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回应下段教授和小馗子的质疑 [打印本页]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7:46
标题: 回应下段教授和小馗子的质疑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12:11 编辑

不主流发帖,从新认识中世纪,引发论坛闲人狗咬吵吵。本人看吵得实在不像话,这么简单的事,说来说去也说不明白,于是贴了两张图,打算从一个侧面切入,直观比较下中世纪和宋代的城市样貌……

毕竟,文字是图像的一部分,信息承载量远不如图像。
毕竟,有图才有真相,用文字再现实存世界,无论描述多么精准都是隔靴搔痒。
毕竟,靠皇帝或退休高官们的文字了解历史,会只见州官之火,不见百姓之灯,难免偏差,对古中国产生误解,进而萌发幻想,总觉得祖宗的确是阔过。

没想到帖子发出去后,又引来了段教授和小馗子的强烈不满,表示不服,还码了一堆质疑。

解释起来有点麻烦,专门回应下吧……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7:48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12:12 编辑

1,画里的问题。

关于绘画的质疑,不过是些艺术史常识问题。

比如,小馗子说【油画是中世纪结束后,文艺复兴时代才诞生的艺术形式】

事实如何呢?

事实上已知最古老的油画是阿富汗佛教艺术家创作的,公元7世纪。而至少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就有油画了。
中世纪是5世纪后期~15世纪中期(476~1453)
所以,油画显然不是中世纪结束后,文艺复兴时代才诞生的,油画恰恰是中世纪诞生,并孕育成熟的艺术。
至于文艺复兴时代,什么文艺复兴三杰之类,则是油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来,看下中世纪油画是啥样的……

罗伯特·坎平(Robert Campin)的油画

[attach]748645[/attach]
《玛丽的婚礼》 1420年 普拉多博物馆


[attach]748646[/attach]
《报喜三联画》 1425~1430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ttach]748644[/attach]
《一个男人肖像》(左),《一个女人肖像》(右) 1435年 伦敦国家美术馆


[attach]748648[/attach]
《维尔三联画》幸存的左右两翼,1438 年 普拉多博物馆


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的油画

[attach]748649[/attach]
《自画像》 1433年  《阿尔诺菲尼肖像》 1434年  伦敦国家美术馆


罗希尔·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的油画

[attach]748650[/attach]
《十字架的后裔》 1435年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看了这些中世纪的油画,我想,小馗子关于欧洲中世纪的某些误解——诸如【城市居民建筑清一色茅草房】【漂亮的建筑都是后来改建重装的】等异议,基本也已经解决了。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23-2-23 18:19
混到如今,连小馗那种人都要进行专门解释。
你堕落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8:24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2-23 18:19
混到如今,连小馗那种人都要进行专门解释。
你堕落了。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8:31
你贴的依然是15世纪的。我说的也是15世纪的。

而且,你的贞德像依然是19世纪的。

中世纪的城堡都是军事攻势,根本没有美感可言,都是后世扩建重新装修的事实根本无法改变。

历史早就记载你国贫困不堪,这些肖像画根本不能反应整体极其贫困的事实。

油画最早产生于15世纪的荷兰。15世纪以前的欧洲绘画主要是用胶彩和丹培拉(Tempera,用鸡蛋黄或全蛋与适量亚麻仁油和树脂油混合,搅拌成乳状后,再加清水稀释使用)作为绘画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制作工艺复杂,并且有干燥快、不易修改、不易覆盖的缺点,因此许多画家就在实践中不停地寻找更理想的绘画材料配方。经过多种尝试,当时荷兰的两位被称为扬·凡·艾克兄弟的画家,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用油调和颜料的配方,结果获得了运笔流畅、干燥时间适中、可层层敷设的优点。这种油性颜料既可运用薄涂透明画法,也可运用不透明画法进行厚涂覆盖,而且色彩能长期保持鲜亮。它可以绘制在经过处理的木板、布、纸上,而从前的材料必须画在精心制作的石膏板或墙面上。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绘画的运输、展示和保存。后来,又经过许多艺术家在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完善,油画就以其丰富的表现力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8:33
中国的园林,也极其考究,尤其是雅致是欧洲公共建筑无法比拟的,但是富人的居所,可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家。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8:3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12:32 编辑

但还有一些问题没解决……

比如,小馗子说【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城乡结合部,不能反映整个京都汴梁全貌】,段教授却说【清明上河图是全景式的,从郊区农村,沿河出入城市,一个贞德进城的片段怎么能比较呢】。一个说,因为不是全貌,所以不能比;另一个说,因为是全貌,所以不能比。

那么,问题出在啥地方,清明上河图是否为当时京都汴梁的全貌捏?

