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茅台野味案中的几处执法疑似瑕疵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8 17:52
标题: 茅台野味案中的几处执法疑似瑕疵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2-9-18 17:56 编辑


1,警察开始自称消防安全检查,可知是没有搜查令的,至少没有出示搜查令。这是违反刑侦程序的。

2,把野味亲自吃掉,这属于破坏证据。也是违法的。

3,吃饭而不开以公安机关为抬头的发票,也不付钱,这也不是合规的公务行为。

4,公务执法过程中带着不明身份的社会人士,显然不伦不类。

5,搜查完毕,有没有笔录?笔录是否完整包括证人签字?


……

以上五点,有关人士与部门,有必要澄清,給出确切事实。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8 17:58




稍微有点脑子的

私欲稍微少一些的

会做得清清亮亮

浑水污泥沾不到自己身上



拖泥带水的做事,一般都是私欲过重……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18 18:13
1,警察开始自称消防安全检查,可知是没有搜查令的,至少没有出示搜查令。这是违反刑侦程序的。

2,把野味亲自吃掉,这属于破坏证据。也是违法的。

3,吃饭而不开以公安机关为抬头的发票,也不付钱,这也不是合规的公务行为。

4,公务执法过程中带着不明身份的社会人士,显然不伦不类。

5,搜查完毕,有没有笔录?笔录是否完整包括证人签字?

----------------------------------------------------------------------------------------------------------------
1.侦查不是搜查。
2.侦查就要有掩护,不吃?你来吃饭,不吃是怎么回事?
3.不要混同于通常的公务吃饭。
4.可能是动物专家,公安不可能哪个专业都通。
5.前边说了不是搜查。

作者: 没有原因    时间: 2022-9-18 18:29
https://m.toutiao.com/is/6attMcR/
作者: 没有原因    时间: 2022-9-18 18:31
【会做得清清亮亮】,哈哈,又一个熟悉的方言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8 18:4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18 18:13
1,警察开始自称消防安全检查,可知是没有搜查令的,至少没有出示搜查令。这是违反刑侦程序的。[/backcolor ...




6,什么时候立案侦查的?

7,侦查方案是什么时候谁批准的?

8,传唤证拘传证谁签发的?

9,既然是公务,那么是否有消防安全部门配合?

10,如果不是按令搜查,是处于隐蔽刑侦,那更应该吃饭付钱……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8 18:43
没有原因 发表于 2022-9-18 18:29
https://m.toutiao.com/is/6attMcR/




这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么?





作者: 没有原因    时间: 2022-9-18 18:44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8 18:43
这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18 18:52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8 18:42
6,什么时候立案侦查的?

7,侦查方案是什么时候谁批准的?

不是接到举报就立案的,先要有个包括侦查在内的调查了解。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8 19:2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9-18 18:52
不是接到举报就立案的,先要有个包括侦查在内的调查了解。




现场勘查?

那也需要现场勘查证的。

而且需要公安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指挥,分工明确

夏警官有没有现场勘查资格?

是否录像拍照?

是否上传全国现场勘查信息系统?

在这6000元案里,完整的证据链是否包括供应眼镜蛇的商人?

谁认定的这个饭店经理而不是法人代表是犯罪嫌疑人?

这个夏警官吃掉证据眼镜蛇,是否也犯罪?

……

疑点多多。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0:29

1,警察开始自称消防安全检查,可知是没有搜查令的,至少没有出示搜查令。这是违反刑侦程序的。

看来你这位哥们是似懂非懂呀。从已知的情况,应该可以了解到这次警察是穿的便衣,在执行的是化装侦查任务,假借的是消防检查员的身份。因为消防检查是可以用查找隐患的理由到处察看的,便于侦查。可见,这几个警察是动了脑筋的。

    侦查活动就是为了查明案情和嫌疑人身份,搜集作案证据,手段包括搜查(秘密或公开)、盘查、询问、讯问,跟踪、监听、查封、冻结和尸检、现场勘查等等。也就是说,搜查属于侦查手段的一种,但侦查并不只限于或等于搜查。

   侦查手段有的需要审批后才能采用,并且还有时限,有的则可以根据案情,当场使用,例如口头传唤、现场搜查等。你总不能在现场发现了违禁物品、犯罪证据或有被害人人指认的情况下,先回去申请搜查令然后再去搜查吧?

