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真的要躺平?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0 19:59
标题: 真的要躺平?
留着!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0 20:02
不是要躺平,只是动态清零政策破产了,无论从民意还是从资金角度,都难以为继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10 22:23
得看啥叫躺平,打疫苗算躺平吗?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05:48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2-10 22:23
得看啥叫躺平,打疫苗算躺平吗?

强制性打疫苗就不是躺平,因为有公权力在干预;

打疫苗完全听凭自愿,那就是躺平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05:50
放弃管控才叫躺平,放宽不等于放弃。
作者: 没有原因    时间: 2022-12-11 09:56
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说,疫情政策方向的转向可能算得上是几十年来最大的政策转变。这恐对中国产生强大的但不可预测的影响。他认为,未来六个月需要更加谨慎地观察中国。

中国目前没有清晰的实现“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和计划,缺乏协调和辅助,更缺乏为此而进行的各项必要准备,可能为社会带来很大风险。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1 10:50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11 10:51 编辑

经历了三年恐怖无奈的“抗疫”,天文数字的花费,无辜生命的消失,突然有一天早上告诉你,没事了,病毒的重症率很低,只要服药和居家隔离,七天以后就好了。
于是一下子老百姓又懵逼了,让出去不敢出去,不让出去想出去,到底出去还是不出去?
没有密接,无症状不是病人,可当初这些人都像猪样一样给圈起来的,那又是为啥?
有人说,你们真难伺候,关起来你们骂街,放出来又害怕,到底咋着?
于是又涌出一大波千奇百怪的药,自检测盒,其中曾经被钟南山院士极力推荐的莲花清瘟药店里已经脱销。
疫苗接着做,老年人特别应该做,核酸呢?现在不是他让你做,是你得求着他做。
放开了还要核酸证明,可核酸却拿出大爷的派头来,一夜之间少了一半,于是排队做核算就成了常态。
有事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1:01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05:48
强制性打疫苗就不是躺平,因为有公权力在干预;

打疫苗完全听凭自愿,那就是躺平

虽然我早早打完了第三针

不过,好像也没有强制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1:23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1:01
虽然我早早打完了第三针

不过,好像也没有强制

据说将会对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采取某些强制或半强制手段普及疫苗~

医护人员好像已经是必须接种的吧~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1:2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11 10:50
经历了三年恐怖无奈的“抗疫”,天文数字的花费,无辜生命的消失,突然有一天早上告诉你,没事了,病毒的重 ...

中国式防疫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1:5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1:23
据说将会对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采取某些强制或半强制手段普及疫苗~

医护人员好像已经是必须接种的吧~

医护人员不知道

至少现在还没有强制打疫苗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2-11 13:2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1:24
中国式防疫

中国式防疫好还是不好呢?

任谁都抹杀不了新冠头两年中国式防疫的模范生,起码少S了很多很多人

只是第三年在新冠升级到了奥密克戎毒性锐减以后,再按头两年的管控方法属于过当

放开或者管控的族群如果分年龄层,年轻人和中年人因为养家糊口的压力是赞同放开的,有退休金的老年群体支持继续管控

放开或者管控的族群如果分阶级,有工作才有赚钱的族群赞同放开,旱涝保收的管控不管控也不损自己的铁饭碗

中国式防疫,好么,就算中国式防疫也得承认好与不好的范畴,法律都能补bug,政策一样可以

如果类比,你这四个字也挺拧巴的,中国式防疫到底好还是不好呢?你不能全盘说好,更不能全盘否定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11 13:41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3:26
中国式防疫好还是不好呢?

任谁都抹杀不了新冠头两年中国式防疫的模范生,起码少S了很多很多人



头两年还好,感觉没有什么影响,居家办公了2个月。
就2022年开始突然全民核酸到处封控,搞的有点大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4:05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3:26
中国式防疫好还是不好呢?

任谁都抹杀不了新冠头两年中国式防疫的模范生,起码少S了很多很多人

中国式防疫,头两年不错,成绩斐然。

第三年,自奥米克戎起,开始走偏,僵硬,甚至混乱。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4:15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3:26
中国式防疫好还是不好呢?

