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打印本页]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5:18
标题: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7 22:00 编辑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说了个吾心,被人认为他有唯我论的倾向。

   “存在就是被感知。”爱尔兰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观念是无限上帝和有限主体共同的杰作,和王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把贝克莱、王阳明再和量子理论对接的话,按照哥本哈根派的说法,存在可以这样描述,“存在就是被测量”,“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测量即是理,测量外无理。

    以上三种观念和佛教法相宗“唯识无境”有相似处。依唯识家说,外境是心识所变现,没有其客观的实在性。现觉如梦一样,梦中并没有实有的境界,但却有梦中的现觉。

    举个栗子,在电影《黑客帝国》中,Neo是一个被养在营养液中的真实人,而他的意识则由电脑系统“The Matrix”的电流刺激所形成和控制。他的一切记忆,实际上都是外部电极刺激大脑皮质所形成的,而不是真实历程。由于“The Matrix”也会有“漏洞”,也会被“病毒”侵入,因此,在“The Matrix”系统中的“人”,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人可以自动克服重力飘起来,而这些现象,并非真实的存在,只是系统Bug所致。“The Matrix”可以通过杀灭“病毒”或者Bug修复,来规避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

    这是著名的“缸中之脑”的例证。缸中之脑是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或者就像《盗梦空间》给人的启示一样,你如何保证你不是生活在梦境中?虽然你在梦中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切。

    从相宗的角度出发,到底如何感受一朵花呢?我们的观察器官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都是第八识阿赖耶的相分,第八识阿赖耶变现一切,第六识、第七识攀缘阿赖耶。如果说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是摄影机,那么摄取的镜头现场是阿赖耶。如眼识摄取外境,变成眼识的四分,眼识把眼识的相分传递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又传给第七识,第七识永恒执着来自阿赖耶的见分,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是在如在一个大屏幕上绽放的璀璨缤纷,最真实的现场见不到。但真我不在现场,却又遍一切处,可称为不在场的在场。

  如此花的最本真的一面我们通常看不到,觉者除外。且从般若部一合相的角度拆分一朵花的话,就会发现真相只是极微这一共相。怎么拆解花朵这种看似实有之法?佛教的色法即物质,花朵是色法,色法是因缘生法,即因缘和合,众微聚集而生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色法为众微聚。把羊毛最尖端的部分劈成七分为一羊毛尘,一羊毛尘七分为兔毛尘,一兔毛尘七分为水尘,一水尘七分为金尘,一金尘七分为实极微,一实极微再七分为色聚微,一色聚微七分名极微之微,不可更分。


    极微之微,也就是物质分析至最微细的程度,非肉眼所能见(据说天眼都见不到),没有质碍,邻乎太虚,已不能称其为色——物质;但又不能说是空——空无所有,且名为极微之微。所以这样一个概念上的存在,可以比照科学界的那些具有波粒二重性的粒子。凡是物质,以其有质碍性,所以必有体积,且占有空间。按《大智度论》所谓析空观来说,极微之微是析空的最后单元,邻乎太虚的单元,没有方分(是佛学名词,就是体积。),不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

    按现代元素解密色法的话,会拆分出现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现在貌似又出现了上帝粒子的说法。而电子、中子、质子等有波粒二重性,所以物质到最后是波动和能量。这样物质之相就空了。

    拆分到了极微,极微就是共相。佛学共相在因明学里有很详细的阐述,且名相辗转不停,让人头大。“且说不可说法体名自相,可说为共相。以理而论,共既非共,自亦非自。”到最后自相就转为真如本体了,即它不可说的一面可称为自相,可说的一面就称为共相。所以是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再按贤首宗六相中的一尘含藏万法的总相来说,一朵花中涵藏整个世界一点都不为过,但总相中又有别相,别相即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花园中有很多种花,多体各别。总相和别相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示平等之体,别相表差别之体。此外还有同相和异相之谓。同异二相为相上之平等差别,如春天的各种花姹紫嫣红开遍,打成一片花海,共成一花园,即为同相,但玉兰是玉兰,樱花是樱花,诸相各别,即为异相。又有成相、坏相按下不表,凡夫所见事相各各差别,觉者则六相圆融。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朵花的未来可期。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5:26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19 21:33 编辑

       一直在杂谈那边玩,树下貌似只发过诗歌和音乐贴,论金啊哩经常让我来玩,小雷小芸也都在这,主要是没太多空闲,目前也没有,估计静心写字还要过些日子,找些以前的字整理发上来。文中引用了一些佛经术语,自己延伸展开的部分不敢保证对,仅仅提供一个视角,供各位坛友参考。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19 15:32
当我去看一朵花时,我就变成两个我,一个小我,一个大我,小我是花,大我是我,既然都是我,那这个审视的过程,两两对望的过程就是自我观照的过程。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5:38
薇芸 发表于 2021-2-19 15:32
当我去看一朵花时,我就变成两个我,一个小我,一个大我,小我是花,大我是我,既然都是我,那这个审视的过 ...

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19 15:40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19 15:26
一直在杂谈那边玩,树下貌似只发过诗歌和音乐贴,论金啊哩经常让我来玩,小雷小芸也都在这,主要是 ...

