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读书】11 读书与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1 12:14
标题: 【读书】11 读书与写作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19-11-17 18:00 编辑

        我喜欢读小学生写的作文,最好是作文本上的文章,真实,接地气,和作文选上的做作的公式化文章明显不同。不过,一般都是偷偷看的,假装借人家的语文书看,趁人家不注意就偷偷从书包掏出作文本,直接借人家根本不同意。有时候读到一半就会被发现,赶紧害羞的抢回去,甚至把书包也拿走藏起来。还愿意看他们写作文的样子,很多都是抓耳挠腮,哼哼唧唧,一会儿问爸爸,一会儿问妈妈,哎呀!真烦人,不会写啊,写什么哪?爸爸妈妈能辅导作文的也不多,大都是回答说,想写什么写什么。
         这一幕,很多家都这样,我小时候更甚,抹着眼泪写几个小时是经常的事儿,坐着看作文本一边心思一边哭,有时候本子都被泪水泡上了,真要找到个思路,编了一段,再凑够了字数,像完成了很大功绩似的,总算交了差,然后乐呵呵地跑出去玩了。
          现在有人问我,看你挺能写的,你上学的时候,那语文得老好了吧!我只能挠挠脑袋,不好意思的说,真错了,不好!都上中学了,作文还是写的不好,记得有回期末考试,作文要求写我的爸爸有什么值得记住,值得骄傲和学习的二三事。现在看着简单,那阵就是难上难啊,字数编的不够,就开始凑字扩句,到底还是空出了多半篇。   
         语文不好,思维逻辑就不行,所以啊,英语数学啥的都搞不懂。英语测验,100分制只考了25分,单词只记住了一个bee蜜蜂,还有26个字母的大小写,5个元音字母。数学呢?我和班上某个同学都考了几十分,班级垫底。老师点完名字左右手各抄一份卷子,两口浓痰,分飞一左一右,啪啪两下拍在黑板上,然后开始损人,那时节不光脸红,脖子都跟着发烧。
        中学后来学的好些了,不在背后打狼,也是因为拿着书本死记硬背的,到升高中的时候,坐在考场里看那些卷子上的字,在我眼前晃啊晃的,真不会。成绩下来了,同学的爸爸问我数学考的怎么样,我笑了笑回答,93分,叔叔惊的蹬大了眼睛,竖起了大拇指夸我,真行啊。我又来了句,满分150,他才不那么夸张了,在他心里,我比他儿子学习要好多了。他不再问,我也不会告诉他,物理满分120,只考了49分。开考半小时,只是把名字写了上去,后来想起物理老师的话,物理不是只看结果,把公式,解题步骤写上去也给分,这49分估计真是老师可怜我才得来的。

