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诸孽”的误解,临窗的猜测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5-24 08:20
标题: “诸孽”的误解,临窗的猜测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5-24 09:32 编辑


诸孽与诸侯



临窗写论语,求新求异,力争不不同于旧说;帖子贴到这里,继续遇到更多各种不同的评价。

一件事,一个人,一本书,一处风景,世间种种,都会遇到至少两种不同的说法儿,如果只遇到一种,那肯定是因为自己隔绝于闭塞的言路里。

种种不同的议论,于己而言当然不会都是正确的,也未必全是必要的,所以要学会过滤。如何过滤,是一门大学问。前几天我写段干坛经,谈到这个方法儿,关键是八个字:比附,怨人,暧昧,谣言。

段干坛经说这八个字在耗费绝大部分人的生命能量。克制住这八个字,工作,生活,学习,独处,一个人都会神定气闲。

然而这并不容易。连读论语能成书的临窗也不行,看看他这几天的表现就知道确实难,先是夸奖段干教授能启发他的思路,先扬后抑,渐渐有些贬低,最后直接说他一直怀疑我非常可能是一个糟老头子。

临窗自身的这种情形在论语里有种种明确的批评与反对,临窗不但自己表现出来,而且要带节奏引导别人。如果有三两个人附和临窗,那现在写这帖子的人的手指已经粗壮得能捏碎核桃,而且鼻毛都比临窗的头发长。

这不是苛责临窗这个人,而是借这宗事情谈论语该怎么读,该怎么不误读,论语如何美君子之身养君子之气。知之则知之。

不但论语不易读,有时候一个词儿都有歧义。比如

“一个善拍砖的诸孽"

这里有两个歧义:

❶一个诸孽:成立么
❷孽:多个义项里适用哪一个呢


先说“一个诸孽”,这是成立的,可以参考“一个诸侯”云云,“诸侯”前面可以再加上数量词。如:


《史记》里提到“五诸侯”:“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唐诗里也有这种用法儿: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新唐书》里则直接出现“一诸侯”:

昔卫为狄灭,文公庐于曹,衣大布之衣,冠大帛之冠,卒复旧邦,况赫赫天子,躬俭节 用,宁为一诸侯下哉?”


史记和唐诗,汉语的楷模,既然白纸黑字说“一诸侯”“五诸侯”,那么,我运用于“一个诸孽”,是现代汉语学习古汉语,是古为今用。

再说“孽”字吧。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注意“孤臣孽子”,后人注释“孽子”=“庶子”,再后来,把“庶子=妾所生的儿子”。这是一个误解。

因为孟子这句话里,“孤臣”与“孽子”相对成文,孤对孽,臣对子,对仗严谨工整。因此可知:

“孽”=“庶”=多
“孽子”=“庶子”=多子

后来人误会,把

“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在这个误解的基础上,“余孽”也不幸免。余孽,就是剩余的分支,诸孽,就是各个山头宗派。红袖里占山为王的山头势力多,所以是诸孽。


……


当然咯,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同样一个词,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自由。我不干涉别人的自由。

即便别人误解我,我也很少辩解。谁见我对别人不懂的事或错误的说法儿唠叨不已呢?肯定有唠叨,有唠叨肯定不会多。核心就是,误解是误解者的自由,不纠缠是我的权利。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5-24 08:23






不是我显摆文化
却是文化显摆我
远观岂能看得清
纷纷以为互显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08:28
在那帖里都给你讲过了,还学不会,丧失学习能力是老年痴呆的表现
诸孽、诸君、诸位不是专有名词,每个字就必须从本义去解释,诸侯则不能拆开理解成“多个侯爵”,诸侯是王,不是侯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5-24 08:2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08:28
在那帖里都给你讲过了,还学不会,丧失学习能力是老年痴呆的表现
诸孽、诸君、诸位不是专有名词,每个字就 ...