  现在的法制健全了,警察的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提高了,违反程序规定的事情很少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0:42
2,把野味亲自吃掉,这属于破坏证据。也是违法的。

这一条,显然你是在主观臆断了。目前,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当事警察就一定是吃了喝了。菜单如果是真的,只能证明当天有这些东西上桌了,服务员的《情况说明》也只是说“客人”来了,她曾去上菜,看到葛某、谈某和房东王某等三人也在席上。至于酒水菜肴等是谁点的,吃了没有,并没有反映。根据此前杨浦分局督察部门的调查,只提及了3百元四盒香烟的钱,民警后来付了(当场付钱会引起嫌疑人的警惕),并未提及菜肴和茅台酒钱,推断应该是民警没有消费。这个调查,是根据葛某向市长专线反应后转办单所进行的,是要向市长专线、上级机关和投诉人回告的,不可能敷衍了事。如果当时发现有吃喝问题,最起码也会责令夏某等人补交餐费,并予以处分,督察不会这点敏感性都没有。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0:52
3,吃饭而不开以公安机关为抬头的发票,也不付钱,这也不是合规的公务行为。

侦查活动尤其是化装侦查,是需要身份掩护、秘密进行的,它与一般的公务活是不同的。例如你在侦查中,因需要去了某个场所消费,完了报单位名称、机构代码和账户,开始刷公务卡,索要发票,岂不是暴露身份了吗?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0:58
4,公务执法过程中带着不明身份的社会人士,显然不伦不类。

这个所谓不明身份的社会人士的说法,显然是葛某或不良媒体故意这么说的,但警察对这两人的身份肯定是明白的,哈哈,我估计不是协警,就是动物保护部门的专业人员。就是临时拉两个社会人员做掩护,又有什么不对呢?侦查的主体还是侦查员嘛,那两个人就算做个背景掩护,也不违反什么。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就是党委领导、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是工作基础。
作者: 重霄九    时间: 2022-9-18 21:01
柳二爷出来洗地太早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1:14
5,搜查完毕,有没有笔录?笔录是否完整包括证人签字?

25号没有搜查,26号可能会有现场搜查,因为极大可能会现场提取蛇的活体、制品和进出货物清单等物证。如果嫌疑人拒不配合,是可以现场搜查的。搜查要做记录,提取物品要开具清单,并且要有见证人在场,这些,我估计侦查员们不会忽略的,因为一旦程序上有瑕疵,对方律师会以证据收集不合法而以不应采纳非法证据为由辩护,所有的工作都白干了。

   当然,如果嫌疑人当场配合,提交了上述证据,也就不存在搜查了。从葛某等提供的情况来看,葛某和谈某等是被当场分开询问了的。询问的结果是:谈某是只出资的股东,虽然占股百分之五十一,但与葛某有约定,经营由葛某单独负责,谈某不插手。因此,后来谈某并未受到处罚。

  还有一个问题:法院最后是以犯罪未遂从轻处理的葛某。这说明什么?说明可能葛某的蛇餐馆以前售卖的都不是保护类蛇,这次可能是虽然弄回来了受保护的蛇,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宰杀销售,所以属于犯罪未遂。那么,这个意志以外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就是被警察及时发现并收缴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18 21:38

我觉得我们都是听的一面之词,没法判断。
作者: 满天辰星    时间: 2022-9-18 21:58
知音 发表于 2022-9-18 21:38
我觉得我们都是听的一面之词,没法判断。


同意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2:49
知音 发表于 2022-9-18 21:38
我觉得我们都是听的一面之词,没法判断。

此前,法院的判决书显示的内容,应该比较客观。根据督察部门的调查结论推断,也可以大致推定夏警官等并未违规违纪。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2:51
重霄九 发表于 2022-9-18 21:01
柳二爷出来洗地太早了。

应该是闲大喷子们喷早了。因为一旦调查结论出来,就喷不成了,必须趁真相不明的时候出来喷,才会有效果。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8 22:58
知音 发表于 2022-9-18 21:38
我觉得我们都是听的一面之词,没法判断。

其实,只用逻辑推理一下就足够做出正确判断了。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2-9-18 22:58

此事了解的不多。但四五个警察一起出来敲竹杠的事情,是极少的;毕竟违规,且对象也不熟。一般规则是顶多相互有默契但不说透。不说以前,就说现在,是不可能的。

我说的是现实潜规则。

个人猜测那顿饭是老板请的,想在事发之初从中回旋,警察没认,付了烟钱走人。一个事儿,被监管部门多人发现,相当于在系统内部公开,除非根子很硬否则很难挽回。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2-9-18 23:01