人与人的视角不尽相同,有机会看看别人的视角,感知不一样的世界,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5:42
薇芸 发表于 2021-2-19 15:40
人与人的视角不尽相同,有机会看看别人的视角,感知不一样的世界,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是的,多打开几扇窗,蛮好,这也是上论坛的意义之一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1-2-19 15:45
独到的角度。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19 15:55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19 15:42
是的,多打开几扇窗,蛮好,这也是上论坛的意义之一

远烟,问你个问题,就是比如像你这样接触了很多学术性知识的人,那个知识体系会不会比较深刻影响到你的认知体系,也就是说当你吸收了这些知识和理念之后,是不是看待人事物就特别理性,就不会再有小女人那些情绪化的表现,也就是说感性那部分已经被理性取代或者扼杀、压制了?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19 15:57
很勾人的一朵花。这篇里全是我关心和思考过的东西,有很多可说的。我想用原来黄金论坛的讨论方式来慢慢跟着说。那种讨论方式不会陷入到某个枝节某个字眼进行争吵而把原来的议题抛弃了,而是就主楼讨论的几个议题展开,深入,再联系其他,想起来就来说几句,互相讨论互相印证,所以慢慢就会建起高楼。空沫不会反对起高楼吧?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6:31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1-2-19 15:45
独到的角度。

陶然下午好,主要是自己认知的佛家的角度,也有可能理解的不到位。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1-2-19 16:37
不是很明白。
开头那句话我有篇文章也用过,写明朝那些吧。
一朵花的存在状态,跟观者的内心状态很有关系,有情无情。
大致等同心动幡动之类吧。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6:43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19 16:52 编辑
薇芸 发表于 2021-2-19 15:55
远烟,问你个问题,就是比如像你这样接触了很多学术性知识的人,那个知识体系会不会比较深刻影响到你的认 ...

是会有影响的,比如佛学,会让我对世间万物有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式和淡然的情怀,但因我现在只能算是一个佛学爱好者,也可能以前的自己太感性,所以还没有感性被理性太过压制的状况出现,目前对我来说,是理性能及时弥补感性偶尔不慎的泛滥,能更好的与世界及自己和解。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6:47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1-2-19 15:57
很勾人的一朵花。这篇里全是我关心和思考过的东西,有很多可说的。我想用原来黄金论坛的讨论方式来慢慢跟着 ...



好的好的,应该是你感兴趣的话题。完全不反对用原来黄金论坛的讨论方式建高楼,鉴于我们都忙,你太可以慢点说了,“想起来就来说几句,互相讨论互相印证”,就这样,如此甚好。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6:49
泼雷 发表于 2021-2-19 16:37
不是很明白。
开头那句话我有篇文章也用过,写明朝那些吧。
一朵花的存在状态,跟观者的内心状态很有关系 ...

不不,聪明的你很明白,就是都和心有关的。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6:50
雷总这么快就精华了,还是朝里有人好啊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19 16:51
顶了再说
要回家了
今天泡了一天的论坛看剑哥的小说。明天再和你讨论讨论。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6:54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16:51
顶了再说
要回家了
今天泡了一天的论坛看剑哥的小说。明天再和你讨论讨论。

好的,你空了再说,我这两天都会很忙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8:51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1-2-19 17:56
本来很烧脑的话题,被楼主深入简出的阐述变得从容了

真的吗?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2-19 18:51
友情出顶。来这里主要看小说。一个论坛都够我玩的了,不想玩俩论坛。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18:56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2-19 18:51
友情出顶。来这里主要看小说。一个论坛都够我玩的了,不想玩俩论坛。

一开始来这里我还在添香那边玩,主要三个地儿都有天涯的老朋友,都是从天涯红袖那边分出来的,后来也是分身乏术,主要在杂谈那边玩。

作者: 南狼坨子    时间: 2021-2-19 19:19
我已明了,准备睡觉去也。
(看不太懂,但好像也懂一些。)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19 20:01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2-19 18:51
友情出顶。来这里主要看小说。一个论坛都够我玩的了,不想玩俩论坛。

我也是,本来时间就零零碎碎的,没时间也没精力玩第二个坛,只好小雷在哪我就在哪待着,谁让她是我闺蜜呢。。。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19 20:05
这个话题属于未完话题,应该继续讨论。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19 20:06
这是哲学,佛法,人生观融合的话题。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19 20:25
这篇文章处在认识论和世界观之间,我认为应该把这里面的内容,归纳为认识论范畴,也就是心的学问,则是佛教的学问。如果把它归纳为世界观,那就陷入唯心主义里(不论错对)了。
这会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个路径,就是西哲的路径,它回答不了这个世界有什么,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三个问题。也解决不了人生意义问题。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19 22:30
明天一一回复
作者: 千与千寻    时间: 2021-2-19 22:36
沫沫的世界空灵飘逸,是花非花,不住有无,怡情想象,令人神往!一花一世界!不是空的!
作者: 老剑    时间: 2021-2-20 00:52
整这么高深,居然插不上话。

想了半天只能重复楼上说的一花一世界,这个准不会错了。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08:49
南狼坨子 发表于 2021-2-19 19:19
我已明了,准备睡觉去也。
(看不太懂,但好像也懂一些。)

在似与不似之间~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08:50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20:05
这个话题属于未完话题,应该继续讨论。

好啊,谁空了就说上几句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08:51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20:06
这是哲学,佛法,人生观融合的话题。

是的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08:54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0 09:13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20:25
这篇文章处在认识论和世界观之间,我认为应该把这里面的内容,归纳为认识论范畴,也就是心的学问,则是佛教 ...


你的意思是西哲没解决那几个问题吗?你这里西哲这个说法有些笼统。
对有的人来说,心的学问纳入世界观也没问题,且它也能回答和解决问题,因为心很大~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08:59
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21-2-19 22:36
沫沫的世界空灵飘逸,是花非花,不住有无,怡情想象,令人神往!一花一世界!不是空的!