动嘴之前先动动脑子吧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08:3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5-24 08:29
动嘴之前先动动脑子吧

汉语都没学明白的菜市场大妈,你最好有直面我观点的勇气,从诸侯的词性展开对话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4 08:41
前半篇颇有鲁迅的风格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4 08:42
孽为庶出子,不是误读,这个字原义如此。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3-5-24 0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5-24 08:4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4 08:42
孽为庶出子,不是误读,这个字原义如此。




庶,給误读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08:46
诸君,诸孽,诸位,这叫偏正词组人称代词
诸侯,是专有名词,不是词组,不能拆字解释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4 08:52
跟临窗先生学做生意、跟人打交道、管理下属,都挺好的。
可惜他不肯说他的精华。
说的都是一些古人煮鸡汤,生病的事。
不肯教我们真东西呢。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4 08:54
真传一句话,虚传万卷书。那句真话,干那一行得了三昧的人才知。我们读破万卷,也就想找到那句真话。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08:55
再细分,诸君诸位是第二人称指示代词,“你们”的意思,不能代指“他们”,而诸孽则是第二和第三人称指示代词,取决于语境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08:5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08:46
诸君,诸孽,诸位,这叫偏正词组人称代词
诸侯,是专有名词,不是词组,不能拆字解释

诸侯这个词是天生的专有名词,还是使唤久了合成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09:01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09:04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08:58
诸侯这个词是天生的专有名词,还是使唤久了合成的

天生的,“诸侯”是有封地可以立法收税的王(宝亲王果亲王都不配称诸侯),侯则只是领薪水的爵位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09:1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09:01
天生的,“诸侯”是有封地可以立法收税的王(宝亲王果亲王都不配称诸侯),侯则只是领薪水的爵位

你如果发展地看问题,卿大夫也会有他们的封地

以今鉴古,诸侯这个词不可能是天生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09:18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09:12
你如果发展地看问题,卿大夫也会有他们的封地

以今鉴古,诸侯这个词不可能是天生的:)

你把因果倒置了,“一个专有名词是后来合成出来的”,爷爷跟了孙子姓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09:4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09:18
你把因果倒置了,“一个专有名词是后来合成出来的”,爷爷跟了孙子姓

日光底下并无新事,反推有其可行性,难道从你的姓不能推出你爷爷的姓:))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4 09:44

诸孽-----就是各个山头宗派

这个解释可以不挨打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0:00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09:41
日光底下并无新事,反推有其可行性,难道从你的姓不能推出你爷爷的姓:))

你倒推时使用的前提是“爷爷的姓来自孙子”不?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0:05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0:07 编辑
子曰 发表于 2023-5-24 09:53
周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等,前后封侯八百,统称诸侯。
侯是不敢称王的。春秋战国周室式微,诸侯兼并 ...

只有称王的国君才叫诸侯,要有国号的,地位相当于欧洲的西班牙国王瑞典国王
而公侯伯子男只是贵族称号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3-5-24 10:15
诸孽说清楚了,那临窗的猜测对不对呢


emm
~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0:2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0:00
你倒推时使用的前提是“爷爷的姓来自孙子”不?

基于规则啦,如果你觉得你的孙子一定会跟你一个姓,你就可以就此反推你爷爷,如果你觉得你的姓可以来自隔壁老王,那就没有规则可言了,也就无从正推反推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0:26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0:29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0:24
基于规则啦,如果你觉得你的孙子一定会跟你一个姓,你就可以就此反推你爷爷,如果你觉得你的姓可以来自隔 ...

你完整写出这样一个从孙子的姓到爷爷的姓的推理
依据逻辑规则,别省略

你看看你所使用的大前提是常识性认知还是隔壁老王给你的意外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0:4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0:26
你完整写出这样一个从孙子的姓到爷爷的姓的推理
依据逻辑规则,别省略

我们知道,江与河,天生是专有名词,后来就泛指了
你认定诸侯一词天生就是专有的,证据何在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0:43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0:44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0:40
我们知道,江与河,天生是专有名词,后来就泛指了
你认定诸侯一词天生就是专有的,证据何在

“江与河”是普通名词,“长江黄河”才是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不能拆字解释,不能说“长江指很长的江,黄河指河水很黄的河”,就算有更长的江也不能再用长江的名
词义决定了“诸侯”是专有名词还是合成词组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3-5-24 10:44
本帖最后由 花中的花 于 2023-5-24 10:50 编辑

