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和知音聊聊蟋蟀(旧帖节选)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2:20
标题: 和知音聊聊蟋蟀(旧帖节选)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9-2 12:22 编辑

        

         蟋蟀,就是蛐蛐儿。

       记得初中课本就选用过《聊斋》里的一篇《蟋蟀》,文中说主角因一只蟋蟀,被县衙役打得两股间脓血淋漓,故印象颇深。当然,之所以印象深,还因为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个黄冈人,姓董,和金豆豆一样,但教师却说散装普通话,他把蟋蟀读成西嗦,后来一直被我们背地里唤作董西嗦。


     小时候,我们到了夏秋季节,晚上就会循着蛐蛐的叫声去逮蛐蛐来斗架玩。逮蛐蛐的工具,除了手电筒,其它都是自己造的:罩子,用一截长15CM的贯通无节的细竹筒(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偷了人家用来晾衣或挂蚊帐的细竹竿锯断),将其一端劈成长5CM的半根火柴棍粗细的竹丝,然后用胶皮电线里剥出来的粗铜丝将竹丝隔1CM一圈由开口处,一圈一圈向上缠绕,缠绕4圈,固定成喇叭状,再用牛皮纸卷成小纸袋,套在另一端。发现了蛐蛐,罩住后吹气,蛐蛐就会顺着竹筒往上爬入纸袋,我们将纸袋捏住套口取下,封口,蛐蛐就被装进纸袋里了。


     斗蛐蛐,只能用雄性蛐蛐,其特征是只有左右两根尾巴。雌性蛐蛐,有三根尾巴,除了左右两根,中间还有一根长的,像针管儿,估计是产卵器。雌性蛐蛐体格较大,但不张嘴咬架,术语叫“不开夹”,又因肚皮大,胀鼓的腹部和屁股连在一起,像一颗硕大的米饭粒,因此又叫“饭屁股”。故而,旧时候,武汉人把生性懦弱、不敢打架的男人,叫做“三尾蛐蛐”、“饭屁股”,把遇事不敢抗争的人叫“不开夹”。


     斗蛐蛐,有专门的陶制带盖儿的钵子,里面底部用软泥打底。约斗的双方各自把蛐蛐从纸袋里倒入钵子里,然后要赶紧先盖上盖子或用双手捂住钵口,使钵子里光线昏暗,让蛐蛐适应一下,免得惊慌乱蹦。过一会儿,可以敞开钵口,蛐蛐们会不停地用两个胡须扫描,一旦接触,就会张嘴撕咬起来。如果蛐蛐受到惊吓,就不会再张嘴打架了,叫“朽了”。


     如果蛐蛐双方不是头对着头,屁股被对方胡须扫到的那个就会跑,另一个就会尾随着追,打不起来。这时候,人们会用一种用细扫帚苗或捋掉大部分的毛、只在尖端留两三根毛的鸡毛,来戳蛐蛐的屁股或拨弄其胡须,使之掉过头来打架,这种工具,叫掭子。故武汉话把挑拨是非或唆使人打架,叫“上掭”。


      蛐蛐打斗,输了的蛐蛐会沿着钵子边儿转圈逃跑,赢了的会振翅鸣叫。输了的蛐蛐主人,须按规矩,将自己的蛐蛐一手托底,一手合掌去捂出来,掰下双腿,丢给赢了的蛐蛐当食物。


     朋友王奎,家在仓库区,房前屋后多乱砖杂草,一到晚上,到处都能听到蛐蛐叫。因此他斗蛐蛐资源丰厚,经常能捉到上好的蛐蛐。有一年,他居然捉到一个背翅上带黄点的、体型硕大的蛐蛐,老人们说这是珍品,叫蝌蚪黄庭(不知是那四个字,这是发音)!院子里好多人带着蛐蛐来寻斗,结果都是留下了蛐蛐的双腿,王奎的这只蛐蛐被唤作“一堵墙”,意思是体型大,没谁的蛐蛐能推倒它。


       出了名的坏蛋高放,捉了好多蛐蛐来,都斗输了。有一天,他自称捉到了一个更大蛐蛐,捎话要来寻斗。王奎端着放入“一堵墙”的斗钵出来了,大伙儿围成圈儿蹲下,等着看热闹。过了一会儿,高放双手合掌,像是捂着个蛐蛐来了,扒拉开俩人,凑到钵子跟前,让王奎打开盖子,然后他把双手手背朝上,像蚌壳一样张开,让手里的东西掉入钵子里,顺势捂住钵口,嘴里喊道:捂一下,别朽了、别朽了!


      过了一会儿,他猛地起身,跑了!


     大家莫名其妙,忽然闻到一股奇臭的味道。王奎赶紧往钵子里一看,赫然一只大斑蝥(放屁虫)!那臭味肯定已经把“一堵墙”给弄朽了,他咧开大嘴,哭了起来。


      大概过了三五天,高放的头上就缠上了绷带,因为王奎有三个哥哥:爱华、爱国、爱军。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12:25
蛐蛐是蝈蝈吗?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2:26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9-2 12:28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25
蛐蛐是蝈蝈吗?

