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事后张翼德,听阿拉告诉侬一个均衡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22 11:03
标题: 事后张翼德,听阿拉告诉侬一个均衡点







其实吧,中国原来有封控,甚至全城封控。但是这种城市数量有限,封控时间也不是太长。有层层加码的,还是在可以解决的。这个封控总时长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直接拨拉手指头用加法。


现在放开,预期95%感染,13亿人每人7天,任何拖拖拉拉一个月恢复正常。13亿个七天自动隔离,13亿个一个月不利索。这个总时间长度莫,须有乘法计算。


这两个总时间长度,一是可以用来对比二者,二是可以计算出劳动率损失,三是可以统计会有多少个生死,四就不说期间折腾出什么各种事儿咯。



都过来过来算算账呗~,方法就是这么个方法:根据二者的时间长度与各种损失,权衡一个均衡点。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22 11:04
沙发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22 11:14



在这个大均衡点上,还需要计算:


所有感染者中10%的感染者需要问医或者住院,这时计算 病床 与发热门诊点

另外90%自己吃药,需要计算 退烧药的供应



既然放开,那就是全家一个人感染则全家都感染,那么,所谓的重点保护老人和儿童,又如何实现呢?那些鼓吹 群体免疫  的人,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已,实际上呢,却是 群体感染。这个均衡点,李白鹅早就算出来咯,死个几十万是应该的代价。



冠毒至今已经变得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并发症。冠毒与并发症的均衡点在哪里呢?这个么,据说在辉瑞疫苗和特效药,只要进口过来,一切都好。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22 11:25



其实吧,如果不愿意算算术,可以用另一个办法代替:


比较自己在放开前与放开后逛街散步的时长

比较街边小吃店的客流量

比较早高峰晚高峰时地铁上的人流量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2:16
全程戴了三天口罩,又勒得耳根痛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22 12:37
教授这帐算的好糊涂。
我来个通俗易懂的:
比如人体是个房子,获得免疫力之后才能住。
之前的封控是再租房子住,不停的缴纳房租,不知道啥时候结束。
之后的放开,相当于买房,付出一比昂贵的首付,和几年的按揭,最后房子是你的了。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2:38
刚看到居然有人在灾难里生出自豪来,耳根的痛有所缓解:))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22 12:38

不放开,那什么获得免疫力,天然的免疫力不要,非得打疫苗。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2:47
知音 发表于 2022-12-22 12:37
教授这帐算的好糊涂。
我来个通俗易懂的:
比如人体是个房子,获得免疫力之后才能住。

那些拿命买房子的不知道买给谁住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22 12:52
无蕊 发表于 2022-12-22 12:47
那些拿命买房子的不知道买给谁住



这是一个从回避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有痛苦,但是最终要解决。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2-12-22 12:54
封控的最后是天下无毒吗?


放开的标准是什么嘞?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2:55
知音 发表于 2022-12-22 12:52
这是一个从回避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有痛苦,但是最终要解决。

教授可能是在讨论痛苦的最小化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2:59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2-22 12:54
封控的最后是天下无毒吗?

如果天下只中国一家,第一年的封控就做到天下无毒了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2-12-22 13:05
无蕊 发表于 2022-12-22 12:59
如果天下只中国一家,第一年的封控就做到天下无毒了

那么照着天下无毒的标准执行的话,这个封控至少要哪年能解除?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2-12-22 13:07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2-22 13:05
那么照着天下无毒的标准执行的话,这个封控至少要哪年能解除?

上海的精准防控体系是怎么崩塌的。

有答案不?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3:23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2-22 13:05
那么照着天下无毒的标准执行的话,这个封控至少要哪年能解除?

那个如果不成立,现实如此,只能面对,据说病毒已降格为乙类传染病,应对的策略随之变更是当然之事
不变的是民生,诸位的关注点应该也在于此
而不是在灾难的讨论中滋生自豪的幻觉以自嗨吧:))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2-12-22 13:54
无蕊 发表于 2022-12-22 13:23
那个如果不成立,现实如此,只能面对,据说病毒已降格为乙类传染病,应对的策略随之变更是当然之事
不 ...

已经没必要讨论权衡点了。


权衡点放在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4:17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2-22 13:54
已经没必要讨论权衡点了。

手里有秤的便无可避免会去权衡,或权衡一身,或权衡一家,或权衡一国,或权衡天下
济天下的心与独善的心并不是对立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22 15:14
无蕊 发表于 2022-12-22 14:17
手里有秤的便无可避免会去权衡,或权衡一身,或权衡一家,或权衡一国,或权衡天下
济天下的心与独善的心 ...





这是百年一遇的事情,大事情。肯定要尽自己的心多方面琢磨。


百年一亲历的事,胜过千年一著的书。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5:2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12-22 15:14
这是百年一遇的事情,大事情。肯定要尽自己的心多方面琢磨。

已经有人用小时候他爷爷跟他说五八年的口吻想象着在二十年后向自己的孙子讲这三年的灾变了:)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2-12-22 15:24
无蕊 发表于 2022-12-22 15:23
已经有人用小时候他爷爷跟他说五八年的口吻想象着在二十年后向自己的孙子讲这三年的灾变了:)




在哪里啊?在榕树下没看到啊。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2-22 15:30
忘了在哪儿看到的了。教授莫非有著史之心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