任谁都抹杀不了新冠头两年中国式防疫的模范生,起码少S了很多很多人

主帖,描述了中国式防疫的一个截面,不代表全部,反应的是目前的转变过程中的混乱状态。

这种混乱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2-11 14:3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4:05
中国式防疫,头两年不错,成绩斐然。

第三年,自奥米克戎起,开始走偏,僵硬,甚至混乱。

所以,让你一句话归纳中国式防疫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你也得以好论好,以不好论不好,对吗?

这一点都不拧巴,中国式防疫是不是可以等于一个群体?好与不好是不是等于闪光点和阴暗面?

承认好的,批评不足之处,远不是⑤个字:中国式防疫。就能盖棺定论的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4:36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12-11 14:37 编辑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4:33
所以,让你一句话归纳中国式防疫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你也得以好论好,以不好论不好,对吗?

所以,中国式防疫,是个中性词。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2-11 14:37
知音 发表于 2022-12-11 13:41
头两年还好,感觉没有什么影响,居家办公了2个月。
就2022年开始突然全民核酸到处封控,搞的有点大 ...

我今天看了一个还未证实的“谣言”

“谣言”说:核酸机构被各地父母官欠了上千万的未付款,核酸机构又欠大白很多的薪资

核酸机构不敢找父母官们讨债,但是,大白会找核酸机构闹哦

年底了,都找钱过年呢,核酸机构拖欠久了,大白会不会爆“内幕”呢?

万事皆有可能嗷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2-11 14:3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4:36
中国式防疫,一个中性词。

不不不

中国式防疫你回的是楼主关于中国式防疫不好不足之处的批评

旁人看来,一点都不中性。起码我是这么觉得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2-12-11 14:4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4:36
所以,中国式防疫,是个中性词。

而且,楼主说的一大段里

出门不出门,囤药不囤药,属于个人行为,和防疫关系并不大

中国人历来有存钱囤物的习惯,尤其是经历过或者听说过饥荒时代的

官媒一直强调不能乱服药物,不用乱囤药物

客观的说,这种囤药乱象不应该正负背锅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4:45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4:38
不不不

中国式防疫你回的是楼主关于中国式防疫不好不足之处的批评

主帖描述了中国式防疫的一个截面。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4:47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4:43
而且,楼主说的一大段里

出门不出门,囤药不囤药,属于个人行为,和防疫关系并不大

防疫不单是官方的事,也是每个国民的事,而且二者紧密相关。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4:50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12-11 14:57 编辑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4:43
而且,楼主说的一大段里

出门不出门,囤药不囤药,属于个人行为,和防疫关系并不大

民众抢购囤药,相当大程度上来自于之前官方对病毒的恐怖宣传。

目前官方也在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消除民众对病毒的恐惧感,但这需要时间。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5:08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4:38
不不不

中国式防疫你回的是楼主关于中国式防疫不好不足之处的批评

“中国式防疫”,尤美可以辩称这是“中性词”

但是,给人的感觉,的确不是“中性”

就像上海人喊“江北人”,明明是个陈述性词语,怎么就变成了骂人的话了呢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5:11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2-11 14:43
而且,楼主说的一大段里

出门不出门,囤药不囤药,属于个人行为,和防疫关系并不大

就像之前非典屯盐,老百姓缺乏安全感

恐慌吧

老百姓自己也承担不起责任,他已经为自己的行为背负着各种各样的代价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5:26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5:08
“中国式防疫”,尤美可以辩称这是“中性词”

但是,给人的感觉,的确不是“中性”

上海话里“江北人”一词,带着一群人的一段久远的历史。

在你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中性词。

一旦了解就会明白这是一个侮辱性的词、骂人的词,会在一般谈话中避免使用。

“中国式防疫”,目前尚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至多只能说打完了上半场,比分领先。

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是主要面。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5:3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5:26
上海话里“江北人”一词,带着一群人的一段久远的历史。

在你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你可能认为这是一 ...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

但是你也要明白,尽管你认为“中国式防疫”是中性词,但是小炸毛,我,也许还有其他人,会觉得,这多少有点贬义的意味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5:39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5:34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

但是你也要明白,尽管你认为“中国式防疫”是中性词,但是小炸毛,我,也许还有其 ...