千寻好,感觉你是熟悉的网友,是天涯过来的吗?一花一世界,空而不空。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09:02
老剑 发表于 2021-2-20 00:52
整这么高深,居然插不上话。

想了半天只能重复楼上说的一花一世界,这个准不会错了。

哈哈,没错~以后遇到类似的,还可以说心外无法,空而不空,万法唯心等
作者: 千与千寻    时间: 2021-2-20 09:16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0 08:59
千寻好,感觉你是熟悉的网友,是天涯过来的吗?一花一世界,空而不空。

是天涯来的!早就读过沫沫的诗,超喜欢。不断不空不执,心清闻妙香!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1-2-20 09:59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19 16:31
陶然下午好,主要是自己认知的佛家的角度,也有可能理解的不到位。

我也在看佛经读来亲切。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0 10:32
世界观,是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包括这个世界的起源、有些什么,并且认为那是什么。
存在即被感知,与花同在,唯识无境,都意在说明,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有本质的关系。但这里,其实有一个界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为什么我说,这是认识论和世界观的区别,就在这么一线之间。如果认为,客观世界是主观显现的,那就是世界观,如果认为,人所认知的世界,是结合了人自身的综合,那就是认识论的问题。
我是偏向认识论的。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0 10:36
我眼中的花,自然必须结合我的认知,我感到那花的样子,是和我有关的。
而花本身能不能离开我而存在呢?那就是有没有花的问题,我认为是“有”的。只是,它未必是我认识的样子,则它“是”什么,脱离了我的认知,我就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这是“存在”和“性质”的关系。
为什么呢?我论证的路径,就是“我思故我在”。我必在,那你必在,花就必在。很简单。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0 10:41
至于,外部世界是微尘所积,正好论证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像微积分一样,它的单元是无限小的,但却可以积出“宏观”的体积。这个宏观是一个相对的尺度,是相对人这个尺度来说的。
相对尺度,这个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来说,我们活着的尺度是什么?时间上100年,空间上,肉眼可见、机体可以感觉,耳能听,粗糙的触觉等等。
所以微观和宏观尺度,都不在人类的这个尺度内,也就是和人的意义不相关的范畴。我们不能活在那种尺度中寻求人的意义。在微观和宏观的尺度,都找不到人的意义。所以,我们只能回到人的尺度去生活,才不会陷于虚无。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15:51
晚上空了回复论金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18:45
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21-2-20 09:16
是天涯来的!早就读过沫沫的诗,超喜欢。不断不空不执,心清闻妙香!

问好千寻,原来真是天涯来的,听你语气是老网友的感觉哈。“不断不空不执,心清闻妙香!”说的好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0 19:43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0 19:54 编辑

       论金上面的问题我一并回复一下。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而认识论也是知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知识的性质、来源与合理性等。如知识是什么?知识如何产生等。你所说的“人所认知的世界,是结合了人自身的综合,那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似乎是某种比如花的存在必须被人的精神统摄才能成为被认识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是精神变现出来的,它一直都在,只有在被我认识的时候才与我发生作用,我才能感受进而描述它的样子。其实这里你首先就有一个不自觉的“人所认知的世界”是一种所谓客观存在的预设。“至于,外部世界是微尘所积,正好论证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这句也可以作为你预设的佐证,外部世界是微尘所积不假,但不意味着就是一种你所谓的客观存在。

       总体上看你还是一种常规认知观念,某种意义上不能说错,但从佛学体系看还是不够深入的,还是一种二元分立的观念。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佛学意义上的自性清净心和一般唯心主义所指的精神是不同的,这种心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术语。唯识通过研究八识来认识自我和世界,如果接受了唯识观,按你的划分,那我贴中的说法就是所谓世界观的。我觉得我们的分歧不在于你是偏向认识论,我是偏于世界观,我觉得还是认知不同导致的世界观的差异。

       你第三段中所谓人的尺度其实就是凡夫的尺度,这本无可厚非,但如在佛学框架内探讨很显然你还没吃透一法界涵摄九法界的理念。人中有觉者,那些大乘实践者恰恰都是和光同尘,在人的尺度中生活的,具体体现在行为上是非常积极的,内心又是非常清净的。这么说吧,你仔细体悟一下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1-2-21 17:03
本帖最后由 花若叶 于 2021-2-21 17:12 编辑

我来写首小诗: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美丽与衰老的速度成正比
芬芳是腐败弥漫的味道
可是呵
我不喜欢千年一面的永生花
它不具备生命的必死性
就算尊容固定于绽放的刹那
也改不了摆拍的做作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1 18:33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1 18:35 编辑
花若叶 发表于 2021-2-21 17:03
我来写首小诗: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发现你来树下后突然一扫油腻之风,重返文青之色。这首还好,不过有些直白,亦不够深远。一会儿我杂谈发一首,你可以“学习”一下。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07:51
昨天在农地忙碌了一整天
今天下午接着聊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07:51
先打个广告,榕树下热帖。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22 08:08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1 18:33
发现你来树下后突然一扫油腻之风,重返文青之色。这首还好,不过有些直白,亦不够深远。一会儿我杂谈发一 ...

证明孺子尚可教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15:24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0 19:43
论金上面的问题我一并回复一下。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而认识论也是知识 ...

