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地摊儿忆往(二)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3-6 12:22
标题: 地摊儿忆往(二)
今天要说北京的文玩市场,那潘家园是标志性市场,远不是全部。
前边说过潘家园的前世今身,说的是这个市场的形成、壮大变迁。
这回咱们聊聊货的变迁。
最早的摊儿,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杂项。一块破旧的布,十几二十样儿也好,更多也好,都是文G的漏网之鱼,真嘛,倒是绝大多数都真,也有仿的,就是那个年代创汇生产的“仿古”玩意儿,有人也拿过来掺着卖。开始,真以为底款儿“同治年制”就是同治年间的东西,但是很快就明白了。最早启蒙的“教科书”是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当然了,从小儿就喜欢铜钱,丁福保的《古钱大辞典》也是要买的。我跟你们说,时代,就是太有特征了。那《古玩指南》,我是早三年在甘家口新华书店买的,之后就脱销了。等到了鼓楼(市场)兴起的时候,我发现琉璃厂有买的,已经涨价了。嘿,我从琉璃厂背几本儿,到鼓楼,那受欢迎!反复几次,竟然这么倒腾着卖了及时本儿。你知道吗?那小龙年出的大事儿,上街喊的什么?是反官倒!其实,那就是往富里走的雏形——大家都是倒腾。靠的是什么?信息不对等。就像这《古玩指南》,书店定价48,也不知道批发呀,没事儿,背到鼓楼10块出手都是抢。
后来,就玩儿出专项了。家具、书画、瓷器、钟表。当然,杂项是永恒的,只是现在反而珍稀了。
再后来,玉、翠、宝石,也独立唱戏了。
90年代中后期,一些资源性的东西大火了一阵儿,原先国营店面里高不可攀的天价物件儿,被个体民营地摊彻底打垮!比如寿山石,那差着一位数儿;比如端砚,差两位数甚至更多。你知道什么情况?福建人把原先压在琉璃厂的货收回自己卖。广东肇庆人在琉璃厂包租柜台,端砚,自己卖。最美的事儿,嘿嘿,你猜是什么?没错儿!是砍价儿!砍价儿是最愉悦的事儿,背后凝聚着很多,这个后边必须单写一篇。
再后来,一些大众玩儿的东西大量涌进“文玩市场”,稀释了“古”的浓度,味道就变了。比如菩提(籽),花样儿繁多,你就是千手观音,你也玩儿不过来。核桃,现在是臭了大街了,我是见过店里一对儿“狮子头”卖16万的。
其实,你看不见,但是你会感觉到一直有势力在炒作,炒紫砂壶,于是大家都知道最最大的大师叫顾景舟,明清那些祖宗也都晒晒名字。核桃也是炒的,以至于有核桃树的农民都嫁接优良品质的枝子,好嘛,雇人看核桃树,包哪几枝,嘿有,热闹着呐。炒沉香,什么印尼的什么爪哇的。建盏,也可能是炒,也可能不是炒,反正,67年前没300你只是看看,现在?20块钱的比那时候上千的一点儿也不次。
什么东西啊,都有个缘份。
忘了什么时候了,在一个国营商店,好像是友谊商店的珠宝柜台,一个看起来是破落了的老妇女,向柜台店员谝她曾经有过的一个戒指,“六道线儿的蓝宝石啊”,她反复地惆怅感慨。我当时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但是我记住了。后来,我遇到了,六道线!真漂亮!拿下,打了一枚戒指。别说,以后也没再遇见。
缘份,这东西,说不清。
先说到这儿吧?
对,补充一句,我是从文G后跟着市场走的,所以,那时候是整个儿社会在重新起步。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3-6 12:25
沙发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3-3-6 13:35
我们上学时集邮的同学不少。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3-6 14:42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3-3-6 13:35
我们上学时集邮的同学不少。

集邮到只是买新发行的邮票,就变味儿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3-6 20:05

字多的就顶一下不细看了。
太累了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3-3-6 20:18
知音 发表于 2023-3-6 20:05
字多的就顶一下不细看了。
太累了

没人会笑话一个文革失学儿童,尤其是因智障失学的。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3-3-6 20:2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3-6 14:42
集邮到只是买新发行的邮票,就变味儿了。

现在邮票已经不流行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3-7 06:44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3-3-6 20:21
现在邮票已经不流行了。

我到每年预定“年册”,就觉得变味儿了。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3-3-8 09:40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3-7 06:44
我到每年预定“年册”,就觉得变味儿了。

是的,没盖邮戳的邮票就像一个未婚未育的女人,不是完整的邮票。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3-8 11:04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3-3-8 09:40
是的,没盖邮戳的邮票就像一个未婚未育的女人,不是完整的邮票。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