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白求恩是问题青少年?去他的出生地纪念馆找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6:11
标题: 白求恩是问题青少年?去他的出生地纪念馆找答案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1 06:14 编辑

[attach]766895[/attach]



这两天,约了几位朋友,去多村北边一处湖边度假屋小聚,兼而小小懒散、放空一下。其中一个不在计划内的节目,就是顺道去了趟白求恩出生地。


80多年前,加拿大人白求恩,一位杰出的医生,正值该出成果的壮年,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国人对于这位英雄在中国的事迹,几乎耳熟能详,但对于这位传奇人物来中国之前的履历,恐怕就不是那么清楚。


互联网时代以来,有一种诟病往夕英雄的风气,不可简单一概否定。至少还原刘学保这类假英雄真罪犯的本来面目,是绝对必要的。但是,那种对英雄模范人物动辄吹毛求疵、夸大其词的的倾向和做派,就要不得了。


无论多么伟大的英雄,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植根于人性的弱点与瑕疵,乃是一种“无解”的必然。蔡元培时代的北大,甚至不计较为人师表者教师们的某些私德(陈独秀事件则有特因),当基于此。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有一颗独特的心灵——这才是人性化的关注点。


近年曾耳闻一个说法:白求恩年轻时是个问题青少年!这位来自加拿大的英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有一颗怎样的心灵?他的私生活又是怎样的?带着诸如此类的好奇,我们走进了白求恩出生地所在的那家纪念馆。


楼下进入图说模式。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6:12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1 20:17 编辑

[attach]766896[/attach]


位于多伦多以北一百余公里,格雷文斯特镇上的这栋独立屋就是白求恩出生地纪念馆。这栋始建于1880年的两层小楼,本属当地教会所有,1970年代初,加国官方确定白求恩为国家历史名人,遂购入该地产,并将其恢复至1890年代的样貌,作为白求恩纪念馆于1976年对公众开放。

[attach]766897[/attach]

白求恩家族于1770年代由苏格兰移民加拿大。诺尔曼·白求恩的祖父也是一位医生,是多伦多大学医学系首创者之一,其父是当地教会牧师。1890年,诺尔曼在这间卧室出生。但他在这栋房子里度过3年时光。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6:1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1 06:24 编辑

[attach]766898[/attach]

这张拍摄于1893年的照片是白求恩一家:3岁的诺尔曼(骑在马背上)、父亲(站立在马车旁)、母亲和姐姐、弟弟(坐在马车上)。
[attach]766899[/attach]

这张白求恩三姐弟的合影拍摄时间不详,估计是在他6、7岁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父亲的牧师工作调动频繁,白求恩一家自他3岁离开格雷文斯特,到他14岁时已经搬过六次家,差不多两年左右就搬一次。这意味着,他最重要的儿童少年时代,都是在频繁搬家中度过的,曾在包括多伦多在内的7个城镇生活过。

这种生活状态的好处是,诺尔曼从小就被动地锻炼了独立性,独立自主的能力,包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等。

但明显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难以结交关系稳固的玩儿伴,彼此间熟悉不久,就得说再见。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一种人生无需小伙伴的错觉,倾向于独来独往,变得个性强,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不合群。

而这些正、负面效应在诺尔曼身上都有反应。从早年起,他就是一个性格倔强,好奇心强,且富有主见的孩子,父母规定的约束也时常难以使他循规蹈矩。一句话,诺尔曼·白求恩有足够理由成长为一个具有叛逆性格和表现的年轻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6:25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1 06:35 编辑

[attach]766902[/attach]

白求恩擅长体育运动,热爱户外生活。1911年,他中断了在多伦多大学的生物学学业,去安大略北部“边疆学院”担任阅读营协会教师,同时在伐木场当工人。据说,这也是为了筹措读医学院的学费。


[attach]766901[/attach]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白求恩应征入伍。他参加了加拿大皇家陆军医疗队,在法国前线担当担架员时负伤,随后回国。


