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给小镇的见面礼——光绪大婚展览 [打印本页]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00
标题: 给小镇的见面礼——光绪大婚展览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6 14:03 编辑

初来小镇,理应备上一份拿得出手的见面礼。无奈近来没什么新作品,老作品又都是大家见过的,翻了半天,找到了一组当年在故宫拍的光绪皇帝大婚展览的片子。整理了一下,呈现给大家,自知浅陋,请大家笑纳。

第一和第二张不是光绪大婚展览上拍的,有一次在故宫书店翻看画册,看到了几张光绪大婚图,趁着没人注意,偷偷翻拍了下来。可惜就两张,不过瘾。

[attach]651499[/attach]

这张应该是向未来皇后家下聘礼,从太和殿出发的场面。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04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6 14:06 编辑

这里是太和殿,在干什么不详

[attach]651501[/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12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6 14:13 编辑

[attach]651502[/attach]

这是是几张展览现场的灯箱,也是光绪大婚图的一部分。现场光线太暗,又不能使用三脚架,当年的相机高感又很垃圾,照片实在不敢恭维。
在天安门前,一名官员跪在门口在呈送什么、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15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6 14:17 编辑

迎亲队伍到了

[attach]651503[/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20
皇帝在祭告祖先,看门前的八字影壁,地点好像是乾清门,但前面的三座门是哪里?

[attach]651504[/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21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6 14:22 编辑

[attach]651506[/attach]

是不是接亲队伍离开太和门?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1-7-16 14:23
每次去北京最喜欢的就是到故居走一圈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24

[attach]651507[/attach]

喜烛一对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26

[attach]651508[/attach]

掐丝珐琅喜烛台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27

[attach]651509[/attach]

百子盘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29

[attach]651511[/attach]

跟民间一样,皇帝结婚也要跨马鞍、火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30

[attach]651512[/attach]

掐丝珐琅火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31

[attach]651513[/attach]

皇后的喜服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32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6 14:33 编辑

[attach]651514[/attach]

皇后的盖头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36

[attach]651516[/attach]

这个应该是喝合卺酒、吃子孙饽饽的桌子了,中间两个圆筒的玉杯就是合卺杯,不知怎么用。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38

[attach]651518[/attach]

掐丝珐琅脸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40

[attach]651521[/attach]

喜神的牌位和供奉是必须有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44

[attach]651522[/attach]

洞房的摆设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44

[attach]651523[/attach]

洞房的摆设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45
谢谢浏览!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6 14:49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1-7-16 14:23
每次去北京最喜欢的就是到故居走一圈


故宫值得细看,学问太深了。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7-16 18:28
谢谢季兄,通过摄影作品向我们完美地展示了清宫大婚的程式。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7-16 18:29
季风 发表于 2021-7-16 14:36
这个应该是喝合卺酒、吃子孙饽饽的桌子了,中间两个圆筒的玉杯就是合卺杯,不知怎么用。

看到图片,才知道合卺杯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7-16 18:30
季风 发表于 2021-7-16 14:24
喜烛一对

这对喜烛也让我震惊,不知这是啥材料什么工艺制成的。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21-7-16 18:44
谢谢季风兄的大礼,场面太壮观了!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21-7-16 18:52

那天和季风兄比个年龄,看看谁是哥谁是弟,一起喝个酒!
作者: 山人    时间: 2021-7-16 19:50
季风 发表于 2021-7-16 14:44
洞房的摆设

季风最珍贵的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一饱眼福!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1-7-16 20:16
季风 发表于 2021-7-16 14:38
掐丝珐琅脸盆

精细漂亮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6 21:16
看见季风老师,高兴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6 21:17
曾经去北京几次,没有去过故宫,你的图片让我感触,必去故宫方到北京了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6 21:18
本来暑假去北京,无奈新冠不敢行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21-7-17 08:27
这豪华大礼,有幸一见。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09:53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7-16 18:29
看到图片,才知道合卺杯是这个样子的。

用这个喝酒,是不是就是民间的交杯酒,搞不清楚。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09:56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7-16 18:30
这对喜烛也让我震惊,不知这是啥材料什么工艺制成的。

我猜想形状是用模具铸出来,颜色是后画上去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09:58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21-7-16 18:52
那天和季风兄比个年龄,看看谁是哥谁是弟,一起喝个酒!

好啊,我在北京随时恭候。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10:01
山人 发表于 2021-7-16 19:50
季风最珍贵的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一饱眼福!

应该做的更好,无奈那时的家伙事太怂,拍的有点没法看。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10:02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1-7-16 20:16
精细漂亮

确实漂亮。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10:04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6 21:17
曾经去北京几次,没有去过故宫,你的图片让我感触,必去故宫方到北京了


何时来北京,我给你当导游。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10:06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1-7-17 10:07 编辑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6 21:16
看见季风老师,高兴

初来乍到,大家这么热情,好感动!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10:08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6 21:18
本来暑假去北京,无奈新冠不敢行


北京还是很安全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7 10:10
东北虎 发表于 2021-7-17 08:27
这豪华大礼,有幸一见。


惭愧,本来礼物应该再厚重一点,无奈实在家徒四壁,拿不出来。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21-7-17 16:04
季风 发表于 2021-7-17 10:10
惭愧,本来礼物应该再厚重一点,无奈实在家徒四壁,拿不出来。

来了就蓬荜生辉了,欢喜之至。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15:10
季风 发表于 2021-7-16 14:29
跟民间一样,皇帝结婚也要跨马鞍、火盆。

过去我们老家有过火盆一说,我见过一次,不知道啥寓意。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15:15
季风 发表于 2021-7-17 10:04
何时来北京,我给你当导游。

疫情过后必须得去的,到时候肯定找大哥做向导。就喜欢二锅头,地方的真的不多。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15:18
季风 发表于 2021-7-17 10:06
初来乍到,大家这么热情,好感动!

本来行摄前两常去,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发不了图片。这两天请教才知道手机怎么上图片。系统更新太快了跟不上脚步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15:20
季风 发表于 2021-7-17 10:08
北京还是很安全的。

这就放心了,听说没有打疫苗的限行,但愿是谣传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7-18 15:27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8 15:10
过去我们老家有过火盆一说,我见过一次,不知道啥寓意。

过火盆多是两个目的:辟邪和旺气。

这个形式现在我们这边还很常见,尤其在农村。凡事有人出院回家,进门前都得在门口先过火盆。我母亲就很熟悉这套程序。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7-18 15:28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8 15:20
这就放心了,听说没有打疫苗的限行,但愿是谣传

书记哥不是已经打了疫苗了吗?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21:06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7-18 15:27
过火盆多是两个目的:辟邪和旺气。

这个形式现在我们这边还很常见,尤其在农村。凡事有人出院回家,进 ...

民俗真的得写一写,久了都忘记了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21:07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7-18 15:28
书记哥不是已经打了疫苗了吗?

打过了,常常谨慎做事,把自己想走的路总是画个圈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7-18 21:08
季风老师,晚上好!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9 10:27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8 15:15
疫情过后必须得去的,到时候肯定找大哥做向导。就喜欢二锅头,地方的真的不多。

哈哈,好啊,等你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9 10:28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8 15:20
这就放心了,听说没有打疫苗的限行,但愿是谣传


这是谣传,北京也有很多人没打,没听说限行。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1-7-19 10:31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7-18 21:08
季风老师,晚上好!

对不起,昨天出去办事,没开电脑。早上好!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