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本学问新解《朗读者》,给各路误区拨乱反个正 [打印本页]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4:17
标题: 本学问新解《朗读者》,给各路误区拨乱反个正
网上对《朗读者》的解读,列位可以从飞梅君帖子里看个七七八八,那是一个集各评家论述大成之贴。我说过不算上没有她自己的看法,那贴可称得上是好贴。但我也说了,收集之后放在自己名下,彰显自己的深刻,这种写法很粗鄙。王老实听了,很老实的点点头赞同“她也不容易”,灭灯君想喷两句,又忽然停住:“还是先听听桃花的意见。”看来,恶人谷三人团里,本学问最沉不住气。其实,三人团很沉气也很大气,本学问很大气,简直大根器,每次有教无类的耳提面命,即是我团大气所在。将他人不懂的无私传授,掰开揉碎详解,这若不大气,难道让飞梅君等继续粗鄙下去而不自知方为大气?只是,王老实灭灯君太懒了,诲人不倦这活,还得本学问来。

《朗读者》通俗易懂,但为了让飞梅君等人理解,本学问不得不展开了阐述。这并非是飞梅君等智商不高,而是她们被先入为主的网络评论洗了脑。网络评论,上价值为主,不搞出点“正义”,“宽恕”,“平庸之恶”,“宽恕不可宽恕方为宽恕”,都不好意思落笔。正所谓“作者想到的你没写,作者没想到的你写全了”。那么朗读者作者想到的是什么,且听本学问慢慢道来。

作为一部反思电影,作者(虽然应该称编剧,还是用作者更宽泛些)要反思的是什么,反思的是普通人被裹挟进社会车轮的被动与无奈。当社会走向趋势形成,便成为一个惯性系统,系统内的一切物体都只能随惯性而动无法停留原地。当系统悲剧之时,个人悲剧无可避免的随之而来。
为了强化这点,作者将汉娜人设定位文盲,一个只能倾听的被动接受灌输的“弱势群体”,将其单纯与无辜彰显的淋漓尽致。她与米夏的关系还有一层隐喻,即一个倾听者与朗读者的关系,请注意是朗读。朗读即背书,为政府背书,为社会背书。因此也可以将米夏的声音理解为社会之声。但汉娜“开始是抗拒的”,她的道德感让她不接受这种声音。然并卵,是吧。这便是一个单纯而无辜的人,在社会之声的感召下,最终踏上法庭踏上被审判这条无奈之路。而当她被动踏上这条路,社会之声并未挽救她,米夏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证明汉娜无辜,但放弃了。这便是社会的虚伪与虚弱。作者让汉娜自杀,可以理解为赎罪,更应当理解为汉娜的失望,刑满且识字后自杀是对社会的否认,这里的隐喻已几乎到了不言自明的地步。作者将社会潮流下个人悲剧,表达的近乎完美。

简单吧,一个简单的故事,几个简单的隐喻,作者表达得清晰而又简洁。什么正义宽恕平庸等等陈词滥调,这都是人的社会属性。作者以汉娜悲剧鞭挞这个社会,网上读者们反而用社会属性解读汉娜,何其幼稚,何其南辕北辙。

这时应该有个声音出现:“为什么你说的不是错的呢?”。答案很简答,西方社会里,以人为本,个体优先。国家也好,ZF也罢,不过是为了让个体生活得更幸福的工具。不理解这点,就无法理解为何希腊濒临国家破产,也不取消公民高福利待遇。在他们眼中,如果国家无法保障人民的高福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反思之时,同样个体优先。社会则要为个体负责。这便是同样方孝孺案,高隐君怒斥方孝孺,(当然他说的有道理)而麻君一针见制度的指出封建帝王的无赖与无耻。高度不同而视角不同,如同诉汉娜有罪有道理,但将她带进罪恶的社会潮流,才更需要批判。高隐君挣扎并拘泥于小处,麻子与朗读者作者则大处落墨。不经意间又吹捧了麻子一道,还望高隐君赶紧出手砖麻子,抑制住三人团互捧这种歪风邪气。
当然这种反思,也可视为一种脱罪,视作反驳“每一片雪花不无辜”说。那片雪花,罪行只是它恰好在雪崩处。不否认可以“枪口抬高一寸”,但一个只能倾听于朗读者的人,一个单一声音影响下的个体,要求他们于长期的感性喧嚣中做出理性判断,是否过于苛刻。作者描写汉娜道德感本能的拒绝,已经说明了这种本能的脆弱,以及依赖道德感的不可持续性。


