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为了弄明白海天酱油,我下了279块钱的单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1:16
标题: 为了弄明白海天酱油,我下了279块钱的单




买了一系列的海天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1:30



说实在的,酱油啊醋之类的,我家一直都是吃当地的牌子。

本地产品离家近,首先保质期都没有什么问题。现吃现买,买小包装,不用久存。

再就是本地的牌子就会更符合本地的口味儿。越是大牌子,口味要么越偏,要么越中性化,要么就是什么也不是。比如说可乐,全世界流行,那就什么都不是。美极鲜酱油,一股脑儿地叫好,在我看来不过是可乐而已。本地化的酱醋才是最好的。

酱油醋与盐一样,价格变化不大。因为它们的成本主要在工夫,发酵周期占的成本最多。本地化的人工,在价格上即使有变化也不明显,因为本地的变化幅度差不多同步。。。但是,如果一个大牌子,全国统一价,这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广东的人工成本肯定高,卖到新疆卖到东北卖到四川又都是统一价,而且都有利润空间,这就说明这个牌子里有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反之,如果我家本地的酱油以本地价格卖到全国,肯定行不通,因为用料实在有些地方就没有竞争力。


……

如此简单地看,就知道食品安全关键靠自己选择。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1:45



标签上

只有真正的酿造酱油,才能称作酱油。

不是酿造酱油的,都是调味品。 带有"调味"二字的,即使称作"调味酱油",那也不是酿造酱油。


所以:买酱油。而不是买  调味。


如果谁买了调味品,又去埋怨人家添加剂,这就尴尬咯,人家标签上注明是  调味品,就是告诉你这是勾兑的。有些调味品会以酿造酱油为底子,勾兑一些添加剂。有些调味品一滴酿造酱油都没有,全都是化工品勾出来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1 11:48
海天有这么多种类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1 11:48

其实成分都一样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1 11:49

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鼓励,精神可嘉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2-10-11 11:50
韩国粮食紧张,从来很难喝到纯粮酿酒,都是酒精兑水的所谓清酒,十分难喝。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2:00



我建议:食品标签应该出台一部实施细则

①明确区分酿造酱油 与 非酿造酱油。非酿造酱油不得打擦边球 混淆视听,调味品 不能写成调味酱油。

②酱油名称全国统一化。生抽老抽豉汁酱油等等地方色彩浓厚的,不得在全国销售。在全国销售的,就要用全国统一的名称。

③添加剂要一一列名确切的含量。现在只列成分名,不写具体含量,应该视为欺诈。

④有关广告,应该审核更具体。以海天酱油为例子,海天酱油的广告适用于某一款?还是适用于全系列?广告应该明确。不能给最好的产品打广告,实际上却销售完全不搭噶的普通产品。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0-11 12:45
这个有几分靠谱。应该像“精酿啤酒”和“普通拉格啤酒”一样做区分。手工酿造,对产量,制作手法,卫生等标准都要有严格限定。不过,牌照发放也是个问题。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0-11 12:47
点赞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0-11 12:5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0-11 12:52 编辑

至于可乐这种统一标准,工业化,跨国大牌则是另一种东西。就像星巴克和街头咖啡店里的手冲一样。各有不同的适用,各有存在的道理。厚此薄彼大可不必。总之,多元化,自由主义才是治世王道,其他都是幼稚的瞎胡闹。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0-11 13:01
支持!等看结果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0-11 14:20
90%以上的人根本不管标准,就是大家推荐什么是什么,连论坛这些见识高的人都被带节奏,何况普通民众啊,更有很多不识字的,就更不用说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4:30
螃蟹 发表于 2022-10-11 12:50
至于可乐这种统一标准,工业化,跨国大牌则是另一种东西。就像星巴克和街头咖啡店里的手冲一样。各有不同的 ...




你还懂个啥啊,除了抬杠。

什么叫"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啊?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只要做出自己的选择,都是在厚此薄彼。

不加选择的人才可能不厚此薄彼。


你就是天天在厚此薄彼的一个人,无论口头上怎么"多元化",最终落到实处的只能是一元化,而且是厚此薄彼的一元化。


我就不相信你把可乐和咖啡还有啤酒葡萄酒掺在一起喝。如果你不能证明你是掺在一起喝的,那就是厚此薄彼。


螃蟹,小人哉,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作者: 没有原因    时间: 2022-10-11 14:46
螃蟹 发表于 2022-10-11 12:50
至于可乐这种统一标准,工业化,跨国大牌则是另一种东西。就像星巴克和街头咖啡店里的手冲一样。各有不同的 ...