警察付烟钱的意思,就是这事儿别给我们提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07:02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9-18 23:01
警察付烟钱的意思,就是这事儿别给我们提了。





这个案例并不复杂,事情过程很清晰,只需要诚实:

① 什么时候接案的?举报人报案是有记录的。

② 接案后出警。有明确而固定的涉案场所,所以要么是搜查,要么是现场勘查。也就是说,要么有搜查令,要么有勘查证。

此时,若伪称自己是消防安全检查,是违法的。

根据一些细节判断,应该是现场勘查。主要根据就是有两个社会人员随行,这表明,这是现场勘查。

③ 夏警官有没有现场勘查资格?现场勘查是否拍照?是否上传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

④  谈老板和酒店经理给分开谈话,是两个警官分别一对一谈话呢?还是两个警官先询问完一个再询问另一个呢?

谈话在酒店进行么?

谈话是在喝茅台酒之前进行的呢还是酒后进行的啊?

⑤既然有违法销售野生动物,饭店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其他环节是否一并抓捕捣毁呢?谁卖给饭店的啊?有没有其他饭店也在经营野生动物?

刑侦,有统一的的方案与指挥。这些事情很容易查到当时的记录。

如果一个刑事案件只截取整个犯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只处分这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置之不理……这本身就是一个渎职。。。这是本案中最可疑的部分。

⑥ 夏警官到底吃蛇了没有啊?如果他吃蛇,那么会不会也是犯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呢,毕竟,他预定酒席,亲自吃蛇,所以,至少6000元这一桌危害野生动物的案子是他亲自操纵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07:03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8 22:58
其实,只用逻辑推理一下就足够做出正确判断了。





这个案例并不复杂,事情过程很清晰,只需要诚实:

① 什么时候接案的?举报人报案是有记录的。

② 接案后出警。有明确而固定的涉案场所,所以要么是搜查,要么是现场勘查。也就是说,要么有搜查令,要么有勘查证。

此时,若伪称自己是消防安全检查,是违法的。

根据一些细节判断,应该是现场勘查。主要根据就是有两个社会人员随行,这表明,这是现场勘查。

③ 夏警官有没有现场勘查资格?现场勘查是否拍照?是否上传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

④  谈老板和酒店经理给分开谈话,是两个警官分别一对一谈话呢?还是两个警官先询问完一个再询问另一个呢?

谈话在酒店进行么?

谈话是在喝茅台酒之前进行的呢还是酒后进行的啊?

⑤既然有违法销售野生动物,饭店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其他环节是否一并抓捕捣毁呢?谁卖给饭店的啊?有没有其他饭店也在经营野生动物?

刑侦,有统一的的方案与指挥。这些事情很容易查到当时的记录。

如果一个刑事案件只截取整个犯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只处分这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置之不理……这本身就是一个渎职。。。这是本案中最可疑的部分。

⑥ 夏警官到底吃蛇了没有啊?如果他吃蛇,那么会不会也是犯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呢,毕竟,他预定酒席,亲自吃蛇,所以,至少6000元这一桌危害野生动物的案子是他亲自操纵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19 07:15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07:03
这个案例并不复杂,事情过程很清晰,只需要诚实:

① 什么时候接案的?举报人报案是有记录的 ...

这两天看缉毒题材的电视剧《冰雨火》把我急的,由于警员和上级之间的不信任,走了很多弯路、付出的无谓的牺牲。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07:17



其实吧,对这种案子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一个人分不清自己是谁的心理,感兴趣的是一个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的心态。


警察,这是一个公职。买烟,吃饭,说外行话,扭曲执法程序等等,这是一个人的私心借着公共资源在膨胀。

这种情况在权力部门常见。

也常见于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或者大学教师身上,比如骚扰,就是借公职行私心。



……反过来,以论坛为例子,常见一介布衣化身成为一个高大上的公知或公职人物,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论断某个事情:啊,这个民族完了。唉,都是猫鼬惹的祸。。。。。不胜枚举。这都是不知自己是谁的表现。


公职人员如何做事?显然要分清自己是谁,要公私分明地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介布衣如何自由言论?显然要就事论事,把事情的曲直与自己的好恶分开说明。不能把个人好恶混淆事情本帽。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07:25



还常见有的人化身为佛,自己把自己当成佛祖的代言人……


……

分不清事实真相与个人的心理预期,属于轻度的心理紊乱。就像小小孩子,幼稚。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19 07:44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2-9-19 07:45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07:25
还常见有的人化身为佛,自己把自己当成佛祖的代言人……




