 18:39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8 21:50 编辑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8 16:38
有个问题老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总合伙欺负咱?
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合伙”,一个是“咱”

这个话题值得玩味。

为什么是“咱”?

森林法则,弱肉强食。

毛主席总结的“落后就要挨打”。

为什么是“合伙”?

当时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就那么几个,而扩张和寻找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此前,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南亚都已经被他们瓜分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都来分一杯羹。

中国太大,人太多。谁也没有能力独占,有能力也不敢。

而晚清经济上还停留在封建小农经济时代,极其落后,开发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惊人。是全世界最大的初级市场。

于是大家商量好了,按照他们的逻辑和“国际公约”,瓜分中国的市场。

如果哪个国家不肯“分享”,或者分赃不均,就会招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破坏甚至攻击。

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日俄战争就是因为都想抑制对方在远东的势力。而日本侵华战争,是日本担心欧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势力太强大,影响日本的利益。

他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想独吞中国和东南亚。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包括蒋介石都认为,日本不敢公然侵占东北。

所以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指望英美列强出面,制约日本。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就是这个观点:保护东南亚免遭英美列强入侵掠夺。

另外,列强有个逻辑,参与打架的人一多,就显得合理,就是正义的。

这是西方“民主”思维的理论基础。

所以才会从大英帝国一家到英法联军再到八国联军,到了朝鲜战争,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都特么十五国军了。

这是我对你这个问题的理解。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8 20:45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8 21:18 编辑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9-7-8 17:58
英法联军真正的目的,是要“辱我家邦,辱我门楣”,借此摧毁清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
...

帝国主义列强中,只有俄国和日本想侵吞中国的土地,掠夺资源,甚至长期占领中国。

其他欧美帝国主义,压根不想推倒清政府的统治,他们从清政府那里,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远比占领中国更经济,更实惠。

所以英国占领香港之后,再不要求割地,只要通商,法国只想传教,美国只想要钱。

只有俄国和日本要钱要地还要命。
不仅不想推翻清政府,别人想推翻他们都不让。英美曾组织雇佣兵部队帮着清政府打天平天国。

洋枪队,长生军啊。

别把清政府推翻喽。

八国联军,三万人,日本派了23000加上百战舰,意大利,奥匈帝国就是来打个酱油,只派几十人参加。

所以最怕中国崛起的就是日本。他知道,一旦中国真的像美国那么强大,会跟日本好好算算账。

所以,如果火烧紫禁城,就是表示要消灭清政府了。怕把清廷逼的没了退路。

烧了三山五园,却不烧紫禁城,等于给清朝廷一个暗示:可以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8 20:52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8 21:53 编辑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9-7-8 17:54
这一战,僧格林沁的三万骑兵,两万多步兵,全军覆没。
八千多英法联军,死12人。伤数十人。 ...

今天,我们面临的依然是这样一个“代差”的现实。
打吧?打不过,必然损失惨重,还在国人面前丢脸。

等于打脸。

不打吧?真受气。

但受气总比打脸要好。

受点气,还可以谴责,可以抗议,可以霸气回应,面子还在。


所以,始终不敢翻脸、动手,没有先动手的资格。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8 21:51
期末考试,五同三天。

恐怕得停更了。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9-7-10 08:0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7-8 18:39
这个话题值得玩味。

为什么是“咱”?



这回答,很官方。
中国大,比中国大的有。为什么不去犯俄罗斯和加拿大?他们资源也丰富啊。
中国人多市场大?这不假,可人多是被侵犯的理由?美国市场最大,可都是他揍别人啊。
中国弱?现在也挺强的,不论国力还是军事,可怎么……


中国的被侵犯,不是偶然现象,是总有人惦记。也不是一次两次,是一次又一次。每次不是小打小闹,是翻箱倒柜几乎家破人亡。
看过鬼吹灯后,感觉大中国就像一座无限宝藏的帝陵,被一代代盗墓贼们刻在了心里,时不常的来翻翻,拣洋落儿。翻出点啥,意外之喜。没翻出来,当旅个游,回去吹个牛。
可问题是,这是我家啊。以前关门过日子,它们叫开门融入社会。现在开了门了,还派了迎宾员站门口,TM进来的不是强盗就是乞丐。
世道变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10 10:34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10 08:08

这回答,很官方。
中国大,比中国大的有。为什么不去犯俄罗斯和加拿大?他 ...

