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美国的事儿真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8 17:12
标题: 美国的事儿真逗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3-1-8 17:20 编辑

小视频。
餐馆进来个劫匪,持枪。一个顾客把握时机从后面一枪打倒,好像又近距离补枪。
之后和别的顾客挥挥手就离开了。
不需要等警察来做笔录吗?
现在警察征集枪手线索呢。
咱出交通事故擅自离开算逃逸。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3-1-8 18:20
庄主,晚餐吃啥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8 18:32
王幼君 发表于 2023-1-8 18:20
庄主,晚餐吃啥

想拿焖子下酒,知音谁蘸蒜汁。您还有什么方法?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3-1-8 18:47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8 18:32
想拿焖子下酒,知音谁蘸蒜汁。您还有什么方法?

呵呵,我一般都吃驴肉,不吃焖子前些年,干大理石,出去安装,中午一般都是驴肉火烧,焖子的谁吃,老板付钱嘛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8 19:17
找到枪手是想干什么?这个我比较关心。。。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8 19:17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8 18:32
想拿焖子下酒,知音谁蘸蒜汁。您还有什么方法?

焖子是什么东西?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8 19:18
王幼君 发表于 2023-1-8 18:47
呵呵,我一般都吃驴肉,不吃焖子前些年,干大理石,出去安装,中午一般都是驴肉火烧,焖子的谁吃,老板付 ...

我吃过驴肉火烧。感觉很一般般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8 19:19
这个枪手算不算见义勇为好青年?感觉应该不算交通肇事逃逸那类吧?顶多算做了好事不留名。。。。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8 20:0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8 19:17
找到枪手是想干什么?这个我比较关心。。。

那他毕竟是枪杀了一个人呀,背后射击也不是正当防卫呀。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8 20:0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8 19:17
焖子是什么东西?

胳膊粗的东西,说是配着驴肉吃的。刚才吃了,很一般,很一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8 20:20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8 20:01
那他毕竟是枪杀了一个人呀,背后射击也不是正当防卫呀。

不算正当防卫,难道不算阻止恶行吗?你不是说,有人行凶什么的么?我觉得除了最后补那一枪,可能有点不对外,前面那枪应该没问题吧?或者我理解错了持枪证的正常使用?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8 20:4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8 20:20
不算正当防卫,难道不算阻止恶行吗?你不是说,有人行凶什么的么?我觉得除了最后补那一枪,可能有点不对 ...

不清楚美国的法律。在中国,你制止犯罪,不能这么在背后把他弄死吧?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1-8 23:11
支持击毙那个持枪歹徒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8 23:58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9 00:57 编辑

对于持枪劫匪,其他人从后面击毙,包括补枪,很可能属于美国该州合理防卫行为。
美国几乎人人可以拥枪,这类案例肯定很多。而美国又是海洋法系国家(以判例法为特征),各州判例必然也不少。这位“见义勇为”者应该是了解该州这类判例,才这样出手的。

举个例子,在美国很多地方,即使属于误闯私家院子性质,主人开枪射杀也属合理自卫。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3-1-9 00:41

这个属于犯罪了吧……是真视频么?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3-1-9 00:42
王幼君 发表于 2023-1-8 18:47
呵呵,我一般都吃驴肉,不吃焖子前些年,干大理石,出去安装,中午一般都是驴肉火烧,焖子的谁吃,老板付 ...



驴肉火烧,最爱之一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5:50
离开现场是正确的做法,避免劫匪同伙报复及其它可能的危险。

离开现场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再打电话通知警察。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5:5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8 19:17
找到枪手是想干什么?这个我比较关心。。。

首先是调查案情,然后再看是奖是罚。

照主帖描述,当属见义勇为。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3-1-9 05:58
鱼小溅 发表于 2023-1-9 00:42
驴肉火烧,最爱之一

哦!驴肉火烧,得外边火烧脆皮,里面多层。驴肉得肥瘦合一,刚出锅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9 06:05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5:50
离开现场是正确的做法,避免劫匪同伙报复及其它可能的危险。

离开现场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再打电话通知警 ...