很显然,我的解读是站在作者的角度,不同于网上种种站在审判者角度的思考。“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是一种北京的哥俯瞰天下的气魄。“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卧槽闯灯,要扣朕分。”。以地命海心解读《朗读者》,除去满足一下高高在上的快感,以及并不实际的悲悯,本质上是对影片的一种亵渎。而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对汉娜报以同情,才是真正的慈悲,大慈悲方为大根器。所以,当飞梅君楚楚可怜的自问:“如果换成你,你怎么办?”我会深情款款的告诉她“亲,这不是你的错,我会同情你,慈悲你。”我们的慈悲在于要求社会对个体的责任,而不苛求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前者让汉娜得到宽恕,后者让汉娜沦为帮凶。从这点上看,段干末似乎比飞梅君略胜一筹。尽管她整天急不可耐的高喊“我要扒皮红袖的俗,我要抨击红袖的孽,我要智商,我要情商,我要,我要,,,”急切之情不像是罗汉倒像去偷汉,但也仅此而已,人家起码没有添加违禁字嘛。于是,我们的悲悯同样兼容于她。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4:33
汉娜的人身自由被法庭的程序正义剥夺了二十年,最后,汉娜的爱情又被米夏的实体正义宣判了死刑,汉娜用坚持服满刑期偿清了自己程序正义下的罪名,又用自杀为自己的爱情殉情,用自己的生命偿清了实体正义的罪名,她的死不是因为社会压力,而是因为爱情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4:37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1-1-13 14:40 编辑

她是死给米夏看的,否则她完全可以自己出狱后亲自找每一个受害者家属寻求原谅之后再自杀,她并不真正需要社会的谅解,她是让米夏自己去寻找那个“你怎么看”的答案,让米夏通过每一个受害人家属的态度去发现这不是一个可以被回答的问题
作者: 只配当配角    时间: 2021-1-13 14:40
这只是你自己的结论,其实我更喜欢飞梅帖子里那个观点。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但是你说的那个个体优先,你有这样的陈述,我很喜欢。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4:47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1-1-13 14:49 编辑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13 14:42
更多的是一绝望吧?当所有的都偿还完以后,剩下唯一的只有她心里一厢情愿的爱情了,当这根稻草也失去了, ...

充满了绝望的人不会选择坚持服满刑期,也不会安排死后由米夏代替自己寻求受害人家属原谅,这样冷静的死亡肯定不能简单用绝望去解释,尽管所有的自杀行为都包含有绝望
作者: 一场大雨    时间: 2021-1-13 14:48
点睛之笔,赞同。

大道至简,犹如我评论你与麻子关系之隐喻,难怪也就你能看得懂。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4:4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4:33
汉娜的人身自由被法庭的程序正义剥夺了二十年,最后,汉娜的爱情又被米夏的实体正义宣判了死刑,汉娜用坚持 ...

你看到了剧情,我看懂了剧情。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4:51
只配当配角 发表于 2021-1-13 14:40
这只是你自己的结论,其实我更喜欢飞梅帖子里那个观点。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但是你说的那个个体优 ...

角度不同,站在审判者的角度与站在个体的角度,看到的不一样。

作者: 王于行师    时间: 2021-1-13 14:51
本帖最后由 王于行师 于 2021-1-13 14:57 编辑

不论什么时代,什么体制。人不可以沦为绞肉机上一颗坚固的锣丝钉,而舍去个体的人性,及丧失建立在人性上的慈悲,及对反人性的抗拒。不然,这个社会一旦落入恶魔之手,将成为一个完美绞肉机,而万劫不复。我国的历史可以为鉴,苏联及德的历史也可以为鉴。如果把一切罪恶推给社会责任,那将是何等绝望的被动等待,犹如卧在十八层地狱的血肉中等待春天。

望我兄深思。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4:51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13 14:42
更多的是一绝望吧?当所有的都偿还完以后,剩下唯一的只有她心里一厢情愿的爱情了,当这根稻草也失去了, ...