我能理解你们带有一些情绪化,所以我耐心地解释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5:41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5:39
我能理解你们带有一些情绪化,所以我耐心地解释了。

我情绪化没啥,至少不会恶言相向,

如果你换了别人,我也换了另一个人,可能因为这些细节就冲突起来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5:57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5:41
我情绪化没啥,至少不会恶言相向,

如果你换了别人,我也换了另一个人,可能因为这些细节就冲突起来了 ...

换了往事,估计又要跳。

“中国式改革”、“中国式基建”、“中国式现代化”,等等,都是中性词,甚至是褒义。

“中国式防疫”一时间给人贬义的感觉,可以理解,但最终不会被理解成贬义。

就像“中国式教育”一度也解读为贬义,但今天再看,中国式教育其实还是相当成功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6:0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5:57
换了往事,估计又要跳。

“中国式改革”、“中国式基建”、“中国式现代化”,等等,都是中性词,甚至 ...

这些词,都属于抽象定义,没法界定

往事本来不一定跳,这样被你一点名,说不好会真生气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1 16:08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12-11 16:13 编辑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6:02
这些词,都属于抽象定义,没法界定

往事本来不一定跳,这样被你一点名,说不好会真生气了

你理解成中性词就OK了,不会太大偏差。

往事,天然的生气包~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6:45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16:08
你理解成中性词就OK了,不会太大偏差。

往事,天然的生气包~

你是不把她撩拨生气,不罢休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12-11 17:28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5:08
“中国式防疫”,尤美可以辩称这是“中性词”

但是,给人的感觉,的确不是“中性”

你不必这么敏感,之前的做法的确是中国模式的防疫,现在已经放开了。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8:12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2-12-11 17:28
你不必这么敏感,之前的做法的确是中国模式的防疫,现在已经放开了。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 ...

我就不爱戴口罩

今天去测核酸,那妹子就对我说“大哥,你现在还不戴口罩啊”,然后我笑笑,也没啥

我们测核酸比较方便,基本上不用排队,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12-11 18:28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8:12
我就不爱戴口罩

今天去测核酸,那妹子就对我说“大哥,你现在还不戴口罩啊”,然后我笑笑,也没啥

[attach]739685[/attach]

放开了并不是不必防范了,还是注意点儿好。另外你们能在家自测么?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8:29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2-12-11 18:28
放开了并不是不必防范了,还是注意点儿好。另外你们能在家自测么?

不能在家测啊

走着过去,大概10分钟吧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8:30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2-12-11 18:28
放开了并不是不必防范了,还是注意点儿好。另外你们能在家自测么?

看着你这个贴图

看来还真得戴着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12-11 18:30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8:29
不能在家测啊

走着过去,大概10分钟吧

没症状的话就不必去测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8:31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2-12-11 18:30
没症状的话就不必去测

要求办公室,还是测一下

2-3天测一次吧

家里其他人不出去,就不用测了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12-11 18:35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8:31
要求办公室,还是测一下

2-3天测一次吧

小财迷还上网课呢?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8:40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2-12-11 18:35
小财迷还上网课呢?

是啊

估计期末考试都要网上考了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2-12-11 18:43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8:40
是啊

估计期末考试都要网上考了

这么说学校还没放开呢,这批孩子少了与同学互动嬉戏的乐趣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1 18:47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2-12-11 18:43
这么说学校还没放开呢,这批孩子少了与同学互动嬉戏的乐趣

今天刚知道,她们的一个老师也阳性了

生活,去适应吧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2 01:34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12 01:37 编辑

感谢大家的参与,我觉得,为什么所谓的热点问题都没有结论呢?世界上没有那么复杂的事,就是因为信息渠道和沟通的出发点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不可以这么判断,凡是有悖常理的事一定是有问题的。
于是我们还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凡是对有悖常理的事竭力证明它的合理化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2 02:13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1 18:30
看着你这个贴图