不是。蛐蛐体型小,褐色;蝈蝈体型大,绿色。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2:54
[attach]724123[/attach]

这是蝈蝈,大肚子,短翅,大约5厘米左右长。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12:55
输了的蛐蛐主人,须按规矩,将自己的蛐蛐一手托底,一手合掌去捂出来,掰下双腿,丢给赢了的蛐蛐当食物。
--------------
没腿的躯干呢?死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12:56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2:26
不是。蛐蛐体型小,褐色;蝈蝈体型大,绿色。



这张图右上是蛐蛐,右下呢?是蝲蝲蛄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12:58

板凳上图的左面我认识,不是蝈蝈是刀楞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12:5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2:54
这是蝈蝈,大肚子,短翅,大约5厘米左右长。



东北的蝈蝈翅膀比这个大,能盖上肚子。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3:02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58
板凳上图的左面我认识,不是蝈蝈是刀楞

刀螂俩前肢是大钳子。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3:03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59
东北的蝈蝈翅膀比这个大,能盖上肚子。

冷,穿长大衣。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3:04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56
这张图右上是蛐蛐,右下呢?是蝲蝲蛄吗?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3:05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2:54
这是蝈蝈,大肚子,短翅,大约5厘米左右长。

你这个像是蝗虫。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3:06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55
输了的蛐蛐主人,须按规矩,将自己的蛐蛐一手托底,一手合掌去捂出来,掰下双腿,丢给赢了的蛐蛐当食物。
...

欧哇了,喂鸡。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3:07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58
板凳上图的左面我认识,不是蝈蝈是刀楞

是蝈蝈,刀螂要带刀的。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3:08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3:05
你这个像是蝗虫。

啊?至于差别这么大吗?北京有些玩主,冬天棉衣里揣个葫芦,里边养着个蝈蝈,时不时地叫,是为一乐儿。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3:1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3:07
是蝈蝈,刀螂要带刀的。

天呐!你们那边蝈蝈是那样儿的呀,我是不敢认。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4:35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3:10
天呐!你们那边蝈蝈是那样儿的呀,我是不敢认。

蝈蝈都一样呀,你没见过?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17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4:35
蝈蝈都一样呀,你没见过?

我认识的蝈蝈是我上的图片那样。你图片里的“蝈蝈”真没见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18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2:26
不是。蛐蛐体型小,褐色;蝈蝈体型大,绿色。

嫑瞎误导。红箭头指的这个,是另一种虫子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18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2:54
这是蝈蝈,大肚子,短翅,大约5厘米左右长。

这个长得圆滚滚的,好可爱的感觉。。。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1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18
嫑瞎误导。红箭头指的这个,是另一种虫子哈!

红箭头指的那叫“蝲蝲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2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3:06
欧哇了,喂鸡。

你们玩虫子玩得太残忍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2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18
这个长得圆滚滚的,好可爱的感觉。。。

对,我们就叫它大肚子蝈蝈。从前有个作家,叫浩然,写过儿童文学短篇,就有《大肚子蝈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24
我们辨认雌雄,是看头型——雄性称为“方子脑壳”,头型特别像棺材前面那个霸气挡板。。。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25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19
红箭头指的那叫“蝲蝲蛄”。

就是钻泥土里的那种吧?名字我忘记了,就记得这个样子。。。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2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20
你们玩虫子玩得太残忍了。。。。

农村捉了这些虫虫喂鸡。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2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25
就是钻泥土里的那种吧?名字我忘记了,就记得这个样子。。。

我们就叫“棺材板儿”。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28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26
农村捉了这些虫虫喂鸡。

大人直接抓了喂鸡,跟小孩子玩够了撕扯分尸案,还是有区别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2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27
我们就叫“棺材板儿”。

你是说,雄蛐蛐儿,就是蟋蟀吧?你们叫它棺材板儿?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3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28
大人直接抓了喂鸡,跟小孩子玩够了撕扯分尸案,还是有区别的。。。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3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29
你是说,雄蛐蛐儿,就是蟋蟀吧?你们叫它棺材板儿?

就有长那样的,没注意雌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5:3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0
就有长那样的,没注意雌雄。

雄的。我晓得。因为我喂养过。。。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15:3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0
就有长那样的,没注意雌雄。

[attach]724126[/attach]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2 18:0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9-2 15:24
我们辨认雌雄,是看头型——雄性称为“方子脑壳”,头型特别像棺材前面那个霸气挡板。。。

雌雄的区别看尾巴,两尾雄,三尾雌。雌性多一根产卵管。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8:06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2

哇咔咔。就是这样的!特别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9-2 18:08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2 18:04
雌雄的区别看尾巴,两尾雄,三尾雌。雌性多一根产卵管。

看你这层楼上,庄主发的图片!头部外形就能辨别出来的。我们抓到雌的都不要,叫她油头,没啥用。只留这种雄的,它会唱歌会打架,特别活跃。。。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20:5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0



考你一个,为什么农村人老说:“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21:31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2-9-2 21:32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20:59
考你一个,为什么农村人老说:“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

我也知道这句话。
我理解的应该是已经把道理提炼出来了的意思:做自己要做的事,别被那些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干扰。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2 21:35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21:31
我也知道这句话。
我理解的应该是已经把道理提炼出来了的意思:做自己要做的事,别被那些不负责任的闲言 ...



