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菩萨道的优越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黑不溜秋    时间: 2023-5-23 10:11
标题: 菩萨道的优越感
老夫严肃认真地审视了一遍与浅浅佛的分歧,根本原因是,我在佛教外,她在佛教内,而且在大乘佛教内。

大乘佛教在国外考证派佛教研究人士眼里不是佛教。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大乘佛教是大乘佛教,二者从根本教义上就不是一回事。由上座部发展而来的南传佛教至今不拜菩萨,他们的教义里没有菩萨。

大乘佛教不这样认为,坚持大乘佛教的经是佛陀亲口讲的,所有的小乘佛弟子包括佛陀一转法轮时的五老,都因为根性不行,听不懂大乘佛法,所以佛祖才另外给他们讲的小乘解脱道。至于为什么佛陀第一次讲法就找了五个笨蛋,而且五个笨蛋还都开悟了,人家都大学教授了,你才开始上学,难道不如你后来者根性好?大乘佛教不解释,咬定大乘佛经是佛祖亲口讲的。无论多少质疑,大乘佛教都能从华严经中找到佛讲华严经的证据,我己己可以证明我己己。

由此我终于搞明白了为什么浅浅佛连空都不懂,还认为自己说的才是佛法。因为她的思想活在大乘佛教的世界里,习惯了自己是真理不可置疑的思维。

大乘佛教创立菩萨乘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实现佛教从解脱利己向教化利他的转变,自诩为大乘。但是信奉原始教义的其他部派并不承认,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多佛说是反佛祖的异端。因此大乘佛教需要从佛祖那里寻求教义的合法性。

佛教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圆说的过程。一大帮僧人吃饱了啥也不干,天天琢磨,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佛陀与五老一起修行,为何只有佛陀能够顿悟?也即佛本说。于是为佛陀量身打造的六波罗蜜菩萨道横空出世,五老没修过,所以不能成佛。佛一转法轮没跟他们讲,因为佛知道他们根性不行,要不跟佛祖一起修行怎么半道跑了呢?之后五老及所有声闻弟子学的都是小乘解脱道,是佛祖高明因材施教。由此,不仅大乘的合法性问题解决,而且维护了佛祖的地位。但是大乘佛教的说法经不起推敲考证,六波罗蜜经最早出现于公元元年左右,在此之前佛陀早灭了四百多年了。因此大乘佛教不容置疑,必须信,不信你就没有修行的根性,不配做大乘弟子。浅浅佛这样的末代禅宗弟子,虽然不知空为何物,但是却继承了大乘佛教的优越感,优越产生自信,因此她认为自己是对的。

太长了,下一帖再谈佛教理论的中心思想——空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3 10:16
空,不好讲,期待楼主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5-23 10:1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23 10:16
空,不好讲,期待楼主

那就讲色呗。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3-5-23 1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3 10:20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5-23 10:17
那就讲色呗。

幽默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3 10:21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3-5-23 10:19
空,有什么不好讲的。

出一无字帖。。。让珍珠蓝自己面壁去悟

小心浅浅佛打你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3-5-23 1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思想者    时间: 2023-5-23 10:26
懂个屁,
作者: 李沉舟    时间: 2023-5-23 10:27
佛这话题太大。至于是不是懂佛。仅就你这几百字。说说
作者: 李沉舟    时间: 2023-5-23 10:28
本帖最后由 李沉舟 于 2023-5-23 10:58 编辑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大乘佛教是大乘佛教,二者从根本教义上就不是一回事
红色部分是你说的。
大乘和佛教不是一回事,那么,你口中的佛教是什么?
大乘至少是佛教的一部分,一个分支。

作者: 李沉舟    时间: 2023-5-23 10:30
上座部与大众部是佛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但大众部都不承认佛祖的存在,那么按你的说法,是不是大众部根本就不是佛教了?因为它连佛祖都忽视了简直大逆不道嘛。
作者: 李沉舟    时间: 2023-5-23 10:31
佛教和其他教派一样,都衍生出很多分支,每个分支的信仰甚至理念都背道而走。
那么,你口中的佛教是什么?
这问题类似于,你的手脚头是“人”,那么,手脚头单独拿出来都不是“人”,跟“人”是两回事。
那么,你概念中的“人”是什么?
作者: 李沉舟    时间: 2023-5-23 10:31
不懂装懂害死人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0:38
我没有三皈依,也不算佛家弟子。
是因为对心学有兴趣,跑到佛学里来了。

佛法是心法,禅宗是一个很特别的派别,以心传心,和诸派不同。你说的这些葛藤,与心无涉。
说佛经也在传心,是因为禅宗入得了门的人,看得懂佛经,虽然不一定学过。
作者: 李沉舟    时间: 2023-5-23 10:39
听说下一讲你要讲“空”。
而且是佛教中的“空”。
可是,佛教中并不都讲“空”的,而且,每个教派中的“空”,理解和含义又不相同。
有些空,是无我,有些空是无为,还有四大皆空啥啥啥的。
首先,你所谓的“佛教”到底是哪个教我们大家还都不明白呢,这个暂且不去管它。
提问:佛教中,哪些教派不讲“空”?
你要讲的“空”,是哪个佛教中的“空”?
坐等,看你的空到底有多空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3 10:40

路过,看看……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0:41
各派有争论,我认为都是没有进门的人在争。懂大乘的人,一定看得懂小乘,懂小乘的人,也会转向大乘。
理论依据也有,认真读完《杂阿含》,你就知道大乘思想早在被创出教派之前,就存在了。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0:46
一般来说,禅师可以碾压法师,与优越感无关。。
法师学的佛经,经过禅宗的折腾,才能活泼泼生机昂然。所以上次我和论金吵架,建议过他学了多本佛经后,最好接触一下禅宗。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0:50
六祖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若有所感。在五祖门下干了几个月活儿,听了五祖讲金刚经,但能碾压学法多年的神秀,他不识字不能看经,让别人读个经,他一听就能随听随解,这不是神话,在禅宗里,完全是正常操作。
原因为何?因为你是学佛,不是学经文。
所以我得问楼主:什么是佛?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0:50
什么是佛?
问题扔这儿了。
我得搬砖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3 10:54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3 10:50
六祖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若有所感。在五祖门下干了几个月活儿,听了五祖讲金刚经,但能碾压学法多年 ...