说到凡或者圣,我认可六祖说的,就是迷和悟的区别。
我所说尺度,就是人的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区分凡圣之别,在心经中、金刚经、六祖坛经中都没有提到过尺度说法。你似乎倾向于认为,超凡入圣者,便能在微观的尺度感知事物——这是神秘的部分。但诸多经典,没有如此说法。
把事物一分再分,乃至于无穷细分,直至现在科学能探测到的夸子或者上帝粒子,这个见识,是一个普遍的推理,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中甚为多见,而且也很古老,这不是佛教单独的观点,但诸多佛教经典,都没有这样去分凡圣。
所谓凡圣之别,我觉得六祖说得比较清晰简单,就是迷和悟。至于什么是迷,什么是悟。可以再谈谈。
西方哲学研究世界观,有种把客观世界分为第一性质,第二性质的,第一性质是空间、时间、矢量(不太严谨)。第二性质是颜色、气味、硬度之类的,和人的知觉有关。
后来罗素还是卢梭在一本叫《哲学研究》的书里,把客观世界刺激人心形成印象的统称为一种叫感觉材料。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感觉材料都不存在,那么人心如何可以形成印象呢?我们可以像康德说的那样,我们不知道感觉材料后面的自在之物是什么,但意味着那得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至于人得出了什么印象,那就是感觉材料和人心结合出来的东东。
这个是前人论证的路径,当然像你说的那样,都有点客观世界先存的预设了。毕竟这一切说法,都是我们思维上的事情。
所以,十年前我思考的问题,就是思维的可靠性。这意味着,思维上的事情,存在客观性成立的可靠性。这里就不论证了。
一法界涵摄九法界,或者存在就是被感知,又或者花心同在,都是可以在言辞上继续解读的,那就是心里面的事情,不是心外的事情。
我们讨论问题,要先明确范畴,佛法,研究的是人心解脱的办法,那必须是心的学问。
所以,像这样的句子:一法界涵摄九法界,也要往心的学问上去归纳,不能往心外去归纳。
古人在谈论问题的时候,通常会把人心中的世界当做世界来言说,留下了被误读的风险,后人阅读理解,没有范畴的界定,就一定会行差踏错。
最后说说关于感悟空和不空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理解的或者我们看见的,什么是空,是定义,或者是说出这个字的内涵的问题。
我的见解,归纳于心的范畴,空者,就是人心所有的印象,都是空的,就像我写的《醒着做梦》系列的主旨一样。
心外之物,剔除我内心的印象,暂时来说,我可以说,这个客观世界必然存在,只是它们是什么样的,可以先存而不论。这是我前几年写《虚拟与现实》那篇帖子遗留的核心问题。我想用一致性和尺度意义去界定这个世界的样子,就是我们知道的样子。我还需要去论证。我想今年会完成那篇长贴。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15:31
要继续讨论!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15:31
什么是迷,什么是悟?什么是空?什么是不空?
这些关键字,都是最重要的,一般人最迷糊就这几个字了。
@啊哩哩啊
该你出场了。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2 22:34
论金 发表于 2021-2-22 15:31
要继续讨论!

好的,我们的话题比较庄重,所以我要明后天空了接着说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2 22:35
论金 发表于 2021-2-22 15:31
什么是迷,什么是悟?什么是空?什么是不空?
这些关键字,都是最重要的,一般人最迷糊就这几个字了。
@ ...

嗯,共同期待,不过亦要随缘,他太忙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2 22:37
薇芸 发表于 2021-2-22 08:08
证明孺子尚可教

是的,也说明树下有春风化雨功能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2 22:37
论金 发表于 2021-2-22 07:51
先打个广告,榕树下热帖。

哈哈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23:20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2 22:34
好的,我们的话题比较庄重,所以我要明后天空了接着说

期待!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23:21
在我的酒肉世界里,有人陪我聊这样的问题,这就是幸福吧。否则我读那么书,太孤独了。这就是留在论坛的重要原因。
离开论坛,无处言说我内心的寂寞。
作者: 黄小蓉    时间: 2021-2-22 23:26
似懂非懂
上次看到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眼中的红色是不是和我眼中的红色是一样的颜色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23:31
黄小蓉 发表于 2021-2-22 23:26
似懂非懂
上次看到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眼中的红色是不是和我眼中的红色是一样的颜色

认真读这个贴,胜读十年书。
此言不虚!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2 23:32
这个贴的对话,可以编写成一本书。要继续讨论下去!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2-23 20:50
等我空了多看几遍再说。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3 23:46
本帖最后由 啊哩哩啊 于 2021-2-23 23:49 编辑

空沫的这篇于我来说,像南狼说的,挠到痒处了。这里说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并有兴趣琢磨的。所以,我想不拘形式,再来细细琢磨琢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能互相讨论就更好。深度交流,能扩大思维的疆界,丰富思想的内容,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能让人体验到思之乐趣。

显然,空沫这篇用的是共时性分析方法,说的是几种文化中对“意识”的认识。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类似的哲学思考。这种横向的比较,更能看出每种文化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论述方法,也就能从中体会到各种文化不同的思维特性和气质。我曾对论金说,我现在喜欢这种横向的剖面式的比较,把多种文化多种理论中的类似概念细细比较,就能发现其中微妙,就能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就能体会到人之思的流变,从而更能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毕竟,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思之后的产物。当然,空沫喜欢佛学,侧重在佛学方面的探讨。不过我们慢慢把几种文化的理论和渊源摆出来看,或许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3 23:47
有些概念,仔细琢磨后,会发觉和通常习惯用法的意义并不相同。比如,自由,见过不少人在论坛上讨论,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是在中文的语境内用这个词来讨论西学的政治哲学理论。西学的freedom,liberty,其实更多有“从某物中被释放”的含义。这就意味着,人所追求的“自由”,其实是一种emancipation,解放,释放,也就是说,自由从来不是天马行空那样的横行无碍,而是从被紧缚中的松绑。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西方文化追求的自由,是有轨的自由,是在威权、私欲、意志、家庭、社会、制度等夹缝中扩展个人的身心发展空间,是向社会、宗教、政府讨回自己被集约的部分权利,订立契约,确定自己的自由空间和权力,反过来,也对自己的自由作了限定。中文里的自由概念,就是自己做主,无拘无束,甚而是如庄子逍遥游那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中国文化对自由的理解是无轨的,那种自由就是没有任何拘束的,“无待”“无己”,就是没有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也没有肉身和自我精神的束缚,最后的结果也就只有归于自然,无我。这两种对自由的不同理解,造就了两种文化的异质,也是社会体制不同的原因之一。这个扯多了,先不说了。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3 23:48
本帖最后由 啊哩哩啊 于 2021-2-23 23:49 编辑

我想说的是,在不同的文化理论体系里,同样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空沫就存在这个概念说了王阳明的心学、贝克莱西方哲学和佛学关于存在的观点。就存在这个词来说,通常意义上,我们都会把这个词当作一种客观事物,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实在。论金上面的跟帖也在强调这一点。这种实在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持续的显现。

可是,在西方哲学里,存在一词,主要有两个词表达,existential和being,前者表达的是实在,实存,是与消失、死亡相对的概念;而后者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有,在,是”的意思,还有存在、本质的涵义。所以,在哲学上说到存在一词时,并不是单指客观的实在,也包括意识中出现的事物和概念。Being,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伴随着每一次哲学体系的重构,都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系词,be意味着“是”,作为动词,意味着“有”“在”,作为名词,意味着“本质”“存在者”

