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小镇的非遗 [打印本页]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1
标题: 小镇的非遗

       修缸补甏,是旧时三百六十行之一。我们新市古镇自古繁华,酒业、酱业、染业、蜜饯业云集,缸甏用量极大,普通家庭中也大量频繁使用。在使用中出现损伤的情况也是很频繁,修缸补甏技艺也就应运而生,一直是先前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行当。现在人们都用塑料桶,不锈钢桶,轻巧结实耐用。而修缸补甏的手艺也成了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组照片拍摄的是新市镇修缸补甏手艺人姚云泉修补过程中的6个画面,藉以此增加人们对此非遗项目的了解。
  
       觉得眉珊对我的拍摄有兴趣,以后有闲我多种多样的都发些。确实日常里的人对摄影了解不多。不仅让她和大家对我的摄影和我拍的东西多些了解。从而对摄影也多些了解。

       拍摄选材很费神,选定材后,需要沟通、踩点,构思,做预备的功课,姚大哥在离小镇几公里的一个小村庄上,这组照片我去他家三次后才开始拍的,姚大哥夫妇很热诚,每次回来他们还送我带自家的菜和鸡蛋。回来后,我就考虑场景的布局,合适的时光以达到理想的光线。组照有时还需要有故事性。即使准备充分,一次拍摄成片也就1/8~1/5.拍摄后,选片,后期,再放几天,有时一个星期,时间充裕甚至会是一个月,再回头看,以求更客观的审视。毕竟拍时的设计,有着太多的主观。所有一切做完了,那也绝不一定是一张厉害的照片,充其量只是一张自己过得去的照片,一张自己尽力了照片。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2
[attach]645178[/attach]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2
[attach]645179[/attach]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3
[attach]645180[/attach]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4
[attach]645181[/attach]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5
[attach]645182[/attach]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45
[attach]645183[/attach]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19:50
摄影是件疯狂的事 不疯魔不成活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6 20:07
一张自己尽力了的照片。

——  一句话,浓缩了自己所有的付出及问心无愧。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6 20:07
谢谢衫叔,我确实对这些摄影背后的故事也很感兴趣。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21-6-16 20:29
手艺绝活儿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20:31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6-16 20:07
谢谢衫叔,我确实对这些摄影背后的故事也很感兴趣。

你更该注重照片本身。这才不是舍本逐末。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6 20:39
六指为挠痒 发表于 2021-6-16 20:31
你更该注重照片本身。这才不是舍本逐末。



说到对照片本身的欣赏,我也不太懂,只是知道一星半点吧。
比如说这张照片,我能看到光的焦点在双手的动作,上半的衣服和下半的瓦身都有意模糊了。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6 20:41
六指为挠痒 发表于 2021-6-16 19:50
摄影是件疯狂的事
不疯魔不成活

摄影是个烧钱的爱好。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6 20:43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6-16 20:39
说到对照片本身的欣赏,我也不太懂,只是知道一星半点吧。
比如说这张照片,我能看到光的焦点在双手 ...

罢了,你不用从摄影专业方面去讲。可以从内容上发表一下对这组照片的感觉。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6 21:02
六指为挠痒 发表于 2021-6-16 20:43
罢了,你不用从摄影专业方面去讲。可以从内容上发表一下对这组照片的感觉。

一个专注做事的人,我读图的感觉是:专注做事、踏实生活、安然于现状,与世无争。
板凳上那张图,我读到几分衫叔的感觉。

但从这组图,我读不到这个手艺人的快乐或茫然。

他的这门手艺是否会失传?他可有担心?

他对生活满意吗、快乐吗?

如果作为一个完整的展现,这或许是一个缺失。

作者: 云在眉梢    时间: 2021-6-16 22:29
老六这暖色调是自然的?
作者: 云在眉梢    时间: 2021-6-16 22:37
喜欢第5张錾磨子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7 00:19
云在眉梢 发表于 2021-6-16 22:37
喜欢第5张錾磨子

懂啊! 知道錾磨子,不错。
作者: 哈保奎诊所    时间: 2021-6-17 08:40
锔缸手艺。没大用武之地了。
作者: 典三    时间: 2021-6-17 09:00
甏,百度才认识这个字。
作者: 凶猛老狐狸    时间: 2021-6-17 10:04
就是锔盆锔碗呗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7 10:10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6-17 10:04
就是锔盆锔碗呗

百度才认识锔这个字。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6-17 10:25
不知道甏和锔这两字在粤语里怎么读。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7 12:20
哈保奎诊所 发表于 2021-6-17 08:40
锔缸手艺。没大用武之地了。

许多老手艺已经没什么实用价值了。
但它们确实存在过。
就像现代建筑
不会再有人去建造一座天安门。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7 12:24
本帖最后由 六指为挠痒 于 2021-6-17 12:33 编辑
典三 发表于 2021-6-17 09:00
甏,百度才认识这个字。

有些字也只是方言中的字。它们也就在地方上有它的定义。就像许多方言中发音,在普通话里既没有这样的发音,也没有这样的字。@沈眉珊

作者: 哈保奎诊所    时间: 2021-6-17 12:27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6-17 10:25
不知道甏和锔这两字在粤语里怎么读。

山东聊城一带过去的土话里常有这俩字。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7 12:29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6-17 10:04
就是锔盆锔碗呗

这个比锔碗容易许多,也粗糙许多。
精细的有锔碗,茶盅,油壶,紫砂,官窑,甚至鼻烟壶
在旧时,干这活计的以江西人居多
背着工具,走街串巷,有时会在大户人家一修就是好多天。

作者: 加林森    时间: 2021-6-17 12:42
拍摄得很认真,真用心了。
这里面应该可以列为非遗文化的。一个时代的象征。
作者: 六指为挠痒    时间: 2021-6-17 12:46
加林森 发表于 2021-6-17 12:42
拍摄得很认真,真用心了。
这里面应该可以列为非遗文化的。一个时代的象征。

谢谢。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

作者: 加林森    时间: 2021-6-17 12:56
六指为挠痒 发表于 2021-6-17 12:46
谢谢。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

那就好。
这些师傅走街串巷为大家服务真的很辛苦。
老六写得好!照片也很真实!赞~~~~~~~~~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