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农民工”改名“新产业工人”咋想的?你说该叫啥?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0:44
标题: “农民工”改名“新产业工人”咋想的?你说该叫啥?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0:49 编辑

看到一篇装模作样的博眼球文,准绝点说,是瞎咋呼文。
其具体内容不值得费太多笔墨(后面或许会陆续提到)。

在公某看来,这事儿至少有如下几个问题,不能不考虑:
—— 有没有必要改名?
——“农民工”现状样?
—— 政策法规现状如何?
—— 实业经营方现状是啥?
—— 究竟叫啥名更恰当?

1】改名固然有必要。

“农民工”这个叫法,不正规还在其次,涉嫌歧视是一个更值得纠正的理由,这点无需赘述。

咋呼文提出,要把“农民工”这个喊了不少年头的“三字经”改为“五字经”——“新产业工人”!

不知作者咋想的,或许常识结构这一块,与六星那谁谁谁们有一比,也是当年的豆腐渣工程?

啥叫“新产业工人”?纯属基本概念都没整明白的主儿!
传说中的“农民工”,这个非正规称谓,本身就具有局限性。

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者,只能进入产业这一块?三产服务业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嘛。

既然要冠冕堂皇地提出改名,除了概念内涵,首先就要考虑到外延的周全这个最基本问题。

其它几个问题,楼下慢慢扯。那啥,大可随时发表你的高见,不必等待公某的低见。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0: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2:12 编辑

2】关于“农民工”现状

不能说,今天的“农民工”与早年没有变化。例如,工资待遇有相当程度提高,保险、福利等方面也有所改善等。

但是,实质性变化是很有限的。并且,只要中国还存在城市户口制,农民工的状况就算不上根本性改变。

这里要搞清一个问题,有少数人在城里扎了根,包括稳定就业,买了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有的甚至拿到了城市户口。我老家的亲戚中,就有这种情况。

这部分人已经不属于“农民工”,而是“城里人。他们境遇的改变,不代表农民工的现状。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0: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3:00 编辑

3】政策法规现状如何?

无需过激到各级ZF出台的政策、法规存在主观故意性质的歧视,但客观上,某些方面的歧视依然存在。

而要害就在与城镇的非农业户口与乡村的农业户口。由此衍生出太多包括政策法规性的歧视。

想起那个令人惊骇的事件:堂堂共和国首都,那年曾堂而皇之地发出所谓“清理低端人口”的号令!具体执行中的事件暂不提,这个“低端人口”提法就是赤裸裸的歧视。

公平地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呼吁, “农民工”相关的国家与地方法规和政策,都有一些消除歧视的具体规定。包括工资待遇、保险和福利等。

但是,只要中国现有的两大类户籍制度的分野不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0: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2:12 编辑

4】实业经营方现状是啥?

“农民工”就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私企以逐利为核心目的,这点甚至不该受诟病。
毕竟,做实业较之某些高利行业(如金融),难度大,利润低。据投资界的学者,投资实业的回报可能只及金融投资的十分之一!

幻想让企业老板们都变成慈善家,也就完全不现实。

从逐利的逻辑出发,只要不违法,私企当然会对农民工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险等方面大做文章。
而只要这种做这种文章的空间足够大,私企倾向于多招农民工,也就是自然现象。

农民工要想改善待遇和处境,最现实的靠山也只能是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政策,特别是落实环节。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0: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2:11 编辑

5】“农民工”究竟改啥名更恰当?

如果从理想主义出发,啥名都不改,直接消灭这个歧视性称谓,只要是务工者,不分来源是城市和乡村,都是打工者、职工。这是最彻底的方案。

但是,只要中国城镇与农村户口的分野一天不消灭,这种理想就没有现实基础。

公某觉得,从现实出发,或许可以接受“异地务工者”这个概念,简称“异地工”。凡是户籍不在本市者,都是“异地工”,包括来自其他城市者。

“异地工”这个称谓,基本上消除了“农民工”所附带的那种歧视性意涵。

而对于ZF部门和企业管理方而言,在客观需要区分的场合,也能满足相关需要。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0: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3:08 编辑

本想归纳介绍一下“咋呼文”,实在没动力,全文贴这儿吧。

                            “农民工”改名了?新名称被提出来,有气势,还好听,那叫什么?
                  =====================================================
                                                       鸿片剧制   2023-06-02 13:0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面临着种种困境和不公平待遇。为改变这一状况,农民工群体正逐渐转型,这是一个历经多年发展,不断努力的过程。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农民工更名新产业工人的必要性、意义以及影响。


