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即日起 不再议论疫情 大家都有眼睛和亲人 自会明白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22 20:41
标题: 即日起 不再议论疫情 大家都有眼睛和亲人 自会明白
说起来累,太多装正经装明白的了。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2-12-22 20:43
长亭柳:现在,一大群所谓专家学者纷纷蹦出来了,个个都是大明白:奥密克戎毒性低。妈的,早干嘛去了?现在忙不迭地蹦出来玩投机!

长亭柳:口号喊得响亮,一弄就拿两亿多老年人说事,不防控,老年人都会去挤兑医疗系统,都会有生命危险。尼玛,所有疾病都会促使老年人死亡,你都防控的了吗?

长亭柳:按科学划分,最初的新冠也好,变异后的奥密克戎等也好,感染后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依法属于乙类传染病,而我们国家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实行的是甲类传染病防控政策。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患者通过自身的免疫力,可以自愈。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22 20:46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12-22 20:43
长亭柳:现在,一大群所谓专家学者纷纷蹦出来了,个个都是大明白:奥密克戎毒性低。妈的,早干嘛去了?现在 ...

都是我说的,咋的?你别掐头去尾。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2-12-22 20:54
阳额阳滴,慢慢就习惯咧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2-12-22 20:5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2-22 20:54
阳额阳滴,慢慢就习惯咧

阳并不可怕,一般都能扛过去。可怕的是对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的保护准备不充分,对降烧的药物准备不充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08:2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2-22 20:46
都是我说的,咋的?你别掐头去尾。

哈哈,O(∩_∩)O。你还有如此吃瘪的时候?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08:3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08:20
哈哈,O(∩_∩)O。你还有如此吃瘪的时候?

你咋经常挤兑柳警?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08:3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2-22 20:59
阳并不可怕,一般都能扛过去。可怕的是对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的保护准备不充分,对降烧的药物准备 ...

放开是对的,但这次政策掉头太快、太粗糙了,又是一刀切。

医药供应准备不到位,社会心理准备不到位。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08:3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08:31
你咋经常挤兑柳警?

因为他天天挤兑我啊,你之前没看见过么?没事儿,我俩是微友,可以一起喝酒聊天那种,版面相互挤兑着玩玩的。跟你和海盗他们不是同一个概念~~~~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08:37
该说的还是要说,
但是不用跟海盗来车轱辘话大战,
他的脑袋能撞碎花岗岩,
你能怎么样?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08:4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08:36
因为他天天挤兑我啊,你之前没看见过么?没事儿,我俩是微友,可以一起喝酒聊天那种,版面相互挤兑着玩玩 ...

这我知道,你跟他闹着玩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08:4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08:34
放开是对的,但这次政策掉头太快、太粗糙了,又是一刀切。

医药供应准备不到位,社会心理准备不到位。 ...

这么大个摊子。一个发展中国家。你指望面面俱到,可能么?我倒觉得没什么粗糙不粗糙的,在所谓的民主、自由人士的舆论轰炸下,百姓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
——而事实上,有心理准备就够了,医药供应矛盾是什么时候都存在的,尤其是饿怕了穷怕了喜欢囤粮囤药的中国百姓疯囤之后,没矛盾也能囤出矛盾来,只要没造成大面积死人和恐慌(目前为止,还真没有),都是正常可接受范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08:4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08:40
这我知道,你跟他闹着玩的~

是的呢。我一般不挤兑人。晓得柳警不会跟我较真,才偶尔胡乱掐他一下下~~~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0:19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12-23 10:21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08:46
这么大个摊子。一个发展中国家。你指望面面俱到,可能么?我倒觉得没什么粗糙不粗糙的,在所谓的民主、自 ...

