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返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00
标题: 《返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4-7 10:10 编辑

[attach]629225[/attach]

因第一部书稿出版失败,被人误读,造成恶劣影响。
我决定更名,用《姓名与人生》介绍的方法,起笔名为“童天一”。此书果然获奖。
《返祖》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那条长尾,象征着今日全球流行的民粹主义

下面我先贴《自序》,再介绍专家对此书的评价。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03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4-7 10:05 编辑

《返祖》自序
钟健夫

      先祖之梦萦绕不去,我的理性渐渐演化成感觉。
      当我第三十次修改这部小说时,一本新版族谱出现在眼前,那是台商送给我的。此前,我对祖先的追忆总是弥漫着千古烽烟止于西晋末年,而这本海峡彼岸印制的族谱却让我遥念起商汤时代。历史的真实已经在似水流年中嬗变为神话,可我坚信商汤天乙之子、纣王之长兄乃我的祖先微子。
       生活比神话更荒诞。
      约旦河西岸隐秘的恐怖活动是整个世界返祖情结的全息缩影。当伊拉克的苏制坦克向科学科威特边境隆隆开进的时候,我看到阿拉伯帝国之梦的又一次开始。时光的涓滴不断浸蚀达尔文式的进化原则。返祖情结无处不在。它诠释了原教旨主义的遍地流泛。进即退。戈尔巴乔夫一直以为往前走,俄罗斯的国土却挂上了沙皇的国旗。萨拉热窝上空浓密的硝烟,又一次证明这个城市是全球无序的生长点。索马里几在一夜之间由国家形态退化为部落社会。我的理性  在历史的张力面前做了一个鬼脸,这是2000年的表情。
      我们仿佛正向过去走去。过去即将来。而现在却失踪了。
      生活比艺术更荒诞
    一位英俊的青年从精神病院出来向我发出呼救,那是1989年的初春。这位前银行职员突然心血来潮,竟立下宏愿要从广州倒行至北京。单位自然不允,声明若3个月不来上班便开除他的公职,妻子闻讯即闹离婚,父亲也威逼他脱离父子关系,如果他执意倒行的吧。但所有要挟均告失败,他主意已决,不久他便进了精神病院。从精神病院出来后他向我呼救。我爱莫能助。一年这后,《中国青年报》上出现了一张他的照片。我看见他长发披肩神情疲惫,那是360多天露宿风餐日夜倒行的历史痕迹。这就是4年来不断激发我创作修改这部小说的动力之一。
      但是文学大门早有各式人物把守,并且不断更换通行证。近几年除流行的通行证除唯美式的技术主义外,还有一种感觉学派。如果你的旅行包里塞多了一些理性少放了一些感觉,前景将十分危险。你的登机证往往被拒签,因为你有可能将文学座机劫持到利比亚去。失去信仰的时代理性是一头怪物。不过,我知道有一种登机证已经按国际流行的标准签好,那就是后现代,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国内乘客。我害怕去签一种几年前流行的寻根护照,更害怕去冒充中国的后现代乘客。
      我深信,理性是智慧的感觉。


                                     1993年1月


作者: 大路朝天啊    时间: 2021-4-7 10:11
生活比小说更像小说。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15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4-7 10:16 编辑

京城评论界讨论《返祖》


      《岭南文报》本报讯:荣获第九届新人新作奖的长篇小说《返祖》在京引起反响,出版该书的作家出版社在京召开《返祖》作品研讨会,参加讨论会的有作家出版社副总编王文华,《世界文学》副总编申慧辉,著名中青年评论家和文学研究工作者季红真、陈晓明、吴秉杰、潘凯雄、于晓丹、黄梅以及编辑记者二十余人。该书作者童天一(名称钟健夫)参加了作品研讨会。

      与会者在发言中首先肯定了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王文平认为,这是一部好书,一部极有特点的长篇小说。作品在彩色、层次、散文化的笔法和对人生状态的关注方面,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陈晓明认为,这是一本他期待以久的小说,证明文坛之外写的小说要比文坛之内的人写出的小说要高出一筹这样一种日益明显的趋势。黄梅认为,这部作品有创新意识,作者找到了一种形式,即包罗万象的形式,能够在这么短的篇幅中,融进这么多的内容,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季红真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的主题,十九世纪几乎全部囊括了,十九世纪的某些作家病态地感觉到二十世纪作家的普通感受,只是十九世纪作家还没有命名的癖好。而《返祖》作品的主题设计,超越了当代所有的精神范畴,可以说主题是最先锋的。对当代人类精神空间进行了大幅度开拓。陈晓明认为,《返祖》作者摆脱了意识形态和文学写作制度化的双重压迫,直接面对生活的事实去把握,去追问,同时将自己的知识背景结合起来。他将这部小说命名为“后理性主义”的作品。会上有人试图用荒诞主义、象征主义来概括这部作品。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任何命名都无法涵盖作品的主题思想。