那就是澳洲那个不报警,二次回去被轮奸是错误做法。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9 06:08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5:50
离开现场是正确的做法,避免劫匪同伙报复及其它可能的危险。

离开现场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再打电话通知警 ...

美国这种情况出警需要多长时间?现在看这个事,枪手离开后没有报警,警察需要找他。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7:5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9 06:08
美国这种情况出警需要多长时间?现在看这个事,枪手离开后没有报警,警察需要找他。

没遇到过,不知道。

从新闻报道看,警察到达现场一般不算慢,但遇到枪手还在场继续作案的情况,就要看警察的现场指挥、胆略和勇气了。去年那个校园枪击案,第一批警察好像十分钟就到场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围了好几个小时处理不了,死了不少学生。

当地几年前有个连环枪击案,警察半小时后才到场,舆论很不满。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7:5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8 23:58
对于持枪劫匪,其他人从后面击毙,包括补枪,很可能属于美国该州合理防卫行为。
美国几乎人人可以拥枪,这 ...

跟我的理解差不多。我就想,持枪证就是为了保证合理用枪。。。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7:54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8 23:58
对于持枪劫匪,其他人从后面击毙,包括补枪,很可能属于美国该州合理防卫行为。
美国几乎人人可以拥枪,这 ...

在中国,从身后干掉持枪歹徒,也是见义勇为。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7:55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5:50
离开现场是正确的做法,避免劫匪同伙报复及其它可能的危险。

离开现场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再打电话通知警 ...

你这个补充说法就是了。我也想,这么干掉一条命,不至于不管不顾吧,总该有些什么后续交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7:57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5:56
首先是调查案情,然后再看是奖是罚。

照主帖描述,当属见义勇为。

第一枪,我的理解是见义勇为。后面补那一枪也算吗?我感觉中国的法律会判防卫过当或者其他什么——总归是能制止犯罪就行了,不会允许对失去行动力的罪犯补刀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7:59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7:54
在中国,从身后干掉持枪歹徒,也是见义勇为。

对了,公理力说,美国几乎人人可以持枪——我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介绍,说不是这样的,持枪证只发给某些特权阶层。你知晓是怎么回事?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8:04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8 20:46
不清楚美国的法律。在中国,你制止犯罪,不能这么在背后把他弄死吧?

在中国不可以吗?怀疑此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8:13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8:04
在中国不可以吗?怀疑此说。

嫑信庄主那句。他没搞清楚。制止犯罪,还分前面后面才怪了,尤其是这种恶性犯罪,是完全可以的——我是法律专业本科水平,这一点绝对不会记错的。。。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8:1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7:59
对了,公理力说,美国几乎人人可以持枪——我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介绍,说不是这样的,持枪证只发给某些特权 ...

美国宪法规定公民拥有持枪权,人人都可以购买枪支,精神病患者和有持枪犯罪前科之类的人除外。
但对枪支种类和携带方式,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规定。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8:15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8:13
美国宪法规定公民拥有持枪权,人人都可以购买枪支,精神病患者和有持枪犯罪前科之类的人除外。
但对枪支 ...

呃,呃呃。明白了。枪支很贵吧?不是人人都配得起的那种。。。。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9 08:5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7:57
第一枪,我的理解是见义勇为。后面补那一枪也算吗?我感觉中国的法律会判防卫过当或者其他什么——总归是 ...

美国和加拿大,警察向拿刀甚至没有武器的嫌犯开枪,一开就是十几枪,几十枪!要么是没开枪,一旦开枪,绝少听到留下活口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08:59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9 08:53
美国和加拿大,警察向拿刀甚至没有武器的嫌犯开枪,一开就是十几枪,几十枪!要么是没开枪,一旦开枪,绝 ...

有没有打错人的情况?毕竟只是嫌疑犯,还没有定罪量刑啊!有时候,眼睛未必是实,耳听也可能为虚。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9:53
  2023-1-9 07:57
油ойз ...



йж

жж

п

鰸УеЦ磬飬ее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09:5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7:57
第一枪,我的理解是见义勇为。后面补那一枪也算吗?我感觉中国的法律会判防卫过当或者其他什么——总归是 ...

