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就可能的自我
你不必聪明绝顶——只要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点就行。
比别人聪明一点的确重要,除此之外,我认为你还得特别幸运。
作为心理学家,我十分清楚,记忆并不是一位完美的历史学家,它倾向于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叙述历史。但什么是真实的呢?
我欣赏一种观点:人格和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我们的能力固然受遗传所限(我不可能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也不可能拥有迈克尔.乔丹的运动天赋),但社会心理学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人们不受遗传和儿时不愉快经历的束缚。好实施补救措施的临床心理学会说:你儿时受过伤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点点补救措施。讲求改变的社会心理学则会说:好吧,你有个糟糕的童年,让我们帮你改变环境,改变你的动机,给你一个新的机会,让你战胜自我,改变自暴自弃的态度和偏见。
人们能够成长并提升自我,这一理念着实令我兴奋。
早在1835年,才华横溢的法国历史学家、美国社会的观察家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就在其传世名作《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他们一致相信,人生可以达到至善。他们断言,知识的传播必然产生有益的结果,无知将导致可悲致命的后果。他们把社会视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体,把人生视为一幅不断变化的图画,其中没有什么是永久不变或应当永久不变的,今天看来很好的事物,明天就可能被更好的取而代之。----这是典型的美国信念,笃信改变与自我完善的力量,相信工人的儿子可以成为教授,人们能够克服根深蒂固的偏见,现实并非一成不变。这一信念不但成为我研究的重心,也主宰了我的人生。
学生们不断自问:我是谁?我则引导他们将这一问题重新建构成: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书中有两个重要的理论:
重度入门考验:人如果经历千辛万苦才赢得某物,就会更加珍惜它。
认知失调理论:有关自我的信仰是人们所持有的最重要的认知,于是当我们的行为或态度与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最痛苦的心理失调,因此最有可能引发行为的改变。而且,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中心性使人们抗拒改变自我概念。因此我这样来表述自我一致:心理失调的存在,促使我们通过改变态度和随后的行为来维持我们的自我概念。
个人吸引力研究 |
|
有期啊 发表于 2023-5-21 20:45
的美丽给矛我,这个矛盾的矛为啥老出现?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