[attach]766900[/attach]

1917年,完成了在多伦多大学的医学学位课程,这是他的毕业照。值得一提的是,同期毕业的同学中,就有因发现胰岛素而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加拿大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爵士。这位杰出的医生1941年在奔赴二战战场的飞机失事中遇难。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6:35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4:13 编辑

[attach]766941[/attach]

毕业后,他再次应征入伍,这次他他成为加拿大皇家海军一艘军舰上的外科医生。1919,又加入加拿大皇家空军,成为主任医师。据信,白求恩是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加入过陆海空三军的人。


[attach]766940[/attach]

复员后,他在英国一家医院担任实习外科医生。白求恩的座右铭是:“重要的不是实践产生的结果,而是实践本身…… 永远燃烧着这种炽烈而灿烂的火焰,并保持这种狂热,才是成功的生活。”1922年,他加入苏格兰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会。

[attach]766934[/attach]

1923年,他与爱丁堡一位出身名门望族,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士弗朗西斯·彭妮结婚。因为性格不和,夫妇二人的关系时常起风波。在几乎花光彭妮继承的遗产后,他们迁居到美国底特律。白求恩在那里开始了他生平第一次也是仅有一次的私人行医。他效仿传说中的罗宾汉,仅对富人收费,穷人则免费。同时还在底特律医学院任教。时年他34岁,个人生活变得高调起来。两年后,他不幸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绝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1 09:11
贵族出身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1 09:12
等下好好学习学习,补补课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6-11 09:22
只知道他是雇佣军,工资很高
和目前那些几乎没有工资的援乌志愿兵相比,白大夫似乎不配叫“国际主义战士”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9:39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4:17 编辑

[attach]766961[/attach]

白求恩先后在加国和美国两家疗养院治疗。期间妻子弗朗西斯也和他离婚了。他感到眼下的一切都好像是“死亡的舞蹈”。最终,他要求进行一项危险的手术:人工气胸治疗法。几个月后,白求恩康复出院。由此,他决心献身于根除肺病的工作。
[attach]766958[/attach]

1928年,他移居蒙特利尔,进入在肺结核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成为一名胸外科手术开拓者的首要助手。同时,他还在麦吉尔大学任教。这是在这个时期,他再次过起了花花公子生活——酗酒,流连于社交场所,愤世嫉俗,一掷千金。

[attach]766957[/attach]

1933年,因与其他医生发生摩擦而离开。5年间,白求恩已成长为一名医术高超的胸外科医生。他进入另一家较小的医院担任胸外科主任。由于在该医院的杰出工作,他两次当选美洲胸外科医生协会执委。这是当年美国地方报纸的报道。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9:43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09:11
贵族出身

文献说,他的妻子出身贵族,但她父亲好像也只是普通白领工作。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09:4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6-11 09:22
只知道他是雇佣军,工资很高
和目前那些几乎没有工资的援乌志愿兵相比,白大夫似乎不配叫“国际主义战士”

不是这样的,下面会说到。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6-11 10:07
小时候调皮捣蛋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10:2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4:18 编辑

[attach]766964[/attach]

除了施行手术,白求恩还为医学刊物撰写了很多文章,介绍新的外科手术和他的研究改进。他还设计、改进了多种新的手术器械。有一种“白求恩肋剪”,至今现还在制造。

[attach]766966[/attach]

在专业上,白求恩是国际上公认的技术高超、具有献身精神的外科大夫。但是在待人处事上,他却有些不合群。据说,他是一个既能惹人反对他,又会使人受到鼓舞的复杂的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10:22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3-6-11 10:07
小时候调皮捣蛋了?

小时候,没有太多记录。另外,在西方,小孩子一般性的调皮一点,也不是问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10:26
照片限额用完,今天只能到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1 15:3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1 06:35
毕业后,他再次应征入伍,这次他他成为加拿大皇家海军一艘军舰上的外科医生。1919,又加入加拿大皇家 ...



