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最后一篇:帮蒙猪改写下《红袖的红》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1-4-12 14:38
标题: 最后一篇:帮蒙猪改写下《红袖的红》
红色用来写情抒景, 可放眼平川,“一掬吴山在眼中, 楼台累累间青红”,亦可回拢天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放可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收可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起墨,还可以“狂风落尽深红色,堕地残红色未蔫”铭九志。
红色之美,如喜“红装”,秦汉盛世,唐宋遗风。
红色之殇,如“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红色之畅,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李清照从北宋灭亡一路南徙,尚能保住十五车金石图书,还有余钱包二爷,跟颠簸流离吃树叶吃尸体的百姓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名气,乱世她能保住自己、保住财务不? 谁特么一生保证不遇到个渣男?遇到渣男跟有没有文化有个毛的关系?
小脚素来跟红色不是一个朝代,小脚是始于南宋兴于元普及于明,宋朝女人服装已经跟唐不同,女人衣服颜色颜色也偏浅淡,淡绿、粉紫、银灰、葱白,明朝更是对妇女衣服颜色做了规定:袍衫只能用紫、绿、等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等;不知道蒙猪“ 红袖者,小脚女人也“从何得出?
莫非是看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学的历史? 红袖代替美人,那是南朝起唐流行,那时期妇女还都是大脚牙子,等到民俗已经不流行大红了,才有小脚出现。
小资在中外概念并不一样,小资在中国跟老上海的“老克勒“一样,是一种生活好了自然用品精品化,生活在条件允许前提下享受化,花自己的钱享受自己生活,有什么可非议的?如果以七八十年代的时点来看,现在是全民小资,如果以古代视角来看,全民都腐败。
国人现在依然脱不出三代不出农民,别自己小市井,就看不起隔壁的农村人,如果你到深圳能有个农村户口,那是上辈子拯救过宇宙。
红袖之人,已经到了我这样返璞归真的境界,倒是阁下,来红袖拍个砖,拾起你“大道至简“的纯朴风也罢了,怎么也心虚地学起二半吊子文人,半文不文地撇汤起来,居然半文不白地冒充辞赋,拽起顺口溜起来了?一个酸字贯彻始终,自己有邯郸学步,学着有文化的表达,把自己大白话丢在一边,你看,就是半吊子才来劲,我们红袖写文,谁个像你一样不撇汤不敢在红袖前秀文的。
红、绿、蓝乃三原色,也就是RGB缩写的由来,你可以讨厌黑色,讨厌白色,但是没有三原色,其他的色调都出不来。
红袖之红,呵呵,它是人类视觉能看到电磁波的最低频率,低于这个波段,就是红外线。所以蒙猪应该成为蒙住眼的瞎猪,眼界就是红外线的范围,一出手就是满篇的笑话。
作者: 懂爱签名 时间: 2021-4-12 14:42
好,来得好。
作者: 懂爱签名 时间: 2021-4-12 14:43
别忘了加分,必然的。
作者: 诗情画意过一生 时间: 2021-4-12 14:44
哈哈,我只能给你顶帖了。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4:53
扯犊子
小脚从南宋一直影响到解放后期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1-4-12 15:09
清朝登记制度更严格,普通妇女只能青,灰、黑、白为主;相信我,对历代服装是有研究的。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5:11
改天写一个了解一下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1-4-12 15:11
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21-4-12 15:13 编辑
所以说你不懂历史,1638清太宗皇太极下令禁止妇女“束发裹足”。顺治十七年,规定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1912年3月11日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5:13
还是有一小部分妇女缠足
我就在现实中看过小脚老太太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1-4-12 15:33