如果大多数红袖人都觉得孽是贬义词

那你就不能随便用

说好听一点你是顽劣

说难听一点,你是不尊重红袖前辈~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0:4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0:43
“江与河”是普通名词,“长江黄河”才是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不能拆字解释,不能说“长江指很长的江,黄河 ...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3-5-24 10:51
本帖最后由 花中的花 于 2023-5-24 10:52 编辑

想当年我有多顽劣
现在竟然一本正经充当好人

当年我再顽劣
也没批评红袖老人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0:52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0:56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0:48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没人欣赏在最基础知识和常识领域的独创精神,那会使对话中有太多毫无意义的歧义
语文知识不属于可以自说自话的主观感受
作者: 黑不溜秋    时间: 2023-5-24 10:5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08:28
在那帖里都给你讲过了,还学不会,丧失学习能力是老年痴呆的表现
诸孽、诸君、诸位不是专有名词,每个字就 ...

诸侯的意思还是众侯,诸侯国的王还是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1:06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1:14 编辑
黑不溜秋 发表于 2023-5-24 10:59
诸侯的意思还是众侯,诸侯国的王还是侯。

侯比王中间还隔着三级“公”,而爵位上的王,和诸侯差着一个国家,诸侯是拥有国家的王,是可以任命公侯伯子男的一国之君,诸侯国之上,叫“朝”,诸侯之上,只有朝的主人“天子”,诸侯和王的身份是天子任命,自立为王的不叫诸侯,叫反贼或反王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1:1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1:06
侯比王中间还隔着三级“公”,而爵位上的王,和诸侯差着一个国家,诸侯是拥有国家的王,是可以任命公侯伯 ...

鲁公、郑伯、楚子,都是一方诸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1:15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1:14
鲁公、郑伯、楚子,都是一方诸侯

国君才配称诸侯,诸侯的儿子叫公子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1:1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0:52
没人欣赏在最基础知识和常识领域的独创精神,那会使对话中有太多毫无意义的歧义
语文知识不属于可以自说 ...

恩,教授这么用可能就是为了刺激你:)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1:18
别拆字理解“诸侯”,侯和诸侯是贵族和国君的区别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1:20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1:17
恩,教授这么用可能就是为了刺激你:)

那她够肤浅的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1:25
子曰 发表于 2023-5-24 09:53
周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等,前后封侯八百,统称诸侯。
侯是不敢称王的。春秋战国周室式微,诸侯兼并 ...

这个靠谱,比如诸父,是对叔伯辈的统称,一时分不清大小,直接称诸父,也无不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1:30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1:25
这个靠谱,比如诸父,是对叔伯辈的统称,一时分不清大小,直接称诸父,也无不可

不知道你们是语文不及格还是历史不及格
也许,都是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1:4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0:43
“江与河”是普通名词,“长江黄河”才是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不能拆字解释,不能说“长江指很长的江,黄河 ...

说【“江与河”是普通名词】的人基本上就告别语文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1:57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1:44
说【“江与河”是普通名词】的人基本上就告别语文了:)

你要非说火箭烧煤,没必要跟你掰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4 12:2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08:28
在那帖里都给你讲过了,还学不会,丧失学习能力是老年痴呆的表现
诸孽、诸君、诸位不是专有名词,每个字就 ...

诸侯并不都是王。

1诸侯作为专有名词,始于周。西周分封制度共有五个爵位,公侯伯子男。期中以侯爵最具代表性。故称诸侯。
周朝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楚国认为自己是独立于周的国家,所以自称楚王,周天子为此曾几次组织诸侯攻打楚国。
这也是为什么《诗经》十五国风没有“楚风”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齐宣王齐威王,赵惠文王,梁惠王”之类,都是自封的谥号,正是周王朝权利旁落,诸侯无视周王朝秩序的证明。
这一时期的诸侯,不是王。

2汉初分封,有王,侯两级,称诸侯王。到汉武帝彻底解决了异性诸侯王的问题。
后世爵位,不再称诸侯了。一般称藩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4 12:2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0:43
“江与河”是普通名词,“长江黄河”才是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不能拆字解释,不能说“长江指很长的江,黄河 ...

这是古汉语的古今异义,无蕊应该是语文老师,她在给你挖坑。
江,河,在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后世才统称所有河流都可以叫江河。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2:41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2:50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4 12:20
诸侯并不都是王。

1诸侯作为专有名词,始于周。西周分封制度共有五个爵位,公侯伯子男。期中以侯爵最 ...