     关于积极的主题和作家社会责任感的关系,申慧辉把这部小说和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霍华德别业》(由该改编的电影为《霍华德庄园》)进行比较,认为那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社会现象,而国内现在相当多的作家在创作中却缺乏这种勇气,只会调侃,靠小聪明,丢弃了社会责任感。《返祖》是一个例外,它关注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甚至涉及到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季红真也认为,写作虽然是以私人方式,表达的是自己的思想,但终究是人类的事业。《返祖》关注到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精神状况,说明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焦虑,内心极为痛苦。

      不少人在发言中都谈到作家的知识背景对于当代创作的意义。申慧辉认为,《返祖》的许多想象成份是和自然科学相联系的,这显然得益于作者的理工科知识基础。《中国文化报》的王洪波认为,作家的知识背景显然是非常需要的,因为今天已经进入科学时代。陈晓明认为,具有非文学专业背景的作家进入文坛,是对业已形成的文学写作制度化的一种冲击。吴秉杰认为,这部作品涉及到寓言性、科学性、荒诞性及理论的关系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角度。

       关于作品的形式问题,多数发言者都肯定了《返祖》有较强的可读性,故事精彩,结构紧凑,语言轻松活泼。季红真认为,这种现象是和二十世纪文学借鉴了通俗文学的某些因素有关系。第一是性,第二是暴力,第三是悬念。陈晓明认为,小说的故事结构显示出作者的才气和气魄,不是现在一般小说能够达到的。申慧辉认为这部作品能够接近读者,尤其能够为年轻读者所喜欢,因为它选择的语码容易为年轻读者所接受。
与会者也对《返祖》的缺点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吴秉杰认为,小说的题目迁就了故事线索,这个题目不能概括作品的精神实质。季红真把《返祖》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进行比较,认为前者还缺少心理深度,在个性张扬方面不够。王文平认为,作品的篇幅稍短,限制了作者把作品写厚实,如果作品增加一些篇幅,把一些细节和场面完全展开,效果可能会更好。

     《返祖》的作者童天一(原名钟健夫,就职于广东太阳神集团公司),在会上谈了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和创作过程,他承认自己在创作这部小说过程中思考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答案,也许正像有些评论家在发言中指出的那样,人类所面临的处境本身包含无数的精神悖论,他认为,每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作家,不仅要关心我们今天的现实生存,而且还要关心下个世纪的人类精神走向。(杨德华整理)



与会主要专家简介:
陈晓明,著名文学评论家,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导师,现为北京大学当代文学教授
季红真,文学评论家,原中国作协创作研究室,研究员;
申慧辉,外国文学专家,原《世界文学》副主编,现移居加拿大;
吴秉杰,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创作研究室副主任。
黄梅,留美外国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attach]629235[/attach]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19
大路朝天啊 发表于 2021-4-7 10:11
生活比小说更像小说。



说得好!
改开到现在,全球巨变,作为文学,应当怎么去表现?
当然若不写《返祖》,我可能疯掉了,太多事情想不明白。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1-4-7 10:23
童老师回来了,很高兴,问好问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24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4-7 10:27 编辑

    一位英俊的青年从精神病院出来向我发出呼救,那是1989年的初春。

————————————————————

此书是对那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回应和反思。
1988年动笔。我学理工的,转行做新闻记者,竟然用进行时态写小说,写不下去。
过了那年,就很好写了,因为变成了过去时态。
我这才明白,英文小说为什么用过去式写。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1-4-7 10:25
看见我们超帅的童老师回来发帖了,非常高兴,热烈欢迎。。。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25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4-7 10:14
童老师也回来了?太好了,快请进来,上座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1-4-7 10:26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4-7 10:15
京城评论界讨论《返祖》

      《岭南文报》本报讯:荣获第九届新人新作奖的长篇小说《返祖》在京引起反 ...

