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闲言碎语话说“茶” [打印本页]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08:27
标题: 闲言碎语话说“茶”
        烟酒糖茶,四色礼。本人是烟不抽,酒不喝,茶不懂,独喜糖。如今也是爱吃甜食,其结果就是牙不好了,镶了多颗假牙。可能是吃苦太多,用吃糖甜食补偿一下生活之苦吧!
       正式喝茶是2020年春节在上海遇到疫情,回来后隔离。爱人看我在家闲着,难得温柔了一把,在阳台上摆个书桌作茶台,摆上了儿子发的养生壶,用儿子发的茶杯,加上儿子发的好茶叶。哈哈哈,我这闲人也享受了一把,那是满满的爱呀!于是,上午网上冲浪写游记,下午阳台读书品茗茶。好不惬意!
     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喝茶生涯。一晃半年多。某一日,母老虎露出了真面目,乘我不注意,嫌弃我的茶杯茶垢太多,冒冒失失地擦洗的干干净净。看着光亮如新的茶杯,我是欲哭无泪呀!我养了半年的茶杯呀!怕怕怕,没文化太可怕!


    我的文学梦太沉重了点。写点轻松的,毕竟生活很美好。我慢慢写,岁月还长,我们慢慢享受吧!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08:30
[attach]655497[/attach]

作者: 林耳    时间: 2021-9-8 09:05
如是雅人雅事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9-8 11:05
茶杯有故事,老虎伴温情。大哥好福气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9-8 11:06
小故事大着眼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21-9-8 11:06
从小故事里透出夫妻恩恩爱爱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1-9-8 11:43
品茶雅趣。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4:46
林耳 发表于 2021-9-8 09:05
如是雅人雅事

敬佩你的才华。欢迎,就是点碎碎念。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4:48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9-8 11:05
茶杯有故事,老虎伴温情。大哥好福气

谬赞了。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4:49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21-9-8 11:06
小故事大着眼

闲谈罢了。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4:50
井冈 发表于 2021-9-8 11:43
品茶雅趣。

献丑了。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9-8 15:39
看到沙发上的颈枕,与我家的几乎完全一样呢,就连颜色都是一样的。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9-8 15:40
嫂子是个勤快人,醉客兄有福。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6:05
            竹茶桶
    我刚开始知道茶,不得不提一个竹茶桶。它是一节小碗口粗的竹节,30厘米左右高,黑黑的颜色,不知道是上色还是熏黑的。这在北方很少见,我去过南方多地,活了半辈子,也没看到过这么粗的竹子,细细的竹林见过。每每来了客人沏茶,妈妈才打开盖,取出茶叶,赶忙盖好,说是怕跑了味。又赶快收起来放好。不让我们小孩子碰。
    大人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小孩子也不敢碰了,怕挨打。只知道这个装茶叶的桶很珍贵,茶叶放里面不跑味,开桶满是茶香。
    多少年过去了,成为少年的我,很好奇为什么用竹子装茶叶就好。就偷偷打开过,盖子很紧,显然是一大节竹子。严丝合缝,不细看都看不出那头是盖,那头是底。艰难打开,除了满桶茶香,也没什么。就是好奇怎么合二为一的,细看盖子里圈刨去一层,桶身是外圈刨去一层,合上浑然一体,这个问题困扰我好多年,直到工作后才明白。
    这黑黑的竹茶桶就静静地装茶好多年,不破不裂,除了沏茶时想起,大多数时间毫不起眼地放在酒柜的一角。也许就是毫不起眼,没有人爱看。才能保存至今,依旧在老家的酒柜里装茶叶。
    它的故乡肯定在南方,它是怎么千里迢迢来到北方的那?又是如何到我家的?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快中秋了。该看望父母了。见面一定问问母亲。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6:08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9-8 15:39
看到沙发上的颈枕,与我家的几乎完全一样呢,就连颜色都是一样的。

哈哈哈,这么巧吗?孩子上学在上海买的。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6:09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9-8 15:40
嫂子是个勤快人,醉客兄有福。

是勤快。其实,我比她还勤快。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9-8 16:17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1-9-8 16:05
竹茶桶
    我刚开始知道茶,不得不提一个竹茶桶。它是一节小碗口粗的竹节,30厘米左右高,黑 ...

以前中药店有种竹节茶,是专去小儿肠腻肠毒的。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9-8 16:17
我也喜欢竹木藤制品。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6:26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9-8 16:17
以前中药店有种竹节茶,是专去小儿肠腻肠毒的。

没听过,刚知道。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1-9-8 16:27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1-9-8 14:50
献丑了。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8 16:28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9-8 16:17
我也喜欢竹木藤制品。

