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影】烟雨江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1:04
标题: 【影】烟雨江南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1:08 编辑

[attach]566696[/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1:05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1:07 编辑

[attach]566695[/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1:06
[attach]566694[/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1:08
[attach]566697[/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1:09
[attach]566698[/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1:09
拍摄于南京老门东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27
      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门东是个广泛的概念,中华门以东均为门东,如今的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是狭义的门东概念。
       门东一带早在三国时期,此处就有民居聚落出现。明朝中华门与内秦淮河沿线成为城市的经济中心,这里成为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的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清末以后,老门东、老门西等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历史上一直是夫子庙的核心功能区域之一。开设金陵刻经、南京白局,以及德云社、手制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提线木偶一类民俗工艺,推出多种南京地区传统美食小吃。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29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随着保护区内一项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今后,人们穿过“老门东”牌坊,即走进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将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风貌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29
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古牌坊在门东地区北界亮相,坊额上写着“老门东”3个字。这标志着集中体现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传统风貌的老门东,将正式被“圈地”保护。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29
2013年9月29日,老城南·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街区是在保留大量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建筑的基础上,将老厂房改建成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等“一院两馆”,建设民居式精品酒店和时尚活力街区,引入名人工作室、百年老店、文化娱乐、古玩会所等,成为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景观于一体的文化街区。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34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4 编辑


南京夫子主要小吃

1.“秦淮八绝”:
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豆腐涝和葱油饼;
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五香豆和五香蛋。


2.  新“秦淮八绝”:   


   小烧卖、小茶馓、回卤干、鸭血汤、汽锅乌鸡、油炸臭干、梅花蒸儿糕、雨花石汤圆。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45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5 编辑

南京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文字/图片:网络)

永和园专供秦淮风味小吃,是夫子庙规划最大的一家点心与酒菜兼营的老店,前身是清末的“雪园”茶馆。因其技术精密,外型漂亮、选料讲究、风味共同而著称。

永和园的前世
“雪园”茶馆在三十年代中期为鼎盛期,其时两位来自扬州的大师傅,在此以卖茶为主,兼营自产自销的维扬细点和干丝等小吃,供茶客小酌。1937年抗战迸发,南 京沦亡,“雪园”半开半闭,苟延喘息。1939年有位叫卞永生的买下了“雪园”,在贡院西街现“青云楼”所在地开店,正式始名“永和园”,寓“永久和气生 财”之意。

“永和园”的烫干丝和酥烧饼享誉金陵。“永和园”的开洋干丝,不只切得细如绵线,可谓能穿针,更具特征的是滚沸的开水侵烫数次,无一点豆腥味,吃口更觉得绵软柔韧。


[attach]566709[/attach]


[attach]566710[/attach]


“永和园”的烧饼更具特征,通常店家的烧饼油酥与油面二八开,“永和园”的酥饼则是“三七油面,四门包酥”,种类随时会变化,共有二十多个种类。由于所制的烧饼色泽金黄,被誉为“蟹壳黄”。

永和园的此生

解放后,“永和园”的店址虽几经搬家,可是一向坚持传统特征。1976年重返现址后,恢复老店号“永和园茶点社”,该店又进入了一新的鼎盛期。从此,“永和 园”点心闻名遐迩。1985年,“永和园”进行了翻建,改名为“永和园酒楼”。通过几年的尽力,知名度不断提高。其独具特征的“葵花鸭子”、“五彩鱼 丝”、“三套鱼圆”、“烩鸭舌掌”、“家牙鸡翅”、“汽锅乌龙戏珠”及“虾仁蒸饺”、“三丁包”、“蟹黄色”、“烧鸭干丝”被誉为该店的看家名菜。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49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6 编辑

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文字/图片:网络)[attach]566719[/attach]



[attach]566712[/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52
六凤居的特色风味小吃 豆腐涝和葱油饼(文字/图片:网络)

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花,南京话又称“都不老”。嫩白如雪、葱末翠绿、海米澄黄、木耳紫黑,诸色相映,鲜嫩味美,润滑爽口。


选用上等黄豆,拣去杂物,淘洗干净,入清水浸泡4—5个小时,带水放入磨浆机中磨成豆浆,过滤出浆汁,入锅煮沸,舀入浆桶,用石膏点浆,加盖焖5—10分钟,即成豆腐涝。南京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有滋有味。
淡黄色的面团,撒上一层盐、揉进绿色的葱末,反复地揉捏,压平,待厚薄均匀后,放进热油锅中翻炸。面饼在油锅中旋转,逐渐被热油烤至金黄色,原先柔软的面饼也变得酥脆,色泽金黄,余香久存,这就是葱油饼。
[attach]566713[/attach]

[attach]566714[/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8:57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3 编辑

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文字/图片:网络)