看来还真得戴着

这个图疫情之初就有了,现在才看到啊?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2 02:16
网传感染高峰期提前到年底前后15天这段日子,比原来预计的春节前后提前到来。

然后感染人数开始回落。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2 07:5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12 08:03 编辑

又来了,莲花清瘟脱销,自测盒脱销,即使有,有些地方居然要搭配一些别的药。韭菜还是有的割,因为在医院和药店栽了一排。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病无药可治,吃药只是为了减轻痛苦。
否则为啥花那么的银子管控?
我早就说过,智力和智商是两回事。三年来的经验就告诉说明我没说错!
有人说我们在口罩减弱的时机放开,避免了大量生命的死亡,听了真想乐,一夜之间病毒就减弱了?如果专家现在才知道80%的人会感染他跟我的水平有啥区别?
我们现在的做法和美国佬早就做的有啥区别?
美国死亡了几百万,是不是连癌症病人都算上了?
我们死了多少人?
这些数据都是从哪来的?难道美国人是傻瓜?
我们就拿朝鲜举例子,金三胖难道真是神仙,在他的伟大智慧下,三个月就清零了?
很多事让人想忍住骂街都难!
算了,还是不说的好,如果违规请管理员删除!
作者: 琴韵蝶雨    时间: 2022-12-12 08:24
从不认为国家在躺平,而是有错就改,权衡利弊后的合理之举。问好老师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2 08:30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2 02:13
这个图疫情之初就有了,现在才看到啊?

不关心这些

居民群里通知做啥,就去做啥,基本上算是第一批打第三针的

我比较遵守规则,只要这个规则不是针对我个人实施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2 09:35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2 08:30
不关心这些

居民群里通知做啥,就去做啥,基本上算是第一批打第三针的

有些小常识,比如风铃帖的口罩的作用,虽说不是规则,但是有用,还是应该留意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2 10:1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2 09:35
有些小常识,比如风铃帖的口罩的作用,虽说不是规则,但是有用,还是应该留意的。

这3年,小区还比较安全

出门的时候,还是会带口罩的

主要是有人提醒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2 10:29
  2022-12-12 10:18

йΣ80%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2 10:30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12 10:18
这3年,小区还比较安全

出门的时候,还是会带口罩的

据说接下来几个月,中国要闯过一段危险期,80%的人会被感染,但绝大多数人不会有事,甚至自己不察觉。

得靠自己的体质和个人防护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2 13:57
谁让我瞎说?我家一家五口除了我都羊了!
老天有眼,留一个能动的好伺候不能动的。
去买药,除了根本就不认识的中药冲剂,有用的药一概没有。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12 14:30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2 10:30
据说接下来几个月,中国要闯过一段危险期,80%的人会被感染,但绝大多数人不会有事,甚至自己不察觉。

...

慢慢适应这种生活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12 15:2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12 13:57
谁让我瞎说?我家一家五口除了我都羊了!
老天有眼,留一个能动的好伺候不能动的。
去买药,除了根本就不 ...


一起发烧啊,那可够你忙的了,不过不用害怕,也不要去医院折腾,在家挺两天就过去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4 15:10
感染以后只觉得不像专家们说的跟感冒一样,比感冒难受多了。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2-14 18:41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1 05:50
放弃管控才叫躺平,放宽不等于放弃。

赞成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5 21:35
现在奇怪,管控的时候,哭爹喊娘的要解封。放开了呢,又都不敢出门了。地铁商场,车站门可罗雀。
山东最近发布一条措施,重新恢复封闭场合检查48小时核酸。很多人估计会引发大家不满,结果是大家极力赞同。
我最近听到周围一些人甚至怀念管控时期,会不会真的还会走回去?
而且我纳闷,自从放开,几乎一夜之间遍地是羊,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个环境,怎么会这么大的变化呢?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12-15 21:42
目前为止,成都差不多有一千万人感染吧,感觉北京阳感染的反应很重,成都很多和广东阳差不多,我身边大多数人确实觉得就像一场感冒,吃的都是感冒药,出点汗,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我吃的诊所开的中药,效果非常好,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大鹰老师别担心,家里备点退烧药,感冒药,实在不行,去中医诊所,不过要最初就去,拖到后来严重了,就得去医院输液,那时候可能医院人满为患,没法入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6 20:05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16 20:14 编辑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5 21:42
目前为止,成都差不多有一千万人感染吧,感觉北京阳感染的反应很重,成都很多和广东阳差不多,我身边大多数 ...