         现在想想,那阵子就是这样子浑浑噩噩过来的,学习不好才稀里糊涂地念了技校,中学班主任老师就在班级里说过我大脑迟钝,像个大傻子似的。其实,也不怪老师说我,真是脑袋少了灵性。
       什么是灵性呢?现在考虑一定是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语文是在平时工作、生活,语言交流,学习中产生的,并经过提炼、整理形成了文字论述和描写,语文学的不好,别的学科可能都不会好,因为所描述的你根本听不懂,所以说语文是所有学科的根本。
      语文怎么能学好?就是多读书。
      上学时,背着大书包离家的时候,父母总会说,多学点知识,将来才有出息。先说知字,有了认知才会有见识,你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才能进一步了解,学习。晋朝时候,有犯罪的大臣被诛杀了,他们的吃奶孩子们被关进了监狱,从不与外界接触,后来二十多岁被放了出来,看见女人就要吃奶,你说他有别的想法,没有,没人教过他说话,没人教过他要穿衣,要礼义廉耻,更不会知道人道之事,他的心里只知道饿了要吃奶,两个饭盒还长在女人的怀里。
      中国有首歌曲叫《女人是老虎》,里面有个小和尚喜欢老虎,外国文学中有个神父带出来的小学徒喜欢绿鹅,其实也都是知道些人事。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我们这么大岁数的都知道,身残志坚,高位截瘫,没有老师还自学了好几国语言。小时候我就纳闷,她没老师教怎么学的?她怎么就知道a的读音是ei ?是怎么学会的字母,又怎么连起来,怎么会的语法,怎么用外文写成的小说?反正,我是不知道,我是从她的故事里才知道,原来还有个世界语的,关键是就算是知道这是个语言,就那么摆在眼前就会了?估计我哭死也搞不懂。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同班有个小同学,老师问他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小同学老老实实回到,墙色的,肯定没错。
          再说识字,认知了才会有见解,古时候有老马识途一说,通俗了说就是记道呗,比如说从山东到山西,它能走回去不丢的能力,能因为春天去的,回来变成冬天,看哪都是学茫茫的白色就不认识道了么?肯定不是,虽然跟咱们人类找参照物可能略有不同,也不管是靠记忆,靠气味,靠地磁引力什么的,反正它回来了,这个识就是因为见识,出去走了一圈长了见识就有了这个能力。要把它拴在齐国一个马槽边,它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路上还有山,还有河这么精彩的事情。   
       人也一样,给你个图片,说这是马,然后从一堆动物图片中让你挑出来,你没挑出骆驼和梅花鹿来就说明你认识了。好吧,既然你认识了,来来来,写个作文吧。写什么呢?没什么写的,就得像小学生一样哭鼻子,不了解真没法下笔。四条腿,两只眼睛,那猪也有,牛也有,羊也有,所以说就是见识的重要了,都没见过它跑,没见过它叫,没见过长的多高,怎么吃草,会不会咬人就去写文章,肯定不知如何动笔。
       小时候就听过一个故事,地主有个傻儿子,不太会说话,他爹给他六两银子去学说话。路上碰到人家盖房子,有人大喊滚檩子了,他不懂就给人家二两银子,人家告诉他,檩子滚下来要提醒下面的人快跑,砸到人不就受伤了嘛;第二个说有头牛趴地上不起来,牧童怎么拽缰绳也不起来,急的直哭,有个老头喊扯尾巴根掀,傻儿子又给人二两银子,人家告诉他,牛尾巴怕疼,一拽就起来了;第三个看见的是有个孩子打老头,老头直喊,别打爷,别打爷,爷给你买麻花吃,他又给人家二两银子,老头告诉他,这是哄孩子哪。   
        傻儿子回家一言不发,地主老两口花了钱得问成绩啊,猛然间,傻儿子大喊一声滚檩子了,老两吓得没命般的往外跑,一不小心地主婆拌了个跟头,傻儿子高喊,扯尾巴根掀,地主上来就是一顿嘴吧子,傻儿子又喊,别打爷,别打爷,爷给你买麻花吃。   
         当然这是个笑话,没认准事物和对象,最起码是是非非的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呆在家里,只会更傻。
        所以说,应该领孩子出去长见识,有时候大人们会认为他们还小,不懂,其实,在学习未知事物的时候,孩子们是努力的,也非常认真。领他去趟动物园,他回去告诉小朋友去了哪里,那里有什么动物,什么样,怎么叫,可能还会模仿几下声音,他是不是害怕了,父母和身边人又是怎么说的,这一描述过程,其实就是作文,将来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家长都说要工作,要挣钱,没时间陪孩子出去,可挣钱是为了什么?孩子长了见识,触类旁通,学习会更加容易。也并不是说要写马就得去看马,要写北极熊就得上北极,现在的电影、电视、电脑上动物世界很多样,陪孩子看看,最后还有课外书嘛,多读一些,长知识,再学学遣词造句,写作手法,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篇好作文就出来了。
        很多家长站在电视机前,只会看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诗词歌赋,文采出众;吹拉弹唱,歌舞双绝,大呼!你看人家的孩子怎么培养的?怎么培养的?人家拿时间,拿金钱,拿爱心堆起来的,想想自己都付出了什么?自己挣那俩钱能给孩子究竟带来什么?细想起来真都怪孩子么?
       如果和人家比不起钱,只能比优秀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时候真有其道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良好修养的人和一个粗俗的人圈子自会不同,你足够优秀了,才有欣赏你的人的到来,品格高了,能帮你胜任的工作和朋友也会多起来。
       我们平时所读的书,大体是两种,一种是大家经常阅读的文学,也可以包括史地,自然科学以及生活中经常涉猎的作品,万年历、周公解梦这些也都可以算,只要喜欢能看懂。另一些就是专业书籍,这里不做论述,当然平时的语文学不好,专业方便研究的也不会深刻。
        古今中外诞生了很多大家,许多作家又都写了几乎等身的作品,《欧也妮葛朗台》、《忏悔录》、《悲惨世界》、《废都》、《林家铺子》当然这些我都没读过,但不妨碍我知道这些名字。我读不了冗长的大段心里描写,不喜欢嘀里嘟噜外国名字,因为记不住谁是谁,只喜欢看点短篇的小故事。
        喜欢《水浒》是因为小时候看的电视连续剧《武松》,知道《红楼梦》也是因为看了连续剧,《西游记》看着热闹,《三国演义》连电视剧都没看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被我糟蹋了个遍,好像都没了爱国心似的,女儿小时候,我在旧书摊买了四大名著的带彩色插图的连环画,其实我也爱看。知道个大体情节也就行,起码跟别人聊起来不出岔子,但如果想知道某位主人公的学历、籍贯、读过什么书,杀过什么人,多高个子,就得精研了。

