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动力有两种,一是谋生,一是兴趣。为谋生,你可以学的精一些,照着“术业有专攻”去攻专。因兴趣生缘,你尽可广泛,任何时候,可以凭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了解,得个明白乐趣。
学习的方法有多种,中国古之先贤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看多数学有所成者都有壮游经历,所谓人挪活放在学习道路上也是有道理的。你看苏轼,就那样的人物那还在王安石面前遮不过去睡取自中游还是下游呢,眼见“满地金”,才知道见识还欠着呢。但是,古人有个偏,那就是“往来无白丁”,虽然知道“英雄不问出处”,但却不能融会贯通到地摊儿,见识安分出处?吾将上下而求索,实际上你一直是向上求索而不屑下。真明白,你大可出淤泥而不染嘛,你只汲取养分为你所用嘛。你干嘛一定要在金玉殿堂地板上壮大莲藕呢,就为开个莲花留名吗?你看写《夜航船》的张岱是不是见识多?写的东西生动吧?对喽,这就显出情商来喽。你再看那康德,一生足不出格尼斯堡,那情商,嘿嘿,只配暗恋,近水楼台未得爱,呵呵呵,你把人格平等咽肚子里吧,不管饱。康德那种学究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要走那条路,那你专心一点儿,别嫌物质的获得不如别人。说情商,你看苏轼会不会玩儿?是不?玩儿石头,玩儿砚台,还玩儿厨艺,你被“君子远庖厨”忽悠了没?君子远庖厨是真理吗?显然只是一种观念。
学习,毋庸讳言,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你觉得李白是甩着俩手溜达着去这儿去那儿吗?自己洗袜子洗内裤?他也得花钱,要花钱了,五花马就归别人骑了,貂裘归酒家了,对不?人家康德也买房子,是不?你比康德天资好,肩膀也不歪,最多是龅牙,咱少先队没不接纳你呀,你咋活成了常戚戚?
学不可以已,你学康德,可以一直学,只要有兴趣,你就研究林黛玉有几颗龋齿一直研究到林黛玉转世十八回嘛;学不可以已,你也可以尝试学齐白石,他算大写意一代宗师,你算涂鸦顽童,那又有什么?他是以画为生,你是图个乐儿。
看过宇宙文章,如果你得出结论是人就是个屁,那你是悲观的。我不悲观,我能画太阳,他太阳画不了我;我做几个动作,他太阳方一个给大家瞧瞧?嘿嘿,信吗?他太阳活多久都是个光棍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