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中国的母亲节:农历六月初六 [打印本页]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1:16
标题: 中国的母亲节:农历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六,是传说中黄帝与嫘祖成婚的日子。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建议以嫘祖与黄帝成婚的日子即农历六月六为母亲节。黄帝和嫘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嫘祖发明植桑养蚕,和黄帝一道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被称为“人文女祖”,所以说嫘祖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南省新郑县的始祖山上有座嫘祖庙,每年农历六月六这一天当地都要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有人把这一天称为母亲节。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1:16

“六月六,闺女给娘掂块肉”。这句民谣在广袤的中原大地妇孺皆知,且这一风俗至今仍盛行于广大农村。每至六月六日,无论是走在康庄大道,还是行在乡间小路,都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走娘家的女人,不管是与夫结伴而行,还是孤身一人,都少不了共同的礼品──肉,所不同的只是多少罢了。目的都是前去叙母女亲情,尽孝顺之心。再者,谁家母亲过66岁大寿时,儿女们也一定尽可能隆重的为母亲祝寿。由此可见,“六月六日”为母亲节很久以前在中原地区就已约定俗成,蔚然成风,世代相承。


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发明八卦时,把奇数定为阳(一)爻,偶数定为阴(一一)爻。6是偶数,故是阴爻,且是老阴。伏羲为什么这样定呢?《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思是古时候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头观察天上的表象,俯身观察大地的形状,观察飞禽走兽身上的纹理,以及适宜存在地上的种种事物,从近处援取人的自身作象征,从远处援取各类物象作象征于是才创作了八卦,用来贯通神奇光明的德性,用来类比天下万物的情状。“近取诸身”“以类万物之情”。


据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和现代文史泰斗郭沫若经过数十年探索考证,从男女性别和关系上着想研究出这样的结论:八卦的基本符号“一”(阳)“一一”(阴)象征的是男根女阴。“一”象征男生殖器,代表的是父亲;(一一)象征女生器,当然代表的是母亲。“6”是阴,又是老阴,6月6日是老阴相重,这样的老女人更应是母亲了。在道家的阴阳五行说里,也说“一是生数,六是成数,一是生数老阳,六是成数老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由此可知,我们的先人把农历“六月六日”作为“母亲节”确实是事出有“阴”(因)的。只不过当时可能不是用这庄重的称号,或者叫更亲密的“娘节”或者“阿妈节”罢了。


六月在《周易》十二消息卦中是斗建未遯卦。《周易"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遯"彖》说得更明白:“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意思是遯卦亨通,是退而亨通。刚健当位又有应援,随时势而运行。小的一方利于正固,是渐生长。遯卦的时势意义太重大了。为什么“退而亨通”“时义大矣哉”?《周易"系辞》曰:“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在身也。”


农历6月6日,季节将由夏而秋,天气将由热变冷,阳气已过了当令值日的时候,逐渐要被阴气取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君子法天,要知时而退,否者则不通。人也是这样,要随时节变化调理自己,顺时而动,适应阴阳,才能永保健康。农历6月6日回家看母亲,也是为了提醒母亲节令将变,要注意衣食。人66岁已是从壮年进入衰老之年,也要顺时而退,不能再象青壮年那样整日辛勤劳作。而要以屈求伸,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否则对自身不利,影响寿命,儿女为母亲66岁生日祝寿,一是表示对老人的尊敬,二是提示老人年龄已高,要多加保重,量力而行,三是祈求老人健康长寿。农历6月6日为华厦民族的母亲节事出有根,起源甚远(至少比美国费城人安娜"M"贾维斯提出的母亲节要早三千年以上),且流传甚广。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4 21:27
六月六,好啊!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4 21:28
眉珊,节日快乐!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1:28
前两层的内容出自百度,我只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的话,才知道六月六母亲节这个说法。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1:29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23-5-14 21:28
眉珊,节日快乐!

苏苏,节日快乐!
苏苏前段时间陪妈妈出去,是提前和妈妈庆祝了。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4 21:33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5-14 21:29
苏苏,节日快乐!
苏苏前段时间陪妈妈出去,是提前和妈妈庆祝了。

今日陪母亲还有杨姨逛公园,两位老人都不太能走,逛了逛动物园,外面用了餐。
晚间我做了排骨汤,槐花炒鸡蛋,还煮了玉米(〜 ̄▽ ̄)〜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1:35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23-5-14 21:33
今日陪母亲还有杨姨逛公园,两位老人都不太能走,逛了逛动物园,外面用了餐。
晚间我做了排骨汤,槐花炒 ...

这样的晚餐挺好的,有营养,还养生。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4 21:37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5-14 21:35
这样的晚餐挺好的,有营养,还养生。

槐花可香了,很好吃,眉珊也尝尝,哈哈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1:49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23-5-14 21:37
槐花可香了,很好吃,眉珊也尝尝,哈哈

我这边没有槐树,没见过新鲜的槐花。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4 22:03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5-14 21:49
我这边没有槐树,没见过新鲜的槐花。

[attach]762284[/attach]


今天刚摘的(〜 ̄▽ ̄)〜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4 22:06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23-5-14 22:03
今天刚摘的(〜 ̄▽ ̄)〜

太美了,谢谢流苏,好像好些可以吃的植物花儿我这都没有,榆钱我们这也没。

作者: 蒙衣客    时间: 2023-5-14 22:42
挑灯夜读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5-15 08:21
我们丢掉了许多传统。很可惜!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5-15 09:09
这么多学问!
学习了……^_^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5-15 09:10
节日快乐
作者: 蒙衣客    时间: 2023-5-15 09:51
早上好
作者: 白发如云    时间: 2023-5-15 10:00
本帖最后由 白发如云 于 2023-5-15 10:38 编辑

传统上,人们好像更喜欢在奇数的重合日弄出点气氛来。譬如:
一月一,春节
三月三,上己节(刚刚称谓是从邻家大婶处听来的土称谓,有可能以讹传讹,所以百度了一下改正了!)
五月五,端午节
七月七,乞巧节
九月九,重阳节
十一月十一,不是光棍节

作者: 佑依    时间: 2023-5-15 10:40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23-5-14 22:03
今天刚摘的(〜 ̄▽ ̄)〜

新鲜,小时候村子里到处是槐树槐花,现在没了,想吃没地方去摘

作者: 一株断草    时间: 2023-5-15 12:56
将六月六日定为母亲节是个好日子~~~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5 14:57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5-14 22:06
太美了,谢谢流苏,好像好些可以吃的植物花儿我这都没有,榆钱我们这也没。

银川这里槐花榆钱蒲公英特别多,最近还有好多卖苦苦菜茵陈的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23-5-15 14:58
佑依 发表于 2023-5-15 10:40
新鲜,小时候村子里到处是槐树槐花,现在没了,想吃没地方去摘

是啊,小时候在乡村都自己去摘了直接吃,现在不敢了。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23-5-15 20:56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就是说的这个内容:三月三,父亲节;六月六,母亲节。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3-5-16 08:07
嗯,我也这么认为。三月三女儿节,六月六母亲节
作者: 一梦百年    时间: 2023-5-16 21:26
宏扬中华文化,建议国家大力推广或者直接立法放假!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