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李文亮与张网宏之争:什么是"人与病毒共存"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0:40
标题: 李文亮与张网宏之争:什么是"人与病毒共存"




1,家里养着花种着菜,花上长毒斑,菜叶子发黑发黄,等等,这是植物病毒,不传人,花中毒,不影响人欣赏花。这是人与病毒共存"。


2,动物身上有病毒。动物病毒不传人,不影响人养宠物狗猫。这是"人与病毒共存"。


3,细菌带病毒。人体里有很多菌,而又有很多病毒寄生在菌体上,病毒不感染人,这是"人与病毒共存"。




但是,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细菌上的病毒,一旦病毒感染人,那就不是什么"人与病毒共存"。当此时也,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们要杀死焚烧埋起来……野生动物也不准买卖滥杀滥食。


而且,只要病毒能人传人,那就不是"人与病毒共存"。武汉疫情初起,如何制定防疫措施,什么时候开始防疫?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人传人"。李文亮同学说已经人传人咯,决策者还没有断定人传人,这个分歧导致一系列歧见。


武汉疫情初期,李文亮以生命争辩,不能人传人,不能"人与病毒共存"。现在,万不得已时虽然接受无症状感染者的存量,但是人传人,一传十十传百,这种状态仍不是"人与病毒共存"。武汉疫情初起,李文亮说不能;现在,张网宏说能。


现在支持张网宏的,都是在暗戳戳的反对李文亮。


这就是铁的逻辑。人传人的传染率R=0时,那才可称之为"人与病毒共存"。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0:45
螃蟹,你和徐教授是同一个体育老师教的病毒学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0:53




李白鹅 爱投机,先是支持李网亮,现在支持张网宏,所以说是投机

螃蟹 爱横行,先是支持李网亮,现在支持张网宏,所以说是横行


然则其他人先后逻辑相反,论调反转,又是为什么呢?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0:58
谬论!感冒病毒人传人不?它是不是正与人类共存着?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1:03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2-16 10:58
谬论!感冒病毒人传人不?它是不是正与人类共存着?




感冒病毒进化变异非常快,同时感冒药也升级换代花样百出……这充分说明人与病毒厮杀得难分难解。厮杀,搏斗,这不叫 共存。人类已杀死千万代感冒病毒。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1:08
张文宏说的共存,指的是人类与病毒共存在世界上,不是说共存在人体中。

换言之,就是无法清零、彻底消灭病毒的意思。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1:1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1:08
张文宏说的共存,指的是人类与病毒共存在世界上,不是说共存在人体中。

换言之,就是无法清零、彻底消灭 ...

这又一个……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1:19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1:08
张文宏说的共存,指的是人类与病毒共存在世界上,不是说共存在人体中。

换言之,就是无法清零、彻底消灭 ...

病毒学里的共存不是这意思,否则艾滋病毒也算与人类共存关系了
可以大概率杀死宿主的病毒不属于与宿主共存关系
共存指的是病毒对宿主的危害性轻微致死率较低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2-16 11:20
补充两点:一是决策者和专业人员角度不同,考虑的决策依据不完全相同,都是可以认可的。
二是,认知有一个阶段,挺李的随着认识的清晰,转而挺张自然也是可以的
作者: 净化心灵    时间: 2022-12-16 11:23
比如我开始看到民主派,以为只是认知问题,现在看到了其中有人是:怀着刻骨的仇恨来发泄的,你只要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你就是他们的敌人,就可以泼脏水,可以利用权限!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1: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1:13
这又一个……

都是在瞎吵。

张文宏说共存,上下文都是在说人类短期内无法消除新冠病毒,从没说新冠进入人体无法清除。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1:2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1:23
都是在瞎吵。

张文宏说共存,上下文都是在说人类短期内无法消除新冠病毒,从没说新冠进入人体无法清除 ...

你不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个专业术语,不管你怎样联系上下文,那些专业术语都有它自己的确定专业含义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16 11:32

宁信度无自信也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1:3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1:26
你不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个专业术语,不管你怎样联系上下文,那些专业术语都有它自己的确定专业含义

如果是说在体内共存,会明确说是在体内。

比如艾滋病毒,就是明确的“体内共存”的说法。

反正我从来没听到过新冠病毒能在体内与人共存的说法,也没见过这样的例子。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1:4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1:36
如果是说在体内共存,会明确说是在体内。

比如艾滋病毒,就是明确的“体内共存”的说法。

艾滋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属于临床上的“带病生存”,由于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危害性极强,不属于病毒学里的共存关系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2-12-16 11:52
看看能不能借鉴婚姻家庭说“共存”?