上了电脑,才看见这句话,白求恩的座右铭:“重要的不是实践产生的结果,而是实践本身…… 永远燃烧着这种炽烈而灿烂的火焰,并保持这种狂热,才是成功的生活。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1 15:40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1 10:26
照片限额用完,今天只能到此。



总感觉你的图片权限少似的,按说不应该有区别。
难道是不按图片的张数按大小?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23-6-11 15:53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15:40
总感觉你的图片权限少似的,按说不应该有区别。
难道是不按图片的张数按大小?

我也很奇怪,他好像上次也被图片权限限制了。
特意看了下级别,金钻。猜测应该是图片像素太大占用资源造成的,而不是图片数量造成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19:34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15:37
上了电脑,才看见这句话,白求恩的座右铭:“重要的不是实践产生的结果,而是实践本身…… 永远燃烧 ...

呵呵,这条是我开始漏掉了,后来加上的。我是综合不同的资料来源,不小心,就会漏掉内容。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19:35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15:40
总感觉你的图片权限少似的,按说不应该有区别。
难道是不按图片的张数按大小?

没有这个问题,每天20张图片,不管大小。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19:38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6-11 15:53
我也很奇怪,他好像上次也被图片权限限制了。
特意看了下级别,金钻。猜测应该是图片像素太大占用资源造 ...

上传图片有时卡壳,偶尔会传重复,还要上传错了的,我浪费了几张。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23-6-11 20:03
从小就知道这个大老白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20:12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23-6-11 20:03
从小就知道这个大老白

嗯,至少60、70后们不陌生,好像毛的那篇纪念文章也进入了当年的语文教材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1 20:3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1 20:12
嗯,至少60、70后们不陌生,好像毛的那篇纪念文章也进入了当年的语文教材



没想到他也有年轻的时候,还挺帅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1 20:4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1 20:50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20:37
没想到他也有年轻的时候,还挺帅的。
呵呵,当年给国人的印象就是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一枚。

我个人感觉,他最帅、最酷的时候,就是手术台给伤员做手术那种风格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4: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7:04 编辑

[attach]767076[/attach]

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白求恩不只是一位天才医生,有一颗富有创意的大脑,他还是一位有天分的业余艺术爱好者。

[attach]767079[/attach]

左边这幅水彩画完成于1934年,被友人收藏。右边这幅“夜间剧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作品有资格进入蒙特利尔艺术馆1935年春季画展,而专门创作。该作品果然入选。

[attach]767085[/attach]

1929年白求恩与弗朗西斯复婚,但由于两人仍然合不来,还有他的婚外情问题等,4年后再次离婚。上面这幅画(局部)是白求恩为妻子画得肖像。
[attach]767086[/attach]

[attach]767087[/attach]

(这是白求恩的两首诗作,《思念》是写给他的恋人玛丽安·斯考特的。)

横溢的才华使白求恩对俗世、俗人流露出某种不敬。据说,他常常“喜欢用令人恼怒的方式使胆小的人吃惊”。其行为举止和穿着上,也不拘泥于一位名医的刻板形象。在公共场所,人们可以看到他穿着奇装异服,驾着一辆漂亮的黄色跑车扬长而去。他的一位朋友回忆说,白求恩就像一颗“迅逝的流星”一样。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7:11
[attach]767088[/attach]


但是,作为牧师的儿子,白求恩并不缺乏同情底层百姓之心,更是一个将悬壶济世精神付诸行动的人。1935年,他设立一所面向失业者的免费诊所。同年夏末,他赴苏联出席国际生理学会议,并趁机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考察全民医疗体系。虽然看到许多不如意之处,但他深信,唯有***把私人行医管理起来,才能保障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治疗。


[attach]767089[/attach]


1936年,他组建了蒙特利尔保障人民健康团体。这是加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医务人员发起的推进社会化医疗团体。同年,白求恩加入加国共产党。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7:19
[attach]767091[/attach]


