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读书】1、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4 14:34
标题: 【读书】1、读书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9-10-6 20:01 编辑

[attach]571896[/attach]

        据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是诺奖的热门人选很多年了,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其代表作。假期看了一遍,字都认得,但没有太看懂。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4 14:35
本帖最后由 蔫怪 于 2019-10-5 08:40 编辑

[attach]571897[/attach]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4 14:35
[attach]571898[/attach]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4 14:36
[attach]571899[/attach]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4 14:40
[attach]571900[/attach]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4 14:41
[attach]571901[/attach]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08:27
我也读过,现在有些忘了,只记得当时读完很感动。
生命中很多人与事,看似无关紧要,轻如鸿毛,但实质上重于泰山。就如婚姻爱情中的日常,赌酒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失去后才知道重得让人窒息。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5 08:59
这本书的表达很个性,虽则有很多抽象的意象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语言幽默风趣,夹叙夹议的风格很明显。有点用小说说哲学,或用哲学思维说小说的意思,所以有些思想表达有云里雾里之感,但每一部分却又绵里藏针,让人想究其所以的冲动,这使人能在不完全明了的情况下读下去。当然欣赏了一路的美景,最终还是坠入烟云中了。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11:59
蔫怪 发表于 2019-10-5 08:59
这本书的表达很个性,虽则有很多抽象的意象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语言幽默风趣,夹叙夹议的风格很明显。有点 ...

之所以成为名著肯定是有它的过人之处嘛。我们普通人读书知其然就行了,你这种教授读书,还得知其所以然。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19:24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08:27
我也读过,现在有些忘了,只记得当时读完很感动。
生命中很多人与事,看似无关紧要,轻如鸿毛,但实质上重 ...

这不是《安娜卡列尼娜》,这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19:35
生活中,责任是最沉重的,而情感(爱)最轻。

但生命最无法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轻。不是责任,而是爱。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19:40
当代文学欠昆德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19:41
蔫怪 发表于 2019-10-5 08:59
这本书的表达很个性,虽则有很多抽象的意象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语言幽默风趣,夹叙夹议的风格很明显。有点 ...

王小波有点像昆德拉。

或者说,王小波受昆德拉的影响很大。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19:43
还有韩少功。

这本书最早就是韩少功翻译的。

真厉害。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0:03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19:24
这不是《安娜卡列尼娜》,这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我知道啊。安娜卡列尼娜我也读过。外国名著我读过不少。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0:41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0:03
我知道啊。安娜卡列尼娜我也读过。外国名著我读过不少。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9-10-5 20:52
我在看《基督山伯爵》,是不是档次有点低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1:13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9-10-5 20:52
我在看《基督山伯爵》,是不是档次有点低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枪手我都读过。适合年轻人读。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1:16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20:41

笑啥?真不是吹牛,尤利西斯我家里都有,但我没读完,买的太晚了,过了读小说的年龄了。源氏物语我都读过呢。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1:20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13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枪手我都读过。适合年轻人读。

还有《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是《三个火枪手》的续集,合称达达尼昂三部曲。我都看过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1:22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16
笑啥?真不是吹牛,尤利西斯我家里都有,但我没读完,买的太晚了,过了读小说的年龄了。源氏物语我都读过 ...

我还有《芬尼根的守灵夜》呢。

但真心没看进去。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1:23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21:20
还有《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是《三个火枪手》的续集,合称达达尼昂三部曲。我都看过{:1_220: ...

那两部我没看过。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1:25
本帖最后由 五十学易 于 2019-10-5 21:26 编辑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21:22
我还有《芬尼根的守灵夜》呢。

但真心没看进去。

萨哈林游记我还读过两遍,百年孤独读过三遍,红与黑读过两遍,莎士比亚全集全部读过呢。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1:48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23
那两部我没看过。

不如《三个火枪手》出名。但《布拉热洛纳子爵》里的“铁面人”的故事还是很著名的。
其中还有两个故事对我影响很深远。

一个是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本来掌握着整个法兰西帝国的财富。失宠之后,成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然后咒骂路易十四。但是当他知道有人要用假的路易十四掉包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跑到巴黎去报告。

一个放荡不羁的失宠大臣,生死关头,内心依然有个忠诚的底线。

还有就是,英国公主的一个侍从,也是布拉热洛纳子爵的未婚妻,禁不住路易十四的勾引,做了皇帝的情妇。

女人那么容易变心。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1:48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25
萨哈林游记我还读过两遍,百年孤独读过三遍,红与黑读过两遍,莎士比亚全集全部读过呢。

莎士比亚全集,这个厉害。

难怪色爷说,玉玲珑一肚子锦绣。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1:50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16
笑啥?真不是吹牛,尤利西斯我家里都有,但我没读完,买的太晚了,过了读小说的年龄了。源氏物语我都读过 ...