清朝屡禁不止,但是民国孙中山发布告示后处罚亲友,加上当时国民上进,应该说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大多人不裹小脚的,虽然清朝处罚很重,但是民间已经罚不胜罚,清朝小说里也小脚和大脚穿插,大脚小脚都多。
另外古代礼服和常服不同,明朝民间禁红,但是朱元璋特意给民间开禁,民间婚礼礼服女人可以穿红色的,而新娘结婚礼服红色也是明朝开始的,但平时常服不许,否则就犯朱字。
唐朝婚礼礼服是红男绿女,明朝是绿男红女,其他朝代男女都是青衣。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5:38
哦,厉害
说明还是研究了这方面的资料
问好
前一阵只是开玩笑玩
别当真
作者: 王二但不麻子 时间: 2021-4-12 15:43
无论是格局还是文字,实非蒙砖可比,当然,速度他也比不了。蒙猪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一颗不屈的心。
作者: 雲卷雲舒 时间: 2021-4-12 15:45
本帖最后由 雲卷雲舒 于 2021-4-12 16:22 编辑
第一段几个诗句引用,只有这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听说过,其他的闻所未闻。
楼主读的书真不少。没基础的人就算百度应该也搞不定这么多东西。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1-4-12 15:55
论坛皆嬉戏,为了了解各朝服装,建筑,我买过一些服饰建筑书籍,还搜集了很多各朝代的画,我比较好奇这些。
作者: 蒙山大佛 时间: 2021-4-12 16:08
略了一眼,呕——吐!太恶心了。
作者: 蒙山大佛 时间: 2021-4-12 16:09
如果这能行,明天我向明月出版社投稿,李杜的诗以后都是老蒙的作品。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7:37
长江老狐狸的历史非常厉害
你可以跟他交流历史
这只摇头晃脑的狐狸也看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
中外历史都能谈
而且视野也比较开阔
作者: 乌龙涂丫 时间: 2021-4-12 17:48
哈哈,怎么跟乌。。。学啊,抓到一个惺惺,呵。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7:55
让老狐狸教育他历史
作者: 乌龙涂丫 时间: 2021-4-12 18:03
嗯,除了偶尔爆粗狐狸没啥毛病。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8:17
大的历史视野不错,看的历史书也确实多
关键的时候会给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注射兴奋剂
读历史,尤其世界史,这绝对是缺点,一定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和政治的立场之外
否则很难看到更准确的真相
作者: 乌龙涂丫 时间: 2021-4-12 18:42
立场化就出局,没有学术价值,白活再多也是给政客当枪使。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8:56
其实我对老狐狸的反驳就是看到了老狐狸的狭隘性
蛤蟆关于古代婚嫁形式我比较好奇
因为无论在电视还是电影或是民间里,我没看到古代皇家贵族的婚嫁习俗和形式,以及服装
似乎现在的婚嫁形式更多是在民间形式的,而且形式非常多,有的甚至很粗俗令人反感
如果贵族的婚嫁习俗没有流传下来
这比较让人好奇
作者: 乌龙涂丫 时间: 2021-4-12 19:05
你都跟人家学术考证讨论,平手说话了,叫他青蛙吧。千万別叫我核,骂人呢。
你们玩文史哲,兵器谱,乌龙就不插嘴了,青蛙人讨厌,暂时哈,哈哈~
他倒是个话搭子,现在能一块聊聊一块的人越来越少了。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9:09
那你就推荐老狐狸
就看老狐狸是否喜欢这个话题了
他看的历史书确实多
作者: 乌龙涂丫 时间: 2021-4-12 19:13
老狗才不听我的呢,一阵阵抽,不知他喜欢跟谁聊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1-4-12 19:23
跟你说,他最喜欢跟不反驳他,并且一定得夸他的人聊历史
而且还必须得聊战争
能拿宋史里的伪历史,关于岳飞跟女真之家的战役来推演
想想多荒诞,连军队都没把岳飞经历的战争写进中国古代战争史去研究
并且沙盘推演
看老狐狸跟老教俩谈的津津有味,摇头晃脑,口沫横飞的时候
差点没把我的牙笑掉
哈~~笑抽我了
我得忙了
886
作者: 朱二爷 时间: 2021-4-12 20:36
道个实情吧:如果前几篇只是我们蛙哥故意卖个破绽诱敌深入的,你们信吗?
这篇文字不疾不徐,和风细雨中显露学识与幽默。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