我本来以为会像搞经济改革开放那样,先从几个试点城市开始放开管控,看看情况,形成样板,然后再扩大放开几个省,最后扩大到全国。

这样一步步来,政 府和百姓心里会比较有底,心里有底就不太会疯狂囤药。

就你本人经历来说,在放开管控的时候,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么?恐怕没有,你也是事情发生了咬牙坚持硬闯过来。

关于死亡人数,据说目前统计的只是新冠肺炎直接死亡,不包括并发症的间接死亡,眼下感染来势这么凶猛,恐怕谁也没有料到,所以我说太仓促、太粗糙了,如果能试点一下,或许可以预知。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0:2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0:19
我本来以为会像搞经济改革开放那样,先从几个试点城市开始放开管控,看看情况,形成样板,然后再扩大放开 ...

我其实应该算有心理准备的。因为当时的情况,已经是三年防疫的疲惫期,人们很多都处于崩盘的边缘。大家都在怀疑是否还有封控防疫的必要,所以基本都在打探新冠病毒的致病症状和致死率——这些心理变化是大面积存在的,并不是个别“先知”或者先知们的导向。对我来说,唯一没预料到的,仅仅是新冠的感染率如此之高,几乎是短短两三天就撂倒了大半的人~~~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2-12-23 10:27

谁有什么有价值的好经验可以推广,海盗式的抱怨就免了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0:2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0:19
我本来以为会像搞经济改革开放那样,先从几个试点城市开始放开管控,看看情况,形成样板,然后再扩大放开 ...

而且这种病毒感染是被动扛的,与经济特区的主动试点是完全不可能相提并论的——经济特区圈定了就必然在圈定范围。这种城市流动性的感染,怎么可能圈得住?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0:5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0:28
而且这种病毒感染是被动扛的,与经济特区的主动试点是完全不可能相提并论的——经济特区圈定了就必然在圈 ...

圈住几个城市做试点,应该是能做到的吧。

像封城一样控制人员外流,但圈内放开管控,先看看会发生什么。

那样应该能及时发现放开之后的凶猛传播,为后续放开的地区做好充分准备,如施行医药按需限购,避免抢囤,等等。

你的心理素质很好,换我可能早慌神了,尤其是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1:1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0:28
而且这种病毒感染是被动扛的,与经济特区的主动试点是完全不可能相提并论的——经济特区圈定了就必然在圈 ...

如果当初上海换一种封城方法,试点一下。
对外控制人员出入,圈内放开,上海有国内最好的医疗资源,可以试试观察一下放开之后的情况。


其它省市根据上海的试验数据做好放开的准备,在六到九个月时间内逐批放开,那么到今天为止全国也应该完成放开了,这样比较稳一点。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1:21
看了北京一些医院高烧急症部的视频,真是挤的不行,床上椅子上地上到处都是病人,很多都是老人。

门外还有大批高烧病人在寒冬里露天排队就医,柳警说不要去医院,有道理,太人满为患了。

还有殡仪馆门前送尸车辆排起长队。
作者: 天干物燥    时间: 2022-12-23 11:34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12-22 20:43
长亭柳:现在,一大群所谓专家学者纷纷蹦出来了,个个都是大明白:奥密克戎毒性低。妈的,早干嘛去了?现在 ...

我还误以为是你说的,还夸你突然不傻了,原来是柳警说的啊,说的都对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2:17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1:21
看了北京一些医院高烧急症部的视频,真是挤的不行,床上椅子上地上到处都是病人,很多都是老人。

门外还 ...

冬季历来就是老人们熬日子的时候,何况北方……——北京殡仪馆从前是否有过排队?北京殡仪馆是否天天这么排队?北京殡仪馆排队是被某一次偶然拍下来了,还是别有用心凑一起了?这些话题我觉得都值得深入实地才能真正援引例证。也不能全部都推给新冠病毒~~~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2:2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1:12
如果当初上海换一种封城方法,试点一下。
对外控制人员出入,圈内放开,上海有国内最好的医疗资源,可以 ...