        小时候就喜欢看连环画,那阵子叫小人书,每回父亲买回来一本,全家都跟着乐。晚上早早爬上热炕,等着老爸给我们读小人书,这一百多本就是一百多个故事,陪伴了我们那个知识贫乏的童年,可惜,第二天,就收进他的书箱子里,到现在都是很新的。现在总想,如果从小就多读些课外书,现在还能是这个样子么?
        很多家长都不喜欢课外书,甚至有的家长会烧掉孩子们的课外书,捧着脸教育孩子,把你自己的书读好得了,看那些破东西耽误学习,其实,一点都不耽误,那都是学问啊,只要不是小黄书。孩子的时候是最爱好学习新知识的,等着大了,没了那个习惯,早奔抽烟喝酒打麻将使劲了,顶多刷刷朋友圈。
         中学以后读过几本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先生的,写作技巧没学到什么,就是看着热闹,古龙先生的语言简洁,也不用招式,就是个快,死是最好的结果,读着挺受用,一直用的左手刀这个网名,也是根据他作品里的句子而来的。天下人都知道###的右手刀厉害,没有人知道他的左手刀更厉害,知道他左手刀厉害的人都死了。
        古龙先生的作品虽然没看过几本,也影响了我,我写的东西很冷,有时候为了达到冷这个效果,故意说得隐晦些,当时明白是怎么回事,回读时有时候自己都纳闷,写的啥意思呢?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鲁迅作品,精装的挺贵,舍不得钱,就在旧书市买单行本,一块钱一本,厚一点的要两块。那阵子没啥看的,只能看鲁迅,晦涩难懂有时候得去看注释,久而久之,也跟着迅哥不忿起来,看这社会哪都是毛病,写东西,这一枪那一炮的放,还不能写的太露,只能暗损讽刺,许多人看完都问我,你写的太压气,你是不是对这社会不满?其实不是,那是有自己的思想。
         有个笑话,说有个秀才、财主和县太爷饮酒作诗,以外面飘扬的大雪为题,秀才文采出众说了上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太爷有感于皇恩浩荡,接第二句,一片皇家瑞气;财主家大业大,接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门外有个快冻僵的乞丐听到了,接了第四句真是吃饱放屁。
        你说谁说错了?都没错,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代表各自的利益也不同,要让乞丐说出前三句诗,不是他饿昏头了,就是被洗脑了。这社会无所谓正能量、负能量,只要描写的客观真实就是正能量,你不能把黑暗变成光明,而要强让他觉着幸福,其实你已经在扮演负能量的角色了。一些封建卫道士总说,就算你说的是事实,你能改变的了么?既然不能为何不看开点,闭着眼享受呢?我想说的是,既然您也改变不了,你为什么非要想着改变别人呢?
        其实,这就是有了知识以后的事,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世界观,可以作文论述了!如果因为人家娶了八个媳妇,你没有,人家八套房子,你居无定所,你还觉着平均每人四个房子,四个老婆,你就是有病了,所有的书都白读了,爹妈给的钱都不如买馒头喂狗了,起码狗还知道谁对他好,会摇摇尾巴,让你摸摸头,看谁不顺眼就汪汪两声,以示不满。
        当然理念不同,作文就不同,千篇一律的文章,没几个人会喜欢,所以啊,读书要开阔,一件事物,从不同的方面看才能看到真谛,不是人云亦云的跟屁虫才会精彩,一大堆考卷中,你写的就与众不同,另辟蹊径,思想新颖,论述得当,主考大人想不给高分都难。伟大著作毛选,就改了好几遍,不能盲从,有自己的见解,当然摆事实,讲道理要全面,这样的文章才令人信服。
        写东西还是要多看书,不断学习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大部头的著作可以让人视野,心境更开阔,这样写的东西才大气,短点的文章比如心灵鸡汤,妙语佳句,名人轶事,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也可以多看,不知道哪个亮点就进入了自己的文章,就比如现在写的这篇,就是东拉西扯,洋洋洒洒,虽然谈不上好,但起码写的热闹,闲人愿意看。

