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世界上有一种蠢货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5:32
标题: 世界上有一种蠢货
叫经济学家。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5:43
本帖最后由 花钱没买着 于 2023-9-2 05:44 编辑

上个月,我们家的大米买多了,赶上超市里有销售响水大米。整个家庭沉浸在香喷喷的米饭幸福指数里,好吃不贵,不仅愉悦了口感胃肠,还得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
于是,有经济学家为我们计算,整个月的买大米支出比例跟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大米的营养价值给家庭成员的健康带来的益处,以及购买大米对社会市场经济的贡献,等等。其结论是,这个月还要维持上个月的购买大米的规模,甚至是投资购买比例,随着工资和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大米的数量也必须随之增加。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5:57
本帖最后由 花钱没买着 于 2023-9-2 06:52 编辑

可问题是,大米实在是买多了,不仅一个月,甚至半年都吃不完,再买,储存真成了问题,烦恼会增多,情绪愉快指数将受影响。
怎么办呢?活跃市场经济,卖出去一部分?可已知的朋友们的大米也都买多了,社交圈子就这么大,肉多狼少,家家如此。救济穷亲戚?横向一比较,就我们家最穷。
无奈,拉动内需吧,一天三顿一个月顿顿大米饭,每顿必须多吃一碗。不能考虑营养均衡和口感花样享受了,为国家提高鸡滴屁的贡献第一,有国才有家,为了民族的振兴,迁就领导的愚蠢吧,熬过这一阵子,好日子在后头,相信懂经济的领导会做出调整。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6:02
可是很遗憾,经济学家出身的领导们的知识是教科书上的,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经过一番艰苦的计算,为了实现某个宏伟的目标,还是必须继续买大米。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6:15
我不反对养活经济学家这种职业,尽管丫的们在现下当口仍然强调房地产是刚需,为了某种统计学数字,叫嚣必须继续盖房子买房子,简直如河海森林一般愚蠢。可是,为什么必须邀请经济学家来当领导呢?前些年,我一听到神马神马安倍经济学,某强经济学的论调,就觉得好笑,花钱没买着医学都没能拯救疫情,你们凭什么能挽救金融危机?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6:20
我们似乎有一种惯性思维,就是无论谁当领导,哪届正府必须保障经济的继续发展,才对得起人民群众,对得起历史。
经济为什么必须永恒滴永无止境滴继续增长呢?经济是干嘛用的?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6:28
查了下字典,经济的基本内涵在于供给,保证我们的生存生活的需求。可是,当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呢?人的需求真是无限的吗?魔鬼。
吃饱了,你不能硬往人家嘴里塞食物,再好吃的也不行。衣服吧,够穿就行了,我们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是时装模特。家家有车就行了,不能家家养飞机,空中撞驾不比地面。房子也一样,住一处,太多了租不出去,还要掏物业费。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6:38
本帖最后由 花钱没买着 于 2023-9-2 06:39 编辑

俺农民一个,不懂神马经济学,但俺晓得,不能为了增加就业,就拼命种大米,盖房子。盖了拆,拆了还盖。米饭是吃的,房子是住的,不是为了让人们挥霍精力,怕他们造反的。
消耗库存也得讲究点理性,顾及一下环境因素,照顾一下我们母星的情绪。没活干,就先休息,思考哲学但别像八球一样走火入魔。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6:46
我们除了物质需求,是不是还应该追求点别的?上层次的。科学的棚顶限制了哲学的发展,连小酸鱼还知道在论坛挤兑板油编垃圾故事呢。
要不,我们为皿煮而战吧?消耗库存支援乌克兰,跟俄罗斯打电子游戏。武器,是用来杀人的。别像北棒子一样,动不动就咆哮着,往大海里发射几枚快过期的导弹。
作者: 姑苏    时间: 2023-9-2 06:57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滥竽充数者横行霸道,只不过并非每位听众都喜欢欣赏独奏。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7:00
太野蛮了是吧?嗯,要么,我们像徐公署和橡树格格一样掰扯历史吧,总好过如海鲜酱一样啥都瞎掺乎。国学,听起来蛮高大上的,好在,历史这个小姑娘随意打扮,咋说都行,谁花点嫖资都能上。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3-9-2 07:24
别光买大米,小米、高粱米、玉米、糙米、五谷杂粮米。。。都买点儿,既拉动了经济发展,又饮食均衡、降低血糖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7:25
本帖最后由 花钱没买着 于 2023-9-2 07:26 编辑

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追求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界,如同国民对钱的追求。大家想钱都想魔怔了,仿佛钱才是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
医僧们不琢磨咋把病看好,整天数着n位数的存款。官员们更狠,一贪就是多少个亿。他们每开一个药,每批一个项目之前,考虑的都是能拿多少好处。
钱多了,干嘛呢?平时的理性消费肯定用不了那么多。我是想攒点养老钱,走不动爬不动的时候,钱就不够了。
比不得有些人的理想,高消费的至臻境界,就是泡别人的老婆。貌似,这个是最费钱的。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7:35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3-9-2 07:24
别光买大米,小米、高粱米、玉米、糙米、五谷杂粮米。。。都买点儿,既拉动了经济发展,又饮食均衡、降低血 ...