古希腊的巴门尼德被黑格尔视为西方哲学真正的开端,因为他开启了古希腊哲学形而上学思考模式,关于存在的思考,也是自他开始。中文的哲学史里介绍说,古希腊的巴门尼德曾说:思维和存在是一回事。实际上,从原文看,巴门尼德说的是:所思的和所是的是一回事(for the same thing is there both to be thought of and to be)。这个翻译问题使得我们对巴门尼德乃至西方哲学的存在概念产生了误解。巴门尼德的意思是,能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的。世上万物因其“在”(to be)而能被确定为“是”、“有”(to be),因其“是”被确定为“在”。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3 23:48
本帖最后由 啊哩哩啊 于 2021-2-23 23:50 编辑

因而,贝克莱的那句“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其实应该是“所是就是可被感知的”。这里,贝克莱说的所是,是观念,不是客观实在,能被感知(或者说认识,领悟,察觉)到的观念,一个作为“是”的观念。作为基督徒的贝克莱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上帝就是终极的存在。圣经里耶和华说:I am who am,我是其所是。是的,上帝不说是什么,而是“是其所是”,就是最高的存在,一切存在者的最终本质。柏拉图就将这种存在发展为理念,直至到黑格尔,海德格尔,都是在being的领域论说存在,分辨的更清晰的,是存在者和存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开始的逻辑学的作用,就是区分是和不是。

因此,当你在追问“何物为是”时,就是在追问存在的本质。在你说“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A是B”的时候,存在便在存在者处显现出来。不停追问,就是在朝向本质 探寻。西方哲学真正不是在问A是什么,B是什么,而是在问,being是什么,是什么让A和B划上等号?或者说,“是”是什么?当追问到最后,A不等于任何其他,A就是A,A是其所是,那么,那就是存在,根本的存在,所以,宗教里,上帝作为一个根本的存在,只能是其所是,而不能是其他,因为他是其他的本原。就基督教而言,当你追问一朵花,或者无论是任何其他,最终都会回到上帝那里。

这种对本质的追问,是靠人之思来完成的,或者说,是思之语言来完成的。圣经里,巴比塔的倒下,是因为人靠着语言可以追寻到世界的本质,可以追寻到上帝。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也就是说,世界的本质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所以,当西方哲学把探寻existential的任务交给科学后,世界的本质就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难怪维特根斯坦说:词语破碎处,一切不复存在。

这几天有点忙,关于心学和唯识宗,迟点再来讨论。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4 15:42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1-2-23 23:48
因而,贝克莱的那句“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其实应该是“所是就是可被感知的”。 ...

你讨论的方式很重要,要正本清源很多语句的本意。
不过,解释开后,最好用日常用语继续讨论,不要停留在哲学的词汇里。
我们要学会用简单的白话讲清楚哲学的意思。
否则很容易人云亦云,对话的含义不对等,别人也看得一头雾水。
我觉得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到底我们自己是怎么思考某个问题的,对某个的论证是怎么样的,然后用白话表达清楚。我觉得中文可以表达清楚哲学问题。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4 16:04
讨论渐入佳境了,论金强调了“客观事物”的质碍性,啊哩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我晚上或明天从佛学角度再解放一下我们的思维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4 16:13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4 16:04
讨论渐入佳境了,论金强调了“客观事物”的质碍性,啊哩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我晚上或明天从佛学角度再解放 ...

继续讨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给我们讲解。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4 16:27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4 16:28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1-2-24 16:13
继续讨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给我们讲解。

对我来说,难。


有人问睦州禅师道:“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
,并且天天重覆,实在非常麻烦,如何才能免除这些麻烦?”
陆州禅师回答:“我们穿衣吃饭。”“我不了解你的意思。”睦州禅师斩钉截铁地道:“如果你不了解,那你就穿衣吃饭吧!”

上面啊哩引了维特根斯坦的话:词语破碎处,一切不复存在。有些东西必须自己亲自去做才能体会到,比如在那语言的破碎处,我们才能见到真相。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4 17:33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1-2-20 09:59
我也在看佛经读来亲切。

抱歉我居然忘了回复了,看佛经好,感兴趣可以加入探讨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4 17:33
周不通 发表于 2021-2-23 20:50
等我空了多看几遍再说。

好的,欢迎。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4 17:44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4 16:27
对我来说,难。

这些话题岔了。可以另外开贴谈了。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1-2-24 18:51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4 17:33
抱歉我居然忘了回复了,看佛经好,感兴趣可以加入探讨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2-24 19:02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
此中,"汝"和"吾"都是人称代词,泛泛而指,不会具体到个人。但是,所指能指,有缘之人。如果说是维吾论,那就错了。


说这些话时,我已经三分醉。
我不知王阳明谁,正如我不会下蛋,但能尝蛋味和炒鸡蛋。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2-24 19:02
本帖最后由 周不通 于 2021-2-24 20:29 编辑

我悟了一下,这样:"花本无心,色形在人,亦可为白,形为人行"。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4 22:19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4 22:23 编辑

由于时间关系先回复一下论金。

论金让我尽量用自己的话说,感觉我都不会说话了,限于认知水平,只能说我尽力了。


“我所说尺度,就是人的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区分凡圣之别,在心经中、金刚经、六祖坛经中都没有提到过尺度说法。你似乎倾向于认为,超凡入圣者,便能在微观的尺度感知事物——这是神秘的部分。但诸多经典,没有如此说法。
把事物一分再分,乃至于无穷细分,直至现在科学能探测到的夸子或者上帝粒子,这个见识,是一个普遍的推理,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中甚为多见,而且也很古老,这不是佛教单独的观点,但诸多佛教经典,都没有这样去分凡圣。
所谓凡圣之别,我觉得六祖说得比较清晰简单,就是迷和悟。至于什么是迷,什么是悟。可以再谈谈。”