论坛上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化身为各种社会角色。比如:假如我是那个民警、假如我是葛某等等。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19 07:47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07:25
还常见有的人化身为佛,自己把自己当成佛祖的代言人……

以为会有佛化身为人才是幼稚。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07:51
知音 发表于 2022-9-19 07:44
论坛上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化身为各种社会角色。比如:假如我是那个民警、假如我是葛某等等。




化身成某个角色,这可以啊。但是对这个角色本身的定位一定要把握准啊。如果自己化身为民警,那么民警本身应该分清公私。如果自己扮演民警,却又分不清公私,那可能是民警的失败,更是扮演的失败。

如果扮演一个佛,那就要私下反思,自己代言佛说法,代言的那些话自己做没做到啊?


太多太多时候,自己扮演的角色与自己实际的为人处事之间出现太大的断裂,俗称双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9-19 08:21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07:51
化身成某个角色,这可以啊。但是对这个角色本身的定位一定要把握准啊。如果自己化身为民警,那么民 ...

要是都把握得准,还要论什么呢?
正是因为各种角色之间互相认为把握的不准,才有了论、驳、斥、骂等论坛行为。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09:05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2-9-19 09:08 编辑



所以说,讨论问题,至少以愿意改变固定的看法为前提,也就是说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更全面地接近事实真相

二是更了解自己是谁,更准地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一点,比第一点更重要。


讨论问题其实是修正真相和改善自我的过程。

一旦开骂,什么都废了。一旦纠缠不休,也废了,因为话重复一遍与一千遍,对愿意讨论的人有同样的效果,对不会讨论的人同样没有效果。这种行为表明,这个人压根儿不是在接近事情全貌,也不是在认识自我。


这么说吧,不会改变自己的人,都不可能接近事情的全貌。
也可以说,只认为自己所见的才是真相的人,不可能改变自己。


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对待  对与错。不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错误,错上加错。不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正确,因功致罪。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09:30
知音 发表于 2022-9-19 08:21
要是都把握得准,还要论什么呢?
正是因为各种角色之间互相认为把握的不准,才有了论、驳、斥、骂等论坛 ...

永远不要和认知有限的人去讨论其认知以外的东西。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09:47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07:02
这个案例并不复杂,事情过程很清晰,只需要诚实:

① 什么时候接案的?举报人报案是有记录的 ...

逻辑混乱。

 杨浦区与闵行区隔着十多公里,如果不是有举报线索或有任务指派,人家夏某没事干呀.非得跑那么远一个地方去敲一餐?消防检查既是消防部门的事,也是警察的日常工作之一。再说了,便衣警察为侦查需要,假借或自称某部门的人的名义去探个虚实,并没有做出任何以其他部门名义的处罚,有什么违规的?你以为你以一个顾客的身份可以进去后厨或找到老板问明情况吗?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0:43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2-9-19 10:45 编辑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09:47
逻辑混乱。

 杨浦区与闵行区隔着十多公里,如果不是有举报线索或有任务指派,人家夏某没事 ...


现在探讨的是,一个人民警察应该如何依法执法,而不是什么逻辑。刑侦程序法就摆在头上,依法行事就好,谈什么逻辑。

如果组织上安排夏警官去搜查,去勘查现场 ,他必须出示相关的证明,表明身份。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14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0:43
现在探讨的是,一个人民警察应该如何依法执法,而不是什么逻辑。刑侦程序法就摆在头上,依法行事就好, ...

来来来,现在有人举报,某宾馆可能有贩毒的,你懂程序,守规矩,你说该怎么处置吧?不许不去啊,更不许直接就穿着警服去,因为那叫敷衍推诿或打草惊蛇。你来正规处理一下,给我看看。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18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9-19 11:23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0:43
现在探讨的是,一个人民警察应该如何依法执法,而不是什么逻辑。刑侦程序法就摆在头上,依法行事就好, ...

按你说的,夏警官首先到餐馆,表明身份,出示搜查证(先不谈如果没有初步调查,根本就不可能申请搜查证),葛某说:哦,老板不在,你等一下,我去叫他。然后留到后厨,把蛇装到袋子里,从后门跑了。

    有群众反映,地铁高峰时,总有一个穿黑色T恤的男青年趁人多拥挤,扒窃手机。夏警官等是穿制服,持警官证上车,拿搜查令去找每个符合特征的人搜查,还是穿便衣上车,假装乘客,暗中观察?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9-19 11:19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14
来来来,现在有人举报,某宾馆可能有贩毒的,你懂程序,守规矩,你说该怎么处置吧?不许不去啊 ...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你找找吧?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2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14
来来来,现在有人举报,某宾馆可能有贩毒的,你懂程序,守规矩,你说该怎么处置吧?不许不去啊 ...




