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谈空说有 [打印本页]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7 08:44
标题: 谈空说有
唐僧大弟子叫悟空。悟空是学佛的第一大关。
何为空?佛学初来东土,国人拿道家的“无”来比附“空”,南辕北辙了。为什么说南辕北辙?空的真义,不是“无“”,恰恰相反,是“有”。只不过,需要加一个前缀,叫“妙有”。加了这么一个前缀,就可知,说是有,其实不是“实有”,而是“假有”。

何为实有?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人的叫实有。

何为假有?不能自我主宰,只能依靠合成而生的叫假有。比如,麻子需要奶嘴加持才活得滋润,妥妥的假有。

那么,世间存在实有吗?释迦摩尼慧眼一扫,尼玛,世间万物皆是合成而生,没有一件是自生自灭的。比如人,是骨肉血的合成。骨肉血,哪样不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的合成。细胞,又是细胞壁细胞核的合成。细胞壁细胞核,又是啥啥啥的合成。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合成的产物。

合成,即为假有,佛学正式说法是“因缘和合”。释迦摩尼命名为“空”。可见,释迦摩尼之空,不是物理空,不是时间空,不是逻辑空,而是哲学空。

国人因为文化传统而知障,很难理解这个“空”。我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比附:如果非要用中国话的语境来理解,大概可用“空无所依”。

悟空,只是第一步。一旦悟空了,接下来干什么?悟净,看一切相皆是非相,不再梦想颠倒,不再生起烦恼,究竟涅槃。

这就行了吗?不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是悟空境界,难免会躺平。释迦摩尼是教人积极,不是教人消极。因此,还得悟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到人世间了生脱死的佛,才是真佛。即使是猪,也得努力向人的生活状态,活出人样。这就是猪八戒让我们欢喜的原因所在。

各位亲,佛在人世间,懂了么?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7 08:57
这就是悟能当过上门女婿的原因,悟空和悟净只能落草为寇
作者: 黑不溜秋    时间: 2023-5-27 09:00
悟了个空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7 09:04
此文只说了空的第一层,无我。下次有闲了,再说说空的第二层,无常。
作者: 又见茉莉花    时间: 2023-5-27 09:09
本帖最后由 又见茉莉花 于 2023-5-27 09:46 编辑

没有慧根的表示使劲悟也没悟出啥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给人正能量的佛学或者宗教,都是有其哲学性和科学性的。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3-5-27 09:37
用佛法指导现实,不在概念上打转。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5-27 10:0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5-27 10:13 编辑

佛家的所谓“空”,说的是空性。空性的含义是无自性。翻译成哲学语言,就是“没有绝对本质”。对应于有情众生,就是众生无永恒不变之灵魂。

既然事物无绝对本质,自然依条件变化而改变,而生灭。这个条件叫因缘。因是起源,主要条件,缘是过程,次要条件。主次要条件共同作用,叫因缘和合。

印度佛教的这套说法,是专门针对印度种姓制度大祭祀——婆罗门的。因为婆罗门教认为人有本我,永恒不变之灵魂,是绝对的。也就是梵。

既然人有永恒不变之灵魂,自然婆罗门永远是婆罗门,刹帝利永远是刹帝利,吠舍永远是吠舍,首陀罗永远是首陀罗。空性是针对种性(姓)而产生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7 10:17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0:05
佛家的所谓“空”,说的是空性。空性的含义是无自性。翻译成哲学语言,就是“没有绝对本质”。对应于有情众 ...

佛学的“空”是个不可知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也许有,可能有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7 10:22

高论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5-27 10:3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5-27 10:49 编辑

中国也有种性,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比如“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这都是种之性,也是种之姓。宗族血缘,嫡庶之别。

佛教的空性,就是反对这些的,所以,对于把宗族血缘视为圭臬的儒家士大夫来说,比较反动。所以才会有一次次的灭佛。所以武则天才会倡导佛教,而清末造反的白莲教起源就是佛教的白莲宗。

所以,那个天生地长,无父无母,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后来又变成猴子,再后来又学人,修行成仙的才被叫悟空。因为它恰恰体现了佛家的空性,无自性,无绝对本质,因缘生灭。

有情众生无自性,无绝对本质,无永恒不变之灵魂,自然也就会因业力这个因,这个主要条件而坠入六道轮回。只有通过涅槃方可解脱。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7 10:42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0:35
中国也有种性,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比如“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这都 ...



如此说来,悟空还是没啥用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7 10:47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0:35
中国也有种性,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比如“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这都 ...

佛教“众生平等”是反种姓制度的主张
空是佛学的本体论,从空出发最后能得出“有没有种姓制度无所谓”结论,因为从可能性前提不能得出肯定或否定性结论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7 10:49

我是真的悟不了,一俗到死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5-27 11:06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5-27 11:11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5-27 10:42
如此说来,悟空还是没啥用


按佛家的说法,众生无自性但并不自知,因业缠身,浑浑噩噩的随波逐流。所以要通过修行来悟,来证。等悟了空,就会斩断因缘,脱离六道轮回,进入不生不灭的状态。也就是涅槃了。呵呵。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5-27 11:17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5-27 11:19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7 10:47
佛教“众生平等”是反种姓制度的主张
空是佛学的本体论,从空出发最后能得出“有没有种姓制度无所谓”结 ...