文章写得真好!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1-4-7 10:26
长篇小说能够获奖,能够在京城引起大的反响,说明童老师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喜可贺!
童老师为人还这么低调,实属可贵!
问好童老师!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29
笔子 发表于 2021-4-7 10:25
看见我们超帅的童老师回来发帖了,非常高兴,热烈欢迎。。。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3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4-7 10:33 编辑


《返祖》印象
  文学评论家    季红真                  



      《返祖》这部小说我用一天时间读了一遍,不能说完全读懂了,因为一部长篇小说真正要读懂,总要读个两遍三遍。

       我觉得这部小说有一点很棒。首先从形式上说,二十世纪文学不管什么主义,不仅仅是要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觉,它是私人化的东西,但纯粹私人化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它作为对抗制度化的集体要求时,有它文学史上的意义。归根结底,写作是一种人类的事业。二十世纪的文学主题十九世纪的文学中全都有,十九世纪个别天才病态的想象,到了二十世纪成了人们普遍的感觉,所以人们才不断地去给这些文学现象命名。比如荒诞,果弋理的《鼻子》就很荒诞。还有《死灵魂》,充满了对旧俄时代荒诞的讽刺。写作是个体进行的工作,表达的是自己的思想,但作家一定要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纯文学要赢得读者,就要借鉴通俗文学的一些要素,向十九世纪文学回归。在世界范围内,这也是一种潮流。本世纪初像《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写作具有经典性,但它只是文学史的经典性。这个时期由于心理学、哲学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生存的追问,找到了一种新视野,有了新发现。但是,比如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比如像托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还是追求可读性,这些能列入当代经典性的作品,都借鉴了通俗文学的很多因素,第一,性;第二,暴力;第三,悬念。这三点《返祖》都充分具备。主人公和师姐朦胧的爱恋,龟村发生的多种涉性故事,这些使得这本书很好读。但写作时,作者采取一种带有现代性的写作。从结构上说,作品结尾部分显得较弱,后半部给人草草收尾的感觉。书中所有的故事、场景都很精彩,这可能和作者对人类学的兴趣有关系,可读性很强,节奏感很强。节奏感是很重要的,西方的枪战片、商业片要求五分钟一个高潮。武侠小说也讲究情节绵密,不能有冗长的心理描写。节奏感使这部作品的结构紧凑。

       从主题角度看,这部小说是最先锋的一部小说。它超越了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等文学范畴。在我看来,寻根文学也可以说是精神返祖文学,是从正面肯定文化回归的价值。新写实主义就是被现实挤压的一种东西。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家对现实生存展开一种批判,或者是一种感觉的批判。这部书的主题设计超越了我们现实的生存,关注二十一世纪,关注到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处境,在人类精神空间上是一个大幅度的开拓。一系列现实荒诞地情节,重心不是放在现实批判方面,而是放在对现实进行全面的嘲讽。这种嘲讽是基于个体处于历史迷宫的困惑和无奈以及价值感的丧失。

     《返祖》一书的作者是无处皈依的,内心实际很痛苦,被祖宗的牌位压得喘不气来。不想回归,但同时又觉得我们每个人都长着尾巴,找不到通往健全的人或理想的人的出路,全部价值体系在这部作书里崩溃了。这部作品写出了所有价值体系崩塌于一旦。享廷顿认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主要的冲突是文化冲突。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四大冲突是经济冲突、文化冲突、贫富冲突和男女冲突。《返祖》除男女冲突没有涉及外,其它三大冲突都涉及到了。这种荒诞与其说是一种形式,不如说是作者对这个时代人类精神关注之中的一种忧虑,一种焦虑。几乎每一个命题之中的包含一连串的悖论。例如是勤劳推动人文明呢,还是懒惰推动文明,是以现有民族建立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建立已经完成,等等。这里涉及到对人类未来前途的焦虑。而结构带来主题方面一个很大的缺陷,即这是一个隐喻,但作者本人恐怕也没有吃透。作者所有的思考,所有精神的困惑全部囊括在故事中了,可是缺少心理深度。这是文学性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者没有答案。

       这部书的长处超越了当代文学界所有表现的范畴,把民族的生存现实和整个人类精神处境联系在一起,看到了世界性的文化回归运动。这是需要胸怀和气魄的,不是某一学科的问题,而是具有国际的视野和敏锐,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文学报》,1994年11月17日)

[attach]629248[/attach]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42
李熙 发表于 2021-4-7 10:26
长篇小说能够获奖,能够在京城引起大的反响,说明童老师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喜可贺!
童老师为人 ...



谢谢!