上海有某种不为人知的城市优越感,反而是最不好封控,也最不好试点的。你所说的很多东西,都趋向于理想化状态——这也是我想要挤兑柳警的缘由。一个大家庭,这个也觉得自己英明神武,那个也认为自己高屋建瓴,各有意见众口难调其实反而是容易乱套了的。尤其是还有些捣乱分子在里面搞破坏或者搞离间,挑事儿,场面就更多更复杂了起来~~~~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2:2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2:17
冬季历来就是老人们熬日子的时候,何况北方……——北京殡仪馆从前是否有过排队?北京殡仪馆是否天天这么 ...

北京的医院经过这些年的兴建和扩建,应该能够满足正常流量。出现这么拥挤的情形,显然不会是常态。
殡仪馆的视频网上还不是很多,我一般是等比较多的视频出来才比较能确定。网上确实有夸大其词、以讹传讹,甚至移花接木的东西。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2-12-23 12:33
启蒙愚民确实很容易心累……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2:3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2:29
北京的医院经过这些年的兴建和扩建,应该能够满足正常流量。出现这么拥挤的情形,显然不会是常态。
殡仪 ...

我是根据我身边的情况做出判断——目前感染最严重的,就是北京和四川。所以,我认为我有质疑“北京殡仪馆”的发言权。毕竟,我这边几乎是90%以上都阳了,死亡率却并没有比往年增长——如果有增长,还可以往新冠上找缘由,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2:36
螃蟹 发表于 2022-12-23 12:33
启蒙愚民确实很容易心累……

愚民自己试图启蒙别人,难道不是累?一样一样的吧~~——见天儿觉得别人愚民的,难道没有可能老鸹笑猪黑,一知半解满世界乱跑?~~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2:40
  2022-12-23 12:22
У÷ ...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2:4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2:22
上海有某种不为人知的城市优越感,反而是最不好封控,也最不好试点的。你所说的很多东西,都趋向于理想化 ...

这我承认,我是说得很简单,做起来一定会复杂很多。

但我确实觉得惊讶,这么大的政策掉头,连个试点都没有、连个梯次步骤都没有、甚至舆论准备也是事后在补做…

整整三年抗疫,坚如磐石的决心,一夜之间,立定-向后转-跑步走,不可思议~

看到徐教授又在嘟囔重回封控,我第一反应就是:饶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2:5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2:42
这我承认,我是说得很简单,做起来一定会复杂很多。

但我确实觉得惊讶,这么大的政策掉头,连个试点都 ...

小徐的言论,我倒是很少看的。给我的感觉,她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小蜗牛,喜欢用触角出来碰碰碰,然后形成自我的一套规则。而这些规则,大多都是没眼看的~~~·

你的意见本身并没有问题,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只是执行起来肯定有很多问题在,或者甚至是很难执行——目前要民主要自由的呼声在试图盖过甚至操控ZF的作为,很难博弈的~~~我记得有一句话比较经典:当你不能主导民众了,你又明知民众是错误的,那么,就陪着民众走一程,哪怕一起跳崖也必须跳。等民众绝大部分意识到问题,朝你的方向望过去,你再站起来带领民众往正确的方向去走~~~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3:1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3:56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2-12-23 13:58 编辑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3:10
一些视频截图

这个,估计要知音或庄主去调查研究了。

但就我的观察之后的看法是:送葬车辆很多,但并不见得是丧车。因为我先生老家的路边,就是一个殡仪馆,我们每次回老家,基本都能遇到送丧的车队,特别是有经济实力的那种,组合起来的车俩就很多。一个逝者,一堆送丧的。



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真正的丧车跟送葬车是有区别的——装死人的车,是小型中巴或者商务车的样子。你看看你这些截图里面,有几辆那种车?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3:59
何况就我身边这么多阳的,我所处的街道、社区,那么多老人,目前为止没有一例死亡。怎么到了北京,就有如此大的数据?感觉这个是有问题的~~~~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5:5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0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3:59
何况就我身边这么多阳的,我所处的街道、社区,那么多老人,目前为止没有一例死亡。怎么到了北京,就有如此 ...

