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再次开启“供销社”,中国未来经济的拐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3 20:00
标题: 再次开启“供销社”,中国未来经济的拐点?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1-3 20:04 编辑

“供销社”这个词在今天年轻甚至中年人都不太熟悉,要解释它的缘由起始要说很多。我决定不费这个劲。
简单的说,所谓“供销社”,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民用商品,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等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供给,统一销售。很显然,从职能上看,这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它的最高机构就是《中华全国合作总社》,成立于1950年。
他应对的是保障生活供给,稳定市场价格,统一销售渠道。
这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统购统销”。
他的保障方是国家经营的企业,商业机构。
那么,为什么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中国,突然要这样计划经济的机构和手段重出江湖呢?
说起来就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和大家就我的了解和认识来谈谈。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重启“供销社”一定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有关,我们也许碰到了严峻的经济形势,但这个办法是不是能够解决问题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0:03

把大厂再收回国有?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0:13
那些破产分行李的国营大厂,还能回来吗?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11-3 20:18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0:13
那些破产分行李的国营大厂,还能回来吗?

不可能吧,
破产最多的不是纺织厂吗 ?

都搬新疆去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3 20:30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0:03
把大厂再收回国有?

远没有这么简单也不可能。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面对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死结。
那就是市场经济和国家制度上的冲突,这种冲突越演越烈。可以这么讲,我们现在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这种冲突的结果。
我们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后来转变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共存,但今天,走到“市场经济”,这个过程只有前两个阶段完成了,最后一个始终没有解决。
民营企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一直不能占有他 的地位。
国企虽然没有竞争力,但是靠着国家的资金,垄断的经营方式,一直占据着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这样的现象始终困扰着我们,公有制体制是市场经济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
放弃公有制就等于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不能考虑的。
但是,市场经济和公有制共存我不说不可能,但是没有先例。
相反,这种矛盾和冲击已经演变成几乎无解的局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0:33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2-11-3 20:18
不可能吧,
破产最多的不是纺织厂吗 ?


一说市场经济,无非就是吃和穿,想起了粮票布票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0:35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1-3 20:30
远没有这么简单也不可能。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面对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死结。
那就是市场经 ...

总么突然有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了呢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0:54
有钱都买不到东西?要有票?不可能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11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1-3 20:30
远没有这么简单也不可能。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面对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死结。
那就是市场经 ...

老先生你想多了吧?现在所谓的“供销社”它的功能不可能是以前的那种,至于现在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观察。以前的功能大概是商业上的统购统销,如果现在还这样的搞法岂不是重走回头路,等于一刀切地取消个私企业?当代中国谁还有逆时代潮流的胆子这样干?真的那样的搞等于是自掘坟墓,埋葬自己。人民绝不会答应。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1-3 21:19
我估摸着把

开启的是合作社这个古早的本体,但是应该会改模式

常委里面的蔡X,本家的伯伯还是叔叔当时是跟着老蒋过台湾的。蔡X在多年以前,探亲的模式去过台湾

一个礼拜都在基层跑透透,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记录了关于农会渔会这种的操作模式。他可是郑智经济学专业

长远的说,农民如果只需要安心种农作物,渔民只管江湖河海到港口的活,后续销售和运输有专业的部门调配,就城乡二元的缩距和通货膨胀的可控来说,是好事

但是,这样又打破了不插手市场经济的前言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1-3 21:22
应该和以前的统购统销不一样,新时期会在市场经济下运行。不过是否喝民企抢资源和市场成为新的垄断组织就不知道了。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1-3 21:27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1-3 21:22
应该和以前的统购统销不一样,新时期会在市场经济下运行。不过是否喝民企抢资源和市场成为新的垄断组织就不 ...

一切皆有可能

尤其是抢资源这一块

现在,国与国之间都是资源争夺战,有形的无形的

以后,资源争夺战只会越来越严重,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很多物种物质不可再生或者再生缓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1:30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1:11
老先生你想多了吧?现在所谓的“供销社”它的功能不可能是以前的那种,至于现在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还有待 ...

