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不服气的人越来越多?再出一道中学语文考试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1-29 14:13
标题: 不服气的人越来越多?再出一道中学语文考试题



荀子·劝学篇:"学,不可以已。"

语文课本上是这么写的:已经的已。

段干教授当年学到这一课时,跟语文老师与同学说,"学,不可以己。"

注意:自己的己。


整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能单靠自己。

当时语文课本的翻译是:学习,不能停下来。我说这是错的。正确的是:学习,不能单靠自己。



杨逍,服不啦?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1-29 14:17



语文,

很多同学小学中学语文基础不牢,落下太多。

段干教授一时也补教不上那么多啊。。。。。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2-11-29 14:18
本帖最后由 卖真方子的 于 2022-11-29 14:20 编辑

荀子·劝学篇:"学,不可以已。"

徐教授:学习,不能单靠自己。

语文课本的翻译是:学习,不能停下来

我笑了。

“已”字的读音,我估计徐教授都不懂。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1-29 14:19
先要说说“”和“”是通假的吗?还是另有“学不可以”版本?类似“斯人”与“是人”是版本问题?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2-11-29 14:19
“且待老僧伸伸脚。”

                                        ---------by 真方子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1-29 14:19
古文语义有多模糊,你的见识就有多糊涂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1-29 14:5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29 14:19
先要说说“已”和“己”是通假的吗?还是另有“学不可以己”版本?类似“斯人”与“是人”是版本问题?




如果考证版本,那就扯远了。上中学时也不可能考证版本。

当时的根据就是文本的内在逻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句,与"学,不可以己"是逻辑一致的。


如果按照课本上的"不可以已",除了逻辑不通,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可以"这个词,在"不可以已"句里意思跟现在口语一样。

"不可以己","可以"是两个词,这才是古文的用法。在荀子里,"可以"不可能是现代口语的用法,所以,不可是"已"经的"已"。


很简单,很明白,很流畅。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1-29 15:00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1-29 14:51
如果考证版本,那就扯远了。上中学时也不可能考证版本。

当时的根据就是文本的内在逻辑:"君子 ...

学,不可,以“”。

那单从何来?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1-29 15:03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29 15:00
学,不可,以“己”。

那单从何来?




"单"字义包含在一"己"里。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可以这么说:学习,不可靠一"己"之力。把"一"字提前,就是:学习,不可单靠自己。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1-29 15:18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2-11-29 15:25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1-29 15:03
"单"字义包含在一"己"里。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可以这么说:学习,不可靠一"己"之力。把"一"字提前, ...

从文章通贯来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倒是都有“不停止,进一步”的意思。


学习不能单靠自己,你得找个好老师,这到像是老荀的广告导语。

作者: 水阔山长    时间: 2022-11-29 15:3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29 15:18
从文章通贯来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倒是都有“不停止,进一步”的意思。

这样一来,前后就不够贯通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1-29 15:3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29 15:18
从文章通贯来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倒是都有“不停止,进一步”的意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显然也是不单靠自己,要取人之长。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1-29 15:41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1-29 15:42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1-29 15:3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显然也是不单靠自己,要取人之长。

冰,寒于水,也不能单靠自己,天得降温,还得狠狠地。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2-11-29 15:55
夜航船序
张岱〔明代〕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作者: 廉颇姆斯    时间: 2022-11-29 16:00
压根儿就没学过,隐约感觉像是这个意思:学习不能自满或者懈怠。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29 19:28

歪解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1-29 19:30

即使己和已再怎么通假,那也是己跟了已的意思,绝对不会有自己的意思。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