佛教有严格的本体,认识和方法(实践)划分和区别么?比较怀疑。作为一个公元前6世纪的古老思想,佛教还是传统宗教的三合一修行模式。众生平等是说佛性上的平等,来源还是空性。众生虽佛性相同,但因业不同,所以果报还是不一样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7 11:43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1:17
佛教有严格的本体,认识和方法(实践)划分和区别么?比较怀疑。作为一个公元前6世纪的古老思想,佛教 ...

佛学并不是一套哲学著作,但你自己读佛经时要做概念区分,哪些是现象陈述哪些是形而上学论述,哪些是主张,哪些是观点
从空到反对种姓的推理是你干的,佛经里三世六道轮回的教义有众生一起受业力而轮回的说法,佛教自己就为众生设了六种不同等级的轮回之道,说佛教反种姓等级制度差不多算贴金行为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5-27 12:53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5-27 13:01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7 11:43
佛学并不是一套哲学著作,但你自己读佛经时要做概念区分,哪些是现象陈述哪些是形而上学论述,哪些是主张 ...

佛教是宗教,但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所以,要放到印度哲学知识体系中,才能更清楚了解佛教思想,这点没错吧。

空性(Śūnyatā)这个概念,在早期佛教中,指的就是无我(Anattā)。Anattā 是巴利语的复合词,由 An(不,没有)和 Attā(自有本质)组成。Attā在婆罗门教的吠陀文献中,指向的就是灵魂——众生永恒不变的本质。永恒不变的灵魂是婆罗门教派信仰的核心。婆罗门把 Attā 当信仰核心,佛教却讲 Anattā(无Attā)。当然是截然对立的,也是有针对性的。

所以,这不是我的推论,而是本意就是如此。

婆罗门是印度四大种性之首,婆罗门教也是捍卫种姓制度的根本。那么,空性概念显然就是针对种性(姓)的咯。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7 13:36
我很愚钝,觉得螃蟹说的更能理解一点。
主要是螃蟹见机说法辩才无碍,临大师太高深了,没考虑门外汉的接受能力。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5-27 14:12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2:53
佛教是宗教,但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所以,要放到印度哲学知识体系中,才能更清楚了解佛教思想,这点没错 ...

佛祖自己还是刹帝利呢,说是反种姓等级制度,佛教里如来菩萨罗汉比丘和尚沙弥分得也是一清二楚,衣服都不能穿一样的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5-27 14:46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5-27 14:51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5-27 14:12
佛祖自己还是刹帝利呢,说是反种姓等级制度,佛教里如来菩萨罗汉比丘和尚沙弥分得也是一清二楚,衣服都不 ...

开悟证道的层次,不同于氏族血缘的等级划分。前者是可变的,不能血缘继承的;后者是不可变的,可血缘继承的。再说,前者仍符合因业果报的逻辑。

还有,宗教组织的管理系统与该宗教的教义,也难免会有一些冲突。因信称义,嚷嚷任何人都不能横亘在上帝和信徒之间的基督新教,虽无教宗,但也有等级森严的主教和长老嘛。中国的寺庙,烧个香还有高低贵贱,还要爱党爱国呢,这些已经与教义无关了……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7 14:48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4:46
开悟证道的层次,不同于氏族血缘的等级划分。前者是可变的,不能血缘继承的;后者是不可变的,可血缘继承 ...

佛经看起来冲突,实质不冲突。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7 22:24
螃蟹先生将佛学政治化解读了。佛学确实离不开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文化传统,但佛学作为一门人生哲学,已经脱离了政治诉求,否则,怎么可能在政治氛围和文化传统都是迥异的东土中国蓬勃发展?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7 22:26
螃蟹 发表于 2023-5-27 10:05
佛家的所谓“空”,说的是空性。空性的含义是无自性。翻译成哲学语言,就是“没有绝对本质”。对应于有情众 ...

印度佛教的这套说法,是专门针对印度种姓制度大祭祀——婆罗门的。因为婆罗门教认为人有本我,永恒不变之灵魂,是绝对的。也就是梵。既然人有永恒不变之灵魂,自然婆罗门永远是婆罗门,刹帝利永远是刹帝利,吠舍永远是吠舍,首陀罗永远是首陀罗。空性是针对种性(姓)而产生的。
————————
这是佛学讲空性的一个应用,而不是佛学讲空性的起因。螃蟹先生搞反了。

作者: 遇见未来    时间: 2023-5-27 22:31
本帖最后由 遇见未来 于 2023-5-27 22:34 编辑

空空之行。空空之间的虚空行者罢了。一场欢喜一场愁,放下执迷,立刻顿悟。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指,很多事与人,都像一个早就安排好的顺序,排列,到什么时候来什么事。这个过程里面的我们,一无所知。

只有一种人能自知。就是指领悟能力很强的人。其实,回头望这个过程都是空空如也。

既是空。何必求?

这个嘛!请相信就算你知道了全部过程也要假装不知道。也就是指最终的结果都是作古。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7 22:43
遇见未来 发表于 2023-5-27 22:31
空空之行。空空之间的虚空行者罢了。一场欢喜一场愁,放下执迷,立刻顿悟。

什么意思呢?

问好天人。放下执迷,立刻顿悟。说得好。

作者: 遇见未来    时间: 2023-5-27 22:5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27 22:43
问好天人。放下执迷,立刻顿悟。说得好。


说的很容易做到特别难。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