把事物一分再分,乃至于无穷细分这个见识这确实不是佛教单独的观点。

关于微观世界以至于极微的说法在《俱舍论》等经典中有说。极微,又作极微尘,旧译邻虚尘。物质分析至极小不可再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集合七金尘谓一水尘,集合七水尘谓一兔毛尘,集合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集合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集合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金尘、水尘能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俱舍论四曰:“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为显更细于此者。(中略)八事俱生,随一不灭。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

这个常用于分析物质时破我见成析空观的。我帖子的题目是谈论一朵花之诸种,所以这是从析空观给出一个视角,并没有刻意用它作为区分凡圣差别的尺度,虽然我认为它确实也是标准之一。


至于迷悟我也是认可六祖的说法。觉者为悟,凡夫在迷。只是悟有大悟小悟彻悟之分,也有解悟证悟之分,证悟我们这里先不说,但可能正是因为没有证量,仅是做些解悟其实很难,所谓解行相应。不过这里这个不是重点,我们还是就观念而言。


“西方哲学研究世界观,有种把客观世界分为第一性质,第二性质的,第一性质是空间、时间、矢量(不太严谨)。第二性质是颜色、气味、硬度之类的,和人的知觉有关。后来罗素还是卢梭在一本叫《哲学研究》的书里,把客观世界刺激人心形成印象的统称为一种叫感觉材料。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感觉材料都不存在,那么人心如何可以形成印象呢?我们可以像康德说的那样,我们不知道感觉材料后面的自在之物是什么,但意味着那得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至于人得出了什么印象,那就是感觉材料和人心结合出来的东东。”

啊哩下面说过,在不同的文化理论体系里,同样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也就是我们在行文中要讲究概念术语在不同体系中的不同涵义,你按西方哲学给出的客观世界如果和佛学对接的话,我觉得应该对应佛学中的色法,就是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

我们通常会认为感觉材料都存在,这里先抛开感觉材料依据金刚经都是梦幻泡影般的存在说法,总之它是存在的。但你上面的说法只是解决了它的存在问题,它的来源很显然你没能给出答案,但唯识给出了,根据唯识学,万法皆识所变,色法就是心王及心所所变现的影相。

又康德说的感觉材料后面的自在之物只是意味着它是我们不能见证的存在,但它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独立于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不被一般人所见证,所以被悬置在彼岸。但佛法让人心折之处在于彼岸和此岸之间没有界限。至于人得出了什么印象,那就是感觉材料和人心结合出来的东东这句,也是八识转换的过程,我觉得这方面唯识说的最为细致精微。


“一法界涵摄九法界,或者存在就是被感知,又或者花心同在,都是可以在言辞上继续解读的,那就是心里面的事情,不是心外的事情。我们讨论问题,要先明确范畴,佛法,研究的是人心解脱的办法,那必须是心的学问。所以,像这样的句子:一法界涵摄九法界,也要往心的学问上去归纳,不能往心外去归纳。古人在谈论问题的时候,通常会把人心中的世界当做世界来言说,留下了被误读的风险,后人阅读理解,没有范畴的界定,就一定会行差踏错。”

你上面这段包括后面这句“心外之物,剔除我内心的印象,暂时来说,我可以说,这个客观世界必然存在,”还是二法对待的问题,你把心内和心外做了界定。按佛家不二观念,纯粹主观就是纯粹客观,主体就是客体。我们举例禅家常说的三种境界,比如最开始见山是山之时,就是我们用分别心看山的时候,那么山是山,我是我。但当分别执着消失之时,山就是我,我就是山,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但这种合一并不意味着彼此被湮灭,它是一种妙境。所以我们可以试着打破常规思维,尤其长期以来唯心和唯物这种二法预设的划分思维,试着去张开心眼,体悟一下我们由于受限的无知而导致的无法想象的境界。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4 23:23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4 22:19
由于时间关系先回复一下论金。

论金让我尽量用自己的话说,感觉我都不会说话了,限于认知水平,只能说我 ...

