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听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19:24
标题: 听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麻将的起源据说是从太仓传出来的。
  当时太仓是国家粮库,里面的管粮护粮人员众多。这么多人在一起肯定是热闹的,怎么热闹怎么来。于是麻将就整出来了。
  麻将开始的名字叫麻雀。众人去粮仓主要是赶麻雀。小时候我们家在场院上晒稻谷,我们都在树荫下坐着赶麻雀,奶奶就教我们唱歌谣“嚯-嚯-,赶麻雀,麻雀吃我的粥,我吃它的肉”。我想这歌谣应该是那时候传下来的吧。
  粮仓的头头们应该是最先想到制定赶麻雀的方针的。筒就是粮仓的俯视图。圆圈外面的圈,就是象征谷仓外面的草绳。谁管1号仓,主管就把刻有1筒的竹牌发给他。依次类推出现九个仓库。麻雀是一条,后来是传下来,老百姓很形象地改称一鸡-幺鸡。条当初是索的音。抓到麻雀用绳索系扎,或两只一根绳系,或3只一根,又推出九只。然后是把到抓到的麻雀拿去领钱,万就是钱数。古代认为9最大,所以筒、索、万只有9为止。再根据天干地支弄个筒条万每种是36,三种合为108。
  既然是抓麻雀,必须有相应的抓捕措施。或网,或罩,或枪,或箭,架好网罩,人就开始“嘘、嘘”地吆喝赶麻雀,让麻雀惊慌撞到网上罩里。这就是打麻将“吃”的原型。开火枪打麻雀,会有“砰、砰”的声音,这是打麻将“碰”的原型。开枪放箭要根据风速风向,就有东南西北风,中是抓住麻雀,发达啦  ,白板当然是没有抓住,放空枪射偏了。
  有一种能专门抓麻雀这些小鸟的大鸟,叫鹘,有了鹘,抓鸟是稳稳的,这就是“胡”牌的原型。一切都有了,打麻雀的法子就出来了。粮仓的人在夜晚、雨天、轮休的时候就打麻雀。他们打的时候打一块就有一种说法和唱腔,非常好玩、怡情,日子也就不会枯燥。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这种娱乐就一直陪伴着粮仓的人让他们不至于寂寞枯燥。
  现在麻将在中国遍地开花,各种打法层出不穷,博彩大小各有千秋。这些就不说了,不通打的麻将是136块的,反正每一块都能摸得出来。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19:25
昨天看见陶版发了麻将帖,今天才贴出来,凑合一下。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1-1-12 19:37
我们这里的南通市据说是掼蛋这种打法的发明地。
作者: 风入松    时间: 2021-1-12 19:37
友情顶帖,不用谢。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1-12 19:43
麻将可是国粹,只是玩的时候也要费脑,我懒得学,至今不会打。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1-1-12 19:51
确实是一本正经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胡说八道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19:56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1-1-12 19:37
我们这里的南通市据说是掼蛋这种打法的发明地。

不知是一种什么打法,总会有个章法的。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19:57
风入松 发表于 2021-1-12 19:37
友情顶帖,不用谢。

不熟,不谢你我就谢天谢地了。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20:05
薇芸 发表于 2021-1-12 19:43
麻将可是国粹,只是玩的时候也要费脑,我懒得学,至今不会打。

那是。我们的打法名堂好多。
有个打麻将的去世了。他老婆哭道“夫啊!我把你来轻轻摸,你浑身上下清一色,走了留下五亩地,我种不了只有全求”人。
轻轻摸,清一色,五亩田,全求人都是名堂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20:07
泼雷 发表于 2021-1-12 19:51
确实是一本正经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胡说八道

嗯,胡说了,没有八道,就一两道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1-12 20:16
周不通 发表于 2021-1-12 20:05
那是。我们的打法名堂好多。
有个打麻将的去世了。他老婆哭道“夫啊!我把你来轻轻摸,你浑身上下清一色 ...

看起来你是老江湖,一个小小的麻将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1-12 22:05
薇芸 发表于 2021-1-12 20:16
看起来你是老江湖,一个小小的麻将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那是,你你没有看到我能摸出136块麻将?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1-1-12 23:10
周不通 发表于 2021-1-12 19:56
不知是一种什么打法,总会有个章法的。

一言难尽,只有实战才说得清。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1-13 09:22
倒像是真的。没胡说。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