谢谢您,我们一家除了我比较顽固,其他人都恢复了。
北京现在有2000多万人口,按照专家30% 现有感染率,应该在八九百万人,事实上远远不止。
我就想,既然我们费了那么的多人力财力,忍受了那么多的痛苦甚至有些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夜之间被告知这就是一个感冒,没有什么可怕的。
这当然是好消息,但是原来是什么呢?人们现在不敢出门,这种恐惧心理实际就是这三年来造成的。
三年来管控的病毒就是感冒吗?如果是,为啥要管控三年,那些告诉你就是感冒不必惊慌的专家们干啥去了?如果不是又是啥?
还有一种说法是,世界卫生组织马上就要宣布疫情结束了,如果我们还在管控,那么我们就是疫区,经济政治上都会被动。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算的是健康账,不至于陷入经济政治被动,算的是政治账,一笔账来回算看来不是账不清楚,是算账的人。
既来之则安之吧!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12-16 20:1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16 20:05
谢谢您,我们一家除了我比较顽固,其他人都恢复了。
北京现在有2000多万人口,按照专家30% 现有感染 ...

是啊,放开得太快---很高兴听见你的家人都好起来了,祝大鹰老师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6 20:15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6 20:14
是啊,放开得太快---很高兴听见你的家人都好起来了,祝大鹰老师早日恢复健康

谢谢!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16 22:09
老鹰得了么?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17 09:18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2-16 22:09
老鹰得了么?

中奖没我的份,中招我跑不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7 09:3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16 20:05
谢谢您,我们一家除了我比较顽固,其他人都恢复了。
北京现在有2000多万人口,按照专家30% 现有感染 ...

社会舆论和媒体之前没能告诉民众病毒已经逐渐退化成大致相当于感冒的杀伤力,所以你才觉得一夜之间很突然,实际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24 19:54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25 09:14 编辑

朋友们,千万别相信专家说的,这就是普通感冒,太难受了。我现在手指头按字手都哆嗦。
看来这一劫大家很难躲过,正所谓“遭劫者在数,在数者难逃”。
北京现在感染者已经过半,高峰期还没到来。
大家保重,自求多福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4 20:0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24 19:54
朋友们,千万别相信专家说的,这就是普通感冒,太难受了。我现在手指头按字手都哆嗦。
看来这一劫大家跟难 ...

鹰王,照顾好自己!多休息,多喝水。。。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25 09:2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25 09:25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4 20:04
鹰王,照顾好自己!多休息,多喝水。。。


谢谢您!
但愿这回专家说的靠谱,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我们常说的群体免疫能够形成,因为绝大多数的感染者并没出现重症。据统计,那些感染人数最多的大城市例如广东北京上海等,前些日子发热门诊的就诊量正有所回落。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些城市甚至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迎来高峰期。
现在最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它已经不是一片净土,特别是农村的医疗条件普遍都不好。
有人说,疫情一旦放缓或者结束,中国的经济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别听专家的,中国经济的压力不仅是疫情,或者说,早在疫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出现。
未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但也不必特别担心,因为老百姓本来就一无所有,不过是日子会紧巴巴的。
北京人有句俗话,“身子都掉井里了,耳朵还挂的住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25 18:56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25 09:23
谢谢您!
但愿这回专家说的靠谱,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我们常说的群体免疫能够形成,因为绝大多数的感 ...