这辈子的主要症状,就是《返祖》获奖了,却不能继续文学创作。
我为别人写11本书,出版了10本。
为了出版《返祖》,我下海打工,自费出版。因获专家好评,责任编辑杨德华将自费的钱,退给我。
直到退休,我也没有上岸。
过去想不通,现在想明白了——我在改革开放的最前线谋生。这是重要的历史的机遇。

许多朋友和老乡知道我与钟洁玲的关系,总是代托我出版小说,
我就讲自己出版失败的故事,讲自己只能为别人写书的故事。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1-4-7 10:48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4-7 10:29

咱哥俩拥抱一个!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0:5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4-7 10:52 编辑



《返祖》:一本当代奇书
陈晓明



广东作家童天一的《返祖》199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之后没有引起文坛强烈的反响,这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这不仅仅归结为当代文坛由来已久的冷漠,而且可看出人们感觉力迟钝。这部12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它敏锐的思想观察力,精彩而锐利的叙事故事,对当代生活进行了一次有力的穿透。

童天一(原名钟健夫)长期不在文坛内,他却奇怪地洞察文坛的一切,这使他有一种难得的清醒,不为行规所囿的洒脱,也使《返祖》能以它怪模怪样的姿态嘲弄着文坛业已疲惫的套路,被无数玩弄的过的技巧,被咀嚼滥了的感觉和深沉。《返祖》精致而放浪,离奇却实在,尖锐且又快乐,狂怪又不失温情。这是一本奇特的小说,并不仅仅在于它讲述了一种离奇的故事,而且,它本身的叙事,它的风格同样令人惊奇。

人类学硕士岳秋在一个小报工作,竟然异想天开要倒行穿越中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料倒行途中竟在东经九十九度与北回归线的神秘交点误入长尾部落,当他九死一生逃出原始部落,向世人宣告他的伟大发现时,人们却将他送进精神病院。

这部小说在捕捉一个古怪的现象:世界性的返祖情结。文明的进化,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却出现了返祖现象,这种返祖是生理的,更是精神性的。在童天一的叙事中,生理性的返祖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精神非理性化的返祖。“返祖”而不是寻根。这是童天一眼界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敏锐的地方。那个东方一正教授,他的职业爱好在于每天度量人的尻骨,而他自己就是一个返祖儿,也许他的学术活动出自于对自己生理的恐惧,这种恐惧在他的逃避与认同之间来回摇摆。他抑制恐惧的办法不得不变成迷恋,他年轻时斩断自己的长尾未果,年老时以斩断白鼠的尾巴来象征性地完成对长尾族身份的逃避。他的企望不得不落空。斩不去的动物尾巴,不过隐喻式地表示着人类这个物种面临的困境。也许在理性的意义上,童天一想写出人类最内在的自我,最内在劣根性是如何顽强而不可抗拒地支配着人的生存现实,使人的理性陷入迷狂。

童天一尤为直接地表现了反进化论的生存现实,他以犀利的笔调描写了各种人物的情欲,现代人是如此狂热地陷入对动物的模仿。富有反讽意义的是,那个龟村迅速风靡的“后背式”动作,是由一个西方人类学家引起的,这个来自“高等文明”国度的人,同样,也许是更深地落入了理性的迷狂。在这个末世图景中,主角岳秋一直温情脉脉的理念之爱——他对师姐的恋母般的迷恋,与对菲菲的诱惑逃避之间徘徊,作者以大胆直露的笔法写出现代人在爱欲方面的二种状况:未成年的恋母情结与纯粹爱欲的狂欢。而菲菲是最实现的欲望化对象,这个纯碎的爱欲符号,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期待已久的欲望化的公共偶象。“菲菲”在童天一的小说叙事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她不仅仅以生动的无所顾忌的姿态,满足人们的想象,而且她带动了一种现代都市生活,一种随心所欲的青年亚文化生活状况。她是物质与精神发展到一个极端形式的产品,这个产品离人类原始存在只有一步之遥。在菲菲与孙寡妇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

童天一这部小说笔力深刻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可以在最形而上的层面去现表这个时代面临的理性困惑,一种世纪病和世界性情结。另一方面他的描写又非常准确地抓处当代公众的无意识。那种最现实化的欲望是如何侵入了人们的全部生活,龟村在这一意义上不过是现代都市的缩影而已。

强烈的反讽手法,使这部小说给人以极大的理性冲击力的同时,又令人极度快乐。对当代文化的虚假性,对文化掮客和文化商品化的新闻的消费性,作者都给予出色的表现。

当然,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以广博的当代人类学知识和国际政治知识揉进小说叙事。从这里可以看到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地缘政治,种族争端,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这一切都为人类的返祖冲动构成一个巨大的场景,它们掩饰不住人类的内在困境。这些文化和政治资源,被童天一信手拈来,加以反讽性的运用。在这里,文化与商业,国际政治与人的日常行为,思想与情欲,学术与怪癖都被随意混杂,相互颠覆,构成反差性极强的叙事单元和描写场景。那些锐利的嘲讽和无边的快意,从各个场景随时涌溢而出。