俄罗斯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掠夺别人。
加拿大已经是英属殖民地,

世界其他地区,几乎都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全球殖民地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10 10:36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10 08:08

这回答,很官方。
中国大,比中国大的有。为什么不去犯俄罗斯和加拿大?他 ...

我说的是晚清时期。

不是现在。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10 10:38
现在,没人敢打我们。

但压制,抑制,打压我们。因为意识形态问题。

社会制度问题。价值观问题。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10 10:41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10 08:08

这回答,很官方。
中国大,比中国大的有。为什么不去犯俄罗斯和加拿大?他 ...

说白了,晚清挨欺负是经济原因。

现在被压制是政治原因。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9-7-11 14:5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7-10 10:41
说白了,晚清挨欺负是经济原因。

现在被压制是政治原因。

那啥,喝茶!
继续说你的圆明园吧

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 2019-7-11 20:38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11 14:55
那啥,喝茶!
继续说你的圆明园吧

好吧,莫谈国事。




作者: 淡月梨花    时间: 2019-7-16 20:41
老师就是老师,知识总是那么的深厚~
作者: 淡月梨花    时间: 2019-7-16 20:41
没事学习下历史真的很有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26 23:09
淡月梨花 发表于 2019-7-16 20:41
没事学习下历史真的很有好!

淡月好。

我记得我写过回复了,今天一看,居然没有?

抱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26 23:21
【木兰秋狝】

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三万铁骑全军覆没,咸丰皇帝出逃热河。留下恭亲王奕欣与洋人斡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26 23:37
对比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英法联军侵略,同样劳师远征,同样面对僧格林沁,结局天壤之别。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7-27 00:01
咸丰皇帝带着老婆孩子大小官员,以“打猎”为名,丢下京城百姓,落荒而逃。

君王死社稷,皇帝不应该跑。皇帝可以跑,京城却跑不掉。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拒绝南迁,拒绝出逃,拒绝投降,当守城禁军和太监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大军进入北京城之际,崇祯皇帝在紫荆城后面的煤山御花园上吊自杀。



遍观中国两千年封建时代历史,出逃的皇帝不多。临阵脱逃的皇帝,都没有好下场。

第一个放弃京城逃跑的皇帝,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这位“圣人”。唐玄宗李隆基。

《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十一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叛军攻入长安之前,唐玄宗弃城出逃。

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随即在灵武宣布登基,即为唐肃宗。

仅仅过了一年肃宗就收复了长安,此时天下已经易主。玄宗为太上皇,被软禁在甘露殿,五年后郁郁而终。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9-9-1 18:11
醉老师这个太平天国系列写完没,最近对这段历史感兴趣。顶上来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9-1 18:16
轻言 发表于 2019-9-1 18:11
醉老师这个太平天国系列写完没,最近对这段历史感兴趣。顶上来看

没写完,没时间。不好意思,等到寒假吧。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9-9-1 18:23
看完,这贴干货不多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9-9-1 18:24
记得醉老师前面还写过吧,哪个id写的,要不你自己顶上来?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9-9-1 18:2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9-1 18:16
没写完,没时间。不好意思,等到寒假吧。

我的兴趣不知能不能延到寒假啊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9-1 19:43
轻言 发表于 2019-9-1 18:25
我的兴趣不知能不能延到寒假啊

这个学期教学任务重,又要辅导大专考试,又要辅导中专考试。

学校下了任务指标,大专考试语文满分150,要拿90分到100分,中专考试满分120分要拿80到90分。

而我们的学生成绩太渣了。中专第一次测试,平均分不到40,有的只拿了十几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9-1 19:44
轻言 发表于 2019-9-1 18:25
我的兴趣不知能不能延到寒假啊

你要挺住。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