人家都是土妞玩腻了,才去泡洋婆子。同胞滋味没尝过的,直接嫁老外,不是为了买飞机票拉动消费吧?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3-9-2 07:38
本帖最后由 风铃清音飘渺 于 2023-9-2 07:39 编辑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3-9-2 07:35
人家都是土妞玩腻了,才去泡洋婆子。同胞滋味没尝过的,直接嫁老外,不是为了买飞机票拉动消费吧?

那些同胞滋味没尝过,直接嫁老外的人,是不是为了买飞机票拉动消费就不知道了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3-9-2 08:58
完全同意。
经济学家确废料。

一个简单的小学生都会算细数据,这些经济学家愣是算不明白,全国十四亿人,人均拥有多少住房面积,空置多少房,算来算去算出刚需。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3-9-2 09:04
大小房地产商烂尾,怎么办?有办法,老郑收兜,一是维稳,二是保护地产商。老郑有银铺,银铺有印币厂,一切都搞定。

现在房子只能活3o年,否则接不上趟。不搞房产干啥呢?地摊都摆不上还能干啥?

浪费没事,主要抓郑绩。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 09:36
真空包装的,存一年多没问题。不影响口感。
粮食这个东西,等你你感觉到要出问题了,就已经来不及了。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 09:49
我二叔家的堂屋里的地下,有他挖的一个长方形的储存粮食的水泥池子。他经常给我们说,要存三年粮,我们家这么多人,到了荒年,不能饿着。我很理解他的这种想法:饿怕了。他们那一代对饥饿的恐怖记忆是铭刻在骨子里的。尽管时代在改变,但他们对当局一直是不怎么信任的,这也是他们的经验与教训所致。

一旦开战,中国的存粮只够一年半,想想看,到时候会发生什么。而种子,都被别人控制着。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9:50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3-9-2 07:38
那些同胞滋味没尝过,直接嫁老外的人,是不是为了买飞机票拉动消费就不知道了

看来你尝过了,嘎嘎。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3-9-2 09:52
坏菜 发表于 2023-9-2 09:49
我二叔家的堂屋里的地下,有他挖的一个长方形的储存粮食的水泥池子。他经常给我们说,要存三年粮,我们家这 ...

一旦开战,你们大城人就是靶子。

城市化,特大城,是无知。

新农村才是方向。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3-9-2 09:52
坏菜 发表于 2023-9-2 09:49
我二叔家的堂屋里的地下,有他挖的一个长方形的储存粮食的水泥池子。他经常给我们说,要存三年粮,我们家这 ...

非常汗颜道歉,我随口说说,其实没买那么多大米。真实的情况是,大米见底了,下周必须买。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 09:56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3-9-2 09:52
非常汗颜道歉,我随口说说,其实没买那么多大米。真实的情况是,大米见底了,下周必须买。

你说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老家的事。我二叔已经去世三年了,他存粮的那个池子也见了底,都被他孩子卖掉了。孩子不管这些,没了就去买。他们体量不到上一代人的忧虑,尽管那些忧虑在我们看来有些可笑、杞人忧天;但当那一天真正来到的时候,才会知道,那个粮仓的价值。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冲突。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3-9-2 10:07
嗯呐,我们不管国家经济基本面,只管结构牛。这是跟花花学的

花花自从三年前掉进结构牛的坑里,至今还没爬出来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3-9-2 10:26
本帖最后由 呼啸的老鹰 于 2023-9-2 10:29 编辑

经济学家都是看领导脸色行事的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 10:31
不止“经济学家”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1:01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3-9-2 09:52
一旦开战,你们大城人就是靶子。

城市化,特大城,是无知。

想多了,除非内战。外战,谁敢攻击本土?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1:03
中国只要不内乱,没有谁敢攻击本土。中国的实力相当恐怖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1:05
现在是我们敢不敢欺负别人,而不是过多担心别人侵略我们。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3-9-2 11:55
道路 发表于 2023-9-2 11:01
想多了,除非内战。外战,谁敢攻击本土?


你们这些被猫化了的猫民,刀架脖子上以为开玩笑,临死那一刻也不相信是真的。



作者: 姑苏    时间: 2023-9-2 11:58
吃不完的大米养猪呗
作者: 姑苏    时间: 2023-9-2 11:59
西湖五套房,一套养又鸟,一套养老鼠,一套健身,一套藏书。
一套住人。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2:32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3-9-2 11:55
你们这些被猫化了的猫民,刀架脖子上以为开玩笑,临死那一刻也不相信是真的。

新农村,没人,也是闲着。不过有钱的,还要挖地下室,备用,哈哈。真到末世了,不被核杀,就会被人杀,藏也藏不住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2:34
主要是从国家管理与战略上想办法,小老百姓作为有限,几乎可忽略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2:36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9-2 12:44
现在不象过去,要团结,一旦乱了,大家一起遭殃,很难逃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9-2 14:24
包括庸医不?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