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东坡题跋一则,兼及挽金庸联 [打印本页]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6-10 08:54
标题: 东坡题跋一则,兼及挽金庸联
东坡题跋一则


  “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来时一,去时八万四千,此意出楞严,世未有知之者也,元符三年九月二十日书赠都峤邵道士。
  芭蕉和莲花是佛家常用比喻,芭蕉,其叶层出不穷而除去叶子中无一物,喻空,莲花则喻不染著。
  从文句上看,苏大胡子可能是在开玩笑,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佛家的芭蕉莲花是在说什么。
  “百节疏通”承“身如芭蕉”,芭蕉没有节,疏通到没有,可见其疏通了。“万窍玲珑”承“心如莲花”,心和莲都是有窍的,这里说万窍,若是算上周身每一毛孔,则还说少了呢。
  “来时一”,人生皆始于婴儿。“去时八万四千”,八万四千尘劳也罢,八万四千法门也罢,都是万千造作同归于尽。
  “此意出楞严,世未有知之者也”,《楞严经》在宋时是难得一见的书么,何况《楞严经》也不可能说“百节疏通,万窍玲珑”这样着相的话,所以我觉得苏大胡子是在这里和邵道士开玩笑,道士与和尚隔教,拿定他不读楞严也是可以有的。
  “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如果不考虑两个比喻的佛家背景,这倒可以是对文艺的大赞:元气淋漓,心手相应,是第一等境界。以我所见,鲁公草稿、东坡闲文、天池泼墨皆可以当之。
  偶见有挽金庸先生联用此典:“身如芭蕉心如莲花哲人远去,百节疏通万窍玲珑天笔回归。”且不说它成不成个对子,挽联是可以这样开玩笑么,不知道是真是假。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村里有户人家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贴在大门上的事了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6-10 09:03
前四句看起来也不太合章法,自我粗浅的文底,感觉可能真是戏谑之作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0 09:07
我看看我看看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6-10 09:15
花若叶 发表于 2023-6-10 09:03
前四句看起来也不太合章法,自我粗浅的文底,感觉可能真是戏谑之作

从意思上可以推断,要么东坡正经不懂佛学,要么东坡戏谑老道,一时想不出第三种可能:)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6-10 09:22
无蕊 发表于 2023-6-10 09:15
从意思上可以推断,要么东坡正经不懂佛学,要么东坡戏谑老道,一时想不出第三种可能:)

还有可能就是喝醉了,人强要留一笔题字,毕竟他老人家文好,字美,盛情难却之下,戏耍几笔,虽然没显示太高水准,因为是题字,毕竟也给好事者留下来了。金大侠以为是宝,或感其佛意,拿来翻新一下。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6-10 09:25
花若叶 发表于 2023-6-10 09:22
还有可能就是喝醉了,人强要留一笔题字,毕竟他老人家文好,字美,盛情难却之下,戏耍几笔,虽然没显示太 ...

是金大侠逝世时,饶某某题写的挽联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6-10 09:28
无蕊 发表于 2023-6-10 09:25
是金大侠逝世时,饶某某题写的挽联

哦,他人附庸风雅,难怪还以为金大侠故作没文化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6-10 10:29
你难道不知道芭蕉与莲花是道家八宝之二?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6-10 10:47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6-10 10:50 编辑

“此意出楞严,世未有知之者也”,《楞严经》在宋时是难得一见的书么
--------------------------------------------------------------------
你显然没有搞清楚苏东坡这句话的意思,看清楚没有,关键字:意

不是说楞严经是不是难得一见,而是一部楞严经就在那里,但此中之意,很多人却看不出来。

苏轼没有确定说那是楞严经里的话,“意”,明白了吗?是他悟到的此中真意。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6-10 10:52
好字!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6-10 10:53
芭蕉与莲花,你要是知道道家所代表的意义,就不会大惊小怪了。苏东坡之跋与下面那副挽联,都没毛病,很正点。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3-6-10 11:31
坏菜 发表于 2023-6-10 10:29
你难道不知道芭蕉与莲花是道家八宝之二?

不知道,这两样在道教有别样的含意吗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