天天吹彩虹屁,让你自嗨,这也可以任其自由?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0-11 15:55
这会不会是打酱油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自用必过期,浪费则可惜,退货亦稍显可耻,研究完了分给天下人吧:)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0-11 16:10
想起个事来。
80年代尾巴,一个同事知道我住国家计委宿舍,就总托我买楼下小铺的“大前门”。他说那地儿卖的“大前门”好,我留意的了一下,是青岛出的。


我觉得质疑一种东西全国统一价没意义,海天是不是就在一个地方生产我不知道,但是可口可乐肯定不是。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0-11 16:28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0-11 16:10
想起个事来。
80年代尾巴,一个同事知道我住国家计委宿舍,就总托我买楼下小铺的“大前门”。他说那地儿卖 ...

我在烟台买的可乐是青岛出的,天津有生产厂家!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6:2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0-11 16:10
想起个事来。
80年代尾巴,一个同事知道我住国家计委宿舍,就总托我买楼下小铺的“大前门”。他说那地儿卖 ...




谈统一价格是表面,实际上在谈 当地化。

以酱油论,无论怎么说,主要成分还是水。水质好不好才是根本。

河北的饮料,广东的饮料,上海的饮料,我个人是不大放心的。水不行啊。


传统上,农业文明时代,无锡锡山的水,桐江的水,都是好水……工业时代,这些地方的水都污染到地下五百米,就没法说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6:30
无蕊 发表于 2022-10-11 15:55
这会不会是打酱油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自用必过期,浪费则可惜,退货亦稍显可耻,研究完了分给天下人吧:)




想不想分一勺酱~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6:32



青岛的可口可乐应该可以吧?

建国前青岛就有可口可乐公司,建国后收回国有。

青岛水好。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0-11 16:32
净化心灵 发表于 2022-10-11 16:28
我在烟台买的可乐是青岛出的,天津有生产厂家!

隔行如隔山,我觉得“全国统一价”并非胡来的,利润有薄有厚,要大视野大市场观。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6:33
净化心灵 发表于 2022-10-11 16:28
我在烟台买的可乐是青岛出的,天津有生产厂家!






青岛的可口可乐应该可以吧?

建国前青岛就有可口可乐公司,建国后收回国有。

青岛水好。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0-11 16:34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1 16:29
谈统一价格是表面,实际上在谈 当地化。

以酱油论,无论怎么说,主要成分还是水。水质好不好才 ...

“当地化”一定是相对而言的,哪能每个县都生产可乐呢?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6:37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0-11 16:34
“当地化”一定是相对而言的,哪能每个县都生产可乐呢?




正是因为不能完全当地化,所以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添加剂满足各地域的不同口味啊。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0-11 16:39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1 14:30
你还懂个啥啊,除了抬杠。

什么叫"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啊?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只要做 ...

选择也可以多选的嘛,一看就没念过初中。
混一起喝还多个毛线元,异质项要各自独立并存才行。
必须分别喝,才算多元……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懂?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1 16:5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0-11 16:10
想起个事来。
80年代尾巴,一个同事知道我住国家计委宿舍,就总托我买楼下小铺的“大前门”。他说那地儿卖 ...



各地加盟厂和新建分厂都应该执行同一个标准,只不过由于管理水平的问题,可能落实不到位。会出现总厂和分厂质量不同的问题。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1 16:5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1 16:37
正是因为不能完全当地化,所以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添加剂满足各地域的不同口味啊。



不会那么明显的。
各地建厂,起码国内配方都是统一的,只不过能不能严格执行就难说了。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0-11 16:57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1 16:33
青岛的可口可乐应该可以吧?

建国前青岛就有可口可乐公司,建国后收回国有。[/ ...

我没觉得和天津产的有什么差别,也许我口感不刁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7:05
净化心灵 发表于 2022-10-11 16:57
我没觉得和天津产的有什么差别,也许我口感不刁



现在啊,青岛和天津一样都是喝黄河水,可口可乐的水应该是一样的,我几乎不喝可乐,猜的。

青岛啤酒用的是崂山地下矿泉水,建国前的可口可乐也是是崂山矿泉水。

青岛啤酒这个牌子底下,有不同地方的出品,那味儿肯定不一样。上海松江产的青岛啤酒,比上海自来水还难喝~~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1 17:06
知音 发表于 2022-10-11 16:53
不会那么明显的。
各地建厂,起码国内配方都是统一的,只不过能不能严格执行就难说了。




当然不会很明显。

问题是,即使有差别,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谁闲着没事去尝酱油啊。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1 17:19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1 17:06
当然不会很明显。

问题是,即使有差别,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谁闲着没事去尝酱油啊。



厂家也不会闲着没事去调配方的。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0-11 17:4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1 17:05
现在啊,青岛和天津一样都是喝黄河水,可口可乐的水应该是一样的,我几乎不喝可乐,猜的。

青岛啤 ...

极有可能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2 10:14





大豆,脱脂大豆

榨过豆油后的豆渣就是脱脂大豆。有一部分脱脂大豆用来作饲料,也叫豆粕。有一部分食品级的脱脂大豆用来酿造酱油。

现在说三个基本细节:

①大豆脂肪的含量一般是15%-20%。
②酱油瓶标签上注明:脂肪含量=0
③有些主原料是:非脱脂大豆


那么,用非脱脂大豆为原料的酱油,15%-20%的脂肪含量去哪里了呢?