说到底,《返祖》是对当代生活和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进行非常偏执的探索,人们尽可以不同意作者的立场观点,但不得不赞赏作者的勇气、才情和想象力,这样一种偏执,这样一种国际化的视野,以及这种广泛运用文化政治资源的叙事手法,是当代中国小说所欠缺的。正因为此,《返祖》这部奇书,会给当代中国小说注入必要的兴奋剂。
                                               1995年11月于北京



陈晓明,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等。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1-4-7 10:52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1-4-7 10:54 编辑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4-7 10:42
谢谢!

这辈子的主要症状,就是《返祖》获奖了,却不能继续文学创作。


理解童老师,尽管有钟老师这样的优秀的编辑老婆,童老师还是靠自己出的书,这也说明了你和钟老师的正派,在这个社会少见!
能够理解童老师后来帮别人写书出书,自己却没有再出好作品,是因为先要生存,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童老师,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令我们这些人羡慕呢。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1:15
李熙 发表于 2021-4-7 10:52
理解童老师,尽管有钟老师这样的优秀的编辑老婆,童老师还是靠自己出的书,这也说明了你和钟老师的正派 ...



谢谢理解!

钟洁玲退休前,碰到一件很搞笑的事。
她退休前任科技出版社副总编。因为上面天天要求入D,拖了很久,拖不下去了,
我建议她入民主D派。于是她找到民主D派人士,希望做入D介绍人。

没有想到,民主D派人士有一天请吃饭,指明我也要出席。
席上出现一对夫妇,女的是国企书记,喜欢写古体诗,希望钟洁玲帮忙介绍出版。

现代人,写古体诗,没有人看,出版肯定亏本。钟洁玲建议自费。诗人不乐意。
我只好介绍自己出版失败的故事,介绍自己小说获奖了,却不能继续文学写作,现在只能为别人写书。
在有的人想象中,我出书很容易,所以指明我要出场,结果出了意外。

当然,钟洁玲最后加入民主D派未果。上面继续要求入D,她只能继续拖,直到退休。
她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宁可做普通编辑,也不入D。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4-7 11:22
童老师出手,必是精品。
果断上精华高亮推荐套餐。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1-4-7 11:24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4-7 11:15
谢谢理解!

钟洁玲退休前,碰到一件很搞笑的事。

:)佩服童老师伉俪。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1:27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4-7 11:22
童老师出手,必是精品。
果断上精华高亮推荐套餐。



谢谢!你是行家!

另外,顺便提醍老兄一下,注意保护@大美丽,不要让她步窗子的后尘。
窗子其实做非常好,可惜被连累了。


作者: 大路朝天啊    时间: 2021-4-7 11:39
当年看过不少陈晓明的文学批评。
作者: 特有学问    时间: 2021-4-7 11:41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4-7 11:27
谢谢!你是行家!

另外,顺便提醍老兄一下,注意保护@大美丽,不要让她步窗子 ...

童老师大可不必放心,我肯定管不了大美丽,还得你经常来提醒她。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16:31
大路朝天啊 发表于 2021-4-7 11:39
当年看过不少陈晓明的文学批评。



陈晓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家。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1-4-7 18:11
童老师又来了,问好~
作者: 周不通    时间: 2021-4-7 18:50
问好童老师!

呕心沥血,出一本书,确实NO1。

典范楷模,如此矣。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20:57
周不通 发表于 2021-4-7 18:50
问好童老师!

呕心沥血,出一本书,确实NO1。



谢谢!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7 22:30
笔子 发表于 2021-4-7 10:48
咱哥俩拥抱一个!



作者: 老剑    时间: 2021-4-7 23:39
老童厉害,难得现在还保持这么年轻的心态。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8 09:35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1-4-7 18:11
童老师又来了,问好~



有点上瘾了。20年来,我天天在天涯社区,习惯了。

当然你好象天天在坛,比谁都长久。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8 16:30
老剑 发表于 2021-4-7 23:39
老童厉害,难得现在还保持这么年轻的心态。



谢谢!

正在写《亚丁雪山:六十之后的高峰体验》。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4-8 19:32
觉得返祖这个寓意蛮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8 20:42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4-8 19:32
觉得返祖这个寓意蛮好



谢谢!