可能蝲蝲蛄对种地有破坏作用。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2 21:38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21:35
可能蝲蝲蛄对种地有破坏作用。

对庄稼是害虫。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2 22:24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2

你们也懂这个嘛。我可真认得识货的行家的。。。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2 23:07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56
这张图右上是蛐蛐,右下呢?是蝲蝲蛄吗?

蝼蛄。传统斗蟀中也有异形似蝼蛄的,名土狗形,真形者中品。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2 23:12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2-9-2 23:07
蝼蛄。传统斗蟀中也有异形似蝼蛄的,名土狗形,真形者中品。

还有这样的?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2 23:18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2-9-2 23:12
还有这样的?

真有的,我年轻时就真见过,是朋友捉到的。一黄虫。小头、短翅、大肚,鸣叫时翅竖近垂直,盆盖隐有振动之感。哈哈哈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2 23:28
传统斗蟀中也有异形似蝼蛄的,名土狗形,真形者中品
=====================
反正觉得你们描述个什么事,概念定义上精细。。。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2 23:35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2-9-2 23:28
传统斗蟀中也有异形似蝼蛄的,名土狗形,真形者中品
=====================
反正觉得你们描述个什么事, ...

是的。蟋蟀科的种类太多了,一般传统说的蛐蛐,是指中华斗蟋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2 23:4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2

这棺材头蟋,也就不是大家说的斗蛐蛐的蛐蛐了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2 23:55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2-9-2 23:41
这棺材头蟋,也就不是大家说的斗蛐蛐的蛐蛐了

以后就聊点这些吧,轻松。现在好像也正是这个季节。。。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2 23:58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2-9-2 23:55
以后就聊点这些吧,轻松。现在好像也正是这个季节。。。

可以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3 07:01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2-9-2 22:24
你们也懂这个嘛。我可真认得识货的行家的。。。

我是一般般的认识,能参加斗蟋蟀的都是啥样就不清楚了。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3 11:53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3 07:01
我是一般般的认识,能参加斗蟋蟀的都是啥样就不清楚了。

你这是想转移聊题嘛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3 12:45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3 07:01
我是一般般的认识,能参加斗蟋蟀的都是啥样就不清楚了。

理论上说谁都能参加,而且,这斗蟋蟀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其它很多东西都相对硬气。比如,说某件玩艺好、真,有时却很难用直接的手段证明。而蟋蟀则不同,谁说好或不好,说破嘴也没用,放到斗栅里就知道了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3 14:10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2-9-3 12:45
理论上说谁都能参加,而且,这斗蟋蟀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其它很多东西都相对硬气。比如,说某件玩艺好、真, ...

这可不是表示以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说了有些道理。。。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3 14:13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2-9-3 14:10
这可不是表示以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说了有些道理。。。

我看着也是。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3 14:35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2-9-3 14:13
我看着也是。

譬如说,玩那样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瞎逞能的可能就不会多,不像其他有些行业专家可以那么多。。。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9-3 14:53
斗蛐蛐挺残忍的,小时候有人斗蛐蛐都不会去看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9-3 14:54
知音 发表于 2022-9-2 12:25
蛐蛐是蝈蝈吗?

叫的声音不同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3 15:07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2-9-3 14:35
譬如说,玩那样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瞎逞能的可能就不会多,不像其他有些行业专家可以那么多。。。

是的。另外,自然中的很多事非常微妙。比方说蟋蟀吧,在其到成虫的过程里一般要脱皮七次,每次脱下的皮它都吃下去了,假使吃不全,那会形成后天的某些缺陷。
作者: 九眼天注    时间: 2022-9-3 15:17
人们都知道,这脱皮的时候是最虚弱的,而自然环境下各种危险又无处不在
作者: 神机妙用    时间: 2022-9-3 15:25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2-9-3 15:17
人们都知道,这脱皮的时候是最虚弱的,而自然环境下各种危险又无处不在

我一直认可,看你们谈些什么,那是真享受。。。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9-3 15:58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2 15:32

这种应该叫棺材板子,圆脑袋的蛐蛐掐架,这种不爱掐,一般不抓这种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3 16:01
闹热 发表于 2022-9-3 15:58
这种应该叫棺材板子,圆脑袋的蛐蛐掐架,这种不爱掐,一般不抓这种

捉到就扔掉。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