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谈谈庄子笔下的至人形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指尖弹出盛夏    时间: 2023-9-4 14:51
标题: 谈谈庄子笔下的至人形象
庄子笔下的至人真人形象是怎样的呢?可以概括几点,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是混元论,万物混元一体,所以他们不臧否人物,不参与争论,不争辩是非。做人请循其本,莫若以明,他们抛弃世俗价值标准,自然也置身荣辱之外。在言行举止上,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自我泯灭个体的主观愿望,不恋眼前的生,也不虑未来的死。

按理,这样一种人生感觉浑浑噩噩,很没劲,但庄子给真人带上了主角光环,所谓主角光环,就是免除了他们温饱这基本需求的约束,他们不食人间烟火,游乎四海之外,其实说是超脱于温饱需求之外更准确点。庄子把他们的精神生活描述的飘逸洒脱,牛皮哄哄。比如“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描写的超逸脱俗,让人充满遐想。

这种至人形象完全是庄子的艺术创造吗?肯定不是,一种说法是庄子借用了上古的神话素材,把里面的神仙角色进行艺术加工,放进自己的著作中,披上哲学的外衣。但中国的上古神话太支离破碎,要给至人形象来一番认祖归宗怕是有不小的难度。

此外,庄子的至人形象还有一种来源。在春秋战国之前,印度文化就已经传入中国巴蜀一带,路径是西南边陲有一些通道。楚国就受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学者丁山先生考证,屈原离骚中的关于昆仑神山的传说其实出自印度须弥山神话。庄子的鲲鹏形象来自印度宗教中的大鹏金翅鸟。至人那些如“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的修行与印度瑜伽的修行有很大的渊源。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与《奥义书》中梵我合一理论有高度的相似性,说庄子的至人、真人源自印度宗教修行者的形象,也有无不可。

不过我以为庄子笔下的至人形象还有其他一处来源,那就是原始宗教中巫师的形象。在战国时期的北方,巫教的影响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在南方楚国,人们相比之下轻礼乐,重鬼神,巫风盛行。巫师常见的一种法术就是鬼神附体,俗称“过阴”,其中必然经过一道工序,就是昏迷术,事先服用某种麻醉药物,务必要丧失自我意识,进入精神迷狂状态,自此贯通天地,进入鬼神世界,替人消灾必祸。这种状态正类似庄子“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等描述。这番请神的精神体验描绘成“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真算不得夸张。

古代巫师为了增加法力的可信度,也添加一些神通,如吞火、辟谷、上刀梯等玩意,庄子“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此类描述,应该也是巫师耍的一些神通。




作者: 怀璧其醉    时间: 2023-9-4 15:29
对庄子的认识,仅限于是道家思想代表人——-是高中时候学过的语文常识。
作者: 怀璧其醉    时间: 2023-9-4 15:38
巫术这东西,听着很玄乎,但我觉得,所有现象都能有科学理论来支持,否则都是传闻。
我今年去湘西,看过那里的真人表演,上刀山下火海,就是赤脚在刀刃和火堆上走过。
我觉得一定会有什么科学奥妙在里面,譬如磷的着火点仅30几度。。。
作者: 四十九    时间: 2023-9-4 16:46

研究的深
作者: 四十九    时间: 2023-9-4 16:53

据我模糊的记忆,庄子对至人有过一段有趣的逻辑:
至人无己,所以不会“失己”。
我们俗人,走着走着,找不到自己了,或者说找不到自己的初心了,便很失落,很慌张,脸上长出那种迷途羔羊般的可怜,无助的徘徊人间。
但至人不一样,他们一开始就消灭了自己,一开始就是个无心法师,所以无论走到那里,都不会觉得失落,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是自己的家,与人为善,笑呵呵的面对一切。
如果哪一天你看到桥底下,有个对所有人笑的流浪汉,别可怜他,说不定他就是个至人,比你层次高过九重天。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9-4 18:57
楼主有研究
庄子是进入更高级的思维
所以天地人混一了
……^_^
欣赏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9-4 19:08
四十九 发表于 2023-9-4 16:53
据我模糊的记忆,庄子对至人有过一段有趣的逻辑:
至人无己,所以不会“失己”。
我们俗人,走着走着, ...

看小说“姑妄言”时,里面有一个人物。编草鞋卖为生,仅够吃就行了。整天对天笑,对地笑,对一切人笑。别人都说是个疯子
可能就是你说的这类人
……^_^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