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装满童年的老屋 [打印本页]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0:34
标题: 装满童年的老屋
外甥女回老家了,做了一个老屋的小视频,盗用一下。
https://kg3.qq.com/node/LgeiBddMP7/play_v2?s=9d39HK9LZFHJJ9p3&shareuid=65959c842c2c308937&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781191723_l1_t1659011481__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0:35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2-7-28 20:39 编辑
外甥女的文案我也搬过来一下:
三间土房,一爿火炕,
姥姥手里闪烁的火烟袋,
院子里爬着贴树皮的老杏树,
东墙根围着草把子的大烟囱……
这是我的童年,
光阴似箭,四十年过去了,
风中摇摆的老土房变成了窗明几净的红瓦房,
厚厚的土胚墙变成了彩色的铁栅栏,
房中的一双老人也成了晚辈们想念却不敢触碰的记忆,
欣喜的看到墙外的叶子烟依然是40年前的样子,
看房子的人将这一切都维护的很好……
如今晚辈们皆有所成,
在异域在他乡,
走过荒芜,走过繁华,
走过他人的爱和淡漠,
最怀念的,
依然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0:36
看上去挺新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0:40
房子由土房翻盖成了砖房也有40年了……
主要是位置好,地势高,院子大。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7-28 20:41
地主啊
作者: 古老的夜 时间: 2022-7-28 20:47
盖一个小型农庄,土灶自助餐饮、娱乐一体。挺好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0:48
原来是土胚房,后来翻新成砖瓦房,买下了邻居家的房子和院子,把买下的房子扒了,整合成了一个大院子。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0:48
外甥女的文字不错,写出了沧桑感~
作者: 不忍 时间: 2022-7-28 20:50
你不如每天更新那个小鸟的帖。架个摄像头搞直播。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0:51
两个侄女都上大学在外面工作了,弟弟和弟妹在外打工已十年,就春节的时候会回来,委托邻居给照看着。
这块地风水好。
可惜就是这个村子太偏僻了,交通不便。
没有发展的空间。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7-28 20:53
有眼光
等退休了就回去享天年
东北这地方不能说山清水秀,起码吃的是绿色食品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0:53
我主要是不敢靠近,怕把小鸟吓的掉下去摔死。
那天我看小鸟自己在呢,刚一拉开纱窗,小鸟就炸毛了,我怕他掉下去,赶紧把窗户关上了。
作者: 不忍 时间: 2022-7-28 20:55
也是。小心点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02
鸟也是太小心了,搭的窝紧靠外面,他们可以再往里一格。
现在小鸟大了,昨天我通过走廊的窗户从外面看,那个大鸟有一半身子在外面,可能怕压到小鸟。
作者: 莫邪 时间: 2022-7-28 21:03
旱烟叶,有旱烟叶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04
她文科好理科不好没考上好大学,在山西也没有好工作,过的一般般。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04
认识啊?
是不是长的好?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11
小时候邻居家有四个哥哥,三个大的是他们的妈妈带着嫁过来的,来了之后又生了一个小的残疾。
那三个大哥哥老大当兵,老二老三在村子都混了个人样儿自己盖房子搬出去了。
这个小哥哥身有残疾娶了一个残疾的媳妇,生了个儿子,结果没几年得了乳腺癌去世了。
媳妇去世之后就再也娶不上了,那个儿子叫小生,十多岁就出去打工了。
老夫妻相继去世之后,这个小哥哥独守空房也呆不下去了,也走了,把房子和院子卖给我弟弟了。
前两年听说,这个小哥哥也死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12
在这样的地方长大,什么他二舅的一生我都无感了。
这个村子的故事太多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17
我家前院隔着一条路,那个房子是我弟弟的发小家的,现在也没人了。
我弟弟那个发小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别人给介绍对象要彩礼多想退婚了,我弟弟说你自己能拿多少能多少,剩下的我给你兜着,娶了吧。
后来就娶了,还生了孩子。
再后来,在操作农用拖拉机的时候,被机盖落下来砸脑袋上砸死了。
作者: 莫邪 时间: 2022-7-28 21:18
看颜色长得不赖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24
是的,每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都是真实的,但又不一样。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27
你说的事情都是悲催的故事,听着心堵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29
小时候见证了太多的贫穷和苦难。
动不动就死人,
各种死法都有,
现在医疗水平一高了。
可能好一些了。
作者: 不忍 时间: 2022-7-28 21:31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个村庄。精神故乡。陈忠实将它写成了《白鹿塬》,潇红将它写成了《呼兰河传》,汪曾祺写成了《大淖纪事》,沈从文写成了《边城》。周桃花为什么不能从中琢磨出点什么?这是我想对她、对每一个有文字敏感和文学梦的人说的话。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7-28 21:32
也开始怀旧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33
人说东北人口减少,只有走的、没有来的,说的就是这些地方吧?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36
知音 发表于 2022-7-28 21:04
她文科好理科不好没考上好大学,在山西也没有好工作,过的一般般。
人的天资和性格不一样,命运也就不一样,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37
是的,这样的村子,基本没有什么年轻人了。
[attach]718216[/attach]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39
为什么记住的都是苦难,想不起什么励志的故事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41
看了我外甥女发的朋友圈,感慨万千。
自从我弟弟出去打工,老房子没人住了,我夏天也不回去了。
以前一到这个时候会回去呆几天的。
作者: 不忍 时间: 2022-7-28 21:41
励志不需要升华,写得好,苦难也可以很美。有时间记着看《隐入尘烟》就明白了。早点休息吧。晚安。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42
那你可能是回不去了,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年,落差太大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43
看别人写的苦难,可以很美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44
如果我弟弟弟妹在家,度假我还是愿意回去的,春节或暑假都行。
作者: 不忍 时间: 2022-7-28 21:44
神抖抖。睡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8 21:45
晚安,心脏已开始发闷得赶紧休息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46
家乡、故土、年少回忆,渐行渐远… 最后可能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48
我是说前面有人建议你以后回乡养老的事,不是短住,恐怕不能习惯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8 21:49
早点休息,做个好梦~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2-7-28 22:34
现在所有权在自己手里么?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2-7-28 22:36
我的老宅已经遗为平地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2-7-28 22:54
把回忆堆起来就是家,现在一个个崭新的窝却留不下感情,心变了!