有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的饭店,与流动贩毒没有可类比的,所以说,办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单凭逻辑。此其一。

其二,既然去抓毒贩,肯定是局里统一分析案情,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安排我去现场,自然有明确的分工,有明确的配合,有明确的B计划。。。。不可能像你这几天说的像夏警官那样个人英雄主义,好像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随机应变似的。不可能的。。。。刑侦不可能教条主义,那是说不同的场景要有可行的应对,而不是说可以违反程序法。

违反程序法≠刑侦灵活性

不违反程序法≠教条主义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24
净化心灵 发表于 2022-9-19 11:19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你找找吧?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25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9-19 11:27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24
有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的饭店,与流动贩毒没有可类比的,所以说,办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 ...

你呀,我看你是不懂装懂,电视剧看多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26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24
有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的饭店,与流动贩毒没有可类比的,所以说,办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 ...

那你就说说,如果你是这个派出所的领导或夏警官,你会怎么来办理此案?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28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9-19 11:33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24
有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的饭店,与流动贩毒没有可类比的,所以说,办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 ...

注意,只是嫌疑人,只是线索,还没有证据呢!侦查目的就是要获取证据,缉获作案人。你就说说你认为的正确办法吧!哈哈,如果嫌疑人被你出示警官证和搜查证吓跑了,赃证也被转移或毁灭了,那我就让闲大喷子喷你故意打草惊蛇,是暗中的保护伞!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31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18
按你说的,夏警官首先到餐馆,表明身份,出示搜查证(先不谈如果没有初步调查,根本就不可能申 ...





便衣有便衣的执法规范。

现场勘查有现场勘查的程序法。

便衣抓小偷,在紧急抓时顾不上出示证件,抓住后肯定要立即亮明身份。

夏警官去固定营业场所执法,却便衣吃个便饭,那就顺便付钱啊。

若反过头来说是执法,那执法过程中亮明身份没?

……天下的道理既要讲给别人听,也要灌进自己的耳朵走自己的心。不要讲单方面的道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35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28
注意,只是嫌疑人,只是线索,还没有证据呢!侦查目的就是要获取证据,缉获作案人。你就说说你 ...





既然是侦查,那整个买卖消费链条侦查清楚了没?

其他的环节经过侦查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迅速抓一个环节不也是打草惊蛇么,惊动了其他环节。

这种犯罪,都是窝犯。按照常识和惯例,都是一网打尽。

夏警官这种做法,一看就不是统一部署的有组织行为。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39




一个公安机关会部署安排一个警官去刑侦,难道只有亲自去吃6000块才能固定证据?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40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31
便衣有便衣的执法规范。

现场勘查有现场勘查的程序法。

嗯,场所是固定的,但嫌疑人和物证是不是固定的?会不会逃跑和转移?你们口口声声说吃了饭喝了酒没付钱,那此前督察部门向市长专线答复的调查结论岂不是假的?你以为去办保护动物案件的警察会糊涂到吃嫌疑人提供的保护动物?

 你口口声声说什么便衣执法规范和现场勘查程序法,你去百度来给我看看,是哪年实施的哪部法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42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40
嗯,场所是固定的,但嫌疑人和物证是不是固定的?会不会逃跑和转移?你们口口声声说吃了饭喝了 ...




我也没有说它真,我也没有说它假。

依照程序办事,我就是说,澄清这样的案子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诚实。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42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39
一个公安机关会部署安排一个警官去刑侦,难道只有亲自去吃6000块才能固定证据?

你们这都是主观臆断,毫无事实根据,凭什么就认定警官吃了喝了?这是你自问的,你就自答去吧!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44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42
我也没有说它真,我也没有说它假。

依照程序办事,我就是说,澄清这样的案子没有什么难度,只需 ...

我不是说了吗?既然你如此高明,那你就来说说,你会如何处置这个案子或完成这个任务?我洗耳恭听。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4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40
嗯,场所是固定的,但嫌疑人和物证是不是固定的?会不会逃跑和转移?你们口口声声说吃了饭喝了 ...