你可真敢说呀!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33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1:30
你可真敢说呀!

这有啥?再说中国也绝不可能重走80年代前的老路。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38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1:33
这有啥?再说中国也绝不可能重走80年代前的老路。

对,是不可能的。科技的高速发展摆在面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1:39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1:33
这有啥?再说中国也绝不可能重走80年代前的老路。

你说了算么?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40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1:30
你可真敢说呀!

怎么喽?你也这么想?不敢说?还是不会说?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42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1:39
你说了算么?

楼市白菜价,我说的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46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1:39
你说了算么?

日子一天又过不完,大可拭目以待啊。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48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1:46
日子一天又过不完,大可拭目以待啊。

让张知音再活一次才看到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48
爱丽丝 发表于 2022-11-3 21:38
对,是不可能的。科技的高速发展摆在面前

简单的道理,现在的中国不可能再闭关锁国了。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48
爱丽丝 发表于 2022-11-3 21:38
对,是不可能的。科技的高速发展摆在面前

简单的道理,现在的中国不可能再闭关锁国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1-3 21:49
静观其变。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50
爱丽丝 发表于 2022-11-3 21:48
让张知音再活一次才看到

啥意思,再活一次?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51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1:48
简单的道理,现在的中国不可能再闭关锁国了。

我现在觉得继续闭好,好让我拐弯超前。
我不是做生意的人,我的收入,入袋即安。
我就不怕!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1-3 21:51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1-3 20:30
远没有这么简单也不可能。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面对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死结。
那就是市场经 ...

分析得很有道理!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1-3 21:51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1-3 21:19
我估摸着把

开启的是合作社这个古早的本体,但是应该会改模式

我觉得发展趋势就是日韩的农协,通过抬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慢慢地水果蔬菜都会像日韩看齐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1-3 21:54
名字一样,本质肯定不一样。我的感觉,更多是为了拉动内需,同时加强对外竞争力。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54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1:50
啥意思,再活一次?

笑。。。真不明?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1:56
爱丽丝 发表于 2022-11-3 21:54
笑。。。真不明?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3 21:56
爱丽丝 发表于 2022-11-3 21:54
笑。。。真不明?

向天再借500年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1:5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3 21:54
名字一样,本质肯定不一样。我的感觉,更多是为了拉动内需,同时加强对外竞争力。

你当不了班主任了,上论坛多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1-3 21:59
领导老了,开始怀旧,想起了供销合作社年代的幸福生活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2:00
知音 发表于 2022-11-3 21:56
向天再借500年

天真的天啊!真真的真啊!
作者: 爱丽丝    时间: 2022-11-3 22:0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3 21:59
领导老了,开始怀旧,想起了供销合作社年代的幸福生活

老。没错,就一个老字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1-3 22:35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1-3 21:51
我觉得发展趋势就是日韩的农协,通过抬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慢慢地水果蔬菜都会像日韩看齐

上面我就说了啊

蔡X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学专家,探亲之际记录了农会渔会各种工会的操作模式

只有各地的农民实实在在能挣钱,果菜不会烂在地里不愁卖不出去不怕二道贩子压价,才有可能缩短城乡二元的巨差

恰好,供销社的分布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村落,配上电脑,等于硬体具备了的

制定好具体操作的模式,加上招工进驻,就能梅开二度

但,操作模式不配套好,也会养出一只又一只的仓鼠

台湾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可这个规范是建立在税务机制上的,所有商家但凡交易买卖,一律开发票,台币①块钱的塑胶袋都得打发票

税务局隔一个月发票可以对奖,①等奖发票号码全中是一千万,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推到发票最后三个数字对上都有200台币

这就养成了民众索要发票的好习惯,还有举报不开发票的也会罚商家奖民众

国家是机器,制度是齿轮,各齿轮之间高工出精品的无缝对接,发展就越快速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1-3 22:58
知识青年返乡领导小组也成立了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3:0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1-3 22:58
知识青年返乡领导小组也成立了