浅蓝这个发言,似乎应该悟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意。这是金刚经的核心。能否说来听听?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1:04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23 10:54
浅蓝这个发言,似乎应该悟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意。这是金刚经的核心。能否说来听听? ...

我还有七分钟就得有事了。懂这句话,需要先知道以什么为心。否则,有解释也没有用。你知道的,文字只是文字,文字后面的东西才是目的。
你以什么为心?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3 11:05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3 11:04
我还有七分钟就得有事了。懂这句话,需要先知道以什么为心。否则,有解释也没有用。你知道的,文字只是文 ...

不绕弯,你直接说你所体悟的就可以了。我相信自己能听懂你的话。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3-5-23 11:09
似乎又换了个新赛道。。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3:40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23 11:05
不绕弯,你直接说你所体悟的就可以了。我相信自己能听懂你的话。

那句话,和吾丧我,有点类似。无所住,于是静下来了。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3:42
我搞事情敢说六星无人能解【吾丧我】,就算能解,也是文字,是有原因的。不是瞎说的。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3-5-23 15:00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3 13:42
我搞事情敢说六星无人能解【吾丧我】,就算能解,也是文字,是有原因的。不是瞎说的。

吾丧我
-------------
我没去百度,按我的理解:当你不知道你是谁时,你还是你;当你知道你是谁时,你已不再是你。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3-5-23 15:04
庄子写三籁之前,先写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形如槁木,子游问其故,子綦答曰:吾丧我。

这个“吾丧我”,大概可以理解成:道法自然下的无我和忘我。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3 15:1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3-5-23 15:04
庄子写三籁之前,先写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形如槁木,子游问其故,子綦答曰:吾丧我。

这个“吾丧我”,大 ...


庄子嫁接到这个帖,只能作喻,其实不切。

道法自然下的无我忘我,在浅浅佛的禅里说不通。道法自然,就不可能无我忘我,他连穿衣吃饭都是修佛,不可能脱离日常琐碎的我。

这个丧,是不是那个空?究竟是迷失遗忘了,还是真的做到了意识不到自身存在?有人告诉我说,真正的空,是连空都不存在。这种听不懂又无力反驳的断语,可能就是分别一个人有无根性的标线吧。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3 15:19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3 13:42
我搞事情敢说六星无人能解【吾丧我】,就算能解,也是文字,是有原因的。不是瞎说的。

期待开示。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3 15:25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3 13:40
那句话,和吾丧我,有点类似。无所住,于是静下来了。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不错。咸其自取,怒者其谁。给天籁换个比方,可以是镜之应物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3-5-23 15:33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3-5-23 15:36 编辑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3 15:17
庄子嫁接到这个帖,只能作喻,其实不切。

道法自然下的无我忘我,在浅浅佛的禅里说不通。道法自然, ...

佛教里的“空”和道家的“无”,有异曲同工之妙。早先朱熹还考据了佛教的“无”就是借用了老子的“无“。

想说“空”和“无”,得先了解与它们对立的“色”和“有”,再往前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我的理解只能到这,脑海中浮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或许从四维的角度去理解“无”,应该很轻松。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3 15:3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3-5-23 15:33
佛教里的“空”和道家的“无”,有异曲同工之妙。早先朱熹还考据了佛教的“无”就是借用了老子的“无“。 ...

闲了开几帖带带我吧,越来越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3-5-23 15:42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3 15:37
闲了开几帖带带我吧,越来越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胡说八道吹个牛我比较在行,做正经学问训沽解诘,我宁可死——趣不在此,志不在此,徒增人生苦短感慨。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3 15:46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3-5-23 15:42
胡说八道吹个牛我比较在行,做正经学问训沽解诘,我宁可死——趣不在此,志不在此,徒增人生苦短感慨。

吹牛也行。美才女吹到天花乱坠,也不比天纶佛音逊色多少。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6:33
无蕊 发表于 2023-5-23 15:25
不错。咸其自取,怒者其谁。给天籁换个比方,可以是镜之应物

你是精神历练得出来的认识,还是古文造诣得出来的认识?我老师说,能达到吾丧我之境的人,万中无一。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6:35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3 15:19
期待开示。

不敢说开示,我不是佛家弟子,是一个心学爱好者。这个问题,我老师一般会用禅语:不知最亲切。版主学过佛法?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3 16:39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3-5-23 15:00
吾丧我
-------------
我没去百度,按我的理解:当你不知道你是谁时,你还是你;当你知道你是谁时,你 ...

看得出,是生活历练带给你的真实体悟,挺有特点和份量的。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3 16:43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3 16:35
不敢说开示,我不是佛家弟子,是一个心学爱好者。这个问题,我老师一般会用禅语:不知最亲切。版主学过佛 ...

没有。天性愚笨,读经也没读懂。
早年还有人指点,现在全指望各位居士大德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