大鹰老师全家都康复了吧?
然后就乖乖的在家玩养着,啥也别干,养一个月恢复元气再说。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26 09:34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2-12-26 09:38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2-12-25 18:56
大鹰老师全家都康复了吧?
然后就乖乖的在家玩养着,啥也别干,养一个月恢复元气再说。


如果你的年纪已经不轻了,最好想尽办法别感染,因为得了以后身体的变化非常明显。首先就是咳嗽,像个八十岁的老头,我已经咳嗽了半个多月了,甘草片吃了两瓶。
后背总是疼的睡不着觉等等。
虽然已经不发烧,但并不比发烧好受。
钟南山院士说,新冠可以叫新冠感冒,不知道他是吃了什么迷魂药要这么说。
有人说三年抗议让我们避免了多少万人的死亡,我们暂且认为是这么回事,但是看看放开以后的情况呢?死亡人数在增加,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头。
到底死了多少没人知道,如果开放以后我们把以前避免的死亡人数找补回来,上述说法还成立吗?
我不造谣,也不传谣,但是,我家附近的火葬场火化已经开始预约,每天烧二十具尸体,因为火葬场已经超负荷。昼夜二十四小时的烧,每天140到150具,而且火葬场员工也因为感染减员,这难道是巧合?
这个通知就是通州火葬场发布的,有据可查!

作者: 香樟树下    时间: 2022-12-26 13:01
大势所趋不躺不行了,总不能无休止的封下去吧?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26 20:43
香樟树下 发表于 2022-12-26 13:01
大势所趋不躺不行了,总不能无休止的封下去吧?

无论是放开还是管控,我们都不能有异议。但是,这次放开的也忒突然了?不光是老百姓没有准备,***准备了吗?一句话放开,自生自灭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26 20:45
管控的时候,退烧药要报备不卖,放开又买不到。
既然这三年不让随便买退烧药,药厂就是停产,库存也不至于紧张到这个份上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26 20:52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26 09:34
如果你的年纪已经不轻了,最好想尽办法别感染,因为得了以后身体的变化非常明显。首先就是咳嗽,像个八 ...

谢谢大鹰老师。
我感染的比较早,刚一解封9号就发烧了,我的症状非常典型,严格按照2天发烧3天咳嗽的流程走下来的,到现在基本属于痊愈了。

我没有咳嗽的那么厉害,担心现在偶尔还会莫名其妙的拉肚子。我已经很小心了。

大鹰老师也保重。
作者: 香樟树下    时间: 2022-12-27 08:17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2-12-26 20:43
无论是放开还是管控,我们都不能有异议。但是,这次放开的也忒突然了?不光是老百姓没有准备,***准备了 ...

就是这点不好,封开的太突然了,如果春节后放开是不是会更好些呢?再就是那些退烧药,都是人为的私屯涨价造成的,国家应该着手治理。这次放的太仓促,各级***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估计到放开形势会这样严峻,现在是饭店关门、商场歇业、工厂没有人上班,街上没有车辆,大家都躺在家里煎熬着,哎,后续保障没有跟上去,这是放开后显现的一个弊端。公共设施跟不上去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2-12-27 19:51
香樟树下 发表于 2022-12-27 08:17
就是这点不好,封开的太突然了,如果春节后放开是不是会更好些呢?再就是那些退烧药,都是人为的私屯涨价 ...

