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今天起,杂谈流行转贴【不香了!“中国年轻人对美国热情消退”】 [打印本页]

作者: 云逸客    时间: 2021-3-24 18:58
标题: 今天起,杂谈流行转贴【不香了!“中国年轻人对美国热情消退”】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0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千禧一代”和“Z世代”引领国家远离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和美国品牌》的报道,报道观察到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美国的吸引力消退了。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年轻人似乎并不想被贴上反美的标签。不过,与之前一两代人曾经欣赏美国价值观、电影和品牌,以积极眼光看待美国政治情况及其经济与科技进步不同,与更年轻一代中国人的对话表明,美国的吸引力在最近几年确实消退了。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都记得他们曾欣赏美国的个人主义,但在北京与华盛顿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之际,当代中国青年对美国政治制度和美国民主变得日益冷漠甚至持负面态度。
无论这是否与中国广告业、时尚业或娱乐业的变化有关,出生于1980年至1995年的“千禧一代”和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的“Z世代”,都不像出生于1961年至1980年的“X世代”那样偏爱美国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
更年轻的一代中国人看重爱国、追求个性并为中国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一家业内领先的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刘欣(音)说:“总的来说,与70后和80后相比,年轻消费者现在不欣赏美国文化和时尚,这是相当大的变化。”
她说:“现在,无论产品设计或者广告创意如何,中国的年轻人都偏爱中国和东方元素。外国的创意越来越不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品味。”
这与本世纪最初10年和刚刚过去的10年的初期截然不同,当时美国的广告创意非常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刘欣说:“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大批国际广告公司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我们那时加入这个行业,都认为最妙的想法来自美国的广告,最好的广告公司总部都在美国。麦当劳、可口可乐的广告路人皆知。现在,反映中国创新精神或大国自豪感的创意成为拿下合同最重要的突破口。一句话,再也没有哪家广告公司会愚蠢到强调美国文化了。”
她说:“事实上,你能从耐克的宣传策略中发现端倪。耐克在中国市场逐渐淡化自己是一个美国品牌的形象,转而用中国本地的、地方化的文化概念来推广产品。”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进口电影也在中国市场受到冷落。
在1994年第一部好莱坞票房大片在中国上映之后,中国观众一直支持好莱坞电影。直到2013年,中国历史票房的前三名都一直是好莱坞制作的电影:《阿凡达》《变形金刚3》和《泰坦尼克号》。
去年,中国票房排行榜上前10名的电影首次全部为国产电影,而进口电影票房占比降至区区16.28%,从2012年的53.4%到2019年的35.9%,一路稳步下滑。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1-3-24 21:15
以前那种过度的热情是不正常的
作者: 云逸客    时间: 2021-3-24 21:22
鱼小溅 发表于 2021-3-24 21:15
以前那种过度的热情是不正常的

也难怪,那些老人早年经历的是中国全面落后西方人的时代,这个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他们的眼光还停留在过去时,看不到中国的巨大变化,这才是一种悲哀~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1-3-24 21:40
云逸客 发表于 2021-3-24 21:22
也难怪,那些老人早年经历的是中国全面落后西方人的时代,这个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他们的眼光还停留 ...

是呀,人得往前看……那帮人总耿耿于怀滴一幅老愤青的样子,不利于身心健康~~

作者: 云逸客    时间: 2021-3-24 21:53
鱼小溅 发表于 2021-3-24 21:40
是呀,人得往前看……那帮人总耿耿于怀滴一幅老愤青的样子,不利于身心健康~~

不过他们的那种说在国内越来越没有市场,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吃他们那一套?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1-3-24 21:56
云逸客 发表于 2021-3-24 21:53
不过他们的那种说在国内越来越没有市场,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吃他们那一套?



是吧是吧,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羡慕别人干嘛~~~

作者: 云逸客    时间: 2021-3-24 22:00
鱼小溅 发表于 2021-3-24 21:56
是吧是吧,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羡慕别人干嘛~~~

羡慕,不如自己加油,变得更好~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1-3-24 22:05
云逸客 发表于 2021-3-24 22:00
羡慕,不如自己加油,变得更好~

正是~而且中国好的地方,别人也学不来呢~~~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