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古都邯郸之行随拍【完整篇】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33
标题: 古都邯郸之行随拍【完整篇】
        早上,我们从涉县乘汽车至邯郸,将行李放置宾馆,在邯郸火车站前乘605路公交,直达广府古城。

    太极拳法传天下。充分体现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的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但是真正使其普及中国民间,并且走向世界的,是河北永年县的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太极之乡”。由于杨氏出身下层,以教拳为生,子侄门生从清末起开始走出永年,足迹遍及全国,乃至飘洋过海,走出国门。其后人在教拳实践中不断总结删改,使其更适合人们健身的需要。杨式、武式太极拳影响广泛,在全国八大太极拳门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

    广府古城,即今永年县广府镇,位于邯郸市东北25公里,原为永年县县城(1958年县政府迁往临洺关)。广府古城始筑于隋末,现为我国平原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35
    在古城南门下车,参观位于南门外的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故居。从故居规模看,杨氏当时为永年县平民人家。故居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东面西,分两个院落,主要有茶棚、居室、演武厅等。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36
站在杨露禅故居门前,可以远望广府古城之雄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37
古城明代重建的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周长4.5公里,墙高10米,厚8米。我们从古城南门的马道登上城墙。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3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46 编辑

沿着东城墙向前走,宽阔的城墙不见尽头。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39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46 编辑

城外的护城河大水茫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0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47 编辑

护城河外则是终年积水、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永年洼,芦苇丛生、碧波荡漾。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0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47 编辑

    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广阔的护城河、环城的永年洼,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府城因为易守难攻,成了华北平原最后一座被解放的城镇。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的广府古城,除了基本完整的城墙,现存六座城门,以及东门和西门的两个瓮城,就全国范围而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不多见。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1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47 编辑

沿城墙信步走到东门,俯看雄伟开阔的瓮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4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45 编辑

东门瓮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50 编辑

东城门: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9
东城门: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49
斑驳的城砖: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1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52 编辑

东门内的迎春街,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1
与平民人家的杨氏故居相比,武氏故居显然是大户豪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3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58 编辑

    武氏故居总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沿南北中轴分为南、北三个院落,有轿房、仪门、客厅、过厅、居室、书房等,为典型的清代建筑。其主体建筑保存完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4
武禹襄故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4
武禹襄故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4
武禹襄故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5
武禹襄故居: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5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58 编辑

在武氏故居门前乘上电动游览车,来到位于古城东2.5公里处的弘济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6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58 编辑

    弘济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何年无从考证,明万历十年重修。东西横跨于滏阳河之上的弘济桥,形制大小与著名的赵州桥大致相同,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7
历史悠久的弘济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2:5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2:59 编辑

    弘济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瑰宝。桥身由石块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券似长虹飞架,大券的两旁各有两个小券,整个大桥浑然一体,结构牢固,历经千年依然稳若磐石。桥上望柱、桥面两边石栏板,均有精美的石刻图案,大券两面中间刻有龙头。弘济桥建筑艺术高超,极具欣赏价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0
    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晋国被赵、魏、韩三家大夫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赵、魏、韩三家为侯国。“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重要分界点。此后,赵、魏、韩都成为了中原大国,加上原有的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邯郸,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我国最著名古都之一,不仅在华夏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据了解,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多达一千五百多条,其中许多成语已至家喻户晓,因此,邯郸素有“成语之乡”的美称。

    广府古城游览完毕,我们仍乘坐605路公交,回到邯郸市区,在丛台广场下车。丛台广场上,伫立着英姿威武的赵武灵王塑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1
走进紧邻丛台广场的丛台公园,这是一处市民休闲的绝好地方。公园内林木茂盛,百鸟争鸣,花草繁茂,碧水荡漾,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园内的武灵丛台古建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2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关于武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史载丛台上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缀美妙,名扬列国。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3
    现存丛台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非两千多年前的原貌,仍显雄伟壮观。其间有明代城墙残段,清同治年间复修的丛台,1922年重修的武灵旧馆,建于1931年的“回澜亭”,1964年重建的据胜亭等。台上古槐,相传是明代嘉靖年间所植,距今已有四百多个春秋。武灵丛台是当时赵国国力强盛的标志,现在依旧是邯郸的象征。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4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4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5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5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5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6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6
武灵丛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7
丛台公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09 编辑

    走出积淀深厚历史文化,环境优美、游人如织的丛台公园,步行十多分钟,我们来到北关,远远看见一座拱券石桥,南北横跨于沁河之上,这就是著名的学步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8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09 编辑

    学步桥,其名源自成语“邯郸学步”。相传2000年前,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便不远千里而来,跟在邯郸人后面学走路。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09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0 编辑

    学步桥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为拱券型石桥。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大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狮头。桥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护板上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桥的规模不算很大,然而其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如今,桥上依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0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1 编辑

    鲜明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如今,桥上依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相如回车为赵国,廉颇负荆痛悔过”。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亦发生在赵都邯郸,说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游览了学步桥,我们沿着陵西大街一直往南走,路东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巷子,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巷子虽小,来头不小,这就是“蔺相如回车巷”。

    这条全长不足百米,宽仅1.8米的小巷,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巷子西边临街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前一块石碑,上书“回车巷文化广场”。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1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2 编辑

    巷子东边,临街有两块石碑,大的石碑为“回车巷碑记”,小的石碑为“蔺相如回车巷纪念碑”。信步巷中,遥想当年蔺相如回车让路之非凡气度。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1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2 编辑

