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国医节里话中医 [打印本页]
作者: 月下采荷 时间: 2021-3-17 09:22
标题: 国医节里话中医
本帖最后由 沈眉珊 于 2021-3-17 15:14 编辑
翻开《诗经》,心绪在《卷耳》《芣苢》《木瓜》《蒹葭》自由地游荡,幻想着身处在那些稀奇的古代植物里,忽然一日在想,那些植物到底是什么呢?那些让我们体会诗意的植物到底是做什么的?离开诗的意韵,从“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里找出“卷耳”,原来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品》中主治风寒头痛,风湿痹痛。再继续查找,“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呀,那在水一方的伊人,令追求者心仪万分,不顾远方,不惧险浪,不懈追求,可谁又在诗的背后,注意到“蒹葭”这个角色呢?“蒹葭”就是芦苇。芦苇最早入药是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用的是苇茎部分,叫“苇茎汤”,主要用于治疗肺痈,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原来在浪漫的诗歌背后,是治病救人的现实。
浪漫与远方,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健康追寻,《诗经》给了我们浪漫的画面,也给了我们保持健康的秘方。可以想像,我们的先人,为了能让中医秘方代代相传,用心良苦,用朗朗上口,又不易健忘的浪漫手法,为大众养心,养身。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曾经,我也受网上一些攻击中医的言论影响,对中医产生一定的怀疑。认为,它不科学,治病没有科学逻辑,有运气色彩。、
然而屠呦呦的获奖,的确触动了我。如果说,传统中医像现代西医那样,随机,大数据,双盲测试,临床治愈率80%以上,这恐怕还没听说,可中医药的确能治愈,维持很多病症。
屠呦呦因受古方启发,深入研究青蒿,用现代科技手法合成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虽说它属于西式制药,可毕竟是中医古方启发,中药是它的鼻祖,假如没有青蒿治疗疟疾这一古方,她恐怕要走很多弯路,浪费更多时间,也许与诺奖擦肩而过。
也许治疗疟疾的古方很多,很多也被检验是无效,甚至青蒿也不是完全有效,然而,处在古代角度,那时疟疾也可能病症很轻,或者,遇到某些疟疾,青蒿就能治了,虽然不是百分百,但起码能治愈一部分,否则,青蒿不会上古方,代代相传。
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作用,让古老的中医焕发活力。这次抗疫,张伯礼采用中医与西医结合疗法,治愈了很多轻度新冠患者,为国家抗疫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让古老的中医,绽放着绚丽的光彩。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比古代环境要污染些,气温也高些,这些都使得现代疾病更复杂,品种更多,西医面临的无尽的考验。
比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多,病症增强,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增大,猝死,中卒率提高,西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双刃剑效应。这时,祖国的中医传来了福音。对于一些轻度非遗传性心脑血管疾病,完全可以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方案,减轻重量,穴位贴敷都体现出良好的作用,对于中重型患者,虽然以西医为主,但中医的参与,降低了对西药的依赖性,减少逐年增加计量的副作用,中医降血脂,血糖,尿酸,更平缓,持久性更好,副作用更小,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使得,肌肉对血管的压迫减轻,减少血管壁所受压力,达到辅助降血压功效,在中医的辅助下,西医减轻了压力,减轻了副作用,提高了治疗极限。
虽然,中医无法像西医那样,救急,救命,目前也缺乏精准,全面的现代科学原理。但是只要能治病,为何要放弃这一安全长效的治疗方案呢?
当然,我们需要不断挖掘中医的科学原理,不断把中药提炼成易于吸收的药品,增加其治愈速度和效率,降低治疗成本。放掉对中医的偏见,重新拿起《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当你探寻《诗经》的春天时,千万别忘了,在春天里,为“卷耳、芣苢、木瓜、蒹葭”浇一点水,施一点肥,唱一曲赞歌。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21-3-17 10:27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21-3-17 10:28
在抗击新冠中,中医大放异彩。
作者: 凶猛老狐狸 时间: 2021-3-17 11:39
中医属于古代医学,只有跟上现代科学的脚步,不断进步才能发扬光大,不然就只有淘汰。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3-17 15:15
月下,你原先的字太小了,我给你编辑大一点,重排了版。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3-17 15:16
中医的力量不小,只是我们传承到的能掌握的已经少了。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3-17 15:17
中医必须是从小开始跟师傅学的那种,才能有些道。
如果是大学才去读中医专业的,已经很受限。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3-17 15:18
中医要练气,才能更好地操作针灸。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3-17 15:19
我前几天看到深圳一个国医论坛的邀请函。
才知道有国医节。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1-3-17 15:49
喜欢一些中药名,喝药时,似乎就不觉得那么苦了。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1-3-17 23:06
我二哥以前得过一种怪疾,西医没看好,最后还是中医救了一命~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1-3-17 23:09
西医不能包治百病,同样,中医也不能包治百病,不能因为医不好某种病而彻底否定中医~
作者: 李不白 时间: 2021-3-22 11:30
欣赏好作品。
作者: 哈保奎诊所 时间: 2021-3-22 15:00
虽然,中医无法像西医那样,救急,救命,目前也缺乏精准,全面的现代科学原理。但是只要能治病,为何要放弃这一安全长效的治疗方案呢?
---------------------------------------------------------------------
中医源于救急、救命······
我就知道很多比西医快捷速效的中医治疗。
作者: 山人 时间: 2021-3-22 18:13
中医药对防病治病有重要贡献!
作者: 云在眉梢 时间: 2021-3-23 10:46
那年我发高烧,从卫生所到卫生院再到市里最好的医院,一周多没退下来,结果还是药房老中医两副中药两天就退下来了。
作者: 李不白 时间: 2021-3-24 12:27
试着用枸杞泡了点白酒,老中医说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