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年节至味压猪头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志红
时间:
2022-10-31 11:54
标题:
年节至味压猪头
河北人调侃山西人,说山西人扣,山西人调侃河北人则经常用到一个词,那就是“侉”,扣就是吝啬的意思,“侉”是什么意思呢?有一次大家讨论起来,最终统一了认识,认为“侉”的意思多半指土气,不时尚。这里咱不讨论河北人在思想、行为、衣着和口音上是否“侉”气,但在吃的方面我们确实差了许多。
河北地处南方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交界之地,历史上从来都是征战讨伐的要冲,经济和民生上发展极不顺畅,建安诗人曹操的诗蒿里行中写道,“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正是河北地区大战之时真实的历史写照。特别是在元末明初之季,经过两百多年的攻战,河北之地人口凋零几近荒芜,明太祖强制从山西大量移民,又经过两百年的休养生息,才逐渐恢复了生机。更兼地处温带,虽然土地肥沃,但物产比较单调,食材不够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人们在吃的方面不够讲究的习惯,没有形成传统的饮食流派,也没有多少传统名吃。然而,我的老家河北栾城年节时一道最寻常的一个凉菜压猪头,菜名虽然粗鄙,似难登大雅之堂,却不失为一种美食,成为我时时想念的一种美味。
压猪头在城市里通常见不到,石家庄这里满大街都是柴沟堡熏肉、燕风楼熏肉之类卤味,他们做出的猪头肉都是散的,口感如泥,软而无筋,又肥又腻,不堪入口。传统的压猪头只能在寒冷的年前制作,这道菜虽然家乡每家都要制作,但真正能做的好的,把压猪头做成一道美味的却少之又少,而老家我的一位表哥正善此道。由于做压猪头的手艺名声在外,每到年节之季,表哥总要买上二三十个猪头,做好的压猪头成为他送给亲戚朋友最好的礼物。表哥喜欢喝酒,压猪头是他过年时招待朋友的最拿手的一道菜,虽然家家都做压猪头,可表哥做的总能让大家赞不绝口,每逢此时,表哥总是抿上一口小酒,一脸得意。
表哥的压猪头是这样做的,鲜猪头去净毛后用利斧从中劈成两瓣,在大锅里用浓厚的煮肉老汤煮,煮至能够很费劲把肉扒下来即可。我认为这是表哥做好压猪头最重要的一点,可多数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煮的火大了,肉倒是好扒了,可做出的肉就没劲道了,流之于柴沟堡熏肉之类了。这可是个苦活计,猪头肉得趁热扒下,很烫手,后续工作也得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肉凉了做出的压猪头粘性差,刀一切就散的不成形了。扒下的猪头肉皮向下摊开,如果更讲究一点可把肥肉用刀取下一部分,保留一到一点五公分即可,也可把猪头肉多划几刀,切至肉皮之上一公分即可,千万不可伤到皮。把事先准备好的拆骨瘦肉切碎,拌以五香粉、葱末、姜末码放在猪头肉上,把两瓣猪头肉皮向外合二为一,用白布紧紧包裹成方,上面盖上木板,然后用百十斤重的大石压上(这也是压猪头这个名称的来源),把多余的油脂压出来,在北方寒冷的室外放置一夜即可成形,第二天取下白布,得到五公分厚,硬硬实实、方方正正一大块,这就是传说中的压猪头了,放在阴冷的室内即可保持半月以上的鲜味。
吃的时候切成三公分宽,两毫米厚的薄片,整齐的码放在盘里,葱白切成5公分长的细丝放在肉上,浇少许腊八醋,把几枚淹渍的正当时蓝绿色的腊八蒜放在葱白丝之上,一道漂亮又可口的栾城经典菜肴就算完成了。这道菜的特点是皮色鲜亮,红白相间肉花美观,食之清凉爽口,口感皮脆肉劲,最宜下酒。此物需年节寒冷之季才能做成,非寻常能够享用的美食,更兼乡情乡味,您有钱也买不到。
腊八刚过,又近年节,又到老家准备杀猪过年的日子了,时不时开始嘴馋,想起表哥做的压猪头来,或许哪天忽然电话响起,电话中传来表哥那可亲的乡音:小岩,压猪头我带来了,你快到南郊客运站来接我吧。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0-31 11:56
沙发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31 12:07
王小岩好~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0-31 12:08
曾经想卤个猪头,扒个猪脸,结果锅太小,搁不进……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31 12:50
馋人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0-31 12:58
其实是一种“冻”。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2-10-31 15:43
猪头肉是发物
脂肪含量也很高
中年人尽量少吃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0-31 15:46
现在是不是有一种碎肉也这么做。
很好吃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2-10-31 15:57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0-31 12:07
王小岩好~
段子认识楼主?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0-31 16:55
有道大菜:鸿运当头。就是半片猪头。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