从“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定义变化中的社会现实

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定义,在近几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本只被认为是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者,到现在被重新定义为“新产业工人”,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认知程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改变,更是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实际变化和现实需求。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在城市中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建筑工人、服务员、送货员、快递员等等。然而,长期以来,他们却一直被忽视、被边缘化、被歧视。

他们缺乏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等,常常处于一种较为贫困的状态。这种现象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国家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产业工人的出现,为这些新兴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保障。他们不仅具备着较高的技术水平,还经常受到各种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支持。

这些人群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国家政策对于新产业工人的支持和关注也越来越多。例如:对于新产业工人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对于其社会福利的保障等等。

总的来说,从“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这一过程,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变化。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新产业工人的出现,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也说明了国家在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逐渐完善。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和新产业工人这一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将会得到更多的改善和提升。

同时,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认知也将更加客观、公正和尊重,消除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偏见和歧视。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新产业的崛起,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少,许多人因为技术或者教育的原因无法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此外,一些地方的劳动力管理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农民工和新产业工人的权益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认知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减少社会上对于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一群体。***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加强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和保护,同时各级***也需要加强对于劳动力管理的监管,保障这一群体的权益和福利。

企业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和福利保障,为员工提供更加稳定和有保障的就业机会。

同时,整个社会也需要加强对于这一群体的认知和尊重,消除对于这一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为他们营造更加公正、平等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从“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这一过程,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实际变化和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支持这一群体,加强对于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的监管和保障,消除社会上的偏见和歧视,为他们提供更加稳定、有保障和尊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不仅仅是我们对于这一群体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农民工转型为新产业工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劳动力资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逐渐成为了新型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农民工转型为新产业工人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方面,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新型产业工人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农民工具备相当的劳动技能和经验,在新产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机会。此外,国家对于新型产业工人的培养和支持政策也不断加强,给予农民工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首先,由于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的不足,很多农民工并不具备适应新产业的技能和素质,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转型。其次,新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压力与农村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农民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此外,新产业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很大,需要农民工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因此,农民工转型为新型产业工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民工转型,需要***、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应该加强对新型产业工人的培训和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工适应新的职业环境。企业应该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提高新型产业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农民工转型为新型产业工人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转型,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共同努力下,农民工转型将会在机遇和挑战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企业与社会各方的责任:如何推动农民工转型

农民工转型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推动农民工转型,***、企业和社会各方都需要担负责任。

首先,***在农民工转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民工的转型发展。比如,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让他们适应更高端的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吸纳农民工,推动他们转型为城市职工。

其次,企业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薪资待遇等方式吸引农民工转型为城市职工。此外,企业可以开展“双创”活动,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转型为企业家,这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最后,社会各方也需要为推动农民工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大学可以开设更多面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开展更多关注农民工的公益活动,增强对农民工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综上所述,推动农民工转型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携手合作,共同解决农民工转型面临的问题,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工顺利转型为城市职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贡献。


未来展望:新产业工人的角色与价值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未来的生产和劳动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革。

新产业工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他们将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新产业工人的角色
首先,新产业工人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具备更高级别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生产环境和需求。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工人所需的基本技能,如机械加工、电子维修等,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等新技能,以适应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模式的要求。

其次,新产业工人也需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先进技术。

例如,他们需要掌握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了解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以便能够熟练地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这些技能的掌握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最后,新产业工人的角色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技能,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维护生产设备和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这些责任和义务将有助于保障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新产业工人的价值
新产业工人的出现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首先,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次,新产业工人的技能和知识也将有助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升级。他们能够应用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这将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新产业工人的出现将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将有助于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例如能源、环境污染等。

他们能够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探索新市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他们也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结语:

在未来的生产和劳动方式中,新产业工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出现将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升级,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他们也将有助于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希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新产业工人的角色和价值,注重培养和发掘他们的潜力,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鼓励创新和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产业工人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农民工转型为新产业工人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社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为新产业工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7 21:03

中国的居民户口簿,把居民分为“农业家庭户口”和“非农业家庭户口”,非农业家庭户口就是城镇居民。

农业家庭户口的人就是农民,不管他们出去干啥工种,身份都是农民。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7 21:05

新产业工人,可能是按岗位说的,那么新产业工人里面,也要分为农民工和非农民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1:15
知音 发表于 2023-9-17 21:03
中国的居民户口簿,把居民分为“农业家庭户口”和“非农业家庭户口”,非农业家庭户口就是城镇居民。

...