过不到一块儿,在一起就鸡飞狗跳;无法共存在一个家庭里。那就离吧。


不是必须死一个的无法共存。


离了,妹妹喜欢前姐夫,丈母娘也喜欢这个女婿,那就还可以“共存”嘛。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1:56
人体内有共存病毒,比如流感病毒,还有共利病毒,比如痢疾杆菌噬菌体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2:00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1:03
感冒病毒进化变异非常快,同时感冒药也升级换代花样百出……这充分说明人与病毒厮杀得难分难解。厮 ...

你对“共存”的理解太狭隘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2:2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2-16 12:00
你对“共存”的理解太狭隘了。




哦哦。

不狭隘的怎么说呢?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2:26
知音 发表于 2022-12-16 11:32
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信,也是一种办法

大规模的人际传播疾病,却确实不能只  自信,更应该 有度可信,有 公信度。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2:2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1:19
病毒学里的共存不是这意思,否则艾滋病毒也算与人类共存关系了
可以大概率杀死宿主的病毒不属于与宿主共 ...

专业术语里的共存,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但是,老百姓说的共存,应该是并存的意思:人类与病毒同时存在。历史规律证明,病毒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向不危及宿主生命的方向变异。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2:30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1:08
张文宏说的共存,指的是人类与病毒共存在世界上,不是说共存在人体中。

换言之,就是无法清零、彻底消灭 ...





你确定吗,共存=无法清零=放任人与人之间传染?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2:31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2:24
哦哦。

不狭隘的怎么说呢?

共存:广义上指不同事物并存、同时存在。狭义上指专业术语:病毒以宿主生命能承受的形式而存在。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2:35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2-16 12:27
专业术语里的共存,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但是,老百姓说的共存,应该是并存的意思:人类与病毒同 ...




现在放开了,柳警官到解放路上拍个视频,上江滨小吃街也拍个视频,传上来看看街景呗?

看看老百姓怎么并存法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2:37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2:35
现在放开了,柳警官到解放路上拍个视频,上江滨小吃街也拍个视频,传上来看看街景呗?

看看老百 ...

你不看世界杯么?那就是球员和观众与新冠共存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2:39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2-16 12:27
专业术语里的共存,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但是,老百姓说的共存,应该是并存的意思:人类与病毒同 ...




"病毒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向不危及宿主生命的方向变异",从来不存在这种历史规律。完整的历史规律是,首先有病毒突变,致命……到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证明"不断"二字需要花多长时间。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2:5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2:35
现在放开了,柳警官到解放路上拍个视频,上江滨小吃街也拍个视频,传上来看看街景呗?

看看老百 ...

病毒目前存在吧?人们都还活着吧?只要没发烧的,都在上班吧?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2:55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2:39
"病毒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向不危及宿主生命的方向变异",从来不存在这种历史规律。完整 ...

瞎呀?那你证明一下,断断续续或停滞不前的变异呗?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2:57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2-16 13:01 编辑

不主流被段教授感染了,把防疫上的人与病毒的共存策略,混淆为病毒在宿主体内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人体免疫系统其实和你也不是一直和平相处,也不是始终可以共存的,免疫系统有时也会把人干掉的。比如你得了严重的荨麻疹……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16 13:00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2:39
"病毒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向不危及宿主生命的方向变异",从来不存在这种历史规律。完整 ...

原始株---XXXX-----德尔塔----奥密克戎

    当奥密克戎在南非首次被检测到后,西方科学家就惊呼:这可能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天然疫苗!由此,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抗疫策略发生了变化,却被某些自作聪明的人嘲笑。而今,事实证明...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1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2-16 13:17 编辑

病毒清零,其实就是“灭四害”思路,人为把自然界的存在物进行道德评判,分出好的和坏的。并且认定“人定胜天”,要留下好的,彻底清除坏的。

这就是无视自然规律的做法。他们根本就清除不了“坏的”不说,假如真的大量清除了所谓“坏的”,最后很可能要面对更大的灾难。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路,理性的自大。必然要吃苦头……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3:18
螃蟹 发表于 2022-12-16 12:57
不主流被段教授感染了,把防疫上的人与病毒的共存策略,混淆为病毒在宿主体内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人体免 ...

你还能编造出多少种共存概念?防疫上的共存和病毒学上的共存不是一个意思是为了你学习汉字用么?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3:18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2:30
你确定吗,共存=无法清零=放任人与人之间传染?