你身边阳的,拢共也就几十号人吧?没有死亡很正常,要不这比例就太高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09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01
你身边阳的,拢共也就几十号人吧?没有死亡很正常,要不这比例就太高了。

尤美啊

建议你不要总是拿着那些视频说事儿

那些,还真说明不了啥

论坛上北京的挺多的,

至少我周围没有听说什么因为阳性死亡的病例,可能更大范围会有一些

不知道,你在想表达什么意思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1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01
你身边阳的,拢共也就几十号人吧?没有死亡很正常,要不这比例就太高了。

10天前,我核酸检测混管阳性,然后单管检测是阴性

然后2天内,单位同事感染阳性的有100+

之后,单位不再公布阳性人数

到目前为止,这些阳性的,也基本上都好了,没听说有什么死亡病例

怎么你视频截图,显示的好像北京有多严重似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1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01
你身边阳的,拢共也就几十号人吧?没有死亡很正常,要不这比例就太高了。

10天前,我核酸检测混管阳性,然后单管检测是阴性

然后2天内,单位同事感染阳性的有100+

之后,单位不再公布阳性人数

到目前为止,这些阳性的,也基本上都好了,没听说有什么死亡病例

怎么你视频截图,显示的好像北京有多严重似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14
今天我去了附近的药方,在药方了待了5分钟时间

只有我一个人买药,我也顺便买了一份退烧药(我都不记得药名),这个算是我第一次囤药吧

感觉可能是北京相对好一点?没有感觉到什么恐慌啊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16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09
尤美啊

建议你不要总是拿着那些视频说事儿

我也不能100%确定,只是一种可能性。
感染者的死亡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比率,
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16
一般我们居委会建立的居民群,有人发烧求药的话,都会有其他居民提供

经常是也就吃1-2片退烧药,也就好了

不过居民素质感觉比较好,自己发烧了,连快递包裹都不去取,由其他居民或者居委会的同志帮忙取快递,送到门口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1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16
我也不能100%确定,只是一种可能性。
感染者的死亡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比率,
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

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谈论新冠吧,最好以自身经历去谈

而不是通过网上提供 的一些所谓视频,去得出什么结论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29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12
10天前,我核酸检测混管阳性,然后单管检测是阴性

然后2天内,单位同事感染阳性的有100+

你得有点基本的数字统计概念。

根据日本公布的数据,60岁以下的奥密克戎感染,死亡率是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你得有一万名感染的同事,才会看到一例死亡。

我估计你身边的感染者不会超过100个,你当然不会看到死亡。

但是北京人口2000多万,如果四分之一,500万人感染,按比例,应该有500人死亡。

而不是目前公布的个位数。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32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18
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谈论新冠吧,最好以自身经历去谈

而不是通过网上提供 的一些所谓视频,去得 ...

个人经历是非常局限的,远达不到宏观层面,你一个人能看到多少?看宏观全局,还是得看统计数字。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3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29
你得有点基本的数字统计概念。

根据日本公布的数据,60岁以下的奥密克戎感染,死亡率是万分之一。

好,就按你说的500人死亡

摊到那些殡仪馆里,能有多少个?

能像你提供的视频截图里展现的那么多?

按你这个估算数字,那个视频截图,显然不合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35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32
个人经历是非常局限的,远达不到宏观层面,你一个人能看到多少?看宏观全局,还是得看统计数字。

来,你估算一下那个截图中的“东郊殡仪馆”

进入12月份一来,今天是23号,它接纳了多少例因为新冠阳性死亡的?

怎么就无法休息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3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32
个人经历是非常局限的,远达不到宏观层面,你一个人能看到多少?看宏观全局,还是得看统计数字。

我看那个截图里的字母“我们一宿都不休息啊.....”