不管哪年实施的刑侦程序法,吃饭付钱,这是基本的。

如果是公务执法,那就公费报销。

如果超标,那就少吃一点。


很简单的事情。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46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44
我不是说了吗?既然你如此高明,那你就来说说,你会如何处置这个案子或完成这个任务?我洗耳恭 ...




这种事情都是局里统一分析案情,统一部署,不可能个人承包的。

就算是局长,都不可能自己说了算。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46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44
不管哪年实施的刑侦程序法,吃饭付钱,这是基本的。

如果是公务执法,那就公费报销。

你傻呀?既然可以报销,那夏警官何必不付款去惹一身骚?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9-19 11:49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14
来来来,现在有人举报,某宾馆可能有贩毒的,你懂程序,守规矩,你说该怎么处置吧?不许不去啊 ...

怪不得中国的警察那么差劲了,这样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警监的警衔深度怀疑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1:5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46
你傻呀?既然可以报销,那夏警官何必不付款去惹一身骚?




是呀。归根到底都是在问:夏警官到底为什么要去吃那6000块呢?


为什么呢?

有人说执行公务

公务却不能公费报销

那是怎么回事儿呢?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54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46
这种事情都是局里统一分析案情,统一部署,不可能个人承包的。

就算是局长,都不可能自己说了算 ...

我还!你真敢想!如果连这么屁大点的案子,都要距离统一研判,统一部署,那局长岂不要累死?哈哈,一个分局起码十多个派出所,一个派出所一天最少20多个警情要处理(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可能更多),如果没一起案情都要局长组织统一分析\统一部署,那黄花菜都凉了。不要说局长或科所队长了,就是一个探长,都可以对接到的案情进行研判处置,除非特别重大或特殊的案件,你去让局里研判,布置,除非你不想干了。哈哈。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9-19 11:54
知识分子总是在很努力地证明朱棣杀方孝孺是对的。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9-19 11:55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25
你呀,我看你是不懂装懂,电视剧看多了。

柳警监,在广东这两名警察至少辞退了
别再忽悠人民群众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1:59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1:50
是呀。归根到底都是在问:夏警官到底为什么要去吃那6000块呢?

你们的一切疑惑,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夏警官确实吃了喝了,根本就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就好比你问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印度人呢?属于自己设问,应该自己去回答。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2:0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1:54
我还!你真敢想!如果连这么屁大点的案子,都要距离统一研判,统一部署,那局长岂不要累死?哈 ...




你如果认为这个案子很简单,那就没有什么必要去化妆侦查。光明正大地去现场勘查,一点儿都不费事。


是你自己先夸大案情的复杂性,什么化妆侦查啊,什么打草惊蛇啊,什么藏匿证据啊……

如果事情这么复杂,那显然有必要统一部署,整个犯罪链条都要侦查清楚。

现在你说很简单,那就没有必要化妆侦查,还吃人家6000块。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2:02
贾若知 发表于 2022-9-19 11:55
柳警监,在广东这两名警察至少辞退了
别再忽悠人民群众了

如果有证据证明葛某所述是事实,别说在广东,在全国都会。关键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葛某所述是事实。但根据法院的判决\裁定和前段督察部门的调查来分析,葛某胡扯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2:03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9-19 12:08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2:00
你如果认为这个案子很简单,那就没有什么必要去化妆侦查。光明正大地去现场勘查,一点儿都不费事。 ...

蹲坑守候抓小偷,简单吧?要不要穿便衣隐蔽?要吧?因为你穿个制服杵在那里,小偷早跑了,对吧?要,就是化装侦查。在没有摸清所获线索是否属实,赃证所在位置的时候,能去打草惊蛇吗?要不要先乔装打扮先去探个虚实?
    你能拿出吃了6000元的证据来吗?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2:0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2:03
蹲坑守候抓小偷,简单吧?要不要穿便衣隐蔽?




有穿着便衣去跟小偷一起蹲坑偷6000块钱的警察没?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9-19 12:07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9-19 12:03
蹲坑守候抓小偷,简单吧?要不要穿便衣隐蔽?你能拿出吃了6000元的证据来吗?




你自己其实也是打心底里相信夏警官吃了6000块,只是你觉得中国的警官都这样,所以正常。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2:08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2:04
有穿着便衣去跟小偷一起蹲坑偷6000块钱的警察没?

这说明你连蹲坑的意思都不明白。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9-19 12:09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9-19 12:07
你自己其实也是打心底里相信夏警官吃了6000块,只是你觉得中国的警官都这样,所以正常。

你放屁!你以为我会和你一样没脑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