首先,小馗子的【城乡结合部】一定是错的。清明上河图分左右两部分,右边是农庄,猪舍和乡间步道;但左边汴桥,汴河两岸及内城,表现的是城市商业最热闹繁华的部分。

其次,段教授的【城市片段无法比城市全景】,当然也是错的,因为全景中,可以取片段。贞德进入奥尔良,是城市的一角没错,清明上河图的全境描绘里,我们也可以取合适的局部。

再次,小馗子和段教授的矛盾之处,恰恰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关于段教授的):清明上河图是【现实主义创作】没错,但【是写实写生绘画,是当时的人画当时的景】么?

董其昌在《容臺集》中,一句话就讲清楚了,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節繁盛之景】。

追憶故京,追憶故京,追憶故京,重要的话说三遍……

就是说:清明上河图也是后人根据想象画的!

写生,不是中国画传统。支起画架对实景,一画就是半天这种事,不是中国画师干的,这是西洋画的手法。

中国画的“写生”,讲的是“师造化”,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比如要画京都汴梁的繁华,画师会把自己平日所见,各城区之繁华都搜罗起来,做为腹稿酝酿。待成熟之后,才会在一张纸上“一挥而就”。根据创作需要,主观安排画面各元素,这叫谋篇布局。

张择端画的是自己心中,主观之汴梁,而非现实存在的,客观之汴梁。所以,小馗子认为《清明上河图》不能表现真是的汴梁,从某种角度看也没错,但这并非是指当年真实汴梁城要比《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更繁华,而是远远不如。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2-23 18:35
画贞德,得是有这个人之后吧?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2-23 18:37
啊呀,追忆这个词太好了!说明贞德那张画儿不是随军画家现场写实。好,好,这个词儿好!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3-2-23 18:43
大王来巡山 发表于 2023-2-23 18:31
你贴的依然是15世纪的。我说的也是15世纪的。

而且,你的贞德像依然是19世纪的。

绘画是人家螃蟹的专业,你就省点力气回家洗洗睡去吧。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8:44
清明上河图公认是北宋张择端所画。金朝人提拔可证。董其昌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8:4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3 19:16 编辑

来,先看下右边,清明上河图的真正【城乡结合】部分……

[attach]748651[/attach]
[attach]748654[/attach]



再看下左边,表现城市商业繁华的部分……

[attach]748657[/attach]

本人前一个帖子里取的两段,恰好在这最繁华部分的左右两边,所以是肥肠合适的。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8:46
上河图以城门为届,城内城外各一段,城门还有收税的,主要描述的城外风物,因为城外画卷更长,城内不过一小段。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8:49
中国古代都是木制杆栏建筑,欧洲城市也是木质建筑,可是欧洲更穷啊,城市人口不过几万人,脏乱差破世界纪录,同期开封可是百万人口大城,人口密集程度上河图上已经体现。
作者: 山南海北一顿逛    时间: 2023-2-23 18:58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17:48
1,画里的问题。

关于绘画里的质疑,不过是些艺术史常识问题。

你们探讨学术是好事,都别走火入魔了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12
欧洲历史说了,欧洲那些几万人口的城市住宅基本都是茅草屋,但上河图里一到城内,都是有瓦片覆盖的房屋,比同期西方高明多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9:13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3 20:10 编辑

再贴三张宋代绘画结束“画里的问题”。大家可以比较下,看看宋代绘画和中世纪油画,哪个更追求写实,写生。尤其注意人物刻画。这几张绘画都是人物与生活小场景结合,与上面的中世纪油画题材上近似。(宋代的画,基本都调过色,因为不调整的话,高清原图贴上来,黑乎乎根本就看不清楚是什么)

[attach]748658[/attach]

宋 蘇漢臣秋庭戲嬰圖 》 台北故宫博物院




[attach]748659[/attach]

宋 劉松年《補衲圖》(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attach]748660[/attach]

宋 陳居中《畫王建宮詞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attach]748661[/attach]