是因为火化病人?还是因为举办追悼会,向遗体告别?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37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32
个人经历是非常局限的,远达不到宏观层面,你一个人能看到多少?看宏观全局,还是得看统计数字。

你那个视频截图,其他的我不去讨论

单单那个东郊殡仪馆人员的字母“我们一宿都无法休息啊”

就是特么的瞎扯淡,造谣的

还说啥呢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40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18
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谈论新冠吧,最好以自身经历去谈

而不是通过网上提供 的一些所谓视频,去得 ...

恰恰相反,我给你举个例子:

郑州水灾,当时官方公布大概是7人遇难,杨逍人在郑州,发帖支持官方数据。

但与之同时,网上已经有无数的上传视频,足以否定官方数字。

信官方?信杨逍?信视频?

几个月后,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的遇难人数是多少?答案一清二楚。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41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37
你那个视频截图,其他的我不去讨论

单单那个东郊殡仪馆人员的字母“我们一宿都无法休息啊”

何以见得?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4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40
恰恰相反,我给你举个例子:

郑州水灾,当时官方公布大概是7人遇难,杨逍人在郑州,发帖支持官方数据 ...

别说其他的

我就问:东郊殡仪馆这20来天,接纳了多少个因为阳性死亡的?

它怎么就导致殡仪馆人员“一整宿都无法休息”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43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36
我看那个截图里的字母“我们一宿都不休息啊.....”

是因为火化病人?还是因为举办追悼会,向遗体告别 ...

你太不关注新闻了,
北京有规定,新冠死者一律不办追悼会,
你这都不知道?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4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41
何以见得?

按照你的估算啊,北京因为阳性死亡的人数大致500人

这个数字,平均分摊到各个殡仪馆,能有多少?

就算是进入12月一来的23天里,因此死亡的有500人,

平均每天均摊到每个殡仪馆,能有多少个?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45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43
你太不关注新闻了,
北京有规定,新冠死者一律不办追悼会,
你这都不知道?

我不用关心这个新闻啊,这样不举行追悼会

就更要追问这个问题了,殡仪馆的人员到底多忙碌,才能说“一整宿都无法休息啊””

这话到底是啥意思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46
“我们一宿都不休息啊,一宿都不休息啊”

这个东郊殡仪馆人员说的这句话,到底表达的什么意思?

来,尤美,你来分析分析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52
第一个截图,“周日每分钟都有几辆灵车驶入,私人停车场也已停满”

第2个截图,“”比去年的冬天通常的一天多了很多倍,有30或40是确诊阳性的“”

第3个截图,民众VS东郊殡仪馆人员“我们一宿都不休息啊,一宿都不休息啊”

第4个截图,葬仪社人员李先生“(那大体怎么办)进去现烧”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53
来,尤美,你来分析分析,你提供的这4个截图中的这4句字幕,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53
根据视频内容介绍,平时正常情况,每天接受30-40名亡者。

疫情爆发后,每天送去的死者在150-200,五倍。

北京市要求新冠死者应在二天之内焚化,

不加夜班,怎么处理得过来?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6:56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53
来,尤美,你来分析分析,你提供的这4个截图中的这4句字幕,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

金盾,视频提供的是一段市民与工作人员完整的对话录音,不是光这四句话。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6:56
第一个截图,“周日每分钟都有几辆灵车驶入,私人停车场也已停满”
_____
如果一分钟有几辆,那特么一个小时就至少得120个灵车,(当然你可以说是有时候好几辆灵车是同一个死者)


第2个截图,“”比去年的冬天通常的一天多了很多倍,有30或40是确诊阳性的“”
——————————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30-40例死者是因为阳性死亡的(注意,这只是其中的一天,而且还只是一个殡仪馆)

第3个截图,民众VS东郊殡仪馆人员“我们一宿都不休息啊,一宿都不休息啊”
——————————
这句话的意思,殡仪馆的人缘因为要火葬那些死者,忙的“一宿都无法休息”


第4个截图,葬仪社人员李先生“(那大体怎么办)进去现烧”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00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45
我不用关心这个新闻啊,这样不举行追悼会

就更要追问这个问题了,殡仪馆的人员到底多忙碌,才能说“一 ...