         读书可以治愚,而写作就是把感觉的东西有条理的记录下来,读人,读心,读社会。根据书上作品的描写,和生活上的阅历,可以根据一个人长的面相,说话的语气,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很久以前,去一个厨师那儿玩,他老板的姑娘露了一面,说了几句话,后来我叭叭叭地说出她的性格脾气,厨师惊为天人,后来把自己的对象领去了,让我看看人品。
        我去!谁敢说不好的,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我摇头晃脑地说,鼎好,大大滴好。据说,这叫情商,也是读书学来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1 13:45
应该还有下文吧,就这么交了差,乐呵呵玩去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1 13:4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0-11 13:45
应该还有下文吧,就这么交了差,乐呵呵玩去了?

我写东西慢,思维反应能力不行,没有一挥而就的时候。
孔子还曰腻,抻悠着——长远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1 14:06
左手刀 发表于 2019-10-11 13:47
我写东西慢,思维反应能力不行,没有一挥而就的时候。
孔子还曰腻,抻悠着——长远

不打扰你了,慢慢写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1:37
一眼没看到,又续了这么多。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1:43
中学以后读过几本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先生的,写作技巧没学到什么,就是看着热闹,古龙先生的语言简洁,也不用招式,就是个快,死是最好的结果,读着挺受用,一直用的左手刀这个网名,也是根据他作品里的句子而来的。天下人都知道###的右手刀厉害,没有人知道他的左手刀更厉害,知道他左手刀厉害的人都死了。
======
古龙说,自己不懂武功,也懒得学习了解,于是就避重就轻,不写招式。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只见寒光一闪,小李飞刀手里的刀,已经在对方的咽喉上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2 21:4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0-12 21:37
一眼没看到,又续了这么多。


东拉西扯,总算续完了,好像有点跑题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1:45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鲁迅作品,精装的挺贵,舍不得钱,就在旧书市买单行本,一块钱一本,厚一点的要两块。那阵子没啥看的,只能看鲁迅,晦涩难懂有时候得去看注释,久而久之,也跟着迅哥不忿起来,看这社会哪都是毛病,写东西,这一枪那一炮的放,还不能写的太露,只能暗损讽刺,许多人看完都问我,你写的太压气,你是不是对这社会不满?
=============