大美丽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4:53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4:49
你看到了剧情,我看懂了剧情。

你为什么喜欢这种虚张声势的对话方式?这是不自信的表现,你楼文里也全是这种气息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4:55
王于行师 发表于 2021-1-13 14:51
不论什么时代,什么体制。人不可以沦为绞肉机上一颗坚固的锣丝钉,而舍去个体的人性,及丧失建立在人性上的 ...

这就是作者要探讨的,文盲的人设,接近于无法深入思考,只能听从于单一的朗读者洗脑,这又如何对抗被动的环境,仅仅靠道德感是不够的。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4:5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4:53
你为什么喜欢这种虚张声势的对话方式?这是不自信的表现,你楼文里也全是这种气息

这是实事求是,认为别人虚张声势,才是不自信。你为什么不可以认为我看懂了呢?而且我已经告诉你理由。

作者: 只配当配角    时间: 2021-1-13 14:57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4:51
角度不同,站在审判者的角度与站在个体的角度,看到的不一样。

我不觉得飞梅那个帖子是站在审判者的角度,她对国家法律,ZF这些冰冷冷的机器也颇感无奈。
其实她那个结论比你的这个更绝望。
作者: 一场大雨    时间: 2021-1-13 14:58

类似于《V字仇杀队》的反思影片。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0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4:33
汉娜的人身自由被法庭的程序正义剥夺了二十年,最后,汉娜的爱情又被米夏的实体正义宣判了死刑,汉娜用坚持 ...

所以说你看到了剧情,但这种陈词滥调是在没啥探讨的意义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01
一场大雨 发表于 2021-1-13 14:48
点睛之笔,赞同。

大道至简,犹如我评论你与麻子关系之隐喻,难怪也就你能看得懂。

哈哈,大雨君跟帖,问个好。

作者: 只配当配角    时间: 2021-1-13 15:02
本帖最后由 只配当配角 于 2021-1-13 15:11 编辑

:)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04
只配当配角 发表于 2021-1-13 14:57
我不觉得飞梅那个帖子是站在审判者的角度,她对国家法律,ZF这些冰冷冷的机器也颇感无奈。
其实她那个结 ...

当使用正义,宽恕,平庸之恶等字眼,就已经站在社会的角度审视个体。
这些字眼是主张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而一个文盲,被带进误区,更多的是社会对个体要负责,我觉得作者想说的是这个。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05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00
所以说你看到了剧情,但这种陈词滥调是在没啥探讨的意义

你见谁这么说过?
大学问,你咋这么喜欢信口开河呢?
作者: 只配当配角    时间: 2021-1-13 15:05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04
当使用正义,宽恕,平庸之恶等字眼,就已经站在社会的角度审视个体。
这些字眼是主张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

有道理
作者: 王于行师    时间: 2021-1-13 15:06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4:55
这就是作者要探讨的,文盲的人设,接近于无法深入思考,只能听从于单一的朗读者洗脑,这又如何对抗被动的 ...

不不,人性的基础是怜悯,是一种本能,不需要读书,也不需要深入思考。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0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05
你见谁这么说过?
大学问,你咋这么喜欢信口开河呢?

这么说的多了,这属于一般性理解,你以为这么简单的理解就是你独创?
而且吧,你像个刺猬似的,一碰就炸刺,能不能淡定点啊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10
王于行师 发表于 2021-1-13 15:06
不不,人性的基础是怜悯,是一种本能,不需要读书,也不需要深入思考。

对头,所以作者写了汉娜本性的道德感对外来朗读声的抵制。但后来显然失效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12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08
这么说的多了,这属于一般性理解,你以为这么简单的理解就是你独创?
而且吧,你像个刺猬似的,一碰就炸 ...