当年写此书时,感觉自己快疯了。
写完,辞职下海,赚钱,自费出版。
人生经常有不顾一切时候。
后来学中医自治,也是以身试药,拿命来学。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4-8 21:04
@啊哩哩啊
听说老弟熟悉文化人类学。我此书就是以文化人类学为学术背景的。
《金枝》作者的后代,小弗雷泽,是我小说中的关键人物,
因为文化进化论与返祖有冲突 。
作者: 松鸣    时间: 2021-5-1 17:26
问好钟兄!我已收到您的大作了。

[attach]635861[/attach]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5-1 17:30
松鸣 发表于 2021-5-1 17:26
问好钟兄!我已收到您的大作了。



谢谢!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5-1 17:34


《返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


      全球化没有导致世界一体化。相反,民族性、传统性和地方性与现代性产生剧烈冲突,逆全球化大行其道,人类出现了严重的集体症状——全球化的“返祖情结”。这是一种“全球化悖论”。

       1994年,非主流作家童天一出版的长篇小说《返祖》,预言了全球化时代的“返祖情结”。这是中国作家的全球视野,也是中国文学的全球叙事。尽管此书荣获了广东作协的新人新作奖,受到北京一些专家的好评,但当年先锋小说为主流中国文学界对《返祖》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为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抱怨说:“广东作家童天一的《返祖》199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之后没有引起文坛强烈的反响,这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这不仅仅归结为当代文坛由来已久的冷漠,而且可看出人们感觉力迟钝。”(《<返祖>,一部当代奇书》,陈晓明,1995)

      文学评论家季红真说:“这部小说是最先锋的一部小说。它超越了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等文学范畴。在我看来,寻根文学也可以说是精神返祖文学,是从正面肯定文化回归的价值。新写实主义就是被现实挤压的一种东西。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家对现实生存展开一种批判,或者是一种感觉的批判。这部书的主题设计超越了我们现实的生存,关注二十一世纪,关注到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处境,在人类精神空间上是一个大幅度的开拓。一系列现实荒诞地情节,重心不是放在现实批判方面,而是放在对现实进行全面的嘲讽。这种嘲讽是基于个体处于历史迷宫的困惑和无奈以及价值感的丧失。”(《<返祖>印象》,季红真,1994)

      《返祖》是全球化时代的寓言故事:
       人类学硕士岳秋在一个小报工作,竟然异想天开要倒行穿越中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料倒行途中竟在东经九十九度与北回归线的神秘交点误入长尾部落,当他九死一生逃出原始部落,向世人宣告他的伟大发现时,人们却将他送进精神病院。为了证明长尾部落不是自己的精神幻觉,岳秋逃出精神病院重返长尾部落时,多国探险队已经奔赴原始丛林,将西方现代文明带到古老而神秘的龟村。

      小说从细节到主题,是一系列的隐喻和象征。长尾是民族性、传统性和地方性的象征,“倒行吉尼斯世界纪录”是现代性悖论的象征。一个人以背为前方,双腿向后行走时,前方就是后方,左边变成右边,这种“反十字”,就是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理性迷失。

       “那个东方一正教授,他的职业爱好在于每天度量人的尻骨,而他自己就是一个返祖儿,也许他的学术活动出自于对自己生理的恐惧,这种恐惧在他的逃避与认同之间来回摇摆。他抑制恐惧的办法不得不变成迷恋,他年轻时斩断自己的长尾未果,年老时以斩断白鼠的尾巴来象征性地完成对长尾族身份的逃避。他的企望不得不落空。斩不去的动物尾巴,不过隐喻式地表示着人类这个物种面临的困境。也许在理性的意义上,童天一想写出人类最内在的自我,最内在劣根性是如何顽强而不可抗拒地支配着人的生存现实,使人的理性陷入迷狂。”(《<返祖>,一部当代奇书》,陈晓明,1995)

      “第一,性;第二,暴力;第三,悬念。这三点《返祖》都充分具备。主人公和师姐朦胧的爱恋,龟村发生的多种涉性故事,这些使得这本书很好读。但写作时,作者采取一种带有现代性的写作……书中所有的故事、场景都很精彩,这可能和作者对人类学的兴趣有关系,可读性很强,节奏感很强。”(《<返祖>印象》,季红真,1994)