同喜欢,很是敬佩古老的技艺。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9 12:24
     说个茶和水的趣事,多少年前看到的,说的是苏东坡和王安石有关的典故,也叫王安石验水。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需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
       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借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报。
       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得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
        东坡说:“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大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要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缓,惟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我本不会品茶,以前就是当饮水,大口喝,不会慢慢细品。更不会在意什么水了。当时看完,就以为是文人雅士乱编的趣闻。根本不信,一笑而过。谁知道今年就打了脸。终于知道水不同,茶味也不一样。
   今年家门口修路,有一次挖坏了水管,停水了。家里成了上甘岭。没办法,就买了一大桶农夫山泉。没想到很快修好了,剩下半桶就放那了。我们平常都喝自来水,不爱喝矿泉水。就便宜我喝茶了。记得当时茶叶是儿子发的好茶台湾的冻顶乌龙。随着我慢慢品茶,也分辨出一些茶叶的不同。这茶我就爱喝,闻着有淡淡的糊味,喝到嘴里微苦但有醇厚的回香,确实不同。当用了农夫山泉沏此茶后,真的应了:农夫山泉有点甜,这话。茶汤清亮,回味甘甜,茶香满口,尽掩盖此前的糊苦之味。终于明白古人诚不欺我,好水配好茶,大不一样啊。
   满心欢喜之余,又将仅有的水沏茶送给爱妻小胖品尝。小胖喝了也说好。借机申请购水沏茶,谁知小胖立马翻脸:给儿子省点吧!有的喝就不错了。断然拒绝。唉!这是爱的惩罚呀!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21-9-9 17:55
我对茶没有研究,只知道绿茶口味不错。所以只喝绿茶。
喝绿茶一定要选当年的新茶。绿茶中,我只喜欢信阳毛尖。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21-9-9 18:00
但是绿茶性寒,喝多了胃里不舒服,
有一天,一个中医给我开了一剂药,
我那个当家的知道了,发现那种药和附子理中丸成分相同,于是我就喝附子理中丸,两盒后喝多少绿茶都没事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9 20:34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21-9-9 17:55
我对茶没有研究,只知道绿茶口味不错。所以只喝绿茶。
喝绿茶一定要选当年的新茶。绿茶中,我只喜欢信阳毛 ...

我也是有啥喝啥,没讲究,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9 20:35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21-9-9 18:00
但是绿茶性寒,喝多了胃里不舒服,
有一天,一个中医给我开了一剂药,
我那个当家的知道了,发现那种药和 ...

我喝什么都没感觉,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9-9 21:33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1-9-9 12:24
说个茶和水的趣事,多少年前看到的,说的是苏东坡和王安石有关的典故,也叫王安石验水。  
      王 ...

茶山出的泉水泡茶最好。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9 21:40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9-9 21:33
茶山出的泉水泡茶最好。

不懂也不讲究。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16 10:21
     不爱喝茶但喜欢茶具的人
  我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玩命学习,主要是因病休学一年,重上初三要考高中,怕考不上丢脸,就天天学到零点后,怕困,想到喝茶提神,没想到,从家里竹茶桶取出的不知名的茶,喝了后,不困了,一宿也没睡好,睡不着了。一次就不喝了。这以后,就不爱喝茶了,有了阴影了。所幸考上了高中,竞争很激烈,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上高中。
   但是,我逛商店很爱看茶具,原因有二,一是不爱喝茶,分散一下注意力;二是家里有两把茶壶引起我的好奇心,很想探究一下历史,辨析历史迷雾中的故事。
   这俩茶壶来历不明,肯定年头比我大,不知道是哪位老人的遗物。家里关于老人是个禁忌话题,父亲7岁丧父,奶奶守寡把父亲拉扯大,在我幼年家里最困难时因病为不连累儿子赴水自尽。使我用一生治愈童年。姥姥,姥爷在我出生后不记事时双双在文革中因地主成分迫害至死。母亲很珍惜这两把壶,也许是为了怀念吧!
  这是两把奇怪的茶壶,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矮胖的圆润清白,皮厚肚大;瘦高的挺拔多彩,皮薄俏立。我看过无数的茶具,也没找到过类似的壶。这两把壶一直在我家当凉水壶用,可惜的是壶盖被我们姐弟不知道谁打碎过多次,早不是原盖了。80多岁的父母到如今也在用,没有母亲的爱惜,估计也早就不存在了。虽不知道其来历,但是,进家喝一杯凉开水的好习惯确保持下来。
   这以后我就成了不爱喝茶但爱茶具的人。看过各种各样的茶具,参观过茶具的发展过成。从最简单的一壶一杯,到成套的一壶几杯,到茶台,茶几,茶琴等等设施。最豪华的是在同事丈夫开的庄园茶室,巨大的实木根雕茶台,精美的茶具,据说花了几十万。但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在装饰热带植物丛中温室大棚餐桌上的美味烤全羊。
   唉!真是个不爱喝茶的俗人。

作者: 何田田    时间: 2021-9-16 18:31
我来看看,我好像不怎么喝茶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16 20:20
欢迎,我也是附庸风雅罢了。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1-9-16 20:53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1-9-16 10:21
不爱喝茶但喜欢茶具的人
  我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玩命学习,主要是因病休学一年,重上初三要考高中 ...

短短几句,浓缩了悲酸的上一辈的经历。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1-9-16 21:17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9-16 20:53
短短几句,浓缩了悲酸的上一辈的经历。

哈哈哈,过去了,虽然说来话长,这也是我抑郁的原因之一。但是,还要向前看。后辈争气,没给前人丢脸,这就够了。生于这个好时代很庆幸。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