有点长,明天细读。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15
所以这是从析空观给出一个视角,并没有刻意用它作为区分凡圣差别的尺度,虽然我认为它确实也是标准之一。
==========================
这个常人没法体验到,会变成神秘主义。就像概念“神鬼”一样。如果这种对微观世界的体验是真实存在的,至少会认真严肃地成为科学研究的学科。在90年代的气功热里,遗留下来的更多是骗子。
神秘主义,是一个人设的禁区。我继续持怀疑态度。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20
觉者为悟,凡夫在迷。只是悟有大悟小悟彻悟之分,也有解悟证悟之分,证悟我们这里先不说,但可能正是因为没有证量,仅是做些解悟其实很难,所谓解行相应。
===============================
解悟和证悟,都是可以谈的。我觉得解悟还是证悟,讲的只是悟的方式不同,而悟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同。佛法不二,结果只有一个。证量这个词,我的看法就是先找到了正确的精进方式,对心修炼的级别。它不是悟的本质的区别,而是悟的程度的区别。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34
我觉得应该对应佛学中的色法,就是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
================================
这段和我是有重大分歧的。
我觉得佛法中的色法,说的是"人心中的印象世界",而不是指向“客观世界的自在之物”。这是我前面讲了但讲得不太清楚的分界点。
哪块石头,本来是自在之物,然而被人感知后,人的内心就会有石头的印象。我认为佛法所讲的示现,指的是“内心对石头的印象”,而不是创造了一个外在的石头。否则这太不科学了。
人是宇宙的产物,不能高于宇宙。——这是真理性的界限。
“人心中的印象世界”,恰恰就是梦幻泡影般的存在。造作人心的喜怒哀乐天堂地狱,都是人对外界颠倒的认知导致的。佛祖堪破的应该是这个(人心造作),而不是坐着就了解了天地——要是这样,还要科学家干嘛呢?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37
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
=====================================
变坏,质碍,等等,都是人心的认识,颠倒众生的根本。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46
又康德说的感觉材料后面的自在之物只是意味着它是我们不能见证的存在,但它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独立于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不被一般人所见证,所以被悬置在彼岸。
=============================
前面我说过罗素还是卢梭提的问题:如果感觉材料不存在,那么是什么让人有印象呢?
论证的就是以感觉材料为代表的自在之物的存在。
自在之物的不可知是一个预设。你说它不一定独立于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不被一般人见证。这可能是没完全理解自在之物的含义,也是把认知推向神秘主义的路径。
我们认知那块石头,是灰色、硬的,方块型的,还有更多的物理化学的性质。不论是在人眼,还是显微镜,各种科学手段下,总结出来的特征,等等,这都是对哪个统称为“感觉材料”的研究。
真正的所谓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就不在人类认知尺度上的评价。意思是说,宇宙本来是什么样子的,人类不能知,不能说,人类说的,都是和人类认知相关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个别人类能成仙成圣,他也是无法认知自在之物是什么。因为这个预设的概念是绝对意义上的。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52
你上面这段包括后面这句“心外之物,剔除我内心的印象,暂时来说,我可以说,这个客观世界必然存在,”还是二法对待的问题,你把心内和心外做了界定。按佛家不二观念,纯粹主观就是纯粹客观,主体就是客体。
=======================
把人心当作镜子,可以说就没有什么内外。镜子里的是虚境,人执着的,正是镜中虚境。这也是颠倒众生的根本含义。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5 15:53
《心经》说的就是心事
人言生老病死苦集灭道
心经在前面加了个无字,抹去了镜中虚境。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6 21:14
论金 发表于 2021-2-25 15:15
所以这是从析空观给出一个视角,并没有刻意用它作为区分凡圣差别的尺度,虽然我认为它确实也是标准之一。
...

哈,你又回了这么多,今天元宵节,不回了,过两天空了再回你和啊哩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6 21:34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6 21:14
哈,你又回了这么多,今天元宵节,不回了,过两天空了再回你和啊哩

哈哈,元宵节快乐!
继续谈下去!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6 21:51
论金 发表于 2021-2-26 21:34
哈哈,元宵节快乐!
继续谈下去!

元宵节快乐!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1-2-26 22:58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2-26 23:00 编辑

我是有多无聊,居然一字一句看完了你们所有的讨论。
看懂一半。

据说读书做学问最后的归宿必然是哲学宗教,看你们把心内心外的世界无限微观细分,还有虚实互证,不知道最终体验到什么境界。
一定是有什么按照常规思维所体会不到的东西,我想象不到的。比如能够打破思维的疆界等等。

可是,于我的现实生活,会有什么改变和影响吗?
借助宗教(佛法)的力量去解决一些事情?好像没有这个需求。
自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处理几乎所有事,包括心魔的驱逐,都比较有效。
我是个实用主义者。

唯一好奇的是,到底你们看到、体会到了什么妙境呢。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7 01:35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6 21:51
元宵节快乐!


空沫节日快乐!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7 01:38
泼雷 发表于 2021-2-26 22:58
我是有多无聊,居然一字一句看完了你们所有的讨论。
看懂一半。


会让人学会怎么看世界,怎么去思考,怎么去看事物内在的本质性因素,怎么看世间事物的关系,怎么看待语言和文字的作用,还能学会怎么表达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1-2-27 01:39
泼雷 发表于 2021-2-26 22:58
我是有多无聊,居然一字一句看完了你们所有的讨论。
看懂一半。


对了,关键是,怎么对待自己,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27 08:31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4 16:27
对我来说,难。

其实一切烦恼都可以归入舍与得之间的转换,穿衣吃饭是生命之必须,要生存就只能这样,如果这也算是烦恼的话,舍掉生命就能得到解脱,如果舍不得放弃生命,就要遵从生命延续的必须条件,不管想得明白还是想不明白,都得天天去面对和接受吃饭穿衣这个事实,因为它是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1-2-27 09:49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1-2-27 01:38
会让人学会怎么看世界,怎么去思考,怎么去看事物内在的本质性因素,怎么看世间事物的关系,怎么看待语 ...

自己感觉这些,我依靠历史学思维还是什么,创建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框架体系,差不多很稳固了。

我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各有分工,平时任由感性思维泛滥,去自由感知生活,一旦出问题了,理性思维就会出来有效干预。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7 15:44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1-2-23 23:46
空沫的这篇于我来说,像南狼说的,挠到痒处了。这里说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并有兴趣琢磨的。所以, ...

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类似的哲学思考。”  确实,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宇宙就在那里,老子、佛陀、柏拉图可以异时异地而观,所构建的不同文化体系,使得我们可以认识不同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开拓视野,求同存异。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7 16:06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1-2-23 23:47
有些概念,仔细琢磨后,会发觉和通常习惯用法的意义并不相同。比如,自由,见过不少人在论坛上讨论,给我的 ...


这段说的很好。有些概念,仔细琢磨后,会发觉和通常习惯用法的意义并不相同。”是这样的。论坛上一些人讨论的自由,很多时候是和指向权利和MINZHU挂钩的,不够深入。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让我想起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生而为人的自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有时候自由恰恰表现为追求自由者的牢笼上。中文里的自由概念,确如你指出的那样自己做主,无拘无束,没有物质条件的束缚,甚至也不是心理学所说的潜意识之类,而是超越意识的一种直指本心的大自在。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7 16:29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7 16:37 编辑

我想说的是,在不同的文化理论体系里,同样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空沫就存在这个概念说了王阳明的心学、贝克莱西方哲学和佛学关于存在的观点。就存在这个词来说,通常意义上,我们都会把这个词当作一种客观事物,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实在。论金上面的跟帖也在强调这一点。这种实在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持续的显现。

