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实在看不下去了,普及一点小常识:为什么科举制度在宋朝发扬光大… [打印本页]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15
标题: 实在看不下去了,普及一点小常识:为什么科举制度在宋朝发扬光大…
本帖最后由 光阴之逆旅 于 2022-4-4 12:16 编辑

众所周知,科举制开创于隋,
至高宗和武周为了打压关陇豪门,提拔寒门,大力发展科举考试,

但是科举仍然是少数贵族的事

可是为什么到了北宋,科举制才真正发扬光大呢 ?

你们吵什么呀,
没一个人说到点子上…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17
还讨论纸的发明归属呢…

能不能都有点常识…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4-4 12:19

中国则不然,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可以让布衣身居高位了,汉代举孝廉,唐宋科举,都给穷人提供了上升途径。欧洲知道法国大革命之前都是贵族世袭啊,几千年无改进呢。科举至少在形式上,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最伟大的发明。欧洲蠢脑壳后来学去了,成了西方皿煮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务员考试制度。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24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4-4 12:19
中国则不然,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可以让布衣身居高位了,汉代举孝廉,唐宋科举,都给穷人提供了上升途径。 ...

不,你说的不对,春秋战国 汉代等下再说,
我菜还没炒好…

所有的发明,如果不能惠及百姓,还有什么意义 …

你说,为什么伟大的科举制直到北宋才普及,
因为纸张可以大量制做,书不再是贵族的专利,

讨论纸的发明,还不如讨论普及大众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2-4-4 12:30
往事
中国的创造力在宇宙都是第一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4-4 12:31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2:30
往事
中国的创造力在宇宙都是第一


你就是一个网文浇灌出来的有毒植物...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44
[attach]691660[/attach]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2:30
往事
中国的创造力在宇宙都是第一

1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47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2:30
往事
中国的创造力在宇宙都是第一

大地湾出土的陶器,

4800—8000年前的,

中华文明5000年,已经是保守的说法,
你有啥不服气的…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4-4 12:48
长江圣母,行了。
带着你的粉丝那里来就往那去。

丫的,十几年论坛,第一次见到有人晒出照片,吓得版主删了。
而这人居然是你

在下服了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2-4-4 12:52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4-4 12:47
大地湾出土的陶器,

4800—8000年前的,

傻女人
1.昨天谈的是瓷器釉面
你说的中国瓷器釉面的历史有4800-8000年的历史
2.如果说大地湾出土的陶器,印度 波斯 阿拉伯 黑海一带以及地中海都有
而且都比中国的历史更长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52
贾若知 发表于 2022-4-4 12:48
长江圣母,行了。
带着你的粉丝那里来就往那去。

小日子,
去敬事房把西域新进贡的黛螺,领一盒给我送来

你可以跪安了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2:54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2:52
傻女人
1.昨天谈的是瓷器釉面
你说的中国瓷器釉面的历史有4800-8000年的历史

你把我说 瓷器 釉面有4800-8000年的原话 截图过来!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2-4-4 13:05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4-4 12:54
你把我说 瓷器 釉面有4800-8000年的原话 截图过来!

这是哪只蠢女人说的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4-4 13:06
找这么说,大地湾还发现了水泥混凝土了呢,难道水泥是中国发明的?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4-4 13:09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2:52
傻女人
1.昨天谈的是瓷器釉面
你说的中国瓷器釉面的历史有4800-8000年的历史

小高子

本来不想说你的
自己去查一查,霍去病死前死后的史记

你大爷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2-4-4 13:11
贾若知 发表于 2022-4-4 13:09
小高子

本来不想说你的

你就是文盲
你的历史知识还不如海盗
跟往事 段干末基本一个水准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4-4 13:12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4-4 12:52
小日子,
去敬事房把西域新进贡的黛螺,领一盒给我送来

肥姐,算了吧!

想喊我慧臣?

木有任何机会
我宁死不屈,卖艺不卖身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4-4 13:17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3:11
你就是文盲
你的历史知识还不如海盗
跟往事 段干末基本一个水准

小高子,在我面前谦虚点。
或许我闲得蛋痛时会给你贴点什么的。


蠢货,别忘记一样东西,叫做文物,这才是唯一证明历史的标准
所以呢,你们三个几个喷子继续

小爷我继续去唱歌了,跪安吧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3:29
本帖最后由 光阴之逆旅 于 2022-4-4 13:30 编辑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3:05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3:29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2-4-4 13:05
这是哪只蠢女人说的

我说了 瓷器  釉面 ???

我自始至终说的是 大地湾的 陶器!!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3:30
贾若知 发表于 2022-4-4 13:12
肥姐,算了吧!

想喊我慧臣?

小太监,滚吧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4-4 13:37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4-4 13:30
小太监,滚吧

告诉你的小高子
什么耶和华,宙斯......

雕塑里的记载,他们穿的是兽皮

而圣母你呢,一把长发挡住胸前。
下身围着一张豹皮.....


大爷的,跟炎黄比历史科技,让他们滚蛋去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4:09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4-4 12:19
中国则不然,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可以让布衣身居高位了,汉代举孝廉,唐宋科举,都给穷人提供了上升途径。 ...