源氏物语我也看过,上学的时候看的。

非常喜欢,日本版的红楼梦。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1:52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16
笑啥?真不是吹牛,尤利西斯我家里都有,但我没读完,买的太晚了,过了读小说的年龄了。源氏物语我都读过 ...

师父说的对,过了读小说的年龄了。

师父喜欢读经书,我喜欢读史书。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2:13
Ц  2019-10-5 21:50


Ρ

Сеоζ

飬飬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5 22:14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21:50
源氏物语我也看过,上学的时候看的。

非常喜欢,日本版的红楼梦。

我其实不大喜欢读日本小说,比如前几年很流行的雪国,伊豆的舞女,挪威的森林等等,都感觉三观不正,情节拖沓,没滋没味。也可能是翻译问题。

年轻时读书快,七百多页的书,两三天就搞定了。再没趣的书,也能读进去。现在不行了,读了后头忘前头,不可心就根本读不进去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2:21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9-10-5 22:22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2:14
我其实不大喜欢读日本小说,比如前几年很流行的雪国,伊豆的舞女,挪威的森林等等,都感觉三观不正,情节 ...

我也觉得是翻译的问题。我以前提到过,日本小说,有一种特别的语感。
早年读过日本小说,渡边淳一,电影《追捕》的原作《涉过愤怒的河》,还有大量的日本推理、罪案小说。

后来读村上春树,就觉得很一般。再读东野圭吾,已经不是那个味道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5 22:27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2:14
我其实不大喜欢读日本小说,比如前几年很流行的雪国,伊豆的舞女,挪威的森林等等,都感觉三观不正,情节 ...

师父,今天太晚了。您晚安吧。

明天写个同题,聊聊读书的事。

师父也这一个呗,关于读书的趣事。

师父读过那么多书,一定有很多故事。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6 09:02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19:35
生活中,责任是最沉重的,而情感(爱)最轻。

但生命最无法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轻。不是责任,而是爱。 ...

爱其实是一个非理性的东西,凡属感觉范畴的东西都非理性,即无道理可讲。轻重不好说,不确定。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6 09:06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13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枪手我都读过。适合年轻人读。

年轻人读的是情节,中年人读的是生活,老年人读的是命运。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6 09:09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1:25
萨哈林游记我还读过两遍,百年孤独读过三遍,红与黑读过两遍,莎士比亚全集全部读过呢。

读书分两种,有人读的!是书,有人读的是书皮。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6 09:21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5 22:27
师父,今天太晚了。您晚安吧。

明天写个同题,聊聊读书的事。

我读书也不算多,小说什么,都不算书了。有时间我会写一下,孩子今天出院,回家肯定要忙起来了,两个多周没上班了。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6 09:23
本帖最后由 蔫怪 于 2019-10-6 09:28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22:14
我其实不大喜欢读日本小说,比如前几年很流行的雪国,伊豆的舞女,挪威的森林等等,都感觉三观不正,情节 ...

关于日本小说,我看村上春树的梛威的森林时还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作家能把无聊的日常生活写的妙趣横生,啰嗦而荡气回肠,但后来又看了村上的其它几本书,就越来越失望。总之,看书还是要看大家认为的作家代表作。另外,村上作品的翻译者多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林少华,文笔还是很不错的。

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时间: 2019-10-6 09:25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6 09:21
我读书也不算多,小说什么,都不算书了。有时间我会写一下,孩子今天出院,回家肯定要忙起来了,两个多周 ...

祝马一里同学生龙活虎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19-10-6 21:19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9-10-6 09:25
祝马一里同学生龙活虎

谢谢。

作者: 督察    时间: 2019-10-10 11:15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10-5 08:27
我也读过,现在有些忘了,只记得当时读完很感动。
生命中很多人与事,看似无关紧要,轻如鸿毛,但实质上重 ...

我也读过,现在全都忘了,只记得当时读完感觉很无奈,徬徨与虚无
作者: 督察    时间: 2019-10-10 11:16
蔫怪 发表于 2019-10-6 09:09
读书分两种,有人读的!是书,有人读的是书皮。


有时读的是自己,书中总有些东西能与内心对接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9-10-11 10:33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过,只记得当时心里有些触动,也是很久远的事儿了。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11 12:10
督察 发表于 2019-10-10 11:15
我也读过,现在全都忘了,只记得当时读完感觉很无奈,徬徨与虚无

和杜拉斯的《情人》一样,看后曚朦珑珑的感觉,像梦忆一样。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11 12:12
督察 发表于 2019-10-10 11:16
有时读的是自己,书中总有些东西能与内心对接