宋 張訓 《禮圍爐博古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15
董其昌等人根本没见过上河图原画,都是道听途说,因为当时上河图名声在外,但见到真迹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董其昌看过真迹又怎么会没见到金人题跋?可见也不过是人云亦云,未见真迹。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21
本帖最后由 大王来巡山 于 2023-2-23 19:22 编辑

西方追求画的像,中国画追求意境,那是西方油画可比的么?什么叫艺术?要高于生活。写实显然就差了一个档次。对于写实,宋代有工笔画,非常写实,但不被推崇,中国画讲究写意,即便明清有西方传教士带来油画技法也不被看重,审美情趣有高下之别。为什么毕加索说,欧洲没有艺术,只有日本中国有。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9:26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3 19:27 编辑
大王来巡山 发表于 2023-2-23 19:15
董其昌等人根本没见过上河图原画,都是道听途说,因为当时上河图名声在外,但见到真迹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董 ...


董其昌如果没见过真迹的话,怎么会说「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呢?

有统计指出,现《清明上河圖》有30多本。包括中国大陆藏10余幅,台湾藏9幅,美國藏5幅,法国藏4幅,英国和日本各藏一幅,其中台湾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8幅。至于流传到社会上有多少幅,根本就没人统计得清楚……

董其昌要是都没见过真迹,后来这些人就更难说了。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26
画的像,工匠而已。意境才是高级意识的形而上的流淌。我就从来不觉得油画是艺术,因为看了之后没有情感共鸣,就如达芬奇,又研究光线又研究肌肉结构,都只是为了画的像,可是,画的再像也是工匠,那不是艺术。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3-2-23 19:29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19:13
再贴三张宋代绘画和中世纪的油画结束画里的问题。大家可以比较下,看看谁的画更追求写实,写生,尤其是注意 ...

若论画像人物写实,确实西洋画。
但若说人物写实,谁比兵马俑更写实 ?每个兵马俑神态各异,俱不雷同。据说 是以秦人真实人物为模版。

兵马俑是2400年前的中国工艺,
这种写实,西洋有可以比拟的吗 ?

第3张 画的是 前蜀王建 宫内么
我去过他的墓,在成都。。。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30
欧洲中世纪后很多画家,为了画的像什么招都有,还有用小孔成像投影的,照着投影描摹,就为了画的更逼真,可那是艺术么?那就是技巧了。不是艺术。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2-23 19:33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2-23 18:19
混到如今,连小馗那种人都要进行专门解释。
你堕落了。

有必要解释,因为我还不了解(o^^o)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37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19:26
董其昌如果没见过真迹的话,怎么会说「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呢?

有统计指出,现《清明上 ...


我看过清明上河图很多研究,和上河图流传历史,早就流传江湖,但是见过真迹的很少,乾隆没见到真迹之前就请画室凭借传说花了一个清院本上河图,画法虽然不一致,但内容却大体一致,怎么说?不但乾隆,在明代有些画家根据传说也花了很多上河图。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40
光阴之逆旅 发表于 2023-2-23 19:29
若论画像人物写实,确实西洋画。
但若说人物写实,谁比兵马俑更写实 ?每个兵马俑神态各异,俱不雷同。 ...


兵马俑比希腊雕塑还写实。希腊雕塑特别是面部都是理想化的,并不是写实的,但兵马俑却是完全写实的。

若论雕塑,不止兵马俑,宋代很多佛教雕塑是非常写实的,而且中国很多佛教雕塑面部是有感情的,希腊雕塑面部都是铁板一块没有表情不生动。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19:49
出土的宋代一批瓷器,真人大小,全是佛陀,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真人一样,重要的是,这些烧制的真人大小的瓷器面部表情非常生动,静谧安详之感观之难忘,绝对是杰作,但知道的人很少,都在美国博物馆摆着。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19:57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3 21:19 编辑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2-23 18:37
啊呀,追忆这个词太好了!说明贞德那张画儿不是随军画家现场写实。好,好,这个词儿好!