不会放任,躺平才叫放任。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20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人类这种生命体,其实灭绝与否,对生命的演化,基因的存续,根本就无关痛痒。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3:2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3:18
不会放任,躺平才叫放任。

确切地说,躺平指的是ZF不再动用公共资源来组织疫情防控,他们依然可以在媒体上做各种防疫科普工作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3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3:18
你还能编造出多少种共存概念?防疫上的共存和病毒学上的共存不是一个意思是为了你学习汉字用么?


呆子,即使你用脚后跟思考,也该知道【免疫系统和病毒的关系】和【人与病毒的关系】不是一回事。范畴不同,一个人体内,一个在人类社会中;即使你只有初中文化,也该清楚【病毒学】和【流行病学】不是一个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嘛……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3:33
螃蟹 发表于 2022-12-16 13:30
呆子,即使你用脚后跟思考,也该知道【免疫系统和病毒】的关系和【人与病毒】的关系不是一回事。范畴不同 ...

我们正在谈新冠病毒,别把你不懂病毒学共存概念解释成因为人类有各种共存关系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37
当下语境中,我们谈到的共存……
必然是人与病毒的关系,而非免疫系统和病毒的关系。
必然是“流行病学”而非“病毒学”
我们是在讲社会中,环境中,不是在说人体内。
你显然被段教授传染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3:3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1:44
艾滋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属于临床上的“带病生存”,由于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危害性极强,不属于病毒学里 ...

目前的治疗技术虽然不能清除被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但可以将其抑制住,抑制到足够小的数量,以保护带病毒者的免疫系统功能。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3:41
螃蟹 发表于 2022-12-16 13:37
当下语境中,我们谈到的共存……
必然是人与病毒的关系,而非免疫系统和病毒的关系。
必然是“流行病学” ...

没错,教授对共存的理解有误。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4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3:24
确切地说,躺平指的是ZF不再动用公共资源来组织疫情防控,他们依然可以在媒体上做各种防疫科普工作

正府是行政系统。行政系统,只是公共服务机构之一,卫生防疫系统,也是公共服务机构。防疫这种事,本来就应该是卫生防疫系统负责,行政系统只是出台相关配合与支持政策。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3:4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3:39
目前的治疗技术虽然不能清除被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但可以将其抑制住,抑制到足够小的数量,以保护带病 ...

那也不会有任何医学专家声称“人类与艾滋病毒是共存关系”,只有自愈性传染病毒才能被定性为与人类共存关系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46
搞【艾滋病清零】同样是有问题的。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48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2-16 13:57 编辑

把艾滋病人统统都排查出来,然后关集中营里去,进行社会面清零。防止他们把艾滋病传染给其他人。这种做法没问题么?当年的纳粹就搞过一模一样的事情……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52
不主流,因为你的愚昧,导致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支持什么东西。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3:5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3:24
确切地说,躺平指的是ZF不再动用公共资源来组织疫情防控,他们依然可以在媒体上做各种防疫科普工作

按你这个定义,美国也没躺平,美国政 府至今仍在为需要的人提供免费的疫苗和特效药。张文宏更是从未主张过躺平。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3:55
不是说致死率低了,清零政策才有问题。清零政策从一开始就是非人道的。就是有问题的。不符合科学,背离自然规律只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价值观上,这是在否定自二战以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共识。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3:5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3:44
那也不会有任何医学专家声称“人类与艾滋病毒是共存关系”,只有自愈性传染病毒才能被定性为与人类共存关 ...

你不妨查看一下当年对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评价赞誉,就是称其“实现了患者与体内病毒的共存”,让患者基本上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4:04
体内共存与社会共存是两个概念。

螃蟹上面说的很清楚了。

对艾滋病,说得是患者与体内病毒的共存。

对新冠,说得是人类与病毒的社会共存。

教授太瞎搅和了!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2-12-16 14:08
别的不多说,现在放开都忙成这样,半年前要是放开就能风平浪静?!
那时候的各种储备只能更差,不会比现在更好。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2-12-16 14:09
用脚丫子想想吧,什么时候放开好?
早放早乱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4:10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3:54
按你这个定义,美国也没躺平,美国政 府至今仍在为需要的人提供免费的疫苗和特效药。张文宏更是从未主张 ...

躺平当然不是啥也不做,形容一个人躺平也不是说他干躺着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4:13
按这种【清零】的思路,可以进行各种清零……
比如:
在学校对调皮捣蛋的“有害童靴”清零
在网上对各种“有害言论”清零
对有异常性取向或同性恋者清零
对有精神疾病或各类残障人士进行清零
对外地人员,无业人员,乞丐和流浪汉清零
对摆摊卖菜的小商贩清零
对上访者清零
           。。。。。。

都是一种思路,问题也都出在同一个地方。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4:16
所谓天堂,指向的就是地狱。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4:18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2-16 14:08
别的不多说,现在放开都忙成这样,半年前要是放开就能风平浪静?!
那时候的各种储备只能更差,不会比现在 ...