作者: 我是潜水的 时间: 2022-7-29 08:21
这文案写得真好,让我的记忆也一下回到了童年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09:15
回乡养老那得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能改善老房子的居住环境才行,普通人也就是想想而已。
比如把这个老房子翻新成带有化粪池和下水道、给村子修条路、买个车、再雇个人做饭。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09:29
我弟弟有房屋产权证,前几年农村的房子补发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09:31
这些外甥、外甥女小时候都经常一起在这个房子里玩,可回忆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9 09:32
增添煤卫设备还行吧,给村里修路可闹太大动静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09:43
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主要解决通往行政村或连接区域内重要自然村公路,从2006年开始至2010年实施结束。
------------------
当时推行这个的时候,我们那边村村之间也通了水泥路,就是质量差一些。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9 09:59
水泥路不好伺候,过几年就开裂。
不管什么材质的路,都是要定期养护的,
这事问老鹰,他是专家,
哦,我忘了老鹰被你禁言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0:12
老鹰禁足一周已经放开了。
不过我估计又快成网红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9 10:19
他自己说是永久禁言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22-7-29 10:22
想起我们家的老屋,很有同感。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0:24
那可能是他自己下决心不再说话了吧,可是又忍不住跟了徐教授的帖子
昨天差点就红了,烧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0:26
黑土地上长的庄稼,感觉就是不一样,茁壮。
我外甥女说,邻居家的儿媳妇用这个房子办了补习班,所以她没有进去打扰,只拍了外面。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7-29 10:39
老鹰说话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而且永不改变。
以前在长江很多年都这样,最后大家只好对他熟视无睹~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3:35
我都不想顶你的帖,但这帖真必须顶!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3:36
看的俺五味杂陈!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3:39
这才是人应该住的房子!
北京有啥待头?住在天安门楼上也没意思,一成不变的街景会使人厌倦。人如鸽子似的挤在笼里,没有放场!
这老屋曾欢声笑语,炊烟袅袅……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3:47
前几年修路,抽空去看了一眼我童年的老土屋(生产队的队房〉,我摸着门栓子,千情万意袭上心头,袭上咽喉!都想哭!拍了些照片,恋恋不舍地走人。
老屋第二年就拆了。
我这么能写,至今不敢动笔写这老屋!!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22-7-29 13:50
有土地就是人生赢家。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3:50
尤美 发表于 2022-7-29 10:39
老鹰说话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而且永不改变。
以前在长江很多年都这样,最后大家只好对他熟视无睹~
我都说真话,喜欢有思想的人。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6:40
再看看,你家真大呀!
看你家,想到我曾经的大院子,我32岁时,买了一亩多地,盖房盖围墙,近8o米围墙,壮观。准备将来养老,养花儿,养鱼儿,养鸡儿鸭儿鸟儿……一天没住过,被猫右拆了。
将来,一眨眼就到现在了,真快呀!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6:45
烟草,我小时看老人做成毛烟,用板子夹,用刨子推,用香油拌,用烟袋抽,抽一窝吹一窝,太麻烦!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6:46
面积大、地势高,还在村子的中央C位,就是除了聚会没有啥用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6:48
我们那把烟叶晒干了搓碎了,直接用纸卷这抽,不用拌啥香油啊。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2-7-29 16:49
我家也有这样的老房子,三层的。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么大面积的屋子,搬到城市,就好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6:55
搬到城市就没有几年意义了。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7:01
知音 发表于 2022-7-29 16:46
面积大、地势高,还在村子的中央C位,就是除了聚会没有啥用了。
种菜,养鸡呀!自给自足,绿生生活。
看你门前还土路,黑龙江穷?俺们这村村通水泥路修到家家门口,住在山顶山凹,一户人家都修。钱花不完。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7:12
路修了没修好,修路款不知道让谁给贪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7-29 17:13
养什么鸡呀,自己喂自己都费劲
我可没那么勤快。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2-7-29 17:18
主要是搬到城市的话,就值钱许多了。当然搬是不可能的。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7-29 19:04
知音 发表于 2022-7-29 17:13
养什么鸡呀,自己喂自己都费劲
我可没那么勤快。
对了,你和我一样,没地。
你考上大学,户口非农业,土地与你木关系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7-30 14:11
很多时候,村庄走失,老屋不复存在,按理来说,是好事儿——贫穷落后得到了改善啊。可,为嘛依旧怀念村庄呢?老屋情结根植于骨髓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