     “富有反讽意义的是,那个龟村迅速风靡的“后背式”动作,是由一个西方人类学家引起的,这个来自“高等文明”国度的人,同样,也许是更深地落入了理性的迷狂。在这个末世图景中,主角岳秋一直温情脉脉的理念之爱——他对师姐的恋母般的迷恋,与对菲菲的诱惑逃避之间徘徊,作者以大胆直露的笔法写出现代人在爱欲方面的二种状况:未成年的恋母情结与纯粹爱欲的狂欢。而菲菲是最实现的欲望化对象,这个纯碎的爱欲符号,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期待已久的欲望化的公共偶象。“菲菲”在童天一的小说叙事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她不仅仅以生动的无所顾忌的姿态,满足人们的想象,而且她带动了一种现代都市生活,一种随心所欲的青年亚文化生活状况。她是物质与精神发展到一个极端形式的产品,这个产品离人类原始存在只有一步之遥。在菲菲与孙寡妇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返祖>,一部当代奇书》,陈晓明,1995)

       “《返祖》一书的作者是无处皈依的,内心实际很痛苦,被祖宗的牌位压得喘不气来。不想回归,但同时又觉得我们每个人都长着尾巴,找不到通往健全的人或理想的人的出路,全部价值体系在这部作书里崩溃了。这部作品写出了所有价值体系崩塌于一旦。享廷顿认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主要的冲突是文化冲突。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四大冲突是经济冲突、文化冲突、贫富冲突和男女冲突。《返祖》除男女冲突没有涉及外,其它三大冲突都涉及到了。这种荒诞与其说是一种形式,不如说是作者对这个时代人类精神关注之中的一种忧虑,一种焦虑。几乎每一个命题之中的包含一连串的悖论。例如是勤劳推动人文明呢,还是懒惰推动文明,是以现有民族建立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建立已经完成,等等。这里涉及到对人类未来前途的焦虑。”(《<返祖>印象》,季红真,1994)

      文学批评家陈志红说:“作为一个文化混血儿的东方教授,在写作那本《攻击与合作》的大部头的同时,在他自以为已经理清人类生存的奥秘的同时,为什么还朝思暮想重返长尾部落生活,甚至毕其一生的功力,企图建立一个‘长尾共和国’,以便重新保存一种纯粹而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而几乎与此同时,岳秋和韦伯也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追寻,他们在一个共同的情结驱赶下殊途同归。”(《<返祖>:寻找一种融合与冲突的过程》,陈志红,1994)

       “童天一这部小说笔力深刻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可以在最形而上的层面去现表这个时代面临的理性困惑,一种世纪病和世界性情结。另一方面他的描写又非常准确地抓处当代公众的无意识。那种最现实化的欲望是如何侵入了人们的全部生活,龟村在这一意义上不过是现代都市的缩影而已……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以广博的当代人类学知识和国际政治知识揉进小说叙事。从这里可以看到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地缘政治,种族争端,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这一切都为人类的返祖冲动构成一个巨大的场景,它们掩饰不住人类的内在困境。”(《<返祖>,一部当代奇书》,陈晓明,1995)
“在我写这篇文字时,世界各个角落不时响起的枪炮声在证实了我对《返祖》的解读。冲突与融合,或曰攻击与协作,充斥于我们所有的生存空间,犹如一条条晃荡于人类身后的长尾,斩之不去。《返祖》,你这个成功而可怕的现代文本!”(《<返祖>:寻找一种融合与冲突的过程》,陈志红,1994)

      “童天一(原名钟健夫)长期不在文坛内,他却奇怪地洞察文坛的一切,这使他有一种难得的清醒,不为行规所囿的洒脱,也使《返祖》能以它怪模怪样的姿态嘲弄着文坛业已疲惫的套路,被无数玩弄的过的技巧,被咀嚼滥了的感觉和深沉。《返祖》精致而放浪,离奇却实在,尖锐且又快乐,狂怪又不失温情。这是一本奇特的小说,并不仅仅在于它讲述了一种离奇的故事,而且,它本身的叙事,它的风格同样令人惊奇。” (《<返祖>,一部当代奇书》,陈晓明,1995)

    《世界文学》前主编申慧辉,把这部小说和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霍华德别业》(后改编为电影《霍华德庄园》)进行比较,认为那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社会现象,而国内现在相当多的作家在创作中却缺乏这种勇气,只会调侃,靠小聪明,丢弃了社会责任感。《返祖》是一个例外,它关注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甚至涉及到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京城评论界讨论<返祖>》,杨德华,1995)

      季红真对《返祖》的结尾不太满意:“从结构上说,作品结尾部分显得较弱,后半部给人草草收尾的感觉。”(《<返祖>印象》,季红真,1994)

      其实这部小说不只是一个寓言,还是一个预言。1989年童天一创作小说时深信2000年中国社会将崩溃,但又不便明说,只好将预言藏在《自序》和结尾之中。他和许多人都没有想到,2000年后的中国繁荣稳定。

      但全球化的“返祖情结”却被准确预言了:英国脱欧,美墨边界墙,欧洲民粹主义,中国汉服……
2020年童天一在小说最后加了一句,作为结尾:

     “起来吧!”沉睡的岳秋被精神病院的男护士推醒,“该吃药了!”