贞德那张画,当然不可能是贞德解奥尔良之围时画的,又不是照相,而是后人的创作。但创作者在创作时,总要参考当时的奥尔良城建筑的样子,当时人的穿衣打去创作。尤其是这种写实风格的油画,要填充的东西很多,可能画家还会雇模特,摆放相关道具对着创作……

中国画师画明代人物,能弄个大辫子,马蹄袖上去么?国人会认账么?呵呵,所以,即使是后人所画,也不是全无依据的。显然也有比较和参考价值。再说,欧洲有N多至今还在的中世纪建筑,画师是有借鉴对象的。

我要说明的就是,《清明上河图》恐怕也是后人所画。而且是依据作者“心目中汴梁城,而非客观的汴梁城”。张童鞋把自己平日观察到的其他城市的建筑,人物,场景和繁华景象,依据自己主观认定,去谋篇布局,并集中到清明上河图之中。这一点和油画还有所不同。
作者: 不靠谱的酸菜鱼    时间: 2023-2-23 20:10
给螃蟹点赞~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2-23 20:12
不靠谱的酸菜鱼 发表于 2023-2-23 20:10
给螃蟹点赞~

此贴值得最高精华不?
作者: 不靠谱的酸菜鱼    时间: 2023-2-23 20:15
知音 发表于 2023-2-23 20:12
此贴值得最高精华不?

值!螃蟹难得发一个主贴,必须狠狠鼓励一下~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3-2-23 20:24
知音 发表于 2023-2-23 20:12
此贴值得最高精华不?

值是值的,就是最高精华早就被你搞得泛滥了,也就变得没啥价值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2-23 20:25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19:57
贞德那张画,当然不是解奥尔良之围时当场画的,是后人创作。但创作者在创作之时,总要参考当时的城市建 ...

你只要把贞德这张画和《清明上河图》放在同等标准下审视,我就没意见。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0:26
清明上河图上题跋传承有序,对于作者生平记述详细,跟19世纪贞德想象图不是一个事情。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2-23 20:27
战斗鸡 发表于 2023-2-23 20:24
值是值的,就是最高精华早就被你搞得泛滥了,也就变得没啥价值了/



你也写个这样的,我给你加一个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3-2-23 20:31
知音 发表于 2023-2-23 20:27
你也写个这样的,我给你加一个

你所加的那些精华,真不敢恭维。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0:51
明代仇英画的苏州上河图,画的贵族建筑高大华丽,平民建筑也是规制整齐,能说明什么?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0:55
仇英描绘苏州的画作,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画中人物超过二千个,天平山、运河、古城墙,民居,当时苏州地区标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山清水绿之明媚。说明了当时明代比欧洲强多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1:1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3 21:25 编辑
大王来巡山 发表于 2023-2-23 18:31
你贴的依然是15世纪的。我说的也是15世纪的。

而且,你的贞德像依然是19世纪的。

中世纪结束于15世纪中期(1453年),所以,15世纪中期之前的画,那都是中世纪的画。
你说油画最早产生于15世纪的荷兰是不对的。最早的油画是公元7世纪。2001年塔利班炸毁了巴米扬大佛,雕像后大约有50个洞穴描绘了佛陀生平场景,其中12个洞穴的壁画,使用的是油性颜料,时间是7世纪中叶,这是由欧洲同步辐射设施 (ESRF) 的科学家证明的,这一成果,2007年1月,发表《分析原子光谱学杂志》上。

看看这些油画佛像……

[attach]748668[/attach]


这是颜料层的截面

[attach]748669[/attach]


12世纪,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就写了有关油画的论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这篇论文中,他介绍了亚麻油和阿拉伯树脂油的使用方法。这说明在此之前,就有油画。若没人画油画,哪里来的关于油画的论文呢?有资料表明,在12、13世纪的德国科隆画派中,也有人使用油性颜料。你讲的那个所谓“油画发明者”,就曾去科隆学画。他只是在前人试验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其后油画家多采用了他这个配方。美术史家们并没有认可他是油画的发明者。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1:20
知音 发表于 2023-2-23 20:12
此贴值得最高精华不?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1:20
不靠谱的酸菜鱼 发表于 2023-2-23 20:15
值!螃蟹难得发一个主贴,必须狠狠鼓励一下~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1:21
战斗鸡 发表于 2023-2-23 20:24
值是值的,就是最高精华早就被你搞得泛滥了,也就变得没啥价值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1:3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07:47 编辑
大王来巡山 发表于 2023-2-23 19:26
画的像,工匠而已。意境才是高级意识的形而上的流淌。我就从来不觉得油画是艺术,因为看了之后没有情感共鸣 ...