    在邯郸市区游玩的三处景点:武陵丛台、学步桥、回车巷,即相关成语故事“胡服骑射”、“邯郸学步”、“负荆请罪”。涉及成语典故的地方,多不胜举,千年古都邯郸,不愧为“成语之乡”。游于邯郸,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3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5 编辑

    邯郸四十余年梦,
    相对黄粱欲熟时。
    万事只如空鸟迹,
    怪君强记尚能追。

    王安石的一首诗,对《枕中记》中吕翁点化卢生的故事,作了精辟的概括。

    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处的黄粱梦镇,有一座“黄粱梦吕仙祠”,是依托唐人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的故事而建的。成语“黄粱一梦”亦典出《枕中记》。《枕中记》故事大意是:唐开成七年,青年秀才卢生路过邯郸古道旁的一家客店,与道士吕翁攀谈甚是投机。卢生自叹空有满腹才华却不能成就功名。吕翁便给他一个青瓷枕,让他小睡一会儿。这时,店中正煮着黄粱米饭。

    卢生很快入梦。梦中,他娶了高门小姐,又考中进士,官运亨通,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八十而终。梦醒之后,店家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卢生惊讶不已,吕翁却笑眯眯地对他说:“人生之道,不就是一场梦吗?”卢生茅塞顿开,扔下诗书跟吕翁学道去了。在后来的作品中,人们对情节进行演义,让吕洞宾取代吕翁,成为黄粱梦中的主人公。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4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5 编辑

    上午,我们在邯郸火车站对面路边乘6路公交,直达黄粱梦镇。在镇边路口下车,一直往里走,十多分钟来到黄粱梦吕仙祠。该祠始建于宋代,明、清及1984年均有大规模修复,古建筑群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殿宇房舍100余间。黄粱梦吕仙祠又称邯郸古观、卢生庙,相传卢生遇神仙,做黄粱美梦就在此地。

    走过高悬“邯郸古观”四个大字的山门,进入前院。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8 编辑

南面有一座黑色照壁,上书“蓬莱仙境”,由四方石刻大字组成,笔势飞舞,苍劲有力,据传为吕洞宾墨宝。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3:17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3:18 编辑

正对大门,院子东侧是二层楼建筑,为“八仙阁”。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4:22
黄粱梦吕仙祠: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4:23
黄粱梦吕仙祠: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4:24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4:26 编辑

经过上书“泽沛苍生”的丹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4:25
里面是占地数千平米的莲池。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1
    继续向南,穿过写有“神仙洞府”的中门,就到了后院,这里是祠的主体建筑。沿着中轴线由南向北相通,有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三座大殿:供奉八仙之首钟离权的正阳殿、主殿纯阳殿(吕祖殿)、有描述黄粱梦故事的壁画与主角卢生卧像的卢生祠。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2
正阳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3
主殿纯阳殿(吕祖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3
描述黄粱梦故事的壁画与主角卢生卧像的卢生祠。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5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9-7-4 17:17 编辑

卢生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6
糊涂——认真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6
    这里是中国惟一以梦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它反映出中国儒、道两家“无为是永恒、出世是正道”的传统思想。自《枕中记》问世以来,唐、宋、元、明、清,这个“梦”在历代均有名家续写改编。犹在清代,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梦》,塑造出一个与卢生相反的典型人物;这个“梦”对曹雪芹的《红楼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4 17:18
谢谢浏览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7-4 18:00
有照片有文字,内容详尽,如同游历了一番邯郸一样。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7-4 18:02
邯郸真是中国的成语之乡,这么多的成语都出自邯郸,可见当年的盛况。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7-4 18:08
古城、古桥都保存的如此之好,很令人感动。
看到广府古城连瓮城都保存的这么好,没有因为妨碍交通而拆除,不禁唏嘘。
如果北京的城墙还在,那将是多么漂亮,多么壮观!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7-4 18:08
好片加精!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7-5 09:17
古都邯郸也幸亏井冈的片片,认我一饱眼福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7-5 09:17
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9-7-5 10:31 编辑

古都邯郸也幸亏井冈的片片,让我一饱眼福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7-5 09:19
这古都邯郸的古建筑,保存得完整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7-5 09:20
看以后有缘,定要去一起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7-5 09:20
感谢井冈分享!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6
季风 发表于 2019-7-4 18:00
有照片有文字,内容详尽,如同游历了一番邯郸一样。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7
季风 发表于 2019-7-4 18:02
邯郸真是中国的成语之乡,这么多的成语都出自邯郸,可见当年的盛况。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7
季风 发表于 2019-7-4 18:08
古城、古桥都保存的如此之好,很令人感动。
看到广府古城连瓮城都保存的这么好,没有因为妨碍交通而拆除, ...

确实如此!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8
季风 发表于 2019-7-4 18:08
好片加精!

谢谢鼓励!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8
从容 发表于 2019-7-5 09:17
古都邯郸也幸亏井冈的片片,认我一饱眼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9
从容 发表于 2019-7-5 09:20
看以后有缘,定要去一起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0:19
从容 发表于 2019-7-5 09:19
这古都邯郸的古建筑,保存得完整

是的是的。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9-7-5 14:43
季风 发表于 2019-7-4 18:08
古城、古桥都保存的如此之好,很令人感动。
看到广府古城连瓮城都保存的这么好,没有因为妨碍交通而拆除, ...

如果北京的城墙和城楼还在,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董——好可惜!好可惜!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9-7-5 17:33
舞婆娑 发表于 2019-7-5 14:43
如果北京的城墙和城楼还在,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董——好可惜!好可惜!

是的是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7-6 09:24
舞婆娑 发表于 2019-7-5 14:43
如果北京的城墙和城楼还在,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董——好可惜!好可惜!

唉~~,历史没有假如。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