这就是传说中的共鸣。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11 12:14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9-10-11 10:33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过,只记得当时心里有些触动,也是很久远的事儿了。

有一种书叫读不懂。估计是写给评论家看的,太高大上了的阳春白雪。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9-10-11 17:10
蔫怪 发表于 2019-10-11 12:14
有一种书叫读不懂。估计是写给评论家看的,太高大上了的阳春白雪。

  嗯,这种情况常有。不过,也有与阅读时阅历甚至心情有关的时候,简而言之,就是无缘!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11 23:06
什么书影响了你一生?面对朋友的这个问题,虽然我敷衍地回答说“我一生还没有过完,还无法知道”。虽则这也是一个事实,但其实我是害怕这个问题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那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面对崇拜者时该回答的问题,以达到拨开浓雾,指点迷津的作用。而对于我,好象尚没有资格说这些。因为对王菲是否怀孕,赵微是否有男朋友,有很多FANS和屁精记者如获至宝地到处炫耀,而对四十好几的我一如既往地打着光棍却无关任何人的痛痒。我是谁,我能吃几两干饭我还知道。所以我回答“什么书影响了我”这个问题,好像存心要再教唆一个孩子长成一个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似的,让人有一种犯罪的感觉。但像祥林嫂一样,虽然知道没有人愿意再听阿毛的故事,但还是要去想,要去讲。因为终于阿毛就是祥林嫂的整个世界,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也是自己。

                                                                                                                   1
      说到书,从8岁上小学开始到现在,一直就在学校学习工作,可以说一直都在和书打交道。一直读书,也编书,靠书混得毕业证,学位证,混得各级职称,现在和将来还将继续混得生活费,养子费……。显然,影响一生的书可能还是一句废话,那就是所学的专业书。
  撇开专业不谈,也读了无数的闲书。和猴子收玉米一样,大多数书都是一路读着,一路忘着。但回忆起来,也有一些印象深的,随简记如下。
  很小时,有本《宝葫芦》的书,让童年的我作了很多梦,因为那是一个想啥来啥的东西,就像我们过去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可惜的是,随着越长越大,那个东西离我越来越远了。那个东西对我的影响,就像我看中的梦里情人曾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憧憬和快乐,最后却被别人娶走了,留给我的只能是一声重重的叹息。

2
       上到初中,一本《少年维特的烦恼》让我如醉如痴地喜爱。也许是正确的时候碰上了正确的书,它教会了情窦初开的我怎样烦恼。我当时就知道“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就是青春期爱情的味道,神圣而美妙。可惜,那时候我没有遇到我的“爱情之光”,否则我的一生一定会改写。一种可能是我会变成扑火的蛾子,不掉到油碗的油海里淹死(因为当时我还不会游泳),也会扑到火上给烧死(因为当时还没有学防火知识)。当然,也许遇火了也会由蛾子变成凤凰,涅磐再生也说不定。另一种可能是我变成作家,专写爱情的作家。因为我当时最能理解林黛玉的痛,白朗宁的疼。那种想爱而不能得,想爱而不敢给人知道的矛盾情感,在我就像新产妇的乳汁一样的多,根本不用怎么发掘,它就会从我的脑子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可惜的是,合适的时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加上当时保守的认识,硬是把真实的感情藏了起来,压了回去也没有敢写出来,结果错失了当爱情作家的良机,最后只能一辈子当读者了。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9-10-11 23:10
3
       到了高中,除了借着《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余晖,心里还继续骚动着,烦恼着外,记得还看了《西游记》,除了有助于理解毛主席的《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的那首诗外,也没有留下什么更深的印象。后来才知道,其实唐三藏所去的西方原来就是还在东方的印度,这好像也有一丝嘲讽的意味。因为现在还有人反思中国历史时认为,中国的经一直念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取经人总跑错地方。哈哈,很有趣而深刻的观点。高中阶段最后考大学的烦恼已经代替了维特式的烦恼。所以也没有时间看杂书了,但我却遇到了我一生中最好的语文老师,他教会我如何读报。那时侯,能看到的只有《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那也是在学校的一个玻璃橱窗里。对我,偶尔也可以看到《文汇报》,那是语文老师自己订的唯一的一种报纸,他偶尔会推荐几篇文章给我读。那时候读的最多的还是议论文,因为高考就考这个。这不仅让我在县上作文竞赛中获过三等奖,激发了我对文字的兴趣;也奠定了我的杂文知识的基础。这使我看问题容易找到新角度,但也使自己爱挑刺,遇事较消极悲观。这甚至影响到我的性格,爱较真,爱抬杠,难容人。看看同学们给我毕业纪念册上的讽刺留言就知道报纸对我的影响了,“审时度势,不甘时代沉沦;据理力争,不愿真理受损”,“像俗人一样生活,像哲人一样思考”。哈哈,是不是有些像说培根或者尼采的,最少也应该是余秋雨吧。但我当时就是我班同学眼中的余秋雨,只是没有报考文科,又错失了成为有深度杂文家的机会。哈哈,听到这儿,别晕倒了,也别笑掉大牙,因为现在医疗费挺贵的。