没有“诸侯国”的时候,也谈不上“诸侯”这个概念,充其量是“众爱卿”这说法,否则就产生“并不是诸侯都是诸侯”的逻辑错误了,秦之后中央集权,也不再有诸侯存在,只剩下喻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2:4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4 12:25
这是古汉语的古今异义,无蕊应该是语文老师,她在给你挖坑。
江,河,在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后世才统称 ...

那是秦之后一段时期的固定用法,不是江和河这两个字的本义,更不是现在的语义,她使用这两个字的时候也不是古文献意义上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4 12:5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2:47
那是秦之后一段时期的固定用法,不是江和河这两个字的本义,更不是现在的语义,她使用这两个字的时候也不 ...

害我天天教你们查字典。

[attach]764031[/attach]
[attach]764032[/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4 12:5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2:47
那是秦之后一段时期的固定用法,不是江和河这两个字的本义,更不是现在的语义,她使用这两个字的时候也不 ...

这就是本义。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2:53
@上岸 快来补一砖。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0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4 12:50
害我天天教你们查字典。

如果不是转引古文献,字义要使用当代的用法
如今江河是泛指的普通名词,长江黄河才是专有名词,现在有人对你说他一会要下河游泳,你会对他说“你住黑龙江,明天都到不了黄河”么?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0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4 12:51
这就是本义。

只存在于古文献语境下的本义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1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04
只存在于古文献语境下的本义

交流,各有范围,凭什么你把教授理解错了就必须是教授的错

教授可能也是第一次这么用诸孽,觉得非常有趣:)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1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01
如果不是转引古文献,字义要使用当代的用法
如今江河是泛指的普通名词,长江黄河才是专有名词,现在有人 ...

诸侯,你说它天生是专有名词,它并不是天生在当下,所以只能向古文献里找证据,你到现在也提供不了,可见你也是拍脑袋一说:)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18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14
交流,各有范围,凭什么你把教授理解错了就必须是教授的错

教授可能也是第一次这么用诸孽,觉得非常有 ...

语言表达上的行为艺术就不属于审美范畴了
把错别字说成通假用法的把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20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18
诸侯,你说它天生是专有名词,它并不是天生在当下,所以只能向古文献里找证据,你到现在也提供不了,可见 ...

当下语境里的“诸侯”是文献考古内容,否则只有喻义,不再有确指的外延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2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18
语言表达上的行为艺术就不属于审美范畴了
把错别字说成通假用法的把戏

你对教授成见太深,所以欣赏不到这个用法的可爱,好在你助长了这一用法的可爱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23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21
你对教授成见太深,所以欣赏不到这个用法的可爱,好在你助长了这一用法的可爱

在你审美的情况下我审丑,仅此而已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20
当下语境里的“诸侯”是文献考古内容,否则只有喻义,不再有确指的外延

我只问你,天生那一说,是不是你一拍脑袋的说法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25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23
我只问你,天生那一说,是不是你一拍脑袋的说法

那是你拍脑门子问的,我自己没使用过这样的字眼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2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25
那是你拍脑门子问的,我自己没使用过这样的字眼

你可以把你所谓的天生的证据翻出来,用它可以抽到教授。目前属于自拍脑袋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28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23
我只问你,天生那一说,是不是你一拍脑袋的说法

韩信,怀阴侯,齐王,他都不被称作“诸侯”,所以那种“诸位王侯”的解释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3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28
韩信,怀阴侯,齐王,他都不被称作“诸侯”,所以那种“诸位王侯”的解释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这个例子离诸侯一词天生的那天差了起码有一千年了吧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37
聊补一例【《通俗编·文学·诸生》:“诸生犹诸侯,虽一人亦得云诸。”】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37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31
这个例子离诸侯一词天生的那天差了起码有一千年了吧

你的“诸侯天生”不就是诸侯的本义么?韩信封王封侯为什么是例外?到韩信那年代,诸侯指什么?语义变了么?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3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37
你的“诸侯天生”不就是诸侯的本义么?韩信封王封侯为什么是例外?到韩信那年代,诸侯指什么?语义变了么 ...