简单直接而言:

官方公布的新冠死者人数仅指直接致死(肺炎)的人数,没有包括间接致死(并发症)。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00
北京市范围内有几个殡仪馆?

北京市有十二家殡仪馆,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市辖区内,其中国家一级殡仪馆有四家,国家二级殡仪馆有三家,国家三级殡仪馆有五家,
——————————

刚才百度了一下,北京市有12家殡仪馆

按这个数字算,如果北京因为阳性死亡的,大致500人的话,均摊到每家殡仪馆,也不到50人

那个东郊殡仪馆接纳了多少例因为阳性死亡的?

尤美,你来给我讲讲?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03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56
金盾,视频提供的是一段市民与工作人员完整的对话录音,不是光这四句话。

但是北京人口2000多万,如果四分之一,500万人感染,按比例,应该有500人死亡。
——————



这是你的估算数字啊


我是按你的估算数字来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0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00
简单直接而言:

官方公布的新冠死者人数仅指直接致死(肺炎)的人数,没有包括间接致死(并发症)。

你要说,某一天,或者某2-3天,因为死亡人数增多,不得不加班

这个,我觉得还有可信度

但是,你要说,时间长了,还是这样,那就是瞎扯了

我不注意官方新闻啥的,你来告诉我,北京官方统计数字是多少?平均每天是多少?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06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6:09
尤美啊

建议你不要总是拿着那些视频说事儿

金盾啊,

建议你把视野放宽一点,

奥密克戎感染致死率为一万分之一,

除非你知道周围一万名感染的人,

否则你不太可能在身边周围看到死亡病例。

就好比你身边周围无人死于车祸,

你就不信中国每年20多万人死于车祸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0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06
金盾啊,

建议你把视野放宽一点,

我视野没那么广

但是我也不会轻易去相信一个瞎扯淡的视频

你提供的这个视频的4个截图的4句字幕,让我表示怀疑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11
按照我的理解,去殡仪馆火葬,

以现在的疫情来看,应该不会出现几个灵车护送一个死者去的现象

那么“一分钟几辆灵车”,这个肯定是夸大的现象,或者只是一个“偶然的时间段”
——————

一分钟2辆的话,一个小时也得有120辆了,

也不太可能出现,死者家属保留几天,都集中到周日才去殡仪馆的可能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12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12-23 17:47 编辑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06
你要说,某一天,或者某2-3天,因为死亡人数增多,不得不加班

这个,我觉得还有可信度

放开管控才二周,殡仪馆加班也就最近几天的事。

目前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还是个位数。

如果你想讨论这些,应该先关注一下新闻,

否则有点漫无目的的感觉。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14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11
按照我的理解,去殡仪馆火葬,

以现在的疫情来看,应该不会出现几个灵车护送一个死者去的现象

一分钟几辆灵车,应该只是某一分钟的观察,下一分钟可能一辆也没有。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15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12
放开管控才二天,殡仪馆加班也就最近几天的事。

目前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还是个位数。

北京放开管控至少10天了

10几天前,我们周围就不用扫码检查核酸了

如果自己检查阳了,自己就居家隔离

要是担心被传染,也都是尽量少出门

就像我今天去药店,在药店5分钟的时间里,只有我一个人买药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1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14
一分钟几辆灵车,应该只是某一分钟的观察,下一分钟可能一辆也没有。

对,这样,才合理

但是,那句话,给人的感觉,容易产生误解

你承认不承认?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20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08
我视野没那么广

但是我也不会轻易去相信一个瞎扯淡的视频

我前面说了,一二个视频可行度不大,视频越多,可信度越大。

比如郑州水灾的视频,随便搜一下就一大堆,你就不可能再相信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