拖到明年再放开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4:19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3:59
你不妨查看一下当年对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评价赞誉,就是称其“实现了患者与体内病毒的共存”,让患者 ...

这说法很不专业
鸡尾酒疗法只是运用医疗手段达到了一定的疗效,比如接受该方法治疗的儿童十年存活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但这不能说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艾滋病毒和人类成了共存关系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2-12-16 14:2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4:18
拖到明年再放开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反正与街头暴力无关。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16 14:2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16 14:19
这说法很不专业
鸡尾酒疗法只是运用医疗手段达到了一定的疗效,比如接受该方法治疗的儿童十年存活率超过 ...

新闻报道,记者是新闻专业,不是病毒专业,意思明白就行,不用咬文嚼字。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16 14:36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2-12-16 14:40 编辑
尤美 发表于 2022-12-16 14:29
新闻报道,记者是新闻专业,不是病毒专业,意思明白就行,不用咬文嚼字。

但是牵涉到防疫政策,尤其是当有人指责“新冠病毒与人共存”的主张时,这里的共存概念到底是什么,不能胡乱解释,事实上楼主就这么干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01



有些人吧,就爱为杠而杠。

本来鼓吹"人与病毒共存",经段干教授科普,恍然认识到这个说法不成立。于是放弃抵抗,纷纷转行当裁判,判段干教授错了,再纷纷改变说法,说"人与病毒共存"不是存在于人体,而是存在于"社会"。什么"社会"?狗世界?花世界?细菌界?大千世界不包括人世界?


请直接回答,"社会"是什么呢,与人不相关么?



如果社会与人无关,那么何必称之为"人与病毒共存"?

如果社会与人有关,而且冠毒必须寄生于人体细胞,那又如何共存呢?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01





能不能在大嘴说话之前过过脑子啊。。。。。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05






话都说不清楚的主儿,却天天夸夸其谈如何防疫。笑话。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05







支持李文亮和支持张网宏,二者不可能都是真的,投机取巧者除外。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09





然而,仔细数数看,现在替张网宏摇旗呐喊的人,恰恰是那些当初支持李文亮最积极分子。




由此可见,照着剧本念台词儿的人不需要脑子。若有一点点儿自己的脑子,总能隐隐约约记起来有什么不对头有什么不得劲儿吧……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6:1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2-16 16:13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6:01
有些人吧,就爱为杠而杠。

本来鼓吹"人与病毒共存",经段干教授科普,恍然认识到这个说法不成立。 ...


还科普呢,真是笑死人……

人与病毒共存于人体内
即:A与B共存于A

这在逻辑上能成立么?呵呵。
那叫B存在于A之内……

所以说,凡是讲“人与病毒”共存的,必然讲的是人与病毒共存于同一外部环境。也就是A与B共存于C。

话都说不囫囵,还科普……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17
螃蟹 发表于 2022-12-16 16:10
还科普呢,真是笑死人……

人与病毒共存于人体内





既坚持"人与病毒共存",
又坚持什么"病毒不共存于人体内"

已知:科学研究证实,冠毒离开人体细胞最多存活8天。

那么,从今天开始算起,八天之后冠毒就能结束人际传播吗?





作者: 没有原因    时间: 2022-12-16 16:33
螃蟹 发表于 2022-12-16 16:10
还科普呢,真是笑死人……

人与病毒共存于人体内




人体一般是指轮廓,包含里面的空隙,就像房子,不是仅仅指钢筋水泥,包含空间。

房子人住进去以后,房子空间并不没有增大,所以说人与房子共存于房子没有毛病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16 16:42





连个 病毒 与 细菌 都拎不清的夯货,竟然觍着肥脸天天谈什么  人与病毒共存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8:45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16 16:17
既坚持"人与病毒共存",
又坚持什么"病毒不共存于人体内"

那人能存在于人体之内么?呵呵。
如果把一头活人放到人体内,免疫系统也会把人杀死的。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8:46
人与病毒共存,说的就是【人与病毒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你记忆并且背诵就可以了。
本人讲的就是真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16 18:5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2-16 19:29 编辑
没有原因 发表于 2022-12-16 16:33
人体一般是指轮廓,包含里面的空隙,就像房子,不是仅仅指钢筋水泥,包含空间。

房子人住进去以 ...


呆子,那叫人与房子共存于某个空间或环境,不叫【人与房子共存于房子】。这是个小学生都能看明白的病句。你和你大师姐小学语文大概是体育老师代课,所以造句没学好……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