我最初也受鲁迅先生影响,文章写得半文半白,怪里怪气。

后来玩论坛,改灌水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1:47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鲁迅作品,精装的挺贵,舍不得钱,就在旧书市买单行本,一块钱一本,厚一点的要两块。那阵子没啥看的,只能看鲁迅,晦涩难懂有时候得去看注释,久而久之,也跟着迅哥不忿起来,看这社会哪都是毛病,写东西,这一枪那一炮的放,还不能写的太露,只能暗损讽刺,许多人看完都问我,你写的太压气,你是不是对这社会不满?
--------------------

同时也证明,读书对写作还是有意义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1:50
左手刀 发表于 2019-10-12 21:44
东拉西扯,总算续完了,好像有点跑题了。

没跑题,都是关于读书的话题。

左手刀还是读了很多书的。

写字跟学历关系不大,很多大作家都没有上过大学。

最近因诺奖而火爆的女作家残雪,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小学毕业。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1:51
写字是练出来的。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只有四个字,多读多写。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2 21:5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0-12 21:45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鲁迅作品,精装的挺贵,舍不得钱,就在旧书市买单行本,一块钱一本,厚一点的要两块。那 ...

平时看的书太杂,写东西就像裹脚布似的,又长又硬,因为肚子里的贺多啊!
好像你跟河北挺有渊源的,咱就讲一个河北笑话听听,当然是文学作品,书上刊登的,差点没把我笑到地上。
说从前啊,河北某个地界兴撞名,老婆这边生完孩子,丈夫赶紧往外跑,听见的头一句话就是孩子的小名。
生的第一个孩子,丈夫跑出去了,过来一个卖东西的人喊,大盆,卖大盆了,于是,这个孩子的小名就叫大盆。
第二个孩子降生了,丈夫又跑出去,正赶上两个女人骂架,某女喊,你妈个屁眼……虽然不文雅吧,但是歪名好养活。
隔了几年,大盆因病身故,邻居都劝啊!别哭了,再过几年,老二也长那么大了,老婆哭着说,你妈个屁眼啥时候能长到大盆那么大啊!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2 21:5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0-12 21:47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鲁迅作品,精装的挺贵,舍不得钱,就在旧书市买单行本,一块钱一本,厚一点的要两块。那 ...

没事跟着哼哼呀呀滴学二人转,屁磕学的也多,也不知道害臊了,虽不文雅,权当一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2:00
左手刀 发表于 2019-10-12 21:53
平时看的书太杂,写东西就像裹脚布似的,又长又硬,因为肚子里的贺多啊!
好像你跟河北挺有渊源的,咱就 ...

粗了点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2 22:0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0-12 22:00
粗了点

我也挺纳闷的,这样的笑话怎么能刊登呢?
经过分析哈,觉得肯定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2 22:0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0-12 21:51
写字是练出来的。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只有四个字,多读多写。

这篇就是玩,老哥一声号令,怎么也得捧捧场,况且,况且,况且,还给我拔上去做了个大官。
下回再有活动,除了给红包,或者再升官,把墓歌干飞,我做他那角才行,要不我就装睡觉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9-10-12 22:20
左手刀 发表于 2019-10-12 22:07
这篇就是玩,老哥一声号令,怎么也得捧捧场,况且,况且,况且,还给我拔上去做了个大官。
下回再有活动 ...

就这么定了。




作者: 桃花雪    时间: 2019-10-13 18:21
读书与写作 这才是真正读书人和读书的目的~~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19-10-13 20:42
桃花雪 发表于 2019-10-13 18:21
读书与写作 这才是真正读书人和读书的目的~~

俺只想融于社会,却容不下我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