我咋越来越瞧不起你了,你哪个见解是独到的?“平庸之恶”本身不就是在讲体制化制造了个人责任负担?
你从哪看过汉娜的爱情死于米夏的实体正义观(他拒绝承认汉娜服刑期满时已经偿清了罪名,要求她继续忏悔)这样的解读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1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12
我咋越来越瞧不起你了,你哪个见解是独到的?“平庸之恶”本身不就是在讲体制化制造了个人责任负担?
你 ...

看,你又以你为标准了,为啥要你瞧得起呢?同时我也瞧不起你,你说说咋整呢?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1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12
我咋越来越瞧不起你了,你哪个见解是独到的?“平庸之恶”本身不就是在讲体制化制造了个人责任负担?
你 ...

你看不到不等于别人看不到,你的自以为是自以为标,可以歇歇了。

作者: 王于行师    时间: 2021-1-13 15:17
这个帖子的思辨水平很高。至少比我高。我一直认为大学问的笔头筋骨比我有力,我的帖子是皮相,他的是骨相,那些固执地认为特大学问是麻粉的,很明显不善于相骨。被王麻子的虚名所惑。

楼主目前所发三个正经主帖,都骨肉丰盈,有节节拔高之势。我喜欢看。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19
再给大学问和大美丽讲讲汉娜自杀,一个人自杀总是可以被解读为绝望,但这不足以解释她为什么选择服满刑期,她这么做表明她虽然绝望,但依然追求服满刑期可以偿清罪名的社会意义,而她让米夏代自己去寻找受害者原谅,也依然是一种意义追求,所以简单说汉娜自杀属于对爱情绝望了,作品要表达的一部分米娜对死亡所要追求的重要意义就被你们忽略了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1-1-13 15: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19
再给大学问和大美丽讲讲汉娜自杀,一个人自杀总是可以被解读为绝望,但这不足以解释她为什么选择服满刑期, ...

讲的这么啰嗦
简单一句话,她心里的审判只有米夏的审判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24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15
看,你又以你为标准了,为啥要你瞧得起呢?同时我也瞧不起你,你说说咋整呢?

你争取学会用你的见识而不是口水去表达你的蔑视吧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2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19
再给大学问和大美丽讲讲汉娜自杀,一个人自杀总是可以被解读为绝望,但这不足以解释她为什么选择服满刑期, ...

我认为汉娜自杀,是编剧和导演要她自杀。为什么要她自杀,主贴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的讲讲不过是理解肤浅。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25
三拳 发表于 2021-1-13 15:23
讲的这么啰嗦
简单一句话,她心里的审判只有米夏的审判

那她为什么还要坚持服满刑期而不是发现米夏宣判两人的爱情死亡时就自杀?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2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24
你争取学会用你的见识而不是口水去表达你的蔑视吧

难道见识的表达,不是开个主贴阐述吗?我已经准备看看你的见识了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1-1-13 15:2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25
那她为什么还要坚持服满刑期而不是发现米夏宣判两人的爱情死亡时就自杀?

她既不能让程序审判的执行抢先
又需要米夏审判的执行有仪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29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25
我认为汉娜自杀,是编剧和导演要她自杀。为什么要她自杀,主贴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的讲讲不过是理解肤浅 ...

整个故事都是作者虚构的,所以汉娜到集中营当看守也是编剧导演安排的,对吧?
你这种看电影的方式真省心,不用产生任何临场感,看完了来点宏大叙事就可以当做有新意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31
三拳 发表于 2021-1-13 15:28
她既不能让程序审判的执行抢先
又需要米夏审判的执行有仪式

发现自己的爱情被判死刑时,她都在狱中服刑十几年了,什么叫“不能让程序审判的执行抢先”?她要越狱以反抗程序正义么?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3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29
整个故事都是作者虚构的,所以汉娜到集中营当看守也是编剧导演安排的,对吧?
你这种看电影的方式真省心 ...