你的理解我当然是赞同的,但是这个是不是诸侯一开始的意思,存疑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41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3:44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37
聊补一例【《通俗编·文学·诸生》:“诸生犹诸侯,虽一人亦得云诸。”】

所以汉语不是一门逻辑严谨的语言,尤其古汉语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生”和“诸侯”是没有数量概念的固定用法,单称复数混用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3-5-24 13:44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2:53
@上岸 快来补一砖。

这是专贴研讨,正常交流,不宜打扰吧


再说我昨天已吐血三升,再不养兵蓄锐恐有精尽而亡之危。既然丑兄已弃暗投明,不如就此揭义旗而伐诸孽,如能一举荡平各位大爷,则六杂之幸,善莫大焉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4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41
所以汉语不是一门逻辑严谨的语言,尤其古汉语

转而攻击母语,就这点出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49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39
你的理解我当然是赞同的,但是这个是不是诸侯一开始的意思,存疑

我没翻阅古文献,不知道有没有皇帝请各路公侯伯子男贵族到皇宫喝酒被记载成“大宴诸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3:50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3:52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45
转而攻击母语,就这点出息?

你是带着感情在聊某一门语言工具?看见“爸爸妈妈”几个字就要热泪盈眶么?写成“papamama”就要横眉立目?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3:5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49
我没翻阅古文献,不知道有没有皇帝请各路公侯伯子男贵族到皇宫喝酒被记载成“大宴诸侯”

盟主大会诸侯是常有的事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0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3:50
你是带着感情在聊某一门语言工具?看见“爸爸妈妈”几个字就要热泪盈眶么?写成“papamama”就要横眉立目 ...

人之常情,用个杯子用久了都可以带感情,何况母语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4:03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58
盟主大会诸侯是常有的事

出席大会的人都什么级别?是不是拥兵割据一方的军阀?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4:04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4:09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01
人之常情,用个杯子用久了都可以带感情,何况母语

你不太适合讨论严肃的学术话题
古汉语不是一门逻辑严谨的语言,“句读之不知”也是语法不完善的体现,现代汉语,也就是白话文,是经日语改造后的语言,但多音多义的表意文字,往好了说叫表达方式灵活丰富,往坏了说,歧义很难避免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12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3:45
转而攻击母语,就这点出息?

他说的是汉语特点,不是攻击母语。

讲“天生″的话,可以先把"候"拿掉,想想天生的“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它而不是别的字放在侯的前面组词。

后来语意演变形成专词,可以暂不考虑。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1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4:04
你不太适合讨论严肃的学术话题
古汉语不是一门逻辑严谨的语言,“句读之不知”也是语法不完善的体现,现 ...

对古汉语一不懂二不爱,就不说为妙吧

你看不懂的东西就不严谨,你不喜欢的人就丑,你都对:)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1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4:04
你不太适合讨论严肃的学术话题
古汉语不是一门逻辑严谨的语言,“句读之不知”也是语法不完善的体现,现 ...

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什么我国文字诞生几千年,却始终没人发明标点符号用以断句。我可以肯定是故意的,因为并非古人就没有断句的困扰。那么,为什么呢?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16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12
他说的是汉语特点,不是攻击母语。

讲“天生″的话,可以先把"候"拿掉,想想天生的“诸”是什么意思, ...

逻辑并非语言本身的属性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20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15
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什么我国文字诞生几千年,却始终没人发明标点符号用以断句。我可以肯定是故意的,因为 ...

难道你说话的时候会说标点符号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22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16
逻辑并非语言本身的属性

不同意。逻辑是事物得以存续的根本,就象八星说的,是大脑的内置模块。在我们发现、命名之前,它就已经存在。语言只是给了它一个指称而已。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24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20
难道你说话的时候会说标点符号


这不一样。我说的是"文字″,而不是面对面的“说话"。我奇怪的恰好是这个,为什么一直不发明标点符号,方便文字记叙更精确地还原“说话"。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25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22
不同意。逻辑是事物得以存续的根本,就象八星说的,是大脑的内置模块。在我们发现、命名之前,它就已经存 ...

如果一种语言自带逻辑属性,那么说这种语言的人就天生都是逻辑犯,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语言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26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24
这不一样。我说的是"文字″,而不是面对面的“说话"。我奇怪的恰好是这个,为什么一直不发明标点符号, ...

