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最初的读书,民间说唱和武侠江湖 [打印本页]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19 18:16
标题: 最初的读书,民间说唱和武侠江湖
本帖最后由 有花 于 2023-5-19 18:21 编辑

最早我有印象的书,是鼓书,在我们乡下,到了农闲时节,会有一些民间说书人,走乡串户,一旦找到一个落脚点,一呆就是10天半月的,每到晚上喝过汤,庄户人家闲了没事,聚在一个稍宽敞的院子里,或者某个旷阔的空地上,听他们说书,说书人的行头也简单,一个大鼓,一对钢板,右手击鼓,左手摇动钢板,鼓点节奏错落,钢板叮当连绵不停,开场词一般就是“大鼓擂动钢板叮,一论论当年就开了正风。。。”粗犷的声音,加上鼓的节奏和钢板的韵味,说说唱唱,把一个学龄前儿童的我,听呆了。这是我们这里的民间鼓书,鼓书大部分都是男艺人说的,还有一种是琴书,大部分都是女艺人说唱的,琴书需要两个人表演,一个人操琴打板,一个人拉二胡,琴的跳跃律动,脆板的或急或缓,加上二胡的悠长,可不就是一下子把你带向了诗和远方么。

鼓书似乎更早些,许多我都不记得了,隐约记得的是,有个书叫“红旗不倒两党斗”,也仅仅是隐约的名字,内容完全不记得了。


琴书应该稍晚些,印象深的有“秦英打擂”,内容也是早已模糊,只记得秦英最后被皇封一字并肩王,与之同时还有一个曲目叫“陈三两爬堂” ,当时表演这两个曲目的是一对婆媳,婆婆在我们这一带很有名,名号茌大妮。媳妇表演秦英打擂,婆婆表演陈三两爬堂,年岁与我一般的小孩子都喜欢秦英打擂,年岁稍长的都喜欢婆婆的陈三两爬堂,大概六、七年前,我还见过这个婆婆,几十年过去了,感觉婆婆变化不大,还是清瘦模样,现在与女儿同住,只是听她女儿说,老人有点老年痴呆,出门就迷路,回不了家,有一次老人在我这里办完业务,我怕她迷路,就陪她一起走了一路,送她回家。

再后来的书就是评书,三四年级的时候,天天听岳飞传、杨家将,刘兰芳的声音陪伴了小学的大半时光。

上中学了,武侠几乎是我心心念念的最爱,从最初的金庸书剑恩仇录到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再到诸葛青云的那啥啥啥。。。一大批的武侠作家,都让我如痴如醉,痴迷不悔,从香港版的租书书摊,到粗制滥造的小册子兜售点,都是我弥之痴迷的身影,真正到国内正式出版的时候,我已经退出武侠江湖了。

奠定我阅读基础,没有名著,只有民间说唱和少年的武侠江湖。


后来的我,喜欢杂学和哲学。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19 18:25
还有一种对书的记忆,是听父亲在下雨天读国文大观,乾隆游江南,还有张恨水的啼笑因缘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19 18:27
再早一点,则是母亲讲的太阳山拾金子和织锦的故事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19 18:31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织锦好像是其中的一篇课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22:13
漏读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22:14
@又见茉莉花

来看看这篇算不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22:15
跟我有点儿像,接受力强,主动性稍差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3-5-19 22:15
好记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22:16

如果没有人推荐,我就不知道要读什么书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22:17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3-5-19 22:15
好记性。


我也是能听的就不读了,直到说的啥事就行了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3-5-19 22:27
我有整套的金庸。。
第一次拿到《鹿鼎记》,根本看不下去
后来感觉《鹿鼎记》才是社会常态,混沌一锅粥。。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3-5-19 22:48
知音 发表于 2023-5-19 22:17
我也是能听的就不读了,直到说的啥事就行了

上课听讲不做笔记的好学生。



作者: 又见茉莉花    时间: 2023-5-20 08:53
知音 发表于 2023-5-19 22:14
@又见茉莉花

来看看这篇算不算

来了,看楼主没有标记【读书】标签啊。刚读了主帖挺有趣,但和咱们家名著读后感的主题不太搭。知音觉得呢,我听首席哒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0 12:11
小红袄 发表于 2023-5-19 22:27
我有整套的金庸。。
第一次拿到《鹿鼎记》,根本看不下去
后来感觉《鹿鼎记》才是社会常态,混沌一锅粥。 ...



鹿鼎记就是中国的《教父》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0 12:20
又见茉莉花 发表于 2023-5-20 08:53
来了,看楼主没有标记【读书】标签啊。刚读了主帖挺有趣,但和咱们家名著读后感的主题不太搭。知音觉得呢 ...



好的,罚有花再写一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0 12:20

我也是认真听了评书《岳飞传》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24
知音 发表于 2023-5-19 22:14
@又见茉莉花

来看看这篇算不算

不算,算征文花絮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27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3-5-19 22:15
好记性。

有许多我很小很小事情,我都记得。比如两三岁的时候磕破脑袋的时候吃老槐树皮煮鸡蛋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32
小红袄 发表于 2023-5-19 22:27
我有整套的金庸。。
第一次拿到《鹿鼎记》,根本看不下去
后来感觉《鹿鼎记》才是社会常态,混沌一锅粥。 ...

我现在家里没有一套完整的武侠小说。
当时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书剑,读的最深入大部分都是金庸和梁羽生的。有书剑,萍踪侠影,白发魔女,射雕,七剑下天山,飞狐外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33
小红袄 发表于 2023-5-19 22:27
我有整套的金庸。。
第一次拿到《鹿鼎记》,根本看不下去
后来感觉《鹿鼎记》才是社会常态,混沌一锅粥。 ...

鹿鼎记没有武侠的侠和义,我也看完了,感觉一般,看完鹿鼎记对武侠就失去兴趣了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35
又见茉莉花 发表于 2023-5-20 08:53
来了,看楼主没有标记【读书】标签啊。刚读了主帖挺有趣,但和咱们家名著读后感的主题不太搭。知音觉得呢 ...

有时间就再写篇,没时间就算啦,这篇就不算哈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36
知音 发表于 2023-5-20 12:20
好的,罚有花再写一篇。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3-5-20 15:42
有花 发表于 2023-5-20 15:27
有许多我很小很小事情,我都记得。比如两三岁的时候磕破脑袋的时候吃老槐树皮煮鸡蛋

老槐树皮煮鸡蛋这个得空说说。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5-20 15:51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3-5-20 15:42
老槐树皮煮鸡蛋这个得空说说。

黑槐皮有消炎的作用,当时我一小表姐把我推倒了,脑袋磕鸡窝的砖头上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0 16:30
有花 发表于 2023-5-20 15:33
鹿鼎记没有武侠的侠和义,我也看完了,感觉一般,看完鹿鼎记对武侠就失去兴趣了

你跟金庸同频了。金庸写完鹿鼎记就不写武侠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