原来,在酿造酱油的发酵过程中,这些脂肪会氧化,分解成酸。

如果自己家里腌泡菜,有一条经验就是泡菜腌制过程中不能沾油,沾油即败。同样道理,酿酱油过程中的脂肪一定要处理干净,否则,失败。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这些大豆脂肪必须氧化掉,为什么不直接用脱脂大豆当原料呢?为什么标签上注明"非脱脂大豆"呢?

再就是,脂肪氧化分解成酸,所以PH值在整个酿造酱油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最后成品酱油以什么值当合格标准呢?这个确定的值,应该写在标签上吧。

古代人不懂这种pH值,只知道酱油不能酸,于是用小麦和大豆混在一起发酵,小麦发酵会产生甜面酱,也就是淀粉糖化,以便中和酸。现在作黄焖鸡作京酱肉丝等等都要搁甜面酱,就是取其中突然的甜味与颜色。

现在的酿造酱油里,有的标签上注明含有小麦,有的没有小麦。因为大豆里不含淀粉,所以大豆本身不出糖。现在,第二个问题是,有小麦和0小麦的酱油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不是牵扯到三氯蔗糖的添加量呢?有小麦则三氯蔗糖加得少,对不啦?

所以,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标签上应该注明各种成分的含量。不能只列出成分就了。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0-12 13:29
我家晒酱是面粉与黄豆做成饼状晾一段时间入缸晒制,每晚用棍子搅拌酱缸看晒过的与底下的糊糊的色差是挺有意思的,气味也一天天好闻起来,虽然蒙了网,偶尔还是会有甲虫跑到缸里去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3 08:54
无蕊 发表于 2022-10-12 13:29
我家晒酱是面粉与黄豆做成饼状晾一段时间入缸晒制,每晚用棍子搅拌酱缸看晒过的与底下的糊糊的色差是挺有意 ...




每年自家都有做啊?赞。家里有酱香,幸何如哉。

我就做过三两次,在读《食宪》与《食单》时。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3 13:1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3 08:54
每年自家都有做啊?赞。家里有酱香,幸何如哉。

我就做过三两次,在读《食宪》与《食单》时。



你家还自己做酱?
这个没想到。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13 13:17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12 10:14
大豆,脱脂大豆

榨过豆油后的豆渣就是脱脂大豆。有一部分脱脂大豆用来作饲料,也叫豆粕。有一 ...



榨过豆油后的豆渣就是脱脂大豆,那不就是豆饼吗?以前用来喂牛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3 14:03
知音 发表于 2022-10-13 13:17
榨过豆油后的豆渣就是脱脂大豆,那不就是豆饼吗?以前用来喂牛的。





差不多吧就是猪饲料牛饲料的。不过酿酱油的都是食品级的,与饲料级别不同。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3 14:12
知音 发表于 2022-10-13 13:13
你家还自己做酱?
这个没想到。




很多好东西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好。

秋风起,我家又晒了不少菜,萝卜,姜,辣椒,蘑菇,茄子,西红柿,豆角,鱼……带皮囫囵着晒……也腌。

各种各样的东西,用传统办法少弄一点点,别有风味。

现在讲究吃新鲜,其实风过晒过的,也挺有味儿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3 14:22



酱,清酱


有酱油,就有大酱。现在好像主要用酱油,很少有用大酱的。

其实,专业厨师好像更喜欢用大酱,酱油不随便用的。

大酱和酱油用前都要先炒一炒,炒熟,在熟起来的一刹那,要烹入别的东西。就这么一烹,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香味,这叫"美拉德反应"。用别的东西烹入酱油,还是用酱油烹入别的东西,味儿就有不同。

酱油,在古人那儿叫"清酱"。得先炒一炒。炒熟。这是一个诀窍。担心添加剂太多的,炒一炒也更放心。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13 15:46



生吃,熟吃

有些食物,最好生吃。

有些食物,最好熟吃。


有些食物,生吃和熟吃都行,但是味儿不一样。比如阿门大师姐吃萝卜,好像是在生吃。生吃萝卜,利下气。但是,萝卜也可以熟吃,熟吃萝卜就没有那种辛辣气,相当于人参,养气养胃。也就是说,生吃萝卜,泻,就是排毒;熟吃萝卜,补。


补与泻,相反相成。


酱油,生豆子晒出来的,是生的。这就相当于生吃豆子。生吃豆子是什么感觉呢?各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熟吃豆子则不同。

所以说,饮食要讲科学,但是不能唯科学论。酱油,现代工艺都很科学。但是未必符合几千年以来老百姓的习惯。还是要兼顾传统饮食习惯的。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0-13 16:49
楼主快成专家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