凡是都不能绝对,不能只局限于个人所见。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21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56
金盾,视频提供的是一段市民与工作人员完整的对话录音,不是光这四句话。

还有,这个市民与工作人员的对话

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他讲的也许只是自己的个人感受,并没有严格的数字支持

但是那个视频,这样一剪辑,就很容易让观看视频的人,得出一些错误的认知

很明显,这个电视台的采访者,在发布这段视频时,其实是带着一定的倾向性的

我个人认为,它是在有意的,或者下意识的,在误导观众,有抹黑北京的意图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你金盾也是带着倾向性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22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20
我前面说了,一二个视频可行度不大,视频越多,可信度越大。

比如郑州水灾的视频,随便搜一下就一大堆 ...

我不讨论郑州水灾

那个我一无所知

你这个新冠的北京视频,因为我自己有一定的感受,我有发言权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23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16
对,这样,才合理

但是,那句话,给人的感觉,容易产生误解

你可能误解了,因为你只看到四个截屏,
如果你看完整视频对话,意思就比较清楚。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25
再比如东郊殡仪馆,有几个火化炉?

火葬一个死者,从准备到结束,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不间断工作,一天24小时,最大能火葬多少死者?

你发布的这个视频,没有提供这些数据

然后就根据一个市民和一个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对话,制作了这个视频

那它是想传达什么信息呢?

我不知道那个TVB,是什么玩意?电视台?

那么这段视频,又是在电视台播放的?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25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22
我不讨论郑州水灾

那个我一无所知

没有跟你讨论郑州水灾,只是告诉你,视频的信息作用大于个体的视野。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26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23
你可能误解了,因为你只看到四个截屏,
如果你看完整视频对话,意思就比较清楚。

因为你只提供了这4个视频截图

那么读者也只能根据这4句对话,去得出一些观感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7:28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25
没有跟你讨论郑州水灾,只是告诉你,视频的信息作用大于个体的视野。

视频可以提供更大的视野

也很可能更容易误导我

我缺乏判断视频内容真实与否的能力,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求真

我讲的,是我周围的生活,比如我现在生活的小区,以及我的亲人,我的同事,我的好友,我的同学

我觉得,生活还比较安静

他们的生活,也都很平静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32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25
再比如东郊殡仪馆,有几个火化炉?

火葬一个死者,从准备到结束,需要多长时间?

有的事情视频里提到了(我没法把每句话都截屏),

有的事情是常识。

视频里工作人员说他们有八个焚尸炉。


根据我以前参加过追悼会的记忆,从遗体告别结束到领取骨灰,大约一小时多一点。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37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28
视频可以提供更大的视野

也很可能更容易误导我

我相信你的视野所及是平静的画面,
而且也是大多数人的视野所及,
但这与宏观统计是两码事,
不能相互代替。

还是那个道理:
不能因为你认识的人里没有发生车祸,
就可以不在意交通安全,
前者是微观,后者是宏观。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39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26
因为你只提供了这4个视频截图

那么读者也只能根据这4句对话,去得出一些观感

墙内墙外的信息量差异很大,这是个无奈的现实。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7:45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7:21
还有,这个市民与工作人员的对话

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TVB应该是一家台湾电视台,不是个人自媒体那种。

记者的用意,是质疑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

是不是抹黑?我不判断,我比较关心还有多少其它的信息支持TVB记者的质疑。

我一般不太轻易相信单一的视频和报道。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8:02
本帖最后由 永远的金盾 于 2022-12-23 18:03 编辑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32
有的事情视频里提到了(我没法把每句话都截屏),

有的事情是常识。

[size=f624_21");]火葬场火化一个人要40分钟时间,从进炉开始大约40分钟就火化好了,刚出炉需要冷凉,才能进行骨头粉碎,粉碎后装袋子入骨灰盒,再送给家属,今开始到送到家人,基本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这就是火化的全部时间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8:04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37
我相信你的视野所及是平静的画面,
而且也是大多数人的视野所及,
但这与宏观统计是两码事,