1936年夏,西班牙内战爆发。9月,他志愿赴西班牙服务。他在一辆卡车上设计、加装了带有冷藏功能的流动血库,被誉为西班牙内战时军事医学上的伟大创举。


[attach]767090[/attach]


1937年五月,西班牙共和国军医疗队组建新的官僚机构,白求恩觉得无法继续在该机构中工作,在愤怒和疲惫的状态中回到加拿大。然后他立即开始做横贯全国历时5个月的巡回演讲,为西班牙抵抗运动寻求支持和募捐。


[attach]767093[/attach]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7:4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7:49 编辑

[attach]767105[/attach]

1937年,中国发生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写道,“西班牙和中国都是同一战斗的一个部分。我要到中国去,因为那里的需要最迫切”。
[attach]767106[/attach]



1938年1月,白求恩携带价值5000美元的医疗器械,在护士琼.尤恩的陪同下,最后一次告别加拿大。乘船抵达香港后,辗转来到中国临时首都汉口。中共代表周恩来派了一名警卫护送他去往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抵达延安当晚,毛泽东接见了他,并邀请他留下来主管八路军边区医院。一个月后,白求恩决定要去前线,在那里可以更有效及时地治疗伤员。

[attach]767107[/attach]


5月1日,他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边区,那里的战斗最为激烈。他在那里看到的不卫生的状况使他大为震惊。数日甚至数周前自前线送回的伤员蜷缩在薄毯子下。绷带多日未换,伤口已发生坏疽。很多伤员只能用截肢手术治疗。经过五天的长途跋涉后,白求恩拒不休息,马上开始工作。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7:41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7:59 编辑

[attach]767101[/attach]

白求恩和他的军事首长商量在前线设立一所医院,以供教学和治疗之用。虽然从战术考虑他们不同意这样做,但是与对白求恩的尊敬,他们还是按照他自己的计划行事。白求恩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筹划并监督建筑他心爱的“模范医院”。这个医院于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式,但在三星期内就被敌军毁坏。


[attach]767102[/attach]

这时白求恩认识到在中国游击战区,所有的医疗设备都必须是流动式的。在随后一期月报中,他强调:“医生等待病人来找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到伤员那里去。” 次年,他一共跋山涉水三千里,包括在骡子不能通行的险峻路途步行四百里。他就地取材,设计了一个可由两头骡子负责的便携式手术室。

他施行手术的速度尤其惊人。有一次,他在69小时内一共做了115例手术,甚至在敌人炮火轰击的情况下也未中断。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8:11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10:16 编辑

在极短的时间内,白求恩的名字成为传奇。“进攻!白求恩和我们在一起!” 成为战士们的战斗口号。这位不怕苦的非凡的外国人把自己的衣服,粮食,甚至自己的血献给伤员的事迹到处在传颂。

反之,中国人民的献身精神也感染了白求恩。与中国人在一起工作,使他的急躁情绪消失了。在写给加拿大的一位友人的信中,他说,“我的确非常疲惫,但长期以来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愉快…,因为人们需要我。”

1939年10月底,当他给一名伤员动手术时,因没有手术用橡胶手套,他意外地割破手指。当时他的伤口似乎无关紧要,因为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均平安无事。可这次发生了感染,患上病毒性血液中毒症。甚至在临终时,他还拒绝停止工作。诺尔曼·白求恩于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

毛泽东听到白求恩去世的消息后,写了《纪念白求恩 》一文。 白求恩成为毫不利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典型而受到尊敬。他的相片出现在宣传画,书籍和邮票上。有时只要一提毛文中的“毫不利己”,就知道指的是白求恩。

[attach]767110[/attach]

在加拿大,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于1972年荣获“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96年,他的出生地被列为国家历史名胜。1998年,白求恩大夫名字被载入加拿大医学名人册。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8:4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12 08:58 编辑

