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武陟之行:嘉应观,千佛阁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26
标题: 武陟之行:嘉应观,千佛阁
  武陟有个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早有计划到武陟一游,这个夏天非常热,我和阿健还是决定出游,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武陟。半夜到郑州,小住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乘火车到武陟,打车到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的嘉应观。

  为何要建嘉应观?从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仅3年间黄河4次决口,流至华北的洪水威胁京师,成了清王朝心腹之患。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从武陟决口。朝廷堵口成功后,为了祭祀河神,雍正帝不惜巨资大兴土木,历时4年,耗资288万两白银,敕建了这个全国治黄指挥中心——“淮黄诸河龙王庙”,并御笔赐名“嘉应观”,其义是他的嘉德懿行感应天地。嘉应观为黄河流域最大的龙王庙,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27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27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28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29
  进入古色古香的嘉应观山门,迎面看见的是御碑亭,这是嘉应观最具特色的建筑,让人一见之便会赞美不绝。御碑亭六角重檐圆顶,黄色琉璃瓦,顶上宝珠,正似清朝皇帝头顶的皇冠。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派非凡。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0
御碑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0
御碑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1
御碑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1
  亭子里面有全国独有的国宝“中华第一铜碑”,碑文由雍正皇帝亲笔御书。碑下压着的是传说中能发洪水的蛟龙,其寓意是用皇帝手书御碑镇住蛟龙,不让它再兴水为患。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2
御碑亭东边是钟楼,里面悬挂一口铜钟。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3
钟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3
钟身有八个角,据说因依次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故而称为八卦定音。如遇汛情,则钟鼓齐鸣,召集附近军民防洪抢险。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4
御碑亭西边是鼓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4
鼓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5
鼓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5
紧靠御碑亭有一棵古榆树,树干全都朝向御碑亭,枝叶向下生长,像是朝着御碑亭五体投地,故而也叫“五体投地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6
五体投地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7
五体投地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7
  我们从御碑亭前向东走过去,进入一处院落,这里原为清朝河道衙署,有议事厅、东执事房、西执事房、修防厅等建筑,现为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8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8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9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39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0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0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1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1
原清朝河道衙署,现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2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2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3
继续游览,御碑亭后面是蓝色琉璃瓦的严殿,为王公大臣祭祀河神的仪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3
严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4
  严殿后面是中大殿(正殿),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蓝色琉璃瓦顶,内有雍正皇帝御书匾额,以及雍正和宋、明、清四位治河功臣彩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4
中大殿(正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5
中大殿内雍正彩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6
中大殿内雍正和宋、明、清四位治河功臣彩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6
  殿顶藻井彩绘65幅龙风图案,据说是我国境内仅存的纯满族风格的彩绘。中大殿又名无尘殿,不招鸟兽,雀鼠不入,甚至连灰尘也不沾,距今已近300年,龙风图案色彩依然鲜明,勘称奇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7
东龙王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8
西龙王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9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49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0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0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1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2
座落在最后边的是禹王阁大殿,供奉着大禹塑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3
禹王阁大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3
禹王阁大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4
禹王阁大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4
院内奇树繁花,环境优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5
院内奇树繁花,环境优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5
院内奇树繁花,环境优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6
院内奇树繁花,环境优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7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8
  嘉应观内除了中间的几座大殿,还有一些东西厢殿。在东大殿门前,有两棵椿树同为1991年农历525日下午雨后长出,相依相偎,形似孪生,故被人称为“姊妹椿”,亦为奇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4:58
姊妹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0
  禹王阁的后檐墙东西山墙交汇处,互不相连,各自垂直向上,形成一道齐缝,俗称齐缝墙。如此建筑,距今近300年,经历3次较大的地震,禹王阁依旧巍然屹立,真是奇迹。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0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1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1
嘉应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2
  整个嘉应观规模宏大,到此一游,不仅能欣赏精美的清代建筑,同时也能对我国的治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

  嘉应观不仅是清朝全国治黄指挥中心,也是新中国的治黄中心。在嘉应观西北角的一个院落里,有南北相对两排苏式建筑风格的房舍,院内绿草茵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3
  该房舍建于1950年,是为新中国第一个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工程——人民胜利渠建设指挥部而建的,当时的嘉应观可以说就是新中国的治黄中心。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3
  1950年到1952年工程建设期间,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经常在这里办公。进入观看,傅作义办公旧址木地板,大窗户,宽敞明亮。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3
  1950年到1952年工程建设期间,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经常在这里办公。进入观看,傅作义办公旧址木地板,大窗户,宽敞明亮。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5
  游完嘉应观,临近中午,天气愈热。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不避炎暑,打车回到县城,游览武陟另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阁。千佛阁位于县城内老街——南大街的北端,因阁内雕刻佛像堪多,故而得名。其始建于明嘉靖36年(1557年),清咸丰6年(1856年)重修,重修时保留了明代主要构件和建筑风格。千佛阁当时的建筑规模宏大,现仅存有山门、中佛殿和千佛阁三大主要建筑,另外还有一些后建的其它建筑。

  千佛阁的山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5
走进院内,看到的中佛殿硬山顶,面阔三间,规模不大但非常古朴。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6
  再向里走,就是整个建筑群的精华:千佛阁,三重檐回廊歇山式建筑,上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中下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绿色琉璃瓦覆顶。远观近瞻,千佛阁宏伟、古朴,建筑艺术高超,更兼木雕、砖雕等雕刻艺术精湛,勘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7
千佛阁墙上精美的砖雕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08
其它建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10
其它建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11
千佛阁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2 15:11
谢谢浏览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0-10-13 17:21
嘉应观不愧是皇家敕建庙宇,气度不凡。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0-10-13 17:25
黄河治理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事,尤其是古代,国运的兴衰甚至都与黄河有关。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0-10-13 17:30
井冈不愧是旅行达人,通过你的帖子,让我们看到了可能一生都不会去的地方。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4 09:26
季风 发表于 2020-10-13 17:21
嘉应观不愧是皇家敕建庙宇,气度不凡。

是啊是啊。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4 09:26
季风 发表于 2020-10-13 17:25
黄河治理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事,尤其是古代,国运的兴衰甚至都与黄河有关。

说的是。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0-10-14 09:27
季风 发表于 2020-10-13 17:30
井冈不愧是旅行达人,通过你的帖子,让我们看到了可能一生都不会去的地方。

谢谢鼓励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