因为文与言是两个系统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28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25
如果一种语言自带逻辑属性,那么说这种语言的人就天生都是逻辑犯,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语言

如果一种语言没有逻辑属性,它早就已经自动消亡。所以凡是现实存在的语言,都是存在逻辑的。

因为,没有逻辑的语言即使存在过,也会因为没有逻辑而导致无法学习、无法推广、无法流传。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31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26
因为文与言是两个系统

这个说法还是不能给我解感。我疑惑的就是“文″这个系统里,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41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31
这个说法还是不能给我解感。我疑惑的就是“文″这个系统里,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

断句本身就是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你读一篇断好的文章,你读到的是别人的理解,看来省事不少,其实失去更多

再说点个点圈个圈,这种小儿科的符号怎么会没有,点上去不美观罢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4:42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14
对古汉语一不懂二不爱,就不说为妙吧

你看不懂的东西就不严谨,你不喜欢的人就丑,你都对:)

你最好能说一些看起来像是见解的内容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4 14:44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41
断句本身就是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你读一篇断好的文章,你读到的是别人的理解,看来省事不少,其实失去更多 ...

你的意思是,故意制造歧义?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4 14:44
上岸 发表于 2023-5-24 13:44
这是专贴研讨,正常交流,不宜打扰吧



昨天还有我没看到的事吗?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4:46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4:48 编辑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15
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什么我国文字诞生几千年,却始终没人发明标点符号用以断句。我可以肯定是故意的,因为 ...

谈不上故意,语法是逻辑在语言规则上的体现,语法不完善,是汉字象形文字导致的抽象思维欠缺而无法产生逻辑学的一种副作用
我们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能促进感性思维,但欠缺了理性思维能力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5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4:42
你最好能说一些看起来像是见解的内容

提示过你了,诸生,诸父,诸侯,同构的词,类推去吧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52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4 14:44
你的意思是,故意制造歧义?

只是扎了一道篱笆,防止猪拱吧:)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4:53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50
提示过你了,诸生,诸父,诸侯,同构的词,类推去吧

我对此给你的回复你看了么?这是互动的对话,别停留在自说自话层面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4:5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4:53
我对此给你的回复你看了么?这是互动的对话,别停留在自说自话层面

你没理解,被你固有的思路锁死了

这三个词,本是复数,方便起见,用作单数,约定俗成,有什么可奇怪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5:02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4:59
你没理解,被你固有的思路锁死了

这三个词,本是复数,方便起见,用作单数,约定俗成,有什么可奇怪的 ...

跟谁约定俗成的?
两个人对话,其中一个人说“诸君请听我仔细说”,另一个人就得怀疑他在对谁说话,是不是屋里有鬼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5:1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5:02
跟谁约定俗成的?
两个人对话,其中一个人说“诸君请听我仔细说”,另一个人就得怀疑他在对谁说话,是不 ...

你看,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愿意去理解,以此说明汉语有问题,教授有问题,何苦:)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5:20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5:24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5:11
你看,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愿意去理解,以此说明汉语有问题,教授有问题,何苦:)

一个人称指示代词用得不准确而已,多大点事,类似这毛病她也不是第一次犯,她在普通陈述句里还用“适之”代指胡适,用“润之”代指毛大人,看得出来缺乏对人称位格的理解,称呼别人的字,这是亲历者的口吻,她只能在直接引语里才能使用
但是煞有介事想掩饰这种错误,只会暴露更多的问题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5: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5:20
一个人称指示代词用得不准确而已,多大点事,类似这毛病她也不是第一次犯,她在普通陈述句里还用“适之” ...

呼字不呼名不是正常操作吗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4 15:26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5-24 15:27 编辑
无蕊 发表于 2023-5-24 15:23
呼字不呼名不是正常操作吗

呼别人的字是第一人称亲历者的口吻,她只能在直接引语里使用,不能做为她自己的普通陈述句,她是宋庆龄宋美龄才有机会这样说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3-5-24 15:30
放诸四海的诸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5-24 15:3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4 15:26
呼别人的字是第一人称亲历者的口吻,她只能在直接引语里使用,不能做为她自己的普通陈述句,她是宋庆龄宋 ...

读过论语不,子路子贡都是字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