作为一个导演,他需要一个故事做载体,而将真实想法隐藏于故事之内。
将整个故事变成一个隐喻,经常有导演这么干。尤其是在不可大张旗鼓表达的情况下。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3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31
发现自己的爱情被判死刑时,她都在狱中服刑十几年了,什么叫“不能让程序审判的执行抢先”?她要越狱以反 ...

你看,连有根都看不下去你的胡说八道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37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32
作为一个导演,他需要一个故事做载体,而将真实想法隐藏于故事之内。
将整个故事变成一个隐喻,经常有导 ...

我嘲笑的是你那“汉娜自杀是编剧导演安排的”言论,在你眼里汉娜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灵魂,而是编剧导演们的提线木偶,可笑的是你正文还讲什么个人权利,你甚至都没能把汉娜理解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39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34
你看,连有根都看不下去你的胡说八道了。

你最好学会如何去阅读不同的观点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1-1-13 15:4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31
发现自己的爱情被判死刑时,她都在狱中服刑十几年了,什么叫“不能让程序审判的执行抢先”?她要越狱以反 ...

你急什么
我在上班
我觉得很好理解
说不上和法律审判的对抗,但她只服从米夏的审判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45
三拳 发表于 2021-1-13 15:40
你急什么
我在上班
我觉得很好理解

“她只服从米夏的审判”?米夏可没判她死刑,米夏只要求她忏悔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1-1-13 15:4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45
“她只服从米夏的审判”?米夏可没判她死刑,米夏只要求她忏悔

忏悔的形式你以为是什么
一定就是什么
这取决于汉娜怎么理解
原著的作者是个法学专家,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影片假释见面那部分和原著是有分别的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5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37
我嘲笑的是你那“汉娜自杀是编剧导演安排的”言论,在你眼里汉娜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灵魂,而是编剧导演 ...

你入戏太深了。
演员自然是按着导演的要求去演,你以为他们是在即兴发挥吗?难道不是提线木偶吗?
你连这么简单的常识都不懂,居然还有勇气嘲笑别人,,,
谁给你的勇气?段干末吗?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5:5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39
你最好学会如何去阅读不同的观点

你恰恰不懂这点。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59
三拳 发表于 2021-1-13 15:49
忏悔的形式你以为是什么
一定就是什么
这取决于汉娜怎么理解

忏悔的形式是死亡么?那基督教不成了邪教了?
汉娜是无法接受米夏的忏悔要求才自杀的,她和作者一样不知道该怎样为这种平庸之恶忏悔,如果作者知道汉娜怎么做更恰当,就等于解开了平庸之恶这个政治伦理学难题了,汉娜如果听从米夏的判决而去忏悔就会出狱后自己去找受害人家属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5:59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5:52
你入戏太深了。
演员自然是按着导演的要求去演,你以为他们是在即兴发挥吗?难道不是提线木偶吗?
你连 ...

口水鸡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6:0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13 15:59
口水鸡

卤水鸭

作者: 老剑    时间: 2021-1-13 16:10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6:05
卤水鸭

你这对仗不工整啊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1-1-13 16:11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13 16:05
卤水鸭

这就成了纯正的鸡同鸭讲了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7:15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13 17:13
给高局长这个态度点赞,真不错

我大美丽所言甚是。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7:26
高隐 发表于 2021-1-13 16:38
几个分句虽有语病,但见识惊艳。这个要点赞麻子。
咱从来都就事论事,有一说一。

朗读者作者,也在讲这个问题。他在寻找个体为社会担责的下限。
比如美帝的生活品物美价廉,很大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吧,东南亚的血汗工厂。那么是否每个美帝人都平庸之恶了呢?
而做出独立思考,要求个体拔卓于整个社会之上审视法律是否公正,又有哪些个体可以做到这点。
汉娜的文盲人设,加大了这种反差,导演之意,昭然若揭。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1-13 17:26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13 17:19
谁说高局顽固,不听别人的,纯粹胡说八道嘛。是吧是吧

是滴是滴。

作者: 稻草人    时间: 2021-1-13 22:07
一部影片的解读有各个角度,不一定要以此覆彼。
当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即便是作者自身,也只是诠释者之一。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1-13 22:16
大学问的贴纸,顶是必须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