4
大学期间,除了一个暑假在省图书馆认真读了2遍《红楼梦》,才把其中人物的关系搞清楚,但其中的诗很多没有读懂。好像还看了一本现在都忘了谁写的《后红楼梦》。那时虽则懵懵懂懂,但还是觉得它好,以致于节约了三个月的生活费,下决心买了一套红楼梦,现在它还在我的书架里。当然后来还陆续看了很多关于它解释的书,也把其中诗词的意思搞了个半懂,加上大学期间红楼梦电视剧的热播,是我对它更为熟悉,这也许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一本书。另外印象最深的书就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了,这是我唯一看过的武打小说。也是在看了电视剧后补看的。两相比较,武打剧还是看电视更加过瘾。

5
工作后的第一年,也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刚分来的新教师有一年可以下基层锻炼。我去了一个大型的水电站工地,那是一个较偏僻的地方。工作也轻松,无聊时间很多。在此期间,我看了很多关于写二战的书和一些古代军事家的传记。也许我并不喜欢那样的知识,读了一年现在回忆起来好象也没有剩下什么,像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华。还有一年是在云南的高速公路上当监理,也看了不少的杂书,但和原来的出发点一样,纯粹是为了消遣,消遣过后就成云烟了。现在唯一留下的就是《云南八大怪》一本漫画书了。也许,从这一年起,我爱上了民俗风情,学会了怎样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于是我对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校工作后,大部头的书就很少有机会和耐心看了。近20年过来,能记住名字的有《傅雷家书》,《忏悔录》,《白鹿塬》,《穆斯林的葬礼》,《废都》等。但对这些也都是看过一遍而已。但引起我震撼的书,大概第一个应该是《河殇》。严格来说,它算不上一本书,只是一个电视短片的解说词。虽则它像流星一样消失了,但我还是觉得它挺有深度的,有一些新的思想在里面。当然,观点的错对恐怕要由历史来决定。关于诗方面,我也买了不少书,总觉得读诗是一种很高雅的行为。除了《朦胧诗点评》让我学到了一些诗欣赏的基础知识外,他还引导我看了很多关于顾城的一些书。联系到海子和食指,我对真正的诗人充满了恐惧,因为他们走着走着就自杀了。真正对我有较大影响的是《席慕容诗歌精品》,这恐怕是我唯一不用别人帮助能看懂的诗。我喜欢它的节奏和浅显,所以用心读了不少。但是它过于女性化,也过于直白。拿现代诗的评价标准“好诗是用汉语写的外语”“好诗是难猜的谜语”来衡量,它是不能称为诗的,充其量叫做成人儿歌。但它对我的影响之大,好像我是在她的酱缸里淹出来的。我习作的所谓诗歌当然远达不到席慕容的水平,但确有一些她的味道。因为很多红袖网友看了我的诗作,都大姐妹妹地称呼我。连我上初中的女儿也说我的诗有白居易的风格——妇孺皆能看懂(就这点像)。哈哈,也许,这就是我诗歌修养的真深度,真水平。另外让我敬重的作家是钱钟书,我认真地将《围城》和《写在人生的边上》读了两遍。我觉得他的机智和幽默,他的渊博和深刻,是很少有作家能赶上的。可惜他太超然和懒惰了,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当然,卡耐基的励志书籍也是一流的。可惜我不是一个商人,否则我会好好研究它,贯彻它。另外,王蒙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作家,因为他的真诚。我读了他不少的短篇,但都是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再一个对我影响较大的书可能就是《圣经》了,在加拿大的四个月,使我接触了一些基督教的书。那是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尤其是对灵世界的一些探讨,很有新意。也许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对宗教信仰有了全新的认识,当然也充满了理解。对别人,我想我会更加宽容和友好。像神教导的那样:“生活就是学会爱”“不但爱你的朋友,也爱你的敌人”。关于这点,我不宜说得太多。

6
       一个问题,勾起了我上述联想。当然,肯定还有其他很多的书营养了我。我是被很多的书潜移默化了的,有些连自己都不自知。但也没有必要考证得那么清楚,因为自己已经染成了这个样子,别人也不希望做第二个我。写出来,作为一个自己的回顾而已。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9-10-15 11:14
蔫怪 发表于 2019-10-6 09:23
关于日本小说,我看村上春树的梛威的森林时还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作家能把无聊的日常生 ...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总有一股阴郁的情绪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不是惆怅,比惆怅更重。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