“中国则不然,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可以让布衣身居高位了,汉代举孝廉,唐宋科举,都给穷人提供了上升途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情况很少。春秋还是贵族制,奴隶都不能上战场,因为诸侯国的国家不是你的,奴隶没有资格保家卫国。
到了战国,特别秦 以军功取仕,奴隶才有资格凭借军功脱籍
两汉举孝廉,致使厚葬成风。曹操就提倡薄葬,对厚葬深恶痛绝


所以,你说的春秋战国、两汉,都不对。穷人基本没有上升途径。


隋唐虽然发明了科举,并且唐高宗和武周大力推广,因为那时洛阳纸贵,读书基本还是贵族的权力。


直至北宋,纸张可以大量制做,穷人家的孩子才有了读书的机会。那时,科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拔人才


中华文明5000年,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历史长卷书写的文明与进步,岂是这些跪久了的洋人可以诋毁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4:10
北宋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4-4 14:14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4-4 14:09
“中国则不然,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可以让布衣身居高位了,汉代举孝廉,唐宋科举,都给穷人提供了上升途径 ...


姜太公,百里奚,不都是普通老百姓和奴隶出身么。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4-4 14:18
孝廉是察举孝子。也是给老百姓上升的机会。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4:20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4-4 14:14
姜太公,百里奚,不都是普通老百姓和奴隶出身么。

有的呀,少暮登天子堂的,就是这些极少数被推荐的


我的意思是,讨论纸张最早是哪里的意义不大,
真正让科举制在中国普及的,就是因为纸张的大量制做,这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纸张的惠及大众,才让中华文明最伟大的发明——科举制真正发扬光大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4:22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4-4 14:18
孝廉是察举孝子。也是给老百姓上升的机会。

扯,
因为举孝廉,两汉厚葬成风,国库都埋在地下了。对老百姓有啥好处 ?

再说了,孝子跟人才有什么关系 ?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4-4 17:12

这个贴居然没起高楼?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4-4 17:41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4-4 14:22
扯,
因为举孝廉,两汉厚葬成风,国库都埋在地下了。对老百姓有啥好处 ?


那时是为了正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社会。道德品质好,人不会差的。也是留给民间的上升渠道。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2-4-4 17:44
这跟宋太祖的开国理念有关,知道“宋三条”吗?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2-4-4 17:52
为了矫正五代武人积弊,赵匡胤鼓励读书,通过科举把这些读书人提拔起来。这还不算,他还秘密地刻了誓碑,这个碑只让太子看,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看,一共三条,其实就两条,第三条是保证前两条实施的,第二条就是不杀读书人与进谏的人。这一条很厉害!所以读书种子遍地开花,科举取得的人才越来越多。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2-4-4 17:55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4-4 17:57 编辑

这个誓碑,就是大送的宪法,大宋的国策,谁都不能违背。当然读书人只是传闻,但并不知道它的真实存在,因为读书人一旦知道这第二条,大家都懂得,岂不闹翻天?既然怎么闹腾都不会被杀,那皇帝老儿得麻烦可就大了,直到靖康之乱,京城被打下来,这个誓碑的内容才流传出来:
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所以苏东坡乌台诗案被吓成那个熊样,后人看了煞是可笑,如果他真知道这个誓碑第二条的内容,就会淡定了。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2-4-4 18:01
据宋人叶梦得的《避暑漫抄》记载,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完善高效的文官***,别看他出身行伍,却深知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深知知识分子对于一个国家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建国三年之后,他就秘密刻下了一块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外面门锁封闭,藏于太庙,不让任何人知道,只有新太子继位的时候,才可以进去恭读誓词。当他进去的时候,还有严格的规定,只让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跟着去,其它的都要远远的站立。但见新太子走到碑前,反复跪拜之后,打开黄幔,默诵完毕后,再拜而出。所有的群臣近侍,皆不知道誓约的内容。以后所有的皇太子都遵循这个惯例,登基时才可以看这个誓约。这个誓约属于国家最高机密。有了这个基石,才有了大宋三百年的人才济济与文化繁荣!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8:22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4-4 17:41
那时是为了正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社会。道德品质好,人不会差的。也是留给民间的上升渠道。

举孝廉的后果就是:为了博得孝名,被乡里推荐,人人争着厚葬祖宗,大量的财富被埋于地下。
所以,汉墓东西最多,一挖一个准。曹操摸金校尉盗的陪葬品都能充军费了。可想两汉厚葬的程度

这样的人被选拔上去对国家有什么用 ?

再说了,为大明续了30几年命的张居正,贪污好美姬。
你能说这样的人没用吗,人家可是正正经经内阁大学士

你不也是大学士嘛,
你道德怎么样…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8:26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4-4 17:55
这个誓碑,就是大送的宪法,大宋的国策,谁都不能违背。当然读书人只是传闻,但并不知道它的真实存在,因为 ...

所以苏东坡乌台诗案被吓成那个熊样,后人看了煞是可笑,如果他真知道这个誓碑第二条的内容,就会淡定了。
————————————————


你说的3条都是常识了,你既知道这个,你应该也知道宋太祖制定这3条的背景


扯乌台诗案呢,
你还是先搞清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苏东坡最后是被谁力保的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4-4 18:29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4-4 18:01
据宋人叶梦得的《避暑漫抄》记载,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完善高效的文官***,别看他出 ...

这种笔记笔谈,听听而已

2宋有300年的人才济济与文化繁荣 ?
充其量100多年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