     于是,整部小说变成了精神病人岳秋的梦境。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9-2 09:08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9-2 09:10 编辑

《返祖》:寻找一种融合与冲突的过程
文学评论家 陈志红

      读《返祖》,很容易就让我自己的思维在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之间滑动。谁都知道,“传统”与“现代”并不仅仅是技法上的不同。它们身后,是截然不同的哲学背景。传统小说坚持一般理性和逻辑的原则,以一种朴素的近于直观的眼光观察和描述世界,这个世界于是清晰而明朗;现代小说几乎从一开始就反其道而行之,它以反理性,反逻辑为基本的品格,它的眼光浑浊而迷乱,世界因此混沌而驳杂……。

       这样的阅读容易让我们惶惑:哪个世界更为真实呢?
    《返祖》,让人读起来两种效果兼而有之。故事的完整以及整个事件循序渐进的推进,使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享有传统小说的外壳。它使阅读变津津有味。它的没有障碍使我们容易进入。然而,谁也不会将它作为一个纯粹的具有科幻性质的探险小说来读。所有貌似真实的细节中运载了巨大而深刻的荒诞性,小说的主题便从这片荒诞的田野中破土而出。由此可见作者在文本操作上的独到之处。传统的方式只是一件外衣,它的胴体完全是现代的。

       一个以现代文明为背景的关于寻找的故事。故事源于一个客家后裔对于自身来历的困惑。这个名叫岳秋的年轻人为研究客家迁徒史而投到人类学家东方教授门下。从此,一幕幕精彩怪诞的剧目开始轮番上演。所有人的行为都显得神经兮兮而富于逻辑,无论是擅长于似是而非的逆向思维的岳秋,还是德高望重却对人体有着近于怪僻嗜好的东方教授,就连道貌岸然的美国专家韦伯,行为也让人不可思议……就是这么一群怪诞的人,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他们要寻找一个生存于原始密林中的长尾部落。

       这是一个听起来犹天方夜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听来荒诞,却有着真正的现实基础。荒诞不过是现实的一种变形而已。我们没有听说过什么长尾部落,却听到过关于外星人,关于神农架野人的无数传说……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怀有一种疑问,一种恐惧,一种想探根问底的而又不知从何着手的欲望。这种恐惧、疑问和欲望被一块块现代文明布片遮掩着。现代文明不止一次宣布自己已经解决了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实际还困扰着人类题。我们悲哀地发现,无数问题依然不断地从文明的布片下探出头来。

       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寓言。当文明进展到今天,当文化和文明被切割成许多板块,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分别占有,而这种占有又不断地被各种理论认定其合理性的时候,《返祖》则反其道而行之,它跨越了许多条人为的文化沟壑,让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个共同的话题面前。与其说这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传中的长尾部落有兴趣,不如说他们对一个具有人类意义的话题有兴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真正地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话题,唯有它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这是一种新的关于人类生存的文化视角。人类可以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超越自身的文化背景,可以因为性,可以因为爱,可以因为政治和经济的利益,甜言蜜语、温情脉脉,这时,冲突让位于融合,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反之,当融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融合便被冲突所代替,世界重新变成一个新的战场。战争与和平,冲突与融合,人类社会不正是在这种交替中发展过来吗?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最终都能被一种文化模式诠释,而在《返祖》中,诠释成为一种双向活动,互相证明着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由此,一切抽象的阅读便可重返文本。我们很容易便可以理解,做为一个文化混血儿的东方教授,在写作那本《攻击与合作》的大部头的同时,在他自以为已经理清人类生存的奥秘的同时,为什么还朝思暮想着重返长尾部落生活,甚至毕其一生的功力,企图建立一个“长尾共和国”,以便重新保存一种纯粹而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而几乎与此同时,岳秋和韦伯也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追寻,他们在一个共同的情结驱赶下殊途同归。

      在我写这篇文字时,世界各个角落不时响起的枪炮声在证实着我对《返祖》的解读。冲突与融合,或曰攻击与协作,充斥于我们所有的生存空间,犹如一条条晃荡于人类身后的长尾,斩之不去。

      《返祖》,你这个成功而可怕的现代文本!


(《岭南文报》,1994年12月15日)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