这回不用强制管控了,大家自觉把自己管控起来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3 06:28
叫不叫躺平已经没有意义,事实上,放开以后我们看到的是,在短短不到一个月之内,已经有2.48亿人感染,也就是说占人口总数将近18%。
另外,我们看到的不是专家说的90%的人没有症状,相反几乎都有症状。
自从国家卫健委说不再报道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以来,到底多少人感染,多少人死亡我们没有详细数据。
但是火葬场要排队这是事实,医院人满为患这是事实。
即使报道死亡人数,估计也不会很大,因为假如这个人死了,他的死亡证明的死亡病因不会出现“新冠感染”这个词。因为如果医生要这么写,他需要上报院方,院方要逐级上报上级卫健委,直到得到省一级的批准才可以。谁家死了人还为一个是否是新冠去折腾这个麻烦呢?再说,即使报上去会不会批准呢?结果你懂得。
所以,即使报道死亡人数也不会多就是这个道理。
这你也就理解,为什么在开放初期,北京市报道的因新冠死亡的人数是5个人怎么是来的。
医院抢救不过来病人,火葬场烧不完死人,作为生产世界上总产量三分之二布洛芬的大国,却买不到它。
据专家说,将来的感染率是80%,应该说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时间上,我们的感染率又取得了世界第一。
放开的美国,三年的感染率是一亿人,死亡是100多万,占人口的三分之一,日本三年的感染率是2800万。
有人说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但无论怎么大,感染和死亡的比例是一样的。
于是我们又开始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打了疫苗,怎么还会有数量这么多,时间这么短的感染率?
而且按照专家的说法,人口感染率要达到60%以上才可以形成群体免疫,也就是说要有八亿四千万人感染才行。
不过别发愁,短短二十多天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数量的四分之一,再有俩月就完成任务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7 09:35
中国用了仅仅20天,就创造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感染人数总和,再一次成为世界第一。
仅拿北京来说,感染率已经超过了80%,这个有2200万人口的城市,也就是说,已经有1700万人感染。
如果按照专家的说法,达到60%就已经形成机体免疫群体了,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继续感染,其中包括很多复阳的病例。
具体死了多少人不知道,反正火葬场是烧不完了,连火化前用的纸棺都告罄,只有用黄色的裹尸袋了。
最近很少听到专家们再发声,大概他们也懵逼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7 20:56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1-7 21:01 编辑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对于这次放开,在冬季病毒的活跃期,在临近春运30亿人次人流动最频繁期放开,国家是怎么打算的?结果呢?医院人满为患,火化场排不上队,没有官方对这点做出解释和回应。我听了一个专家说,当病毒真的不可抗拒的时候,国家会沉默。沉默是什么意思,那就是管不了了。
专家们说90%以上的人没有明显症状,可是事实正好相反,是90%的人有症状,大多数症状还跟严重,甚至有人丢了小命!
对于这次放开,官方新闻几乎成了禁区,多数以前喋喋不休的专家也很少说话了。
我想若干年以后,作为一段历史会可圈可点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7 20:59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1-7 20:56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对于这次放开,在冬季病毒的活跃期,在临近春运30亿人次人流动最频繁,的时候放开国家是怎 ...

我一直觉得已经到了该放开的时候了,就像洪水冲破大堤一样,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必然释放,没有选择。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7 21:00

后来频繁的封楼、封小区,我就觉得大限将至。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13 10:35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1-13 10:43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1-7 21:00
后来频繁的封楼、封小区,我就觉得大限将至。


专家们的判断是病毒一定会大面积感染,关于这个观点,钟南山早在一年前就说过,病毒会出现大面积的社区感染。
他们的另一个判断是,经过多数人的感染会形成集体免疫。
第三个判断是,病毒致死率并不高,长期管控已经失去意义。
但是我们看到事实和他们的判断是有出入的。特别是放开以来很多老人的离世震惊了全国。
我们客观评判一下可以说,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专家做出过准确的判断,要中国的专家们做到是不公平的。
专家的问题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的不完全是自己的看法,他们有时会扭曲科学的判断,什么原因你懂得。
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家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是完全从他的学识方面,从科学的方面去做出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对专家不满意甚至厌恶的原因。
我们必须承认,大多数专家和防疫人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完全抹杀不是客观的态度,也对疫情的管理于事无补。
这个年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来说真太难过了!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3-1-13 15:17
我觉得新冠康复期得是一个月。我到现在二十天了,还一个劲地咳,今天去做了个肺部CT,说是没问题。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13 21:24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3-1-13 15:17
我觉得新冠康复期得是一个月。我到现在二十天了,还一个劲地咳,今天去做了个肺部CT,说是没问题。

一般的说,身体没有基础病的,或者有但是不严重的,身体的免疫力都能打败病毒。
我还是说我小时候学的那篇课文《小马过河》,既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鸟说的那么深。
病毒这件事没有任何可期,人们的认识各自不同。不要说病毒了,什么事也是一样。
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认识,只是道听途说,羊群效应是思维的懒汉,人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羊就没区别了,到时候宰了你你还喊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3 21:30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1-13 21:24
一般的说,身体没有基础病的,或者有但是不严重的,身体的免疫力都能打败病毒。
我还是说我小时候学的那 ...

不得不承认,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没有真正认识新冠病毒,不管那个国家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