你这老家伙又胡咧咧了,要不你做小猪长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1-3 23:01
供销社只是一个购销机构,关键是生产,如果没有农产品的生产,购啥?销啥?真正生产搞的好的地方,生产者都有合作社,产销一条龙。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1-3 23:02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2-11-3 23:04 编辑

供销社只是一种尝试,它就不要收购、运输、储备、销售成本了?就不会有人贪污腐败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1-3 23:05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3:00
你这老家伙又胡咧咧了,要不你做小猪长

怎么是胡咧咧?文件都有了。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3:07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1-3 23:02
供销社只是一种尝试,它就不要收购、运输、储备、销售成本了?就不会有人贪污腐败了?

以前农民的稻谷和麦子都是卖给供销社,现在如果价格不合适谁卖啊?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3 23:1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1-3 23:05
怎么是胡咧咧?文件都有了。

怎么可能?时代产物。历史问题早已解决。那一代人好像差不多成古稀老人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1-4 08:28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2-11-3 23:10
怎么可能?时代产物。历史问题早已解决。那一代人好像差不多成古稀老人了。

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大批失业、待富青年过去就是通过上山下乡来疏散的。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4 11:20
供销社咱们已经说过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国家***掌控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
可以控制物价,物资供应量,供给渠道,进而对市场进行深度干预的一种方法。
从这个角度说,他和市场经济是矛盾的,因为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经营,竞争调节市场供需,而供销社的办法恰恰相反。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4 11:22
如果我们一边实行市场经济,一边走完做出无碍他运行的机制,这幼儿一个矛盾。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4 11:2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1-4 11:26 编辑

如果我们一边实行市场经济,一边做出阻碍他运行的机制,这又是一个矛盾。
供给制被说成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公有制的必然。
其实,供给制是一种战时经济手段,而非一种常态化的经济现象。
就像过去的票证制个定量供应一样。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1-4 11:27
发展供销社应该是为了配套【城市保供系统】的。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2-11-4 12:36
全称应该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应该说一直在,只是改开期间职能和作用有过减弱。
我的母校曾分别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现在成了省属院校。无论如何变化,成不了啥气候。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4 18:42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1-4 18:49 编辑

看了很多大家的跟帖,也很受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改革开放的本质是放弃了我们过去沿用的思维模式和经济模式,引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他的结果是使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迅速增强,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一再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虽然使我们成为了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以这么讲,目前我们碰到的各种问题都能从这种冲突中找到答案。
这真的可以从政治,历史,文化等等方面写一本书,只是我没这个能力。
我们原来设想的可能是,用改革开放增强国力发展经济成为强国,以便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
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告诉我们,好像并非如此。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甘蔗没有两头甜、
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可能,这是甘蔗不甜的那一头,继续改革开放怎么样呢?是不是甘蔗甜的那头呢?
改革开放初期,倡导者的邓大人说过“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转身回去来不及了,已经走的太远了。继续前行怎么样呢?好像还没看到彼岸。
不要紧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来是不可预测的,问题是我们的信心在哪?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1-5 20:15
当供销社的消息一经传出,虽然在国内引起了热议,但是这些热议的人群还仅限于经历过或者对它有所了解的人。
这在网络关心国事的人群里还是少数,其实在国外倒是引起了很大的重视。
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信号,释放出的分量是很重的。没时间了,我们又时间再谈。
作者: 廉颇姆斯    时间: 2022-11-5 21:40
彼时的供销社是主要流通渠道,现在呢,占比微不足道,是补充,不是主体,担心是多余的。


作者: 晨风午阳    时间: 2022-11-5 21:52
大鹰先生过虑了,“供销社”一直存在,并非重启,它的功能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功能。而由“供销社”联想太多更是杞人忧天了。尤其在当下整个世界经济都低迷的情况下,绝无可能重走历史证明过的不利经济发展的老路。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6 13:05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1-3 22:35
上面我就说了啊

蔡X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学专家,探亲之际记录了农会渔会各种工会的操作模式



期待真正懂经济的人管经济,只要把经济搞好,什么方式都可以。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