你抓住了要害!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7 21:19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7 21:15
你抓住了要害!



原来我记得是叫“城镇户口”和“非城镇户口”,怕不准还特意找出户口本来看了一下。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1:32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7 21:34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7 20:50
2
搞错了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3-9-17 21:33
换汤不换药。专家们这些年整出了多少老词新创。无非粉饰一下,美颜一下,皇帝的新装,自欺欺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1:35
知音 发表于 2023-9-17 21:19
原来我记得是叫“城镇户口”和“非城镇户口”,怕不准还特意找出户口本来看了一下。

呵呵,这个我也记不清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1:37
周一楠 发表于 2023-9-17 21:33
换汤不换药。专家们这些年整出了多少老词新创。无非粉饰一下,美颜一下,皇帝的新装,自欺欺人,

不过,即使没有实质意义,“农民工”这个叫法也太刺耳,到了改一改的时候。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2:17
知音 发表于 2023-9-17 21:05
新产业工人,可能是按岗位说的,那么新产业工人里面,也要分为农民工和非农民工

“新产业工人”这个概念,关键是太狭窄,无法包括从事服务业等领域的那部分农民工。

另外,加个“新”字,毫无意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7 22:42
包身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7 22:5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7 22:42
包身工

那何不叫长工?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8 19:4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7 22:42
包身工

不是包身工,是临时用工吧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19:4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7 22:59
那何不叫长工?

长工干的是农活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9-18 19:48
我觉得改不改没必要了。
现在没有等级之分了。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9-18 19:50
去年为了把户口迁回娘家,没有关系根本别人不接受。现在的农村户口很难入户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19:55
知音 发表于 2023-9-18 19:42
不是包身工,是临时用工吧

农民工干的就是解放前包身工的活,也叫产业工人
所以才有人想称之为“新产业工人”,其实就是“新包身工”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8 19:5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7 20:50
2】关于“农民工”现状

不能说,今天的“农民工”与早年没有变化 ...


拿到城市户口,就不是农民工了,享受城镇居民医疗养老等一些待遇。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9-18 19:5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19:55
农民工干的就是解放前包身工的活,也叫产业工人
所以才有人想称之为“新产业工人”,其实就是“新包身工 ...

那不就是地主家的长工么?
还是不一样吧,最起码解放后农民工还是有人人身自由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8 20:00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9-18 19:50
去年为了把户口迁回娘家,没有关系根本别人不接受。现在的农村户口很难入户的。


现在农村户口不好上,因为资源有限,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农村的福利待遇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9-18 20:07
知音 发表于 2023-9-18 20:00
现在农村户口不好上,因为资源有限,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农村的福利待遇

是的
为了农村地基,必须要有户口在。
我觉得农村现在好多了,环境,人的素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1:04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9-18 21:12 编辑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9-18 19:59
那不就是地主家的长工么?
还是不一样吧,最起码解放后农民工还是有人人身自由

给地主种田的长期雇工,叫长工,农忙临时雇工,叫短工
到工厂里干活,黑中介的包身工,解放前的工会,差不多就是黑中介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1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19:48
长工干的是农活

那你的意思,今天中国有包身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19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9-18 19:48
我觉得改不改没必要了。
现在没有等级之分了。

非正规场合没问题,大家对歧视性语言不敏感。

但官方语言中,用“农民工”就有问题了,应该有一个正规、明确的称谓。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21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9-18 19:50
去年为了把户口迁回娘家,没有关系根本别人不接受。现在的农村户口很难入户的。

嗯,听说过,特别是大都市郊区的农村户口,比城镇户口还紧俏。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22
知音 发表于 2023-9-18 19:58
拿到城市户口,就不是农民工了,享受城镇居民医疗养老等一些待遇。

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19:55
农民工干的就是解放前包身工的活,也叫产业工人
所以才有人想称之为“新产业工人”,其实就是“新包身工 ...

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1:2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1:15
那你的意思,今天中国有包身工?