是的,第二枪(补的那一枪)反应出中美两国法律实践上的差异。

我理解是,中国法律主要按照罪犯是否仍在实施伤害来判断,如果犯罪已经停止伤害他人,补枪属于不必,防卫过度,但一般也会免诉或者至少减刑。

而美国法律主要按照防卫人是否认为罪犯仍然具有伤害性来判断,如果陪审团相信防卫人“罪犯仍具伤害性”的判断合理,即使罪犯已经停止伤害,补枪仍然合理,属于正当防卫。

防卫人如果对陪审团说:“罪犯虽然中枪倒地,但没有死,还在动,而且凶器仍然在手边,有可能继续伤害别人”,如果陪审团按照视频或其它证据证词,相信防卫人当时有理由这样认为,正当防卫既成立。

类似情况也经常出现在强奸案件中,男的只是开玩笑恶作剧,而女方的认为男人试图强奸,开枪打死了男的,只要陪审团认为女的有理由这样认为,女人就无罪,男的就冤死。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10:0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8:59
有没有打错人的情况?毕竟只是嫌疑犯,还没有定罪量刑啊!有时候,眼睛未必是实,耳听也可能为虚。

经常有打错的,只要法庭认为警察的判断合理就行,类似上楼。

比如警察命令嫌犯举起双手,嫌犯却去兜里掏手帕,警察有理由认为嫌犯可能在掏枪,将其击毙,只要陪审团认同警察的判断合理,警察就没错。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10:11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09:53
是的,第二枪(补的那一枪)反应出中美两国法律实践上的差异。

我理解是,中国法律主要按照罪犯是否仍 ...

差不多可以理解了。谢谢!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10:1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8:15
呃,呃呃。明白了。枪支很贵吧?不是人人都配得起的那种。。。。

不贵,最便宜的小手枪也就100多美元,中档手枪200-600美元之间吧,步枪比较贵,一般要上千。

自动步枪和机枪属于进攻性武器,个人不能购买。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10:12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10:05
经常有打错的,只要法庭认为警察的判断合理就行,类似上楼。

比如警察命令嫌犯举起双手,嫌犯却去兜里 ...

可见遵守秩序“听招呼”的重要性——起码不要给人下手的借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10:13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10:11
不贵,最便宜的小手枪也就100多美元,中档手枪200-600美元之间吧,步枪比较贵,一般要上千。

自动步枪 ...

这样子的话,激情犯罪有点吓人。。。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10:1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8:15
呃,呃呃。明白了。枪支很贵吧?不是人人都配得起的那种。。。。

枪支爱好者,发烧友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枪,家里收藏上百支的都有。

美国民间枪支总数超过美国人口。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10:1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10:13
这样子的话,激情犯罪有点吓人。。。

是的,最可怕的是就是学校和公共场所的枪击案,死的都是无辜的人。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9 10:20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10:18
是的,最可怕的是就是学校和公共场所的枪击案,死的都是无辜的人。

那你出门在外一定要当心。。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10:2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10:12
可见遵守秩序“听招呼”的重要性——起码不要给人下手的借口。。。

是的,比如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下,本来不是大事,但如果不按照警察的要求程序做,有可能被击毙,尤其是黑人。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3-1-9 10:26
为了XP(选票),民主党推行毒品合法化,共和党死撑拥枪自由并严禁堕胎,那么,有枪的瘾君子们将有无数的枪下冤魂和子孙后代。
这就是美国的未来~
作者: 尤美    时间: 2023-1-9 10:2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10:20
那你出门在外一定要当心。。

我没事不出门。

美国每年死于枪击约三万人,死于新冠几十万,新冠比枪更可怕!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3-1-9 10:31
尤美 发表于 2023-1-9 10:27
我没事不出门。

美国每年死于枪击约三万人,死于新冠几十万,新冠比枪更可怕!

2022年死于枪击案人数创历史新高,44066人。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9 12:1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9 08:13
嫑信庄主那句。他没搞清楚。制止犯罪,还分前面后面才怪了,尤其是这种恶性犯罪,是完全可以的——我是法 ...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