呵呵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得到的信息不如你呗

所以你有发言权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8:07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45
TVB应该是一家台湾电视台,不是个人自媒体那种。

记者的用意,是质疑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

在社交平台上,一名河北永清县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曾统计了当地12月10日到18日的火化数量,10日4个,11日6个,12日6个,13日10个,14日14个,15日22个,16日16个,17日22个,18日31个。




他说,“这是我就职的一个县级小殡仪馆,这几天来每日的火化数量。12月之前,日均大概四五个。数字,就是这么生硬、冰冷、直接。”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18:08
我觉得,你起码得有个比较明确的数字,就像我刚百度的这个

而不是去采访一个路人和殡仪馆人员的对话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8:11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8:08
我觉得,你起码得有个比较明确的数字,就像我刚百度的这个

而不是去采访一个路人和殡仪馆人员的对话

我看到更具体的数字再告诉你吧,你有兴趣的话。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8:1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2-12-23 18:15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8:04
呵呵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得到的信息不如你呗

微观层面,你更有发言权,因为你身处其中。

宏观层面,我能比你看到更多的信息,山外看山方见山。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23 18:41
我们这里暂时仍没有重症和病亡者。大家在群里发了很多自己的方法,情绪都正常到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23 18:43
而且,我很纠结自己为什么发烧了测不出阳性,要是阳性的话,那就可以算过一关了。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23 18:47
网络信息,包括所谓的视屏,不一定可信。照顾好自己才是真的。我们群里有各种煲汤的方法,没有药,八仙过海,各种不同的自制药。在想要不要也发几个上来哦。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9:14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2-12-23 19:24 编辑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6:01
你身边阳的,拢共也就几十号人吧?没有死亡很正常,要不这比例就太高了。

你太小看“身边”这个词了吧?以我单位为例,全校师生是几千人,而这几千人的背后是几千个家庭。另,我的姐妹们又绝大多数是教师,她们所牵扯到的,又是多所学校——还用给你提供数据不?此外,我们不是住在单位的,这又涉及到整个社区环境,这个数据又是多少?


就以我们六星小伙伴来统计,看看家里,亲朋好友因新冠死亡有几个?——可能达到你那个视频数据的惊悚程度不?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9:16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23 18:47
网络信息,包括所谓的视屏,不一定可信。照顾好自己才是真的。我们群里有各种煲汤的方法,没有药,八仙过海 ...

这个可以有。哈哈!我今天又看见了好多土办法。譬如,蒸咸橘子。。。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23 19:1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9:16
这个可以有。哈哈!我今天又看见了好多土办法。譬如,蒸咸橘子。。。

一样一样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9:20
尤美 发表于 2022-12-23 17:45
TVB应该是一家台湾电视台,不是个人自媒体那种。

记者的用意,是质疑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

就我的看法,100%抹黑。因为根本经不起推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2-12-23 19:22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2-12-23 18:07
在社交平台上,一名河北永清县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曾统计了当地12月10日到18日的火化数量,10日4个,11日6 ...

真正的数据分析,应该对比历年(5-10年)来同期水平——而且还需要考虑气候、灾难等多种因素在内。除非今年死亡数据特别惊人,才是有参考价值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20:29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23 18:43
而且,我很纠结自己为什么发烧了测不出阳性,要是阳性的话,那就可以算过一关了。

我前几天 也是发高烧40°C,也不是阳性

也没任何其他症状,该吃吃,该喝喝

然后吃药捂着被子,出汗,也就好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2-12-23 20:3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3 19:20
就我的看法,100%抹黑。因为根本经不起推敲。

抹黑的意图比较明显

用似是而非的话,诱导观众得出一些错误结论:好像现在北京多可怕似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