不叫包身工,叫农民工
同样是产业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地盖楼,叫包身工,在社会主义的工地盖楼,就叫农民工,这就叫社会主义宣传工具的作用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1:2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1:23
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只是告诉你一些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
我属于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共同的敌人,是骗子和傻子都讨厌的人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1:27
知音 发表于 2023-9-18 19:58
拿到城市户口,就不是农民工了,享受城镇居民医疗养老等一些待遇。

前提是,买楼做房奴,并且放弃农村的土地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9-18 21:29
刻意区分,是为了统计数据好看。农民工失业不用计入国家统计数据。。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4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1:23
不叫包身工,叫农民工
同样是产业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地盖楼,叫包身工,在社会主义的工地盖楼,就叫农民 ...

虽说今天农民工的权益方面还有太多问题,你确定旧时代的包身工有今天农民工的权益吗???

最明显的,包身工有“包身契”,上面写明三年,几乎是卖身契!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47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9-18 21:29
刻意区分,是为了统计数据好看。农民工失业不用计入国家统计数据。。

哦,要看“农民工”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

从这个称谓的不规范看,不像是官方所为吧?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1:50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9-18 21:53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1:44
虽说今天农民工的权益方面还有太多问题,你确定旧时代的包身工有今天农民工的权益吗???

最明显的, ...

旧社会叫卖身契
社会主义叫劳动合同
旧社会叫地契,是永久产权,被新中国烧了,然后发房产证土地证,七十年最多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1:54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1:47
哦,要看“农民工”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

从这个称谓的不规范看,不像是官方所为吧?

母狗不掉腚,公狗就不敢上
错了,是领导不点头,下面就不敢用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1:5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1:50
旧社会叫卖身契
社会主义叫劳动合同
旧社会叫地契,是永久产权,被新中国烧了,然后发房产证土地证,七十 ...

刚看到的一个说法,应该大差不差,懒得深究:

包身工“指被贩卖的工人,多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
你只需看看标红的几个关键词,你那些含糊其辞的说法,还能站住脚吗?{:4_134:}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2:0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1:54
母狗不掉腚,公狗就不敢上
错了,是领导不点头,下面就不敢用

你的意思,你说农民工和其它更多用词,都是领导先点头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2:0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1:58
刚看到的一个说法,应该大差不差,懒得深究:

包身工“指被贩卖的工人,多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 ...

就是如今包吃住的工厂,想出厂门要请假,世贸组织规定的五天工作制,在农民工那不好使,和包身工没区别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2:06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2:00
你的意思,你说农民工和其它更多用词,都是领导先点头的?

因为这是个有报禁的社会,每一个词都是被审批过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2:0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2:05
就是如今包吃住的工厂,想出厂门要请假,世贸组织规定的五天工作制,在农民工那不好使,和包身工没区别

只问你一点:你的意思是,农民工也是经过贩卖的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18 22:1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2:05
就是如今包吃住的工厂,想出厂门要请假,世贸组织规定的五天工作制,在农民工那不好使,和包身工没区别


包身工是没有自由的,生病了也得去干活。
农民工是有自由的,生病了可以请假。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2:1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2:06
因为这是个有报禁的社会,每一个词都是被审批过的

报禁是另一个圈子的问题,民间,包括论坛,普遍使用“农民工”这类称谓,哪需要经过谁点头?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2:14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9-18 22:18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9-18 22:10
包身工是没有自由的,生病了也得去干活。
农民工是有自由的,生病了可以请假。

你听了太多谎言了
解放前包身工是由工会统一管理,时不时上街游行闹罢工,背后是国共两党在操纵
哪个工厂也不敢越过工会自己招工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2:1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2:11
报禁是另一个圈子的问题,民间,包括论坛,普遍使用“农民工”这类称谓,哪需要经过谁点头?

算了,你这加拿大农民工不适合聊这种话题
“报禁是另一个圈子的问题”说明你对政治一无所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9-18 22:24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18 22:28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9-18 22:17
算了,你这加拿大农民工不适合聊这种话题
“报禁是另一个圈子的问题”说明你对政治一无所知

别打马虎眼。那是告诉你,说了与事实不符的傻话,不要玩儿转移焦点的低级把戏!

至于你这臭嘴杠精,理屈词穷了,就开始耍无赖人身攻击,这已经是让人看厌了的黄口小儿丑态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18 22:29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9-18 22:24
别打马虎眼。那是告诉你,说了与事实不符的傻话,不要玩儿转移焦点的低级把戏!

各级宣传部门每天都在传达下发各种允许和不允许播报的消息,允许你公开说的每一个词,都经过了审批
你挺无知的,也不怎么聪明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