艺术是个观念,就像祖国,自由一样,是人定义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些观念所指之具体实存物。

绘画最开始都是工匠的订单。

有人画得太好,从订单中脱离出来,没客户,自己一时心血来潮之作,也有人高价去买。这才有了所谓艺术家。有了艺术家后才有艺术品。

再有史家,媒体,专业评论者介入,才有了“艺术史”和“艺术评论”。最后形成了一整套的,从创作到收藏的艺术生产流程……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1:42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21:35
艺术是个观念,就像祖国,自由一样,是人定义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些观念所指之具体实存物。绘画最开始都 ...


从未觉得油画好,仅仅是像,而无艺术感觉。但中国画有艺术感觉。就像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艺术情趣,与人情感相连。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1:44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21:10
中世纪结束于15世纪中期(1453年),所以,15世纪中期之前的画,那都是中世纪的画。
你说油画最早产生于 ...


原料不一样,技法不一样,不是一个事。不过照你说来,欧洲油画的祖师爷还是阿富汗。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1:53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07:48 编辑
大王来巡山 发表于 2023-2-23 21:44
原料不一样,技法不一样,不是一个事。不过照你说来,欧洲油画的祖师爷还是阿富汗。


巴米扬大佛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范,这意味着佛像的造型,洞窟内绘画风格及手法,均来源于古希腊……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1:58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21:53
巴米扬大佛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范,这意为着其造型和绘画艺术风格及手法来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欧洲人。古希腊人在艺术、哲学、数学上也从不敢以原创者自居,因为希腊文明是次生文明、
作者: 大王来巡山    时间: 2023-2-23 21:58
古希腊的雕塑祖师爷是埃及,经过四百年的模仿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3-2-23 22:10

沙雕。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写实画作,还用你来置喙?

张择端跟你那个画作作者分别是哪个时代人,来,说说。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3 22:49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04:31 编辑
杨逍逍 发表于 2023-2-23 22:10
沙雕。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写实画作,还用你来置喙?

张择端跟你那个画作作者分别是哪个时代人,来,说 ...


呆子,写实主义这类说法本身就是西方的,中国画不讲写实,讲的是工笔和写意对应。

中国画从骨子里就是非写实的,也不追求与所描绘对象的一致。清明上河图民间名气挺大,其实评价并不高。

至于哪张画更真实再现了所描绘内容,主要和画师创作动机,审美趣味有关,画师所处时代没那么重要……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3-2-23 23:23
螃蟹 发表于 2023-2-23 22:49
呆子,写实主义这类说法本身就是西方的,中国画讲的是工笔和写意对应。

中国画从骨子里就不是写实的, ...



你个⊙﹏⊙。你管说法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画出来的东西是现实表现就行了。

最烦你这种沙比动不动就概念,不说实质。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2-24 07:11



帖子里98%的字句都严重跑题。

偶有几句话硬凑,也根本上无法有效回应质疑,这个帖子是失败之作。

看到螃蟹积极回应的态度,也看到很多好看的图片,也算是意外收获。



看到螃蟹毫无招架之功,顾左右而言他 的狼狈,认真自我批评,深刻反思与检讨:那么凌厉的质疑是不是太狠了啊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4 07:42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12:33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2-24 07:11
帖子里98%的字句都严重跑题。

偶有几句话硬凑,也根本上无法有效回应质疑,这个帖子是失败之作。
...


这还是收着呢,不然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只有跟帖回复,捉对拍砖的时候注意力才比较集中……

你的质疑,除【贞德作为一个女性,女巫,在教会控制的中世纪不可能上战场,也不可能当将军】这一条外,基本都回应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2-24 08:07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2-24 12:34 编辑

这条,其实也没必要回应。法国有贞德的记录,己方战友的回忆;敌方,英国官方也有她的记录,第三方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里还有她的审判记录……

在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有人能够同时收买敌对的法国,英国和中立的罗马教廷,凭空捏造出一个女战士,女英雄么?显然完全是不可能的。

贞德比花木兰真实,后者只存在于北朝诗歌中……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2-24 10:01
不靠谱的酸菜鱼 发表于 2023-2-23 20:15
值!螃蟹难得发一个主贴,必须狠狠鼓励一下~

支持,螃蟹还真是很少发主贴,支持一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