南京鸭油酥烧饼:鸭油酥烧饼从名字上就能知道是使用鸭油来烧制而成的,鸭油酥烧饼是南京夫子庙的传统名点小吃,吃这个烧饼的也很有讲究,南京人一般都是等到凉的时候才吃,听南京人的介绍是说,再热着吃的时候鸭油与其烧饼的面料有可能会黏糊一起,吃起来层次不够分明,味道与冷着吃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口感,凉吃的鸭油酥烧饼相比较来说更加的香脆。

[attach]566715[/attach]

什锦菜包:什锦菜包是南京的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小吃,其中的配料非常的多,有着各种各样的馅配在一起,其馅有着白菜叶,胡萝卜,香菇,金针菇,虾仁,冬笋等这些配料大多数都是菜,因其中的菜有着很多所以称之为什锦菜包。对于那些喜欢吃素食的朋友来说这个是很好的一个美食选择。其口味鲜嫩多汁,包子的面粉吃起来绵软松散。

[attach]566716[/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9:05
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奇芳阁的传统特色小吃品种,以鸭油酥烧饼、麻油素千丝和素什锦菜包等最为叫绝。其制作工艺确不同凡响。麻油素千丝以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而为顾客称道。首先选料要求极严,手感要硬铮铮的,进嘴要绒酥酥的,干子放在手心攥紧,松开手即还原,如断裂或出现蜂窝状,皆不合格而弃之。




[attach]566718[/attach]



鸡丝浇面:现在的市面上的鸡丝浇面都是从前人的传统中改良而来的,是南京的传统的小吃之一,它的特点也是非常的显著,整个面是没有加入一丁点酱油的,味道略微清淡,整个鸡丝浇面的精华就是其中的汤底和鸡丝。选用的材料都是仔公鸡,没有选用老母鸡,鸡肉煮得不能太过烂,又只能选择鸡胸肉,鸡腿肉等那些比较少油的部位,再配上葱,姜,芝麻酱和鸡丝就能把一碗鸡丝浇面成功制成





[attach]566717[/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9:14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3 编辑

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特色菜:桂花元宵、双色糕、如意糕、甜粥 逛累了夫子庙的人们都喜欢到莲湖甜食店小坐,别看这里环境很一般,却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一家老字号。它以苏式甜点出名,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糕团还曾被南京秦淮区风味小吃研究会评为小吃“秦淮八绝”! 千层糕、卷心糕、如意糕、青米糕、马蹄糕、豆沙米糕……看着玻璃罩子里的各色糕团,很多女孩子就走不动道了,当下买一块边走边吃,也是夫子庙的街头一景。 离“莲湖”几步之遥,还有经营秦淮风味菜肴和风味小吃的“奇芳阁”,集秦淮小吃之大成、有“晚晴小吃甲天下”美名的“晚晴楼”,想在两顿正餐之间点补点补的客人有诸多的“甜蜜”选择。
  

[attach]566720[/attach]


[attach]566721[/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9:18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6 编辑

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薄皮包饺,其特点皮薄馅大,卤大盈口,肉嫩味鲜,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attach]566722[/attach]
瞻园面馆原名包顺兴,以经营面、饺闻名遐迩,熏鱼银丝面是该店引进昆山奥灶面的做法,结合本店传统特色创制的,其特点色泽红润,面如龙须,鱼香扑鼻,味鲜汤醇。


[attach]566723[/attach]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19:21
本帖最后由 小兵风雨 于 2019-8-10 19:27 编辑

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五香豆又称之为“状元豆”,因为明清时江南贡院的考生喜欢携带五香豆赶考而得名,此豆是用蚕豆制作,至今南京还流传着这样的儿歌:“五香豆,真正香,城里头吃了城外头香……”     目前,南京五香豆保持正宗口味的是夫子庙的魁光阁。说到魁光阁五香豆就离不开该店的另一招牌小吃五香蛋,五香蛋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但真正做出特色、口味还算是魁光阁。魁光阁的五香豆与五香蛋,有小吃中的“绝代双娇”的美誉。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父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衬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住嘴喽。

[attach]566724[/attach]


[attach]566725[/attach]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9-8-10 21:03
喜欢第一张多一些。
我去年夏天去南京,只吃了鸭血粉丝汤这一样。
作者: 小兵风雨    时间: 2019-8-10 21:06
无弦风 发表于 2019-8-10 21:03
喜欢第一张多一些。
我去年夏天去南京,只吃了鸭血粉丝汤这一样。

最近几年《鸭血粉丝汤》是最具代表性的南京小吃

作者: 隐香    时间: 2019-8-11 23:09
小兵不光拿风景诱惑人,还拿美食诱惑
江南文化底蕴深厚,民居留在古镇古街的多,城市建设拆了太多。可惜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