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收藏故事 17】 一件宋代 龙泉窑 双鱼笔洗 [打印本页]

作者: 三人行    时间: 2023-2-16 19:00
标题: 【收藏故事 17】 一件宋代 龙泉窑 双鱼笔洗
笔洗;顾名思义,文人盛水洗笔器皿,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另一用品。都懂,不累述。


龙泉窑产品留世比较多。

北宋被袭,恰巧赵括(名不知对否,记不清)在江浙游历,躲过一劫,被遗老推上皇位,在杭州建都,称南宋。。

南方窑口龙泉窑,鼎盛期达100多个窑口。。所以,梳理起来比较麻烦。玩龙泉窑讲究玩大窑,有官性质,南宋除了 官窑(釉),并未如明清在景德镇设御窑。。南宋至明中都指着龙泉出口东南亚得以养活各朝廷,大量出口在东南亚留下大批产品。。所以,玩龙泉 釉水漂亮第一,南宋相当少,明早设官窑。。这俩基本是价格顶流,其他一般。。。


我这件,南宋晚期 灰白胎 大窑,釉水美  有磕,瑕不掩瑜,老金补  体现古人的珍惜度,及增添沧桑的味道。。小巧玲珑,直径好像13cm








作者: 三人行    时间: 2023-2-16 19:10
呕心沥血发帖,不行,我得悠着点,发图,好累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2-16 21:55
干干净净的传世佳品。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3-2-16 22:22

像个碗。看半天才明白,双鱼在碗内部,还以为在碗底。

那个缺口就是金补的?那不是节俭是奢侈啊。应该是宋以后的文玩家补的,按理宋时这东西价值不算很高,当时人拿金补是不是不划算?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2-17 08:34



巧赵括(名不知对否,记不清)在江浙游历,


这是赵构。书法家。赵孟頫小时候学赵构的字,后来学唐,学晋,自成赵体,底子是赵构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2-17 08:36





窑口。。梳理起来比较麻烦。




能不能知难而上,认真梳理,也算是给我等两眼一抹黑的小白开开启蒙的光啊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2-17 08:38




看那双鱼,颜色还不一样啊








作者: 三人行    时间: 2023-2-17 13:45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2-16 21:55
干干净净的传世佳品。




这里就咱俩明白估计,,。你接着上,等着看你藏品呢

作者: 三人行    时间: 2023-2-17 13:56
杨逍逍 发表于 2023-2-16 22:22
像个碗。看半天才明白,双鱼在碗内部,还以为在碗底。

那个缺口就是金补的?那不是节俭是奢侈啊。应该 ...




盘 好不啦,很浅,外部菊花瓣,大多荷花瓣式。宽折沿用于舔笔,内塑两条鱼,盛水后,像鱼在水中游。文人情趣,这类金补工艺属 日本工艺,日本人最追崇中国龙泉青瓷,相当爱惜,能得一件不惜倾家荡产。。就算裂八瓣都得鞠起来。金补应该在清代。。 我特意找一件这工艺给你们看看。。。

作者: 三人行    时间: 2023-2-17 14:05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2-17 08:34
巧赵括(名不知对否,记不清)在江浙游历,





对,赵构,半夜脑袋卡壳怎么也想不起来。。。对于,赵孟頫追崇赵构字风,从遗留的存世藏品看,我倒有不同解读,,准备另开一贴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23-2-17 21:35
跟着开开眼界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3-2-17 22:25
不知道注了水的鱼是什么样的。
作者: 左手之方向    时间: 2023-2-18 00:55
碗底那两条鱼是不是跟搓衣板的一条条棱的作用类似啊
笔洗这两个字给我的启发
哪位内行能不能科普一下
~~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3-3-4 22:39
以前有件龙泉窑的青瓷盏,比这个颜色深点,同样釉面肥厚,不用放大镜,也能感觉到烧成气泡的存在,具体年代不清楚,绝对老东西,经常拿来喝酒,没当回事儿那会儿,有回失手,不多不少,摔成两瓣。估计之前就有裂纹儿了。后来送去金缮修复,谁知给打包会,连同别人的,一起卷走了!肯定报警,可惜没用,都找了那老家伙好几年;现在应该早没了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