现在就标题中的问题,说说个人观感。

白求恩作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虽然在个人与婚姻生活中,存在私德方面的瑕疵,但这类问题毕竟属于人生历程中的小节。
较之他杰出的医术,十足的国家责任感,悬壶济世的悲悯情怀,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包括他人情味十足的艺术追求等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辉,那些瑕疵完全可以理解和原谅。

在公某看来,白求恩是一位有瑕疵的英雄。唯其如此,也才是真实的,令人可信的英雄。

即使不上升到高大上层面,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看大节,白求恩也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

较之那种回避瑕疵的刻意拔高,这种写实的客观表述,让英雄变得有血有肉,更立体,更接地气,更可信。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6-12 08:5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1 20:12
嗯,至少60、70后们不陌生,好像毛的那篇纪念文章也进入了当年的语文教材

确实,我们还要求背诵来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09:2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6-12 08:55
确实,我们还要求背诵来的~~~

嗯,那个年代的学生,应该都有过这个经历。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3-6-12 10:00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2 08:11
在极短的时间内,白求恩的名字成为传奇。“进攻!白求恩和我们在一起!” 成为战士们的战斗口号。这位不 ...

换了病毒性血液中毒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2 10:0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2 08:11
在极短的时间内,白求恩的名字成为传奇。“进攻!白求恩和我们在一起!” 成为战士们的战斗口号。这位不 ...



以前对这位英雄的了解太少了,只记得“国际主义精神”这个称号。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0:11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6-12 10:00
换了病毒性血液中毒症。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他在超负荷工作,生活条件又极其艰苦,营养跟不上,人很瘦,身体虚弱。没有什么抵抗力。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3-6-12 10:1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2 10:11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他在超负荷工作,生活条件又极其艰苦,营养跟不上,人很瘦,身体虚弱。没有什么抵抗 ...

咳咳

我的意思是,你有个错别字

我的意思是,我还是认真读帖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0:13
知音 发表于 2023-6-12 10:05
以前对这位英雄的了解太少了,只记得“国际主义精神”这个称号。

当年,就是加拿大人,对他了解也很少。这些信息都是在70年代及之后才逐渐被发掘出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0:14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6-12 10:13
咳咳

我的意思是,你有个错别字

哦,应该是患,谢谢。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3-6-12 10:1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2 10:14
哦,应该是患,谢谢。

我这该死的强迫症啊

看见错别字,就忍不住指出来

这都怪我中学语文老师,只要我写了错别字,就罚我上黑板上订正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0:22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6-12 10:17
我这该死的强迫症啊

看见错别字,就忍不住指出来

这很好啊,我自己发帖后,一般也会认真检查一下。偶尔还是会有漏网的。有人能告诉我,是好事。

刚才这句话,是直接在资料上拿来的。

作者: 永远的金盾    时间: 2023-6-12 10:24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2 10:22
这很好啊,我自己发帖后,一般也会认真检查一下。偶尔还是会有漏网的。有人能告诉我,是好事。

刚才这 ...

嗯,有时候自己检查不出来,思维盲区,灯下黑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0:29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6-12 10:24
嗯,有时候自己检查不出来,思维盲区,灯下黑

有时候,注意力都在内容和语句方面了,就很容易漏掉错别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2 10:3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6-12 10:13
当年,就是加拿大人,对他了解也很少。这些信息都是在70年代及之后才逐渐被发掘出来。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医师)
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
“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同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1:20
知音 发表于 2023-6-12 10:35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医师)
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
“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涞 ...

是的,具体地点等小细节,我有删减。白求恩的遗骨解放后迁移至石家庄烈士陵园。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6-12 11:21
子曰 发表于 2023-6-12 11:12
感觉白求恩也是理想主义特质,所以容易与共产党产生共鸣。
这类人对信仰和喜欢的工作有极高的热情,甚至偏 ...

嗯,可以从这个角度解读。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