可是,在西方哲学里,存在一词,主要有两个词表达,existential和being,前者表达的是实在,实存,是与消失、死亡相对的概念;而后者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有,在,是”的意思,还有存在、本质的涵义。所以,在哲学上说到存在一词时,并不是单指客观的实在,也包括意识中出现的事物和概念。Being,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伴随着每一次哲学体系的重构,都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系词,be意味着“是”,作为动词,意味着“有”“在”,作为名词,意味着“本质”“存在者”

古希腊的巴门尼德被黑格尔视为西方哲学真正的开端,因为他开启了古希腊哲学形而上学思考模式,关于存在的思考,也是自他开始。中文的哲学史里介绍说,古希腊的巴门尼德曾说:思维和存在是一回事。实际上,从原文看,巴门尼德说的是:所思的和所是的是一回事(for the same thing is there both to be thought of and to be)。这个翻译问题使得我们对巴门尼德乃至西方哲学的存在概念产生了误解。巴门尼德的意思是,能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的。世上万物因其“在”(to be)而能被确定为“是”、“有”(to be),因其“是”被确定为“在”。
因而,贝克莱的那句“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其实应该是“所是就是可被感知的”。这里,贝克莱说的所是,是观念,不是客观实在,能被感知(或者说认识,领悟,察觉)到的观念,一个作为“是”的观念。作为基督徒的贝克莱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上帝就是终极的存在。圣经里耶和华说:I am who am,我是其所是。是的,上帝不说是什么,而是“是其所是”,就是最高的存在,一切存在者的最终本质。柏拉图就将这种存在发展为理念,直至到黑格尔,海德格尔,都是在being的领域论说存在,分辨的更清晰的,是存在者和存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开始的逻辑学的作用,就是区分是和不是。

因此,当你在追问“何物为是”时,就是在追问存在的本质。在你说“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A是B”的时候,存在便在存在者处显现出来。不停追问,就是在朝向本质 探寻。西方哲学真正不是在问A是什么,B是什么,而是在问,being是什么,是什么让A和B划上等号?或者说,“是”是什么?当追问到最后,A不等于任何其他,A就是A,A是其所是,那么,那就是存在,根本的存在,所以,宗教里,上帝作为一个根本的存在,只能是其所是,而不能是其他,因为他是其他的本原。就基督教而言,当你追问一朵花,或者无论是任何其他,最终都会回到上帝那里。

这种对本质的追问,是靠人之思来完成的,或者说,是思之语言来完成的。圣经里,巴比塔的倒下,是因为人靠着语言可以追寻到世界的本质,可以追寻到上帝。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也就是说,世界的本质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所以,当西方哲学把探寻existential的任务交给科学后,世界的本质就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难怪维特根斯坦说:词语破碎处,一切不复存在。

这几天有点忙,关于心学和唯识宗,迟点再来讨论。
------------------------------

这段很精彩,为我们厘清了关于存在的诸种涵义和认知误区。

论金论述中提到的客观存在应该就是existential,表达的是实在,实存,是与消失、死亡相对的概念。因为贝克莱的大主教身份,其存在肯定会指向本质,终极的存在。以至于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也都是就being语域而言的。在“何物为是”最终演变为追问存在的本质时,啊哩表达的意思是世界的本质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如果离开思维,离开语言,一切几将不复存在。


稍后我主要从佛学角度说点看法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7 17:43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7 18:49 编辑

既然说存在,先说两句存在主义。在存在主义的哲学会饮中,总绕不过萨特和海德格尔。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先于存在”的倒置,一种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学说,是针对本质而言的。强调了在荒诞世界中的人的行动的自由选择性,并且由这种自由选择所带来的对应责任最后使得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每个人的本质既然与自己的选择有关,那么这里就有一种主动性甚至觉醒的意味。佛学也讲众生的迷失是因为他没有觉悟到自己的本性,而这种自性的觉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海德格尔的存在是针对“存在者”而言的。海氏的存在表现的是一种“显现”、 “存在着”的动态过程。存在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与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逻辑上的先在地位。它表示事物的一种动态趋势,是使存在者显示为“存在者”的一个过程。存在不是任何一类可被定义或描述的实体,它和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存在者有着本体论意义上的区别。存在和存在者的关系,有些象佛学中的体相之说。

佛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追问本质的过程中,尤其说到终极本质之时,它的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也就是它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特殊性。这是一种非常不常规的方式,大于海氏自创哲学词语的语言革命。无论是外部客观存在还是思维中的存在,在佛学看来都是一种无明导致的分别执着衍生的相似相续相。这种思维中的存在可称作一种法执。在佛学理念中,过度依赖思维世界和语言路径最终指向的还是月亮之手,而不是指月之手所指向的月亮,即诸法实相或说终极真理。必须打破这种常规模式,才不会死于思维语言所设置的障碍。让我们试着从概念中解放出来,专注一个苹果或一杯咖啡乃至自己的呼吸,感受类似禅宗的那种直觉体悟,那么存在就在当下,就是被感知到的在场,存在者和存在会合而为一。

奥古斯丁说过,别想着向外求索,返回你自身。胡塞尔也说,想成为哲学家的话,退回到自己之中。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7 17:58
薇芸 发表于 2021-2-27 08:31
其实一切烦恼都可以归入舍与得之间的转换,穿衣吃饭是生命之必须,要生存就只能这样,如果这也算是烦恼的 ...



禅宗就讲究不离穿衣吃饭,在担水劈柴中悟道。走,小芸芸,吃茶去!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2-27 18:00
泼雷 发表于 2021-2-26 22:58
我是有多无聊,居然一字一句看完了你们所有的讨论。
看懂一半。

哈,一点不无聊,空了我再说,今天先到这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1-2-27 18:30
未阅!
作者: 薇芸    时间: 2021-2-27 19:54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2-27 17:58
禅宗就讲究不离穿衣吃饭,在担水劈柴中悟道。